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米氧化铝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郑浩;李晓波;李淼;黄志勇;徐顺清

关键词:纳米, 氧化铝, 学习记忆, 大鼠
摘要:目的 观察纳米氧化铝(Al2O3)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纳米Al2O3低剂量组(1 mg/kg),中剂量组(10 mg/kg),高剂量组(50 mg/kg),每2 d腹腔注射1次,90 d后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测定大鼠的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能力.结果 在定位航行实验的4 d中,纳米Al2O3低、中、高各剂量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分别为:(9.90±0.57)s,(11.22±6.19)s,(12.50±2.91)s,明显长于对照组[(4.69±1.54)s],差异有显著性(P<0.05).纳米Al2O3低、中、高各剂量组目标象限游程占总游程百分比分别为(23.05±2.46)%,(22.77±5.17)%,(24.39±5.38)%,显著低于对照组[(34.66±4.57)%,(P<0.01)].结论 纳米Al2O3能够降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状况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在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方面的差异.方法 以分层按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396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评定.结果 网络游戏成瘾高、低倾向组在生活事件的学习压力、受惩罚及其他因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同时网络游戏成瘾高倾向组在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方面[分别为(9.36±2.53)分,(19.95±3.48)分,(7.30±1.02)分],低于低倾向组[分别为(10.62±2.44)分,(22.85±3.46)分,(7.92±1.58)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网络人际关系成瘾高、低倾向组在生活事件的所有指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同时网络人际关系成瘾高倾向组在客观社会支持及主观社会支持方面[分别为(8.38±3.57)分,(18.69±3.25)分],低于低倾向组[分别为(10.66±2.14)分,(23.12±3.18)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网络信息成瘾高、低倾向组在生活事件的丧失和其他因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网络信息成瘾高倾向组在主观社会支持方面[(21.75±3.33)分],低于低倾向组[(22.87±2.98)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倾向在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陈琦;王旭梅;邵云;韩继阳;倪晓梅;杨柳;刘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师贫困生孤独感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1].

    作者:谭雪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犬尿喹啉酸和犬尿喹啉酸与色氨酸比值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初步探讨血清犬尿喹啉酸(KYNA)含量及犬尿喹啉酸/色氨酸(TRP) 比值(KA/T)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药物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并比较了健康对照组、初始发病未用药SCH患者(SCH I组)、坚持用药SCH患者(SCH II组)血清KYNA、TRP含量及KA/T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血清KYNA (23.30±8.31)μmol/L、TRP(47.59±10.43)μmol/L比较,SCH I组患者血清KYNA(29.47±12.01)μmol/L和TRP(54.50±9.56)μmol/L含量均升高; SCH II组血清KYNA含量及KA/T比值下降.结论 抗精神药物治疗可能使血清KYNA含量和KA/T比值降低.

    作者:董存岩;皮兰敢;唐爱国;罗昔波;敖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哮喘儿童行为异常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哮喘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哮喘儿童的气质、个性及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45例儿童哮喘患者与69例正常儿童,应用自制哮喘儿童问卷、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儿童艾森克个性测试(EPQ)、儿童气质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儿童行为:哮喘儿童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总粗分、学习能力、分裂性、交往不良和强迫性因子上差异有显著性(t=2.778~3.805,P<0.05).2.儿童气质:4~7岁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儿童在规律性因子上差异有显著性(t=2.602,P<0.05).哮喘儿童气质的活动水平与哮喘儿童的行为问题的总粗分、分裂性、强迫性、攻击性和违纪因子存在正相关(r=0.451~0.804,P<0.05).反应强度与分裂性因子呈正相关(r=0.444,P<0.05).3.儿童人格(EPQ):8~14岁哮喘儿童和正常对照儿童人格差异无显著性(P>0.05).4.父母教养方式: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只在父偏爱和母偏爱两个维度上差异有显著性(t=2.946,2.997,P<0.05).哮喘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哮喘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之间无相关性(P>0.05).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哮喘儿童行为问题与儿童气质的活动水平,规律性及父母教养方式的母拒绝有关.结论 哮喘儿童与正常对照儿童相比存在更多的行为问题;哮喘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哮喘儿童的气质相关,与儿童人格和父母教养方式无相关性.

