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豪;范建生
内科临床常用纤溶酶治疗脑梗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高凝血症等疾病.纤溶酶是一种从蝮蛇蛇毒中提取的蛋白水解酶,因其是一种蛋白酶制剂,有一定抗原性,所以根据药物说明书的要求临床使用前必须做皮试,现将一种简易配制皮试液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吴春香;任永利;李兆辉;吴程华;李芝静;何立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10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组血糖、血脂及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组WBC、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WBC与FBG(r=0.18,P<0.05)、TG(r=0.20,P<0.01)、LDL-C(r=0.17,P<0.05)呈正相关.结论 白细胞升高与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异常相关,血糖、血脂及白细胞总数升高有可能致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危险性升高.
作者:杨孟雪 刊期: 2009年第21期
儿科护理的对象是0~14岁儿童,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沟通难度相对较大,为满足儿童生理和心理、社会环境的需求,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有直接影响,患儿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护理,因此大量的沟通需要与患儿家长进行,笔者通过对50例不同疾病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及心理护理,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何玉琴 刊期: 2009年第21期
从2009年3月18日甲型H1N1流感首先在墨西哥出现以来,全球患者已有上万例,我国患者也已突破千例.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甲型H1N1流感流行预警级别提高为5级(高为6级)[1].我国卫生部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3个多月先后发布了近30份有关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诊治指南、技术规范和防控措施等文件.
作者:唐明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人性化管理是用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资源的欠缺,工作量明显增加,工作压力增加,易导致护理人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体现了护理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实现人性化管理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余学燕;杨凤琴;刘彩萍 刊期: 2009年第21期
一些地方对职业危害的调查研究的综合分析,阐明不同有毒有害物质对女性机体的损害.通过对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开展情况的分析,阐明了现阶段企事业单位对开展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及卫生管理方面和所采取的措施的现状,发现了一些不利于预防职业危害的因素,提出了减少女工职业危害发生的策略.
作者:邢利霞;裴菊英;闫承生 刊期: 2009年第21期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后引起的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或局部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它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
作者:宋君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佐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采用一般治疗,治疗组(38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连用3周.观察组临床疗效、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袁妍辉;陶樱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终因肝纤维化导致肝硬化,病死率高.针对本病的目前治疗方法阐述如下.
作者:胡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输液是临床治疗、抢救、康复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拔针时按压的方法不对、按压的时间不足、按压的面积太小、按压的压力不够常引起皮下出血、淤血、疼痛等,使下一次的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而且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笔者总结了静脉输液拔针后的按压时间、按压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燕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护理学基础>是护生学习的主干课程之一,其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为1∶1,以往对护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分为理论成绩和单项技能成绩,这两部分成绩又分别主要由平时、期中、期末3个部分成绩构成.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大的缺点在于: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只是应付考试,考前突击现象普遍,知识掌握不牢,不能满足社会对现代护理人才的要求.
作者:刘娟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许多人的观念认为护理质量仅仅是打针、发药以及各种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和生活服务是否周到等,但是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理质量的范畴已不仅仅是基础护理的内涵,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1].因此,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满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如何提高护理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作者:刘赟 刊期: 2009年第21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呼吸衰竭常见,也是目前AOPP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对近2年我科收治的69例AOPP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郑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全球性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我国患病率为1%~4%[1].其中许多人由于长期没有良好的医疗护理以及在后发作阶段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而有些病例都是可以预防的.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家庭护理干预是哮喘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陈雪 刊期: 2009年第21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也是脑血管病患者中病死率、致残率极高的一种疾病.我国脑出血占脑卒中的21%~48%.对于Ⅱ~Ⅲ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意识和神经功能状态[1].手术方法有多种,当前更趋于应用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现就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小骨窗显微镜下手术治疗3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梁世行;刘成辉;陈旭;林启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今年4月份开始,本市暴发手足口病流行,在流行期间我院共诊治儿科患者12 139人次,其中诊断手足口病患者2 031例.由于实施了有效的门诊管理与积极的防控措施,杜绝了该病在医院的交叉感染.
作者:王幼亮;陈利华;卞兴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不同的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探讨佳的湿化方法.方法 选择实施人工气道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持续气道湿化和间断气道湿化2种方法,比较患者气道黏膜干燥程度、痰液稀释程度、患者的呛咳反射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气道黏膜干燥、痰液稀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呛咳反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气道湿化应用于人工气道的患者可有效的促使痰液稀释,便于痰液吸尽,减少对气道的刺激,从而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避免了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金凤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的特点,其中以偏瘫常见,约80%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做好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2007年1月-2009年3月,我科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对2组的结果进行了观察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俊玲;李景云;赵立格;刘业军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鱼肝油润滑洗胃管的优点.方法 将136例消化道中毒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观察组用鱼肝油润滑洗胃管,对照组用液体石蜡润滑洗胃管.结果 观察组患者洗胃管插入顺利,用时短,润滑剂与任何中毒物无反应,家属很少提出异议,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鱼肝油润滑洗胃管优于液体石蜡润滑洗胃管.
作者:崔占杰;刘怀英;李雪萍 刊期: 2009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的出现ADR.
作者:谢爱萍 刊期: 2009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