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匹多莫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MPP的疗效及对Th1/Th2平衡的影响

毛立新;郭元春

关键词:匹多莫德, 布地奈德, 治疗, MPP, 临床疗效, Th1/Th2平衡, Th1/Th2细胞平衡, 患儿, 支原体肺炎, 现报道如下, 单个核细胞, 急性重症, 含量变化, 发病机制, 儿童时期, 自介素, 培养液, 抗凝血, 干扰素, 外周
摘要: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儿童时期急性重症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Th1/Th2细胞平衡紊乱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1-2].本文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MPP患儿,通过观察MPP患儿治疗前后外周抗凝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液中自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变化,探讨匹多莫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MP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MPP患儿Th1/Th2平衡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放射免疫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硫酸氨基葡萄糖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MMP-3表达的影响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和关节周围形成骨质增生为病理特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系列动物研究表明[1-3],硫酸氨基葡萄糖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骨关节炎的病情,但其在临床的应用目前还刚刚起步.

    作者:翁茂盛;邢彬;王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老年男性tPSA与年龄相关性的分析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是前列腺癌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筛选、早期诊断和分期.但tPSA可受患者年龄及前列腺体积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不同年龄段老年男性进行了tPSA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兰旭青;张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气道炎症介质检测对评价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肺功能的价值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以咳嗽为惟一症状或主要症状的一种特殊类型支气管哮喘.CVA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甚清楚,有文献显示[1-3],哮喘患者的血循环中炎症性细胞因子分泌紊乱,认为炎症性细胞因子可能在其病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检索国内外文献关于患者气道炎症介质水平与患者肺功能状态的临床研究目前仍不多见.

    作者:张锋;李晓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及外周血AFP mRNA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AFP及外周血AFP mRNA联检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微小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40例PLC患者血清AFP和外周血AFPmRNA.结果:PLC患者血清AFP和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分别为72.50%(29/40)和57.50%(23/40),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8.33%和4.17%,P<0.05).其中血清AFP阳性和阴性的PLC患者分别有21例(72.41%)和2例(18.18%)检出AFP mRNA.结论:外周血AFP mRNA可作为血循环中存在肝癌细胞的一个早期标志物,与血清AFP联检有助于提高PLC的确诊率,更好地预测肿瘤转移和复发.同时为开展PLC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骆耐香;彭德珍;刘菁;陈森洲;袁桂峰;徐雅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索急性阑尾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与急性阑尾炎患病危险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阑尾炎组,共208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共104例.ELISA检测血浆β-防御素-2浓度.统计分析其与急性阑尾炎患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结果:t检验显示,阑尾炎组血浆β-防御素-2浓度(398.6±128.O)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629.1±47.2)pg/ml(t=6.47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β-防御素-2浓度(OR=0.429,95%CI=0.251~0.795,P<0.05)是罹患急性阑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β-防御素-2浓度预测罹患急性阑尾炎有显著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817,95%CI=0.778~0.865,P<0.001),且判定血浆β-防御素-2浓度<612.4 pg/ml,对预测罹患急性阑尾炎有75.0%的灵敏度和72.1%特异度.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水平降低,血浆β-防御素-2水平降低可能是急性阑尾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欣;吴震宇;徐军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ACS患者血清IMAA与cTnI联检的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系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激破裂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或急性心肌梗死(AMI)[1],引发高病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急性心肌缺血是引起ACS的常见机制,心肌缺血时间延长将导致心肌细胞损伤破坏.现有的生化标志物在短期和可逆的缺血发作时,其水平不升高,因而不利于在ACS早期心肌损伤可逆阶段进行诊断[2].

    作者:李小平;雷涵;王克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抗CCP抗体在早期RA及其关节侵蚀中的诊断价值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程多呈进行性进展,致残率高.目前临床通用的RA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类风湿因子(RF)检测.RF检测特异性较差,给临床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作者:吴坚敏;黄其俊;严爱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TNF-α、NPY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TNF-α、NPY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2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TNF-α、NPY测定,并与35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血浆leptin和血清TNF-α、NPY含量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6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leptin水平与TNF-α、NPY水平呈正相关(r=0.6012、0.5984,P<0.01).结论:检测慢性肾炎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TNF-α、NPY含量的变化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庄建伟;解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20例肝硬化患者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指标意义分析

    肝硬化(liver cirrh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实验室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监测手段,本文对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结果进行分析,旨在对临床诊断有所帮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耀文;方群;黄伟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清抗线粒体抗体亚型检测对PBC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出现的抗线粒体抗体(AMA)亚型与PBC患者肝功能、免疫检查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47例PBC患者血清中AMA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M2、M4、M9抗体.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IJT等生化指标.结果::①47例PBC患者AMA与AMA-M2阳性率100%,M2+M4阳性率43.8%,M2+M9阳性率16.7%,M2+M4+M9阳性率13.5%.②PBC患者ALP、γ-GT、CLB等生化指标发生明显变化(P<0.05).③M4阳性与M4阴性PBC患者比较ALT、AST、CLB等指标明显升高(P<0.05).M9阳性与M9阴性PBC患者比较ALT、AST、GLB等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AMA-M2亚型抗体检测对PBC有诊断价值,生化、免疫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PBC.M4、M9抗体的检测,对于PBC的病情判断有意义.

