学术投稿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曾宜贵

关键词:髋臼骨折, 手术, 治疗, 分析
摘要:髋臼骨折为常见的严重创伤,随着高速、高能量致伤因素的增多,其发生率日渐增高.髋臼骨折多累及关节面,移位形式复杂、合并伤多,髋臼部位解剖深而且特殊,故治疗难度大.对移位的髋臼骨折保守治疗无法恢复股骨头与髋臼的匹配关系,终发展成骨关节炎,疗效不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疗效分析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及筛窦,具有局部侵袭性及复发和恶变的特点,彻底手术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是降低肿瘤复发率的关键.传统治疗采取鼻侧切开术或经鼻内进路切除肿瘤,鼻内镜手术是一种具有手术创伤小,肿瘤范围清楚,切除彻底的微创手术方式.

    作者:何福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5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抗病毒、止咳、化痰、雾化吸入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口服.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气喘消失、哮呜音消失、咳嗽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 孟鲁司特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激素类抗炎药,服用方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靖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正定县麻疹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正定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根据2004~2008年正定县传染病报告系统,调查分析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5年共73例麻疹,9月龄~14岁麻疹病例32例,73例麻疹病例分布在全县23接种单位辖区中的19个,涉及全县174个村街中的45个村街占25.9%.3~6月为发病高峰.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疾控部门应加强免疫规划知识宣传,提高全民预防接种意识.

    作者:颜秀艳;周海松;郭保忠;张喜中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巧用小儿肢体静脉输液

    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患儿高度负责的态度,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对小儿穿刺成功的前提,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的解剖特点并根据血管特点,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针头,灵活掌握不同的静脉穿刺技巧,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王淑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关于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探讨

    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 但由于我国临床药师责任与权利尚无法律依据, 临床药学缺乏人力资源和正确的导向以及激励机制不到位,导致了临床药学工作发展缓慢,同时,医院药学工作者本身认识上的不足和偏差也是影响药学服务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为此,我院应明确认识,制定出适应我国临床药学工作迅速发展的结构方案.

    作者:陈绪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药房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药房作为医院的药品经营单位,在医院的经济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药房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药品的疗效与医院的形象.同时,对门诊用药状况的调查表明,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及时发现并解决我院药房存在的问题非常关键.

    作者:叶志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关节镜下半月板清理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

    关节镜下半月板清理术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精心的术前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加强营养及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对术后疗效有重要意义.总结对164例关节镜下半月板清理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与功能康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剖宫产术后抗生素应用体会

    随着剖宫产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进,使得剖宫产术已成为耗时短、损伤小的普及手术,但因属Ⅱ类手术,术后感染仍为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剖宫产术后可并发感染,包括腹部切口感染、子宫下段切口感染、盆腹腔内感染,也可发生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或由感染并发的栓塞性静脉炎、盆腹腔粘连、宫腔粘连等[1].

    作者:王晓晔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肛瘘患者术后置尿管致尿道损伤1例

    患者,男,26岁,因患肛周脓肿反复发作肛瘘于2007年6月28日入院,29日上午行肛瘘切除术,下午3点患者诉下腹及腰部不适,经检查为术后尿潴留,行物理疗法无效,即行导尿术.

    作者:黄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水平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全天不同时间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 检测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三餐前30min、餐后2h及晚上睡前共7次血糖水平,并计算平均血糖水平(MBG),同时测定HbA1C.直线回归相关分析总体及各组HbA1C与MBG、全天7次血糖及餐后血糖漂移幅度(PPGE)的相关性.结果 MBG非空腹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P<0.01) ;HbA1C与全天7次血糖水平除空腹外,其余时间点以及时间段血糖与HbA1C均呈正相关,其中中餐前、MBG餐前、MBG餐后、MBG5 、MBG非空腹、及MBG7与HbA1C均显著正相关,且随着血糖监测次数增加,平均血糖与HbA1C的相关性越密切.结论 T2DM患者HbA1C与MBG非空腹水平的关系密切,而日内血糖的漂移变化主要归因于餐后及夜间血糖的漂移,尤其早餐后2h和中餐前血糖的检测.因此,T2DM的血糖监测及干预治疗应针对全天血糖谱.早餐后2h和中餐前血糖及睡前血糖在预测血糖控制方面优于其他时间点的血糖,在评价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时,可作为HbA1C的一个补充指标.