    作者:王德颖;孙月吉;阎楠;林媛;赵广东;景淑君;张忠鲁;陈锦波;宋超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深圳市盐田区4~10岁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深圳市盐田区4~10岁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及自制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对1129名4~10岁儿童的行为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①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87%,男童高于女童(2=5.25,P<0.05),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学龄儿童(2=9.34,P<0.01).②学龄前期男童前3位的行为问题因子依次为攻击性行为(6.62%)、焦虑/抑郁(5.57%)、思维问题(4.88%),女童为思维问题(5.61%)、退缩(5.10%)、焦虑/抑郁(4.59%),男童攻击性行为因子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童(2=6.94,P<0.01),女童退缩因子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童(2=5.10,P<0.05);而学龄期男童前3位的行为问题因子依次为注意问题(5.39%)、社交问题(4.85%)、违纪行为(4.58%),女童为退缩(5.45%)、焦虑/抑郁(4.73%)、躯体主诉(4.36%),男童注意问题因子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2=5.42,P<0.05),女童退缩、躯体主诉2个因子检出率高于男童,差异有显著性(2=5.45、4.36,P<0.01或0.05).③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户籍类型、家庭类型、家庭经济收入、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稳定状况、父母婚姻关系和父母的管教方法.结论 要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家庭、学校、社会必须联合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而以家庭因素尤为重要.

    作者:李贤芬;叶碧清;万国斌;田军;廖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国产依地普仑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国产依地普仑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帕罗西汀平行对照研究,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减分值作为疗效指标;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生命体征等观察药物安全性.结果 共收集抑郁症病人44例,依地普仑组(试验组)22例,帕罗西汀组(对照组)22例.治疗6周后,依地普仑组HAMD总分减分值为(17.5 ±7.8)分,帕罗西汀组为(16.0±7.9)分,与治疗基线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依地普仑组有效率(HAMD减分率≥50%)为87.0%,帕罗西汀组为81.7%,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草酸依地普仑的抗抑郁疗效与帕罗西汀相似,不良反应轻而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抑郁药物.

    作者:王立;房茂胜;钟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青霉素诱发发育期大鼠反复惊厥对学习记忆功能的远期影响

    目的 建立发育期大鼠青霉素点燃模型,观察青霉素点燃幼龄大鼠模型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方法 生后29 d(P29) 的SD大鼠随机分为青霉素点燃实验组(RS,n=22)及生理盐水对照组(NS,n=10).RS组隔日腹腔注射青霉素560万U/kg体质量,连续6次,NS组以同样方法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于末次惊厥后进行脑电记录.分别于P51~P56、P81~P84、P92~P95 进行3次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结果 ①皮层脑电图显示RS组明显的棘波和尖波.②逃避潜伏期:第1次Morris水迷宫各组潜伏期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RS组第5天潜伏期[(29.57±18.52)s]明显高于NS组[(8.21±4.86)s],差异有显著性(t=3.14,P=0.014<0.05);RS组第2次迷宫测试中第1天[(46.31±17.91)s]明显高于NS组[(21.21±18.25)s],差异有显著性(t=2.68, P=0.019<0.05);第3次水迷宫第2天的潜伏期值(26.87±21.74)s仍明显高于NS组(7.85±7.11 )s,差异有显著性(t=2.34, P=0.045<0.05).③记忆实验:三次记忆测试平台象限路径与总路径之比,RS组[第1次(0.16±0.07)s;第2次(0.22±0.07)s;第2次(0.20±0.06)s]均明显低于NS组[第1次(0.31±0.13)s;第2次(0.34±0.05)s;第3次(0.29±0.07)s],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青霉素诱导的发育期反复惊厥能够对学习和记忆功能产生远期的损害.

    作者:丁美丽;倪宏;王浙东;李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父母报告的青少年自杀行为及相关因素研究

    自杀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有1000~2000万人未遂自杀[1,2].但有关中国青少年非致死性自杀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所知甚少.