    作者:李忻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金华市部分男性不育者精浆微量元素及血清性激素分析

    引起男性不孕不育的原因比较多,男性性腺内分泌功能异常及微量元素异常可影响精子质量,引起男性不育.本文对来我院男性科就诊的部分弱精、少精患者进行血清性激素和精浆微量元素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远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检测血浆D-D在COPD中的意义探讨

    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v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发病率约占15岁以上人口的3%.血浆D-二聚体(D-D)是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增高提示体内有继发纤溶活性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血栓形成以及纤溶亢进的分子学标志物[1,2].本文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和COPD稳定期患者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分析其血浆D-D的变化,以探讨血浆D-D在COPD中的变化.

    作者:胡伟贞;赵军飞;王锡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清β-CTX和BGP联合应用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和骨钙素(BGP)定量检测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测定35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及30例乳腺癌无骨转移患者血清β-CTX和BGP水平.结果:乳腺癌骨转移组患者血清β-CTX和BG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和对照组(P<0.01),无骨转移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β-CTX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2.3%、88.5%、82.7%;血清BGP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6%、92.1%、83.5%.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8%、87.6%、84.2%.结论:血清β-CTX和BGP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两者联合有助于提高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钱志平;程容;何玉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含量变化的临床分析

    肝脏是合成、贮存、转运、分解脂质的主要场所,肝脏受到损害时可引起血脂类代谢紊乱[1].血脂测定不仅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有意义,在肝脏疾病中由于肝细胞的损害及肝功能的低下也会引起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变化.为探讨其变化对临床的价值,笔者对临床上常见的几种肝病患者及正常人进行相关的血脂项目测定并做比较.

    作者:李雪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浓度的变化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浓度的变化,揭示其与慢性牙周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和同期牙周健康者各80例.ELISA检测血浆β-防御素-2浓度.统计分析其与慢性牙周炎发病的相关性.结果:经t检验,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浓度(405.2±133.9)pg/ml显著低于牙周健康者(641.6±128.3)pg/m](t=6.492,P<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浓度与牙周探诊深度(r=-0.482,P<0.01)、附着丧失(r=-0.498,P<0.01)和出血指数(r=-0.501,P<0.01)均呈显著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β-防御素-2浓度(OR=0.415,95%CI=0.297~0.862,P<0.01)是罹患慢性牙周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β-防御素-2浓度预测罹患慢性牙周炎有显著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843,95%CI=0.774~0.894,P<0.01),且判定血浆β-防御素-2浓度<621.5 pg/ml,对预测罹患慢性牙周炎有81.3%的灵敏度和75.0%的特异度.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水平降低,血浆β-防御素-2水平降低可能是慢性牙周炎的危险因素.

    作者:蒋峰;张雄;王新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探讨

    目的:检测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患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了解其免疫水平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将老年患者根据诊断分为MODSE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用双/三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全血溶血法检测细胞免疫CD3+、CD3+CD4+、CD3+CD8+、CD4+/CD8+、NK、CIK指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体液免疫C3,CA,CHS0,IgG,IgA,IgM指标.结果:两组患者CD3+,NK,Ig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免疫功能比较有明显差异:对照组CD3+高,MODSE组NK、IgA高.结论:MODSE组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

    作者:苏勇;沈珠甫;华丕虹;周玉梁;杨宇;杨海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梗死患者血浆Hcy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脑梗死发病率高、预后差[1].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人体内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2].本文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浓度,旨在评价其对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为脑梗死预后预测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李晓强;刘晓波;贺静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出血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揭示脑出血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作为脑出血组,共98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共40例.脑出血组静脉血在入院时获得.对照组静脉血体检时获得.ELISA检测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统计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后1个月内死亡29例(29.6%).t检验显示,脑出血组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7.6±2.7)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3±0.4)ng/ml(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l浓度与脑出血患者入院时C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01),是脑出血1个月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84,95%CI=1.114~1.551,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预测脑出血1个月内死亡有显著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823,95%CI=0.759~0.892,P<0.001),且判定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7.9ng/ha,对预测脑出血1个月内死亡有86.2%的灵敏度和79.7%的特异度.结论:脑出血后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升高,临床检测这个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作者:钱松泉;南勇;李蓓蓓;胡永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浓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浓度的影响,探讨丹红注射液用于脑梗死治疗的机制.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静脉血在入院时、入院后第1、2、3、7和14d获得,ELISA测定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浓度.结果:治疗前,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入院时,治疗组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院后第1、2、3、7和14d,治疗组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脑梗死后炎性反应,从而达到改善神经功能的目的.

    作者:彭爱萍;叶敏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BNP和LPO水平关系的探讨

    脑钠肽(BNP)是继心房肷后被发现在心血管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又一利钠肽系统成员[1].自由基和过氧化脂质(LPO)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本文报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BNP与LPO的关系,并就临床意义作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施文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放射免疫学杂志

放射免疫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