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长对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体会

余学燕;杨凤琴;刘彩萍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 体会
摘要:人性化管理是用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资源的欠缺,工作量明显增加,工作压力增加,易导致护理人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体现了护理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实现人性化管理的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完善,飞机、火车、公交车和私家车剧增,车祸致颅脑外伤简称脑外伤的患者也逐渐增多,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患者并不少见,我们对这类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翠阁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攀枝花市居民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型糖尿病门诊及住院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体质量指数超标、有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血压史、有生活事件和喜食甜食为危险因素(OR>1),吃白肉、多吃蔬菜和适当体育锻炼是保护因素(OR<1).结论 在社区人群中,倡导健康合理的膳食习惯,控制血压、体质量是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文豪;范建生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肝硬化的综合治疗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终因肝纤维化导致肝硬化,病死率高.针对本病的目前治疗方法阐述如下.

    作者:胡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躁狂患者的护理

    躁狂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躁狂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1].此类患者影响到病区的管理秩序和安全,因此,加强对躁狂患者的安全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侯祖凤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康惠尔透明贴在脑血管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脑血管病患者在输液以及进行基础护理过程中,由于部分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合作,容易造成静脉输液外渗,外周静脉输入高浓度药物(如甘露醇 10%氯化钠),化学药物损伤血管以及皮肤压伤.抢救时输入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高浓度药物通常造成血管平滑肌的痉挛、血管内膜损伤,导致不同程度的静脉炎[1],输液渗漏,以及长期卧床从而造成患者局部皮肤肿胀、青紫、疼痛、血管变红变硬.

    作者:刘业军;许德英;李景云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2006-2008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信息.方法 对我院2006-2008年上报的86份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抗微生物药发生的ADR的比例高;中药注射液发生的ADR严重;86例报告中,男女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别,10岁以下和65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其次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损害.结论 抗微生物药和中药注射液是ADR监测的重点,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董志兴;冯永;刘晓红;王雨竹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的对策

    许多人的观念认为护理质量仅仅是打针、发药以及各种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和生活服务是否周到等,但是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理质量的范畴已不仅仅是基础护理的内涵,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1].因此,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满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如何提高护理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作者:刘赟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理疗治疗深部炎性肿块的体会

    炎性肿块是由于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或某些异物刺激引起局部肉芽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肿块,使用各种抗生素疗效不明显,改用电脑中频治疗仪进行物理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肿块散结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国秀;周蕴英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探讨

    先天性子宫畸形是造成妇女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经阴道二维超声对子宫畸形扫查的敏感度虽已有所提高,但二维超声无法在冠状面上显示子宫底形态及宫腔内部结构,对于先天性子宫畸形常有误诊或漏诊发生.三维超声能在子宫冠状面成像,直观地判断异常程度,成为诊断子宫先天性发育异常的佳手段[1].2005年6月-2008年5月我院超声科对25例子宫畸形的三维图像特点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郭晓慧;魏玲玲;管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再通54例(71.05%),再通病例中22例出现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动过速7例,室性早搏6例,房室传导阻滞9例;再通病例中有11例出现短暂低血压.溶栓后均有胸痛缓解或减轻,升高的ST段均下降>50%,所有病例均符合酶学变化;再通病例无死亡,未通病例死亡4例.结论 应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好、安全性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周淑慧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护理职业常见的法律问题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法律观念日益增强,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意识.而与之相比,护士的法律意识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护理的要求.护士还未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法律问题,在工作中不注意自我保护,护理纠纷日渐上升.为提高护士的法律观念,本文对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作一综述,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陈红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125株临床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我院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以及所致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 12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仅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环丙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多黏菌素E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1%、29%、12%、23%.结论 加强环境消毒和控制广谱抗生素应用可有效降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环丙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可作为抗感染治疗的一线用药.

    作者:曹菊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治疗

    小儿病毒性脑炎根据感染的病毒种类不同,临床表现不一.对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多数预后良好.少数患儿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瘫痪、智力低下,甚至短期内死亡.因此,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后遗症、大大降低病死率.

    作者:周勤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108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用药组(Ⅰ组)和西药组(Ⅱ组)2组,每组54例.Ⅰ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20mg,顿服;方药用珍珠母30g,生牡蛎20g(先煎),黄芪30g,夏枯草、草决明、钩藤、茯苓皮、山楂、车前子、菊花各15g,头晕加天麻8g,失眠加夜交藤10g,颈项疼痛加葛根10g,每天1剂,重煎,分2次服.Ⅱ组单纯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20 mg,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2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Ⅱ组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青;黄映善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训练原则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报道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为(100~500)/10万,其致残率可达70%,严重影响了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使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负担.因此,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应走向常规化、制度化,而且要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康复训练作为治疗脑卒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已被普遍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秀红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门静脉高压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不同因素引起的门静脉血流受阻而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以脾脏肿大、腹水、侧支循环开放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致命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导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自发性腹膜炎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预防出血和解决脾功能亢进是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主要手术方式有分流及断流手术.现将我科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建蕾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尿毒症患者逐年增长,成上升趋势,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目前常用、重要的血液净化方式.由于此类患者存在着严重的生理功能及心理功能障碍,特别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受疾病本身和透析并发症及经济的影响,大多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无助、忧郁甚至绝望,这些都直接影响血液透析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及透析的质量,因此护理工作复杂且难度大,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祁兴敏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近年来,随着临床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 中西药合用防治疾病的情况日趋普遍.合理的合用中西药物能增强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缩短疗程.但在治疗中若配伍不当,会使药物疗效降低,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加重病情,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正确掌握中西药的合用, 至关重要.现将常见的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综述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静脉炎患者的护理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后引起的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或局部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它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

    作者:宋君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几种易混淆中药饮片的鉴别

    我国劳动人民数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中不断积累和丰富了药物学知识,形成了现在的中医药学宝库.但由于历史变革、使用习惯等诸多因素,中药材品种存在混乱现象,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一药多源等现象普遍存在,要澄清混乱品种,明确正品及混淆品任重而道远.笔者现列举几种易混淆中药饮片加以鉴别,希望引起大家对中药混乱现象的重视.

    作者:姚爱玲;董振咏 刊期: 2009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