    作者:孙振晓;刘贤臣;于相芬;孙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目的 研究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rs1042724,rs384470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98个先证者及其父母组成的核心家系,测定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分型,进行精神分裂症的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和传递不平衡(TDT)检验.结果 TDT检验结果提示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相关性(McNemar 2 = 4.21,P<0.05),且等位基因T携带者,其精神分裂症的易患性是C携带者的1.31倍(RR=1.31,2 (RR)=3.96,P<0.05);rs384470位点与精神分裂症不存在关联(McNemar 2 =2.34,P>0.05).结论 提示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rs1042724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

    作者:陈元堂;高成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青春期阿扑吗啡注射对大鼠潜伏抑制和高架十字迷宫行为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青春期(出生后38~51 d)阿扑吗啡注射对大鼠精神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利用大鼠穿梭程序自动控制仪和高架十字迷宫,观察青春期(出生后38~51 d)阿扑吗啡注射对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大鼠潜伏抑制和高架十字迷宫行为的影响.结果 (1)对于青春期大鼠,与生理盐水注射组动物相比[前呈现组和非前呈现组分别为(38.1±18.7)次和(23.0±6.9)次],声音刺激的前呈现未能显著地降低阿扑吗啡注射组动物的条件化联合反应[前呈现组和非前呈现组分别为(23.0±16.4)次和(26.7±13.5)次],即表现出潜伏抑制缺失;对于成年早期大鼠,与生理盐水注射组动物相比[前呈现组和非前呈现组分别为(37.2±17.5)次和(15±6.2)次],青春期阿扑吗啡注射的大鼠同样表现出潜伏抑制缺失[前呈现组和非前呈现组分别为(21.5±15.2)次和(17.2±8)次];(2)与相应的生理盐水组动物相比,青春期阿扑吗啡注射的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动物的高架十字迷宫行为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青春期持续两周(出生后38~51 d)的慢性阿扑吗啡注射,能诱发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大鼠的潜伏抑制缺失,但不影响高架十字迷宫行为.

    作者:刘美;王玮文;金暕;邵枫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心理应激对小肠细菌和小肠黏膜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心理应激对小肠细菌和小肠黏膜的影响,探讨心理应激后小肠功能的变化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用猫恐吓小鼠的方法制备心理应激模型.取近端小肠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观察小肠细菌.通过测定血浆中的D-木糖含量来观察小肠黏膜的损伤情况.结果 (1)应激组近端小肠大肠杆菌(1.79±0.27)log10(CFU/g) 与对照组(1.32±0.22)log10(CFU/g)相比明显增加(P<0.01),应激组乳酸杆菌与大肠杆菌的比例(0.52±0.56)较对照组(1.14±1.07)明显降低(P<0.05),应激组乳酸杆菌(2.31±0.63)log10(CFU/g) 较对照组(2.41±0.34)log10(CFU/g)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2)心理应激后血浆中的D-木糖含量[(3.02±0.85)mmol/L]较对照组[(0.94±0.33)mmol/L]明显升高(P<0.01).(3) 血浆中的D-木糖含量与近端小肠大肠杆菌数量呈正相关(r=0.6713,P<0.05).结论 心理应激后小肠功能紊乱可能与小肠微生态失衡和小肠黏膜的损伤有密切联系.

    作者:王韶轩;王金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短期集体心理治疗对焦虑症患者防御方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短期集体心理治疗对焦虑症患者疗效的影响,及焦虑症的发生与防御方式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符合CCMD-3及DSM-IV的焦虑症患者,共43例.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防御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 HAMD评分及HAMA减分值主角组焦虑症患者[(7.82±3.66)分,(14.00±4.52)分]和非主角组焦虑症患者[(5.45±3.05)分,(11.09±4.0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25±1.05)分,(1.75±0.98)分](P<0.01).主角组焦虑症和非主角组焦虑症患者的HAMD、HAMA减分值差异无显著性(t=1.648,P=0.115;t=1.589,P=0.128), 但其治疗后的HAMD分[(8.05±3.43)分]、HAMA分[(9.91±4.58)分]、SCL-90中的抑郁[(2.11±0.737)分]、焦虑[(2.10±0.96)分]和其他分[(1.88±0.62)分]较治疗前[(14.68±1.67)分,(22.45±2.46)分,(2.63±0.75)分,(2.73±0.94)分,(2.33±0.85)分]显著降低(t=8.896,P=0.000;t=13.230,P=0.000;t=2.364,P=0.026;t=2.091,P=0.046; t=2.177,P=0.039),不成熟防御因子与抑郁、敌对、精神病性显著性相关(r= 0.489,r=0.414,r=0.463).结论 心理治疗对焦虑有明显疗效,但主角组焦虑症和非主角组焦虑症患者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焦虑症状与防御方式的不成熟有关.

