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立新;郭元春
炎性肠梗阻是由腹部手术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引起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黏连性肠梗阻,对其治疗目前仍不甚理想.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作为一种广谱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多种炎症性介质有一定的调节作用[1-2],目前在危重症方面的应用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3-4],但在炎性肠梗阻方面的临床应用还鲜有报道.
作者:刘云书;陈世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浓度的变化,揭示其与慢性牙周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和同期牙周健康者各80例.ELISA检测血浆β-防御素-2浓度.统计分析其与慢性牙周炎发病的相关性.结果:经t检验,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浓度(405.2±133.9)pg/ml显著低于牙周健康者(641.6±128.3)pg/m](t=6.492,P<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浓度与牙周探诊深度(r=-0.482,P<0.01)、附着丧失(r=-0.498,P<0.01)和出血指数(r=-0.501,P<0.01)均呈显著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β-防御素-2浓度(OR=0.415,95%CI=0.297~0.862,P<0.01)是罹患慢性牙周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β-防御素-2浓度预测罹患慢性牙周炎有显著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843,95%CI=0.774~0.894,P<0.01),且判定血浆β-防御素-2浓度<621.5 pg/ml,对预测罹患慢性牙周炎有81.3%的灵敏度和75.0%的特异度.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水平降低,血浆β-防御素-2水平降低可能是慢性牙周炎的危险因素.
作者:蒋峰;张雄;王新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了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50、CA242和Hcy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化学法对31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CA50、CA242和Hcy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直肠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CA50、CA242和Hcy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直肠癌患者术后6个月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直肠癌患者血清CA50、CA242和Hcy水平的变化可有助于对病情的严重程度、病情的发展作出判断.
作者:葛玉兵;史硕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嘉兴地区妇女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man papilloma virus,HP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为嘉兴地区HPV亚型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取妇女宫颈的脱落细胞,利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标本进行HPV分型检测,包括13种高危型、5种低危型和3种中国人群常见亚型.结果:933例标本经HPV分型检测,筛查出398例阳性,感染率42.66%.其中高危型327例,感染率35.05%;低危型272例,感染率29.15%;中国人群常见亚型26例,感染率2.78%.结论:嘉兴地区HPV感染率较高,HPV6、11、16、58是嘉兴地区HPV感染的主要亚型.了解HPV亚型的分布特点对流行病学的调查,降低HPV相关肿瘤的发生和特异性疫苗的研制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红胜;宁瑶;孙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发生于新生儿期少见的一种自限性疾病,见于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尤其是甲亢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可为暂时性或持续性.若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重症患儿的甲状腺激素急剧升高,病情迅速恶化,病死率可达15%~20%[1].
作者:邹金海;李雪;张庆峰;王艳生;邢宝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以咳嗽为惟一症状或主要症状的一种特殊类型支气管哮喘.CVA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甚清楚,有文献显示[1-3],哮喘患者的血循环中炎症性细胞因子分泌紊乱,认为炎症性细胞因子可能在其病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检索国内外文献关于患者气道炎症介质水平与患者肺功能状态的临床研究目前仍不多见.
作者:张锋;李晓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揭示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3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与急性胆囊炎患病危险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胆囊炎组,共82例,其中坏疽性胆囊炎15例,非坏疽性胆囊炎67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共50例.ELISA检测血浆β-防御素-3浓度.统计分析其与急性胆囊炎患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结果:t检验显示,胆囊炎组患者血浆β-防御素-3浓度(81.4±36.9)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β-防御素-3浓度(154.2±28.3)pg/ml(P<0.001),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3浓度(64.2±24.1)pg/ml显著低于非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3浓度(94.3±29.9)pg/ml(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β-防御素-3浓度是罹患急性胆囊炎(OR=0.483,95%CI=0.298~0.709,P<0.01)和坏疽性胆囊炎(OR=0.426,95%CI=0.239~0.648 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β-防御素-3浓度预测罹患急性胆囊炎(曲线下面积=0.824,95%CI=0.712~0.896,P<0.001)和坏疽性胆囊炎(曲线下面积=0.836,95%CI=0.723~0.904,P<0.001)有显著预测价值.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3水平降低,可能是急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冲杰;胡耿东;洪维聪;沈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早期甲状旁腺激素(PTH)即可升高,PTH在CRF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PTH的变化,来探讨PTH在CRF中的作用.
作者:孙倩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D-dimer,D-D)的变化,探讨NT-proBNP及血栓前状态在心房颤动发生、发展与维持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测定86例心房颤动患者(房颤组)和非房颤患者(对照组)血浆NT-proBNP和D-D.观察NT-proBNP和D-D与房颤的关系.结果:房颤组血浆NT-proBNP和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P<0.01).NT-proBNP和D-D在阵发性房颤组与持续性房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及血栓前状态在房颤的发生、发展与维持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捷;陈玉婷;宋大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我国常用99mTc甲状腺扫描评估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甲状腺大小,本文拟对甲状腺扫描与治疗剂量的131I扫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148例(男51,女97)2年内就诊甲状腺癌术后病人入组,年龄(47.0±13.3)岁,2名核医学科医师独立、盲法阅片,采用5分法计分.统计学分析采用秩相关研究,相关系数采用t检验进一步比较.结果:69/148(46.6%)两种显像结果得分一致,79(53.4%)131I扫描得分高于甲扫.甲扫及131I扫描评分结果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均相关(P<0.001),且相关系数问甲扫与T3、T4相关程度更高(t1=-1.933,P=0.028;t2=-2.788,P=0.003).结论:99mTc甲状腺平面显像可作为术后残余甲状腺的评估方法,但131I扫描显示范围更大,两者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均相关,但甲扫与其相关性可能更高.
