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

陈雪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家庭护理干预, 意义
摘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全球性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我国患病率为1%~4%[1].其中许多人由于长期没有良好的医疗护理以及在后发作阶段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而有些病例都是可以预防的.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家庭护理干预是哮喘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美宝湿润烧伤膏与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与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将80例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涂于创面,对照组(40例)用磺胺嘧啶银涂于创面,观察2组的止痛效果、创面炎症控制、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结果 治疗组止痛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换药后创面炎症控制方面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换药次数,治疗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美宝湿润烧伤膏在止痛效果、减轻瘢痕发生率方面优于磺胺嘧啶银,磺胺嘧啶银在预防、控制创面感染,加快深度烧伤创面愈合等方面优于湿润烧伤膏.

    作者:张坚;黄仕雄;张仲如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在肺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初探

    临终关怀运动始于英国的至克里斯多弗医院,由桑德斯博士创立.该运动确立了现代临终关怀模式,其目的在于给临终患者减轻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使之在有限的时间内,安详、舒适并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旅程的后一站.其研究范围包括组织形式(病危医护病院)、治疗(姑息疗法)和护理(临终监护)3个方面.我科将临终关怀护理应用于晚期肺癌患者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素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108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用药组(Ⅰ组)和西药组(Ⅱ组)2组,每组54例.Ⅰ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20mg,顿服;方药用珍珠母30g,生牡蛎20g(先煎),黄芪30g,夏枯草、草决明、钩藤、茯苓皮、山楂、车前子、菊花各15g,头晕加天麻8g,失眠加夜交藤10g,颈项疼痛加葛根10g,每天1剂,重煎,分2次服.Ⅱ组单纯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20 mg,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2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Ⅱ组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青;黄映善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护理职业常见的法律问题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法律观念日益增强,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意识.而与之相比,护士的法律意识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护理的要求.护士还未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法律问题,在工作中不注意自我保护,护理纠纷日渐上升.为提高护士的法律观念,本文对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作一综述,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陈红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带宫内节育器妊娠200例临床分析

    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是一种安全、高效、简便的节育方法,也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育龄妇女多选择此方法,取得良好的避孕效果.但有少数育龄妇女发生带器妊娠.我院对200例带器妊娠行人工流产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瑞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训练原则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报道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为(100~500)/10万,其致残率可达70%,严重影响了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使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负担.因此,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应走向常规化、制度化,而且要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康复训练作为治疗脑卒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已被普遍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秀红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125株临床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我院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以及所致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 12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仅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环丙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多黏菌素E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1%、29%、12%、23%.结论 加强环境消毒和控制广谱抗生素应用可有效降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环丙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可作为抗感染治疗的一线用药.

    作者:曹菊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胸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脊柱结核占全身关节结核的首位,而腰椎结核常见,其次为胸椎、颈椎.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9月对5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了病灶清除、椎体减压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经给予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永红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双黄连不良反应32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双黄连粉针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报道日趋增多,甚至造成了过敏性休克死亡,应引起医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笔者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感染性疾病812例,其中发生不良反应3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其毅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护理服务管理体会

    护理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他行业服务是相通的,又有医疗行业的独特性:(1)医院的公益性决定了医院不能以追求利润为第一目标,而要更多的考虑社会效益,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2)服务的基本形式相对稳定,医院对品德的诊治具有专业性,其诊疗护理流程具有行业的规范性,患者一般到医院就医,也必须按照医院事先制定的流程接受服务;(3)高准入性,要具备相应的建设规模和技术要求,有必需的诊断治疗设备和符合执业资格的各类医务人员,执业过程中必须符合技术标准,必须提供全天候服务;(4)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疗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患者,患者的心理、行为及对医院的期望值又有其自身特点.

    作者:魏续红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通心络胶囊佐治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佐治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配对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加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为8周.通过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心绞痛发作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疗程结束后血清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以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液黏滞性水平,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方妙连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血液灌流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呼吸衰竭常见,也是目前AOPP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对近2年我科收治的69例AOPP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郑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门诊管理与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今年4月份开始,本市暴发手足口病流行,在流行期间我院共诊治儿科患者12 139人次,其中诊断手足口病患者2 031例.由于实施了有效的门诊管理与积极的防控措施,杜绝了该病在医院的交叉感染.

    作者:王幼亮;陈利华;卞兴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自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脑梗死患者康复过程中运用自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脑梗死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运用自理模式,根据脑梗死患者及家属不同的自理能力,根据完全代偿、部分代偿、支持-教育3种护理系统制定护理措施及护理质量要求,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3个系统对应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40d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并发症、护理意外低于对照组(P<0.01),对药物知识了解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对护理效果满意度98%高于对照组对护理效果满意度94%.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康复过程中运用自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周咏梅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中药注射剂配伍存在问题与处置思维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配伍间存在问题和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现将我院曾经出现的不良反应和不合理配伍现象分析如下,以期引起重视.

    作者:傅唐德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脑血管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缺血性脑血管病(TIA)是导致人类致残或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脑血管支架成形术成为一种有效治疗脑动脉狭窄的新技术,可预防脑缺血发作,防止脑梗死的发生,降低其致死率、致残率.我科2004年4月-2009年3月开展脑血管支架成形术47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王静安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体会

    全国著名老中医,儿科专家王静安国医大师,医德高尚,业精歧黄,名誉全国.现将王老治疗泄泻的临床体会简要如下.

    作者:赵彤;徐元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肝组织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肝组织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慢性乙型肝炎124例(分轻、中、重3个亚组)和原发性肝癌患者14例,进行肝活检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Masson三重染,同时进行血清nt1896突变株和野生株检测.观察2组HBV前C区G1896A变异检测结果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G1896A变异与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单纯G1896A变异阳性者(M)感染的百分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株和野生株混合感染者(Mix)与单纯野生株感染者(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组总的变异率和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轻、中、重度各组中,变异株感染者与野生株感染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变的加重,前C区的突变株感染占优势;原发性肝癌存在前C区突变;前C区G1896A变异不影响相同病理分级、分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水平.

    作者:刘彦华;祁文涛;李朝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就诊的肢端肥大症1例

    患者,男,19岁.主因口干,多饮、多尿半年,意识不清1d,于2007年10月17日收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烦渴、饮水量明显增多,曾在当地查血糖13.9mmol/L,尿糖3+,予以消渴丸、二甲双胍治疗1个月,症状缓解不明显,并出现乏力、消瘦,在省级糖尿病专科医院就诊,查空腹血糖18mmol/L,2h血糖29.5mmol/L,空腹Ins 4.7mmol/L,C肽2.656μg/L,2h Ins 12.04mmol/L,C肽3.151μg/L,诊断2型糖尿病.入院前4d无诱因出现腹痛,伴恶心、呕吐,1d前意识不清,烦躁不安转入我院.

    作者:杨英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社区干预对青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用药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青年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依从性及疾病康复的影响,并寻找对策,达到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的目的 .方法 将120例在校大学生确诊为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综合性干预和常规指导,比较2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治疗效果、复发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效、系统的社区干预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促进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康复,减少复发.

    作者:郭义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