    作者:余常红;李怀敏;胡赤怡;胡纪泽;周云飞;许丽珍;黄凌怡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维吾尔族和汉族医科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对照研究

    不同的民族由于在种族和文化习俗及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在心理的诸方面都具有自己的民族特征[1].但心理应对方式是否也存在民族的差异,少见报告.

    作者:张薇;范强;阿古;王红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正常儿童汉字语义自动及控制加工事件相关电位比较

    目的 分析正常儿童汉字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波形的特征,探讨正常儿童汉字识别及理解的神经机制.方法 8岁组儿童35名,11岁组儿童40名,采用汉字控制及自动加工任务两种刺激任务分别对儿童进行检测, BESA软件提取ERP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行为学结果显示:2组反应时比较自动加工[8岁与11岁分别为:(710.61±136.16)ms, (516.52±75.38)ms]均快于控制加工[分别为:(898.87±129.63)ms,(810.12±93.41)ms],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8岁与11岁儿童的汉字自动与控制加工ERP潜伏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8岁与11岁儿童自动加工二类字组的N2波幅[分别为:(-11.54±5.77) μV,(-9.65±4.23) μV]明显低于控制加工任务[分别为(-19.55±10.29) μV,(-17.87±7.60) μV],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本研究提示N2是与语义加工强相关的ERP成分,并且随着投入注意资源量的增多波幅增大,其波幅的变化可以用来衡量人们语义处理时投入的注意资源的多少.

    作者:李全业;董选;马岭;王苏弘;刘冬柏;任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择业期计算机专业学生焦虑成因分析

    目的 探讨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择业期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计算机专业363名应届毕业生,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16PF)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问卷、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及原因调查问卷施测.结果 择业期计算机专业学生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t=6.631,P=0.00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紧张性(标准回归系数0.24928,t=4.72,P=0.000)、择业竞争压力(标准回归系数0.22126,t=4.54,P=0.000)、忧虑性(标准回归系数0.18320,t=3.36,P=0.001)、怀疑性(标准回归系数0.15002,t=3.16,P=0.002)、残缺家庭(标准回归系数0.09474,t=2.17,P=0.031)是影响择业期计算机学生焦虑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 择业期焦虑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怀疑、高紧张等不健康个性是择业期焦虑问题的内因,择业竞争压力是促发因素,家庭残缺对学生处事应变能力有不良影响.

    作者:陈贞娥;唐济生;张天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离退休老年病患者期望性支持、获得性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离退休老年病患者期望性支持和获得性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和美国Michigan大学编制的评定期望性支持和获得性支持的条目对324名离退休老年病人进行评定.结果 方差分析显示,期望性支持低分组、中间组、高分组在WHOQOL-100心理领域[(13.26±1.75)分,(14.46±1.60)分,(15.27±1.78)分]、社会关系领域[(13.03±1.89)分,(14.54±1.53)分,(15.75±1.77)分]、环境领域[(12.58±1.41)分,(13.88±2.03)分,(14.86±2.22)分]、精神/宗教信仰[(10.74±3.17)分,(12.83±2.87)分,(13.81±3.28 )分]、总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12.38±2.54)分,(13.98±2.08)分,(15.02±2.22)分]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期望性支持高分组生活质量高于中间组,中间组高于低分组;在WHOQOL-100生理领域和独立领域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WHOQOL-100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精神/宗教信仰、总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与期望性支持、获得性支持高度相关(P<0.01 );WHOQOL-100生理领域与期望性支持、获得性支持之间相关不明显(P>0.05).结论 离退休老年病人期望性支持和获得性支持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获得性支持和期性支持对维护老年病人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总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有益.