作者:吴书其;冯方;叶智轶;吴震宇;傅宏亮;邹仁健;杜学亮;王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是前列腺癌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筛选、早期诊断和分期.但tPSA可受患者年龄及前列腺体积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不同年龄段老年男性进行了tPSA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兰旭青;张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AFP及外周血AFP mRNA联检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微小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40例PLC患者血清AFP和外周血AFPmRNA.结果:PLC患者血清AFP和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分别为72.50%(29/40)和57.50%(23/40),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8.33%和4.17%,P<0.05).其中血清AFP阳性和阴性的PLC患者分别有21例(72.41%)和2例(18.18%)检出AFP mRNA.结论:外周血AFP mRNA可作为血循环中存在肝癌细胞的一个早期标志物,与血清AFP联检有助于提高PLC的确诊率,更好地预测肿瘤转移和复发.同时为开展PLC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骆耐香;彭德珍;刘菁;陈森洲;袁桂峰;徐雅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淋巴细胞VCS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Beck-man-Coulter Gen.S血液细胞分析仪的VCS技术,测定79例SLE患者(SLE组活动情况根据SLEDAI积分判断:分为轻度活动组25例、中度活动组28例、重度活动组26例)、85例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疾病对照组)及50名健康对照者的WBC、淋巴细胞百分率(LY%)和LY的体积(LYV)、电导率(LYC)、光散射性(LYS),及各自的平均分布宽度(LYVSD、LYCSD、LYSSD),并采用ROC曲线分别评价各参数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参数LYVSD、LYC、LYCSD、LYS在SLE组分别为19.7±5.8、109.9±8.2、13.0±2.8、53.0±8.2,疾病对照组分别为15.9±2.1、112.9 ±4.4、11.6±2.4、47.7±6.3,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4.1±1.3、114.3±2.0、10.7±1.3、41.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4.259、15.244、13.479、23.226,P均<0.05),以SLE组的上述各参数变化为显著.SLE患者疾病活动期各组的LYV、LYS、LYVSD、LYCSD、LYSSD明显升高,而LY%和LYC显著下降,以重度活动组的LYVSD、LYCSD、LYS变化为显著(P均<0.05).ROC曲线分析LYVSD、LYC、LYCSD、LY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8、0.626、0.621、0.633,其中LYVSD的截值(cut-off值)≥15.9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达80.7%和71.4%.结论:SLE患者的淋巴细胞体积、细胞内部结构及胞浆复杂性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以SLE重度活动组的LYVSD、LYCSD、LYS变化明显;LYVSD(cut-off值≥15.9)在区分SLE和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80.7%)和特异度(71.4%).
作者:吴敏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出现的抗线粒体抗体(AMA)亚型与PBC患者肝功能、免疫检查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47例PBC患者血清中AMA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M2、M4、M9抗体.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IJT等生化指标.结果::①47例PBC患者AMA与AMA-M2阳性率100%,M2+M4阳性率43.8%,M2+M9阳性率16.7%,M2+M4+M9阳性率13.5%.②PBC患者ALP、γ-GT、CLB等生化指标发生明显变化(P<0.05).③M4阳性与M4阴性PBC患者比较ALT、AST、CLB等指标明显升高(P<0.05).M9阳性与M9阴性PBC患者比较ALT、AST、GLB等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AMA-M2亚型抗体检测对PBC有诊断价值,生化、免疫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PBC.M4、M9抗体的检测,对于PBC的病情判断有意义.
作者:李忻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牙周炎是一种侵犯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临床上对牙周炎严重程度的评价多采用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X线检查等指标,但这些指标通常反映的是牙周病的病变结果,而非活动期的客观指标,因此如何确切地评价牙周病一直是学者们关心的问题.
作者:朱蔚蓉;严吴慧;柳素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的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是一种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疾病,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30%.脑出血发生后病情演变迅速,严重者往往预后不良[1-2].文献表明,醒脑静注射液是以安宫牛黄丸为基础制成的水溶性注射液,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3].
作者:陈秀道;王发明;庞伟茂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0年6月卫生部发布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临床科室有输血可能的患者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检查.本文对2010年8月~2011年7月间来我院住院的17587例拟输血患者进行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以了解这几项指标在输血前患者中的感染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伟群;宋大伟;叶淼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apelin含量的变化,探讨apelin在急性肺损伤(ALI)中的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油酸模型组(n=10),油酸组尾静脉一次性注入油酸0.2ml/kg,对照组尾静脉内注射生理盐水0.2ml/kg.检测BALF中蛋白含量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放免法检测血浆及BALF中apelin-36含量.结果:①油酸组BALF中细胞计数、蛋白含量及中性粒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②油酸组血浆及BALF中apelin-36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ALI时大鼠血浆及BALF中apelin-36含量升高.
作者:许芳芳;胡良冈;毛孙忠;王桂琴;孔晓霞;龚永生;范小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uigen 125,CA125)是分子量>200kD的糖蛋白.1983年,由Bast发现.CA125由抗卵巢癌细胞系的单克隆抗体所证实,对卵巢上皮癌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不强.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CA125并非仅仅在卵巢癌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中有一定的价值,对于非妇科肿瘤以及非肿瘤性疾病的诊治,同样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李卫鹏;孙伟莉;袁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宫颈癌(cancer of cervix)是女性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居第一位[1].据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50万左右浸润性官颈癌的新发病例,每年约有25万妇女死于宫颈癌,其中80%来自发展中国家,其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没有建立有效的宫颈癌筛查体系,它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2].
作者:朱锦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