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诗荣;李晓红
肛周湿疹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局部皮肤潮红、丘疹、渗液、糜烂、瘙痒剧烈或皮损表面粗糙、肥厚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此类患者采用吡哌酸粉外敷,效果较好.
作者:王婷婷;冉红;刘会;周莹莹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不同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探讨根除Hp的理想方案.方法 选择消化性溃疡Hp感染患者13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对照I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对照Ⅱ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结果 治疗组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Ⅰ、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溃疡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的新三联疗法更能有效地根除Hp,并可加速溃疡愈合,为理想的根除Hp方案.
作者:谭力学;张东常;张绍荣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支气管镜作为诊断和治疗肺、支气管疾病的重要工具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对机体功能有一定影响[1],接受此项检查和治疗的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如何减少由于气管镜局部刺激导致的不良反应,使检查和治疗过程更加平稳,从而减少患者对于检查和治疗的恐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减少与此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笔者认为除了检查前严格审查患者的机体功能状况、充分的局部麻醉、医师娴熟的技术、密切的术中监护,配合护士在检查前和整个检查过程的人文关怀也不可或缺.现汇报心得如下.
作者:张美蓉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acute msenteric vascular embolization,AMVE)是一种少见的外科急腹症,随着我国人口的老年化及对心血管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AMVE的发生呈现上升趋势[1].AMVE起病急,发展快,早期诊断困难,误诊误治率高,预后差,病死率高.我科2006年5月-2008年5月共收治肠系膜血管栓塞的患者7例,均给予手术治疗.现将治疗和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刘卫红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92例ICVD患者进行血清TNF-α和IL-6检测,同时与33例正常人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脑梗死后遗症(SCI)、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和脑动脉硬化(CA)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低于急性脑梗死组,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TNF-α和IL-6参与了急性脑血管病病理生理过程,并且TNF-α和IL-6的含量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
作者:刘延丽;于福英;李召晨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我科自2007年8月-2009年10月对45例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取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MPCNL)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锋;谢永煌;唐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早泄是男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殖器官的炎症、前列腺疾病等,其发病率为35%~50%[1].现今,由于性传播疾病的增加导致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伴随而来的早泄问题也呈不断上升趋势.运用前列康贴治疗前列腺炎引起早泄患者98例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李聪华;杨彩风;柳美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动脉血是血气分析的标准血清.然而影响动脉血气标本测定值的因素很多,如肝素的用量、血液的稀释度、气泡等.另外测定时间对血气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收集了90例各类住院患者的血气标本,对测定时间与血气分析结果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陈庆勇;完燕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季节以冬春季节为多,成人麻疹全身症状多较小儿麻疹重但并发症少.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发病年龄多后移.成人麻疹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针对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护理人员应做好各项护理工作,适时进行呼吸道健康知识宣教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活动.协助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我院成人麻疹患者212例,经积极治疗与耐心细致的护理,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曾利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指的是因种种原因使颅内动脉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缺血坏死而产生的症状.如果供血量低至30ml时,即达到危险的边缘,供血量低于18ml时则大脑的神经细胞产生不可恢复的损害,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70%左右.因缺血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有多种表现,有些中老年人在白天突然感觉半身麻木或者四肢无力,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又消失了,以后又反复发作,在临床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盐酸纳洛酮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笔者用静脉滴注盐酸纳洛酮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吕二保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总疗程2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很好的疗效,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乃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护理程序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确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是一种持续的、循环的、动态的过程[1],护理程序作为一种工作方法,不仅用于临床护理,也可用于教学管理工作.我科室于2004年8月-2008年5月,在对112名中专护生和24名大专护生的带教工作中,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在促进护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学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24例)每次服用孟鲁司特10mg,每晚1次.B组(28例)每次吸入布地奈德400μg,每天2次.C组(24例)每次吸入布地奈德400μg,每天2次;加用孟鲁司特10mg,每晚1次.D组(26例)每次吸入布地奈德800μg,每天2次.结果 4组治疗后气道反应性的组胺浓度(PC20)评价指标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治疗后评价指标改善比其他各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改善情况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可减少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用量.
作者:唐利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我院是一所二级医院,急诊患者中外伤患者较多,与其他临床科室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工作中职业安全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常见的被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和血源传播性疾病感染.急诊科护士在高危的环境中工作,易造成职业伤害,因此,加强防护管理,提高防护意识,以减少职业危害,促进健康.
作者:沈祥仙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高眼压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方法 对64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60例血糖正常眼病患者(对照组)的眼压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的发生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高眼压发生率为32.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糖尿病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与高眼压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邢淑华;贾志义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冲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冲洗组以生理盐水行鼻腔冲洗器鼻腔冲洗,对照组每2~3天鼻内镜冲洗并清理1次,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及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结果 冲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冲洗组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理盐水冲洗液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方法,使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上皮化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刘晓林;潘铮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脑卒中又称中风,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卒中患者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生活发生了突然的变化,以及因此而导致的患者在家庭和朋友的角色改变,可使相当多的卒中患者出现抑郁的症状.卒中后抑郁症(PSD)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康复、并且增加了脑卒中的病死率[1].因此对PSD的早期诊断、干预治疗和加强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张素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用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4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2组血压,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左心功能及左心室参数变化,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未期内径(LVDd )、左室收缩未期内径(LVSd)、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用依那普利,改善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及左室肥厚作用优于单独应用依那普利.
作者:石开玖;马志刚;何文富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治疗组,血压正常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氨氯地平8周, 并在治疗前后采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及胰岛素, 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采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DM),并观察肱动脉内径基础值(D0)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D0、ISI、FM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ISI升高,D0及血流介导的FDM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氨氯地平在有效降压的同时, 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作者:刘爱军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ST-T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心病有缺血型ST-T改变的患者124例, 每天静脉滴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800mg,连用14d ,观察用药前后心电图改变 .结果 治疗后缺血型 ST-T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为80.95%.结论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能够明显减轻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
作者:金诗荣;李晓红 刊期: 200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