    作者:杨孟雪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改良节段性食管旷置术治疗自发性胸段食管破裂10例

    食管自发性破裂是一种少见的外科急症,临床误诊率及手术死亡率较高,自1996~2008年,我院收治10例食管自发性破裂患者,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男性.35~54岁8例,均因酒后剧烈呕吐引发,突发性胸痛,进行性加重的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发热、白细胞增多;胸部 X线检查示:右液胸或液气胸等.

    作者:赵冰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谈住院药房的药师与药学服务

    药学服务是由美国Hepler和Strand教授在1990年正式定义,是通过向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直接的、间接的、有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实施良好的药学服务是当今社会对药师的新标准要求,是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一种合理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作者:吕声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经皮气管切开在ICU中的应用及护理

    经皮气管切开术(PDT)是近年来才开始的新的气管切开方法.我科自2006年1月-2008年1月间对20例患者采用了经皮气管切开方法,由于其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作者:曹金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早期妊娠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对于10周以上的妊娠,单纯的人工流产难以吸出妊娠组织,必须在充分扩张宫颈后行钳刮术,而遇上宫颈坚韧、瘢痕或糜烂时则损伤较大,宫颈裂伤、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明显高于早孕吸宫术,在过去采用宫颈上导尿管,水囊引产则增加感染的机会.

    作者:孙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与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高三酰甘油及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寻找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76例脑梗死住院患者经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大小、特征;并对其中32例不稳定斑块患者查相关的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血糖、血压等临床资料,分析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与相关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76例脑缺血住院患者中超声检出不稳定斑块32例.32例中高血压29例,高密度脂蛋白降低14例,三酰甘油增高9例,糖尿病8例.32例中23例有硬斑及不稳定斑块形成,9例单纯有不稳定斑块形成.结论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以斑块居多,其中不稳定斑块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及高三酰甘油是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病在斑块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陆继强;吕静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护士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角色功能

    药物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护士是给药的直接执行者[1].在临床合理用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探讨和分析其所扮演的角色,有利于强化护士在药物治疗中的角色功能,从而为进一步做好临床药疗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计惠民;李娜;孙富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不良反应体会

    难治性白血病指经2个疗程诱导化疗未能获得缓解的初发白血病、半年内复发的急性白血病以及多次复发的急性白血病.国外使用FLAG方案[即氟达拉滨(Flud)每天50mg,第1~5天;阿糖胞苷(Ara-C)每天2g,第1~5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每天300μg,皮下注射,化疗前1d~第5天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已多年,大多报道完全缓解(CR)率达30%~80%,但骨髓毒性作用明显.

    作者:崔兴;徐瑞荣;侯仰韶;刘朝霞;赵玉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髋臼骨折为常见的严重创伤,随着高速、高能量致伤因素的增多,其发生率日渐增高.髋臼骨折多累及关节面,移位形式复杂、合并伤多,髋臼部位解剖深而且特殊,故治疗难度大.对移位的髋臼骨折保守治疗无法恢复股骨头与髋臼的匹配关系,终发展成骨关节炎,疗效不佳.

    作者:曾宜贵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护患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据报道70%~80%的医疗纠纷并不属于医疗事故,而是由于服务引起的[1],因此,良好的沟通是减少护患纠纷、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1989年,DICKSON及其同事将医疗卫生领域中护患沟通定义为护患之间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分享信息,含义和感受的过程[2].

    作者:姚立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儿的预防及保健

    随着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增加,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儿童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10%~15%,国际糖尿病联盟预计未来15年内,全球儿童2型糖尿病发病增长将超过50%.并且其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儿童糖尿病多见于肥胖或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少年儿童.

    作者:刘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