    作者:叶瑞繁;张美兰;邓卫平;徐书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青少年暴力犯罪倾向的人格特征研究

    目的 探讨青少年暴力犯罪倾向的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犯罪危险性人格问卷对青少年暴力犯、问题应征青年、某部队新兵3组被试进行测试,比较其差异性;并对问题应征青年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青少年暴力犯组在逆反社会、家庭问题、学校行为、社会认知、法律观念、冲动倾向、愤怒失控和显性敌意各维度上的得分[分别为(4.53±1.99)分、(13.70±5.09)分、(6.71±2.86)分、(7.60±2.84)分、(9.30±3.43)分、(6.54±2.67)分、(14.50±5.27)分、(7.24±3.39)分]和问题应征青年组在各维度上的得分[分别为(4.33±1.91)分、(14.78±6.62)分、(5.39±3.19)分、(8.37±3.75)分、(9.70±3.84)分、(6.52±3.28)分、(16.03±6.69)分、(8.39±4.09)分]均显著高于新兵组[分别为(1.30±1.64)分、(4.77±1.69)分、(2.62±2.09)分、(3.46±2.81)分、(4.37±2.25)分、(1.89±2.10)分、(5.45±4.25)分、(3.25±2.63)分、(P<0.01)];青少年暴力犯组与问题应征青年组在学校行为、法律观念、愤怒失控三个维度上差异无显著性;在515名问题应征青年中,冲动性人格特征者411人占79.8%,反社会性人格特征者328人占63.7%,家庭环境存在问题者358人占69.5%.结论 青少年暴力犯存在明显的犯罪人格特征;问题应征青年具有暴力犯罪的倾向性,是暴力犯罪的高危人群.

    作者:洪霞;苗丹民;朱霞;杨海;杨业兵;关慕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哮喘患者述情障碍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述情障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 ,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简明心境问卷-简式(POMS-SF)对52例哮喘患者进行了测查.结果 与常模比较,哮喘患者存有明显的述情障碍(t=2.15~5.29,P<0.05~0.01).哮喘患者的TAS总分、Ⅰ、Ⅱ、Ⅲ及Ⅳ因子与E呈显著负相关(r=-0.372~-0.451,P<0.01);Ⅲ因子与N呈显著负相关(r=-0.37,P<0.01);TAS总分、Ⅰ、Ⅱ因子与N呈显著正相关(r=0.312~0.415,P<0.01);Ⅱ和Ⅳ因子与P呈显著正相关(r=0.531~0.621,P<0.01).TAS总分、I、Ⅱ及Ⅳ因子与POMS总分、TA、DD、AH、FI、及CB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449~0.779,P<0.01),TAS总分、I及Ⅱ因子与VA因子呈负相关(r=-0.418~-0.544,P<0.05~0.01),Ⅳ因子与VA因子呈负相关(r=-0.320,P<0.05).结论 哮喘患者普遍存在述情障碍, 且与个性特征及心境状况密切相关.

    作者:李萍;孙宏伟;庄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应征青年词汇理解能力测验的编制

    目的 应用项目反应理论编制应征青年词汇理解能力测验.方法 按照项目反应理论编制词汇理解能力试题,并对1892名士兵和1143中学生进行词汇理解能力测验,采用三参数逻辑斯谛克模型进行数据拟合,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单维性检验,利用BILOG-MG软件估计项目参数,采用铆测验设计进行等值.结果 五套测验均符合单维性要求,终选取282个项目组成试题库,根据项目信息量选取50个条目编制正式测验,其测验信息量峰值达到27.3848,小测量标准误为0.0314.结论 测验符合项目反应理论的要求,可作为征兵心理检测的工具.

    作者:王轶君;苗丹民;田建全;杨业兵;苏景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肺结核患者社会支持程度对心理健康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社会支持程度对心理健康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共收集96例肺结核患者,对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RS)、)治疗依从性评定.结果 96例结核患者SSRS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因子评分分别为:(35.07±5.16)分,(16.37±5.36)分,(11.36±4.45)分,(6.96±2.82)分.其中<35分者(低分组)39例;>45分者(高分组)26例;35~45分者31例.社会支持高分组与低分组SCL-90评分结果比较显示,高分组其总分、及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低于低分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分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13.79±5.12)分,低分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10.80±2.84)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社会支持程度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各维度与治疗依从性均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王申广;徐伟;李绍波;贾传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