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的出现ADR.
作者:谢爱萍 刊期: 2009年第21期
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是一种安全、高效、简便的节育方法,也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育龄妇女多选择此方法,取得良好的避孕效果.但有少数育龄妇女发生带器妊娠.我院对200例带器妊娠行人工流产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瑞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农村社区居民的妇科病防治知识的认识水平,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00名居民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2组.试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试验前后2组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试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后知识知晓率、健康观念和行为改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农村社区居民中开展妇科健康教育是有效的.
作者:赵书云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克林澳注射液与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克林澳注射液10ml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前5d每8小时1次,后9d改为每天2次或每天1次静脉滴注,视病情不同选择.对照组:维脑路通80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20%甘露醇用法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例数26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例数21例,总有效率70.00%,2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流变检验指标观察到,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林澳注射液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脑卒中具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丁圣楠;程磊;陈正挪 刊期: 2009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完善,飞机、火车、公交车和私家车剧增,车祸致颅脑外伤简称脑外伤的患者也逐渐增多,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患者并不少见,我们对这类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翠阁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尿毒症患者逐年增长,成上升趋势,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目前常用、重要的血液净化方式.由于此类患者存在着严重的生理功能及心理功能障碍,特别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受疾病本身和透析并发症及经济的影响,大多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无助、忧郁甚至绝望,这些都直接影响血液透析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及透析的质量,因此护理工作复杂且难度大,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祁兴敏 刊期: 2009年第21期
患者,男,44岁.于2008年11月16日上午7时30分,在本村村西被流浪狗咬伤右手,只伤及皮肤,伤口长2cm,有出血,自行乙醇棉球擦拭消毒,下午又用碘酒擦拭伤口,未用肥皂水清洗,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患者免疫球蛋白.于2009年2月15日发病,17日死亡.
作者:颜秀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联系紧密,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医学微生物学检验事业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思考、研究和解决.
作者:曾琳智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脑血管病患者在输液以及进行基础护理过程中,由于部分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合作,容易造成静脉输液外渗,外周静脉输入高浓度药物(如甘露醇 10%氯化钠),化学药物损伤血管以及皮肤压伤.抢救时输入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高浓度药物通常造成血管平滑肌的痉挛、血管内膜损伤,导致不同程度的静脉炎[1],输液渗漏,以及长期卧床从而造成患者局部皮肤肿胀、青紫、疼痛、血管变红变硬.
作者:刘业军;许德英;李景云 刊期: 2009年第21期
高频超声(7.5~15MHz)诊断作为超声诊断的一个较新的发展,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并且还具有很多潜在的用途.现就其在表浅组织、器官中应用较成熟的方面及一些新的方向综述如下.
作者:柯绍兴;李爱国 刊期: 2009年第21期
卧床患者是压疮高发人群,一旦发生压疮,可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生活质量、加重病情,而且延长康复时间,严重者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此外随着患者、家属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压疮的发生将可能作为未向患者提供标准护理的证据而导致医疗纠纷[1],因此必须加强基础护理,降低压疮发生的几率,提高护理水平.笔者就多年护理经验,现将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周德琼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输液是临床治疗、抢救、康复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拔针时按压的方法不对、按压的时间不足、按压的面积太小、按压的压力不够常引起皮下出血、淤血、疼痛等,使下一次的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而且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笔者总结了静脉输液拔针后的按压时间、按压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燕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服用美西律,治疗4周为1个疗程.用动态心电图分析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室性早搏有效率74.0%,症状改善有效率86.0%,优于对照组的52.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好.
作者:吕留强 刊期: 2009年第21期
化疗药物渗漏损伤是严重的临床护理问题,可因为药物漏出或非经意的穿刺损伤血管所引起.尽管临床从给药方法上进行了诸多改进,但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6%甚至更高.渗漏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化疗药物的种类.刺激剂:如抗代谢类,一般会引起炎性反应,在注射部位及静脉走行上出现疼痛、肿胀、静脉炎、血管硬化及色素沉着等,且具有自限性.
作者:杨蓓;蒋桂花;袁爱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不同的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探讨佳的湿化方法.方法 选择实施人工气道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持续气道湿化和间断气道湿化2种方法,比较患者气道黏膜干燥程度、痰液稀释程度、患者的呛咳反射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气道黏膜干燥、痰液稀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呛咳反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气道湿化应用于人工气道的患者可有效的促使痰液稀释,便于痰液吸尽,减少对气道的刺激,从而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避免了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金凤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各型偏头痛患者7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应用盐酸氟西汀(百忧解)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治疗.对照组36例,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6周以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优于单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振宇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TIA)是导致人类致残或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脑血管支架成形术成为一种有效治疗脑动脉狭窄的新技术,可预防脑缺血发作,防止脑梗死的发生,降低其致死率、致残率.我科2004年4月-2009年3月开展脑血管支架成形术47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终因肝纤维化导致肝硬化,病死率高.针对本病的目前治疗方法阐述如下.
作者:胡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酸反流入食管所致的炎性病变,临床症状以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多见.症状轻者产生黏膜糜烂或水肿,重者会引起溃疡甚至消化道出血,还有个别患者会出现食管下段黏膜上皮的改变,原来复层的鳞状上皮被增生的柱状上皮所取代,它被称为Barrett食管,为癌前病变,所以对烧心,反酸等症状,绝不能掉以轻心.
作者:安永亮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止血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起效快,不良反应小,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张文瑜;朱雅丽 刊期: 2009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