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成绩评定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探索

刘娟

关键词:综合成绩评定, 综合素质, 护生
摘要:<护理学基础>是护生学习的主干课程之一,其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为1∶1,以往对护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分为理论成绩和单项技能成绩,这两部分成绩又分别主要由平时、期中、期末3个部分成绩构成.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大的缺点在于: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只是应付考试,考前突击现象普遍,知识掌握不牢,不能满足社会对现代护理人才的要求.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云南白药治疗宫颈糜烂58例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表现之一.笔者运用云南白药局部上药治疗此病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胥艳会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脂肪肝与血脂、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脂肪肝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检出率在10%左右[1],为了了解有关脂肪肝的发生与血脂、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关系,笔者对289例脂肪肝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任国庆;牛海玲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近年来,随着临床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 中西药合用防治疾病的情况日趋普遍.合理的合用中西药物能增强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缩短疗程.但在治疗中若配伍不当,会使药物疗效降低,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加重病情,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正确掌握中西药的合用, 至关重要.现将常见的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综述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止血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起效快,不良反应小,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张文瑜;朱雅丽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关节镜治疗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病损为主,継而累及滑膜、半月板、韧带等其他关节内结构的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临床上主要以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表现为特点,病程呈反复发作和慢性迁延.关节镜治疗骨性关节炎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卧床时间短、关节活动易于恢复等优点.我科对28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了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满意度达99%,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任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卧床患者是压疮高发人群,一旦发生压疮,可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生活质量、加重病情,而且延长康复时间,严重者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此外随着患者、家属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压疮的发生将可能作为未向患者提供标准护理的证据而导致医疗纠纷[1],因此必须加强基础护理,降低压疮发生的几率,提高护理水平.笔者就多年护理经验,现将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周德琼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门静脉高压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不同因素引起的门静脉血流受阻而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以脾脏肿大、腹水、侧支循环开放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致命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导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自发性腹膜炎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预防出血和解决脾功能亢进是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主要手术方式有分流及断流手术.现将我科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建蕾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 10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在应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降酶保肝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苦参素0.2g,每天3次口服;治疗组加用阿德福韦酯10mg,每天1次口服,疗程均为24周.观察2组在用药后ALT、HBV-DNA、HBeAg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HBV-DNA有效率84.0%及HBV-DNA阴转率66.0%均高于对照组的40.0%和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抑制HBV-DNA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大伦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完善,飞机、火车、公交车和私家车剧增,车祸致颅脑外伤简称脑外伤的患者也逐渐增多,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患者并不少见,我们对这类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翠阁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带宫内节育器妊娠200例临床分析

    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是一种安全、高效、简便的节育方法,也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育龄妇女多选择此方法,取得良好的避孕效果.但有少数育龄妇女发生带器妊娠.我院对200例带器妊娠行人工流产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瑞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前后血清瘦素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41例新诊断T2DM患者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强化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瘦素变化,以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变化.结果 治疗后短期内患者血糖接近正常,血清hs-CRP、瘦素明显下降(P均<0.01),无发生低血糖者.结论 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可降低新诊断T2DM患者的血糖、血清hs-CRP及瘦素水平,具有良好的血糖控制及抗炎作用.

    作者:葛淑芝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中药注射剂配伍存在问题与处置思维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配伍间存在问题和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现将我院曾经出现的不良反应和不合理配伍现象分析如下,以期引起重视.

    作者:傅唐德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2006-2008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信息.方法 对我院2006-2008年上报的86份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抗微生物药发生的ADR的比例高;中药注射液发生的ADR严重;86例报告中,男女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别,10岁以下和65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其次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损害.结论 抗微生物药和中药注射液是ADR监测的重点,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董志兴;冯永;刘晓红;王雨竹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与康复训练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人工髋关节能有效地缓解疼痛、稳定关节、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2007年9月-2008年8月对26例髋关节疾患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笔者采取了科学的护理与指导,效果满意,所有患者都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晓丽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的特点,其中以偏瘫常见,约80%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做好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2007年1月-2009年3月,我科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对2组的结果进行了观察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俊玲;李景云;赵立格;刘业军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反流性食管炎的预防和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酸反流入食管所致的炎性病变,临床症状以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多见.症状轻者产生黏膜糜烂或水肿,重者会引起溃疡甚至消化道出血,还有个别患者会出现食管下段黏膜上皮的改变,原来复层的鳞状上皮被增生的柱状上皮所取代,它被称为Barrett食管,为癌前病变,所以对烧心,反酸等症状,绝不能掉以轻心.

    作者:安永亮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社区干预对青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用药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青年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依从性及疾病康复的影响,并寻找对策,达到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的目的 .方法 将120例在校大学生确诊为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综合性干预和常规指导,比较2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治疗效果、复发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效、系统的社区干预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促进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康复,减少复发.

    作者:郭义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CT增强碘造影剂致过敏性休克1例

    为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显示密度的差别以明确诊断,在CT检查中常使用造影剂作增强检查.现报道1例因碘造影剂增强所致的过敏性休克.

    作者:沈文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探讨

    先天性子宫畸形是造成妇女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经阴道二维超声对子宫畸形扫查的敏感度虽已有所提高,但二维超声无法在冠状面上显示子宫底形态及宫腔内部结构,对于先天性子宫畸形常有误诊或漏诊发生.三维超声能在子宫冠状面成像,直观地判断异常程度,成为诊断子宫先天性发育异常的佳手段[1].2005年6月-2008年5月我院超声科对25例子宫畸形的三维图像特点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郭晓慧;魏玲玲;管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通心络胶囊佐治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佐治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配对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加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为8周.通过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心绞痛发作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疗程结束后血清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以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液黏滞性水平,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方妙连 刊期: 2009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