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顺;吕健
目的:探讨 Bakri 子宫填塞球囊导管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5例产后出血患者应用 Bakri 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止血方法,分析该导管在治疗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结果45例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胎盘剥离面渗血、胎盘早剥和胎盘滞留。应用 Bakri 子宫填塞球囊导管的治疗成功率为100.00%。结论 Bakri 子宫填塞球囊使用简便,止血效果明确。
作者:杨茗;李云秀;纪艳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采用椎管内麻醉方式进行手术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法手术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麻醉前、麻醉后6 h、24 h、72 h 患者精神状态评分;并比较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麻醉时间略短于对照组(P <0.01)。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 MMSE 评分均小于麻醉前(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 h、24 h 及72 h 三个时间段 MMSE 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1)。观察组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为19.79%,低于对照组的33.33%(P <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使用安全可靠,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低,适宜于老年患者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杰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生存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 GQOLI-74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 <0.01),且观察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1);治疗3个月和6个月,两组 SSPI 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 <0.01),且观察组减少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1)。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可提高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生存质量及社会功能。
作者:吴启姣;肖爱祥;黎丽燕;谭丽芬;李日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高剂量地诺孕素(dienogest,DNG)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高剂量的地诺孕素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剂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且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在安全性方面,高剂量地诺孕素对观察组患者机体安全指标无较大影响,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剂量地诺孕素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患者的预后,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刘小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焦虑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无抽搐电休克(MECT)+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 MECT 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的差异,并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d 及治疗后4周末的韦氏记忆量表(WMS)4项指标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的 BPRS、SAS、SD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2周、4周同期比较,观察组 BPRS、SAS、SD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1 d 两组患者 WMS 4项指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尚未恢复至原有水平,但观察组恢复水平要比对照组稍快(P <0.01)。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应用于 MECT 治疗患者中,可通过减少患者产生负性情绪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龚世灵;岑洪舟;罗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与比较农村儿童口腔卫生指导工作模式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县某农村小学6年级2个班共12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人。观察组学生实施规范口腔卫生指导,对照组则主要依靠家庭和自我习得,比较两组实施卫生指导前、后牙齿菌斑指数,乳牙龋、失、补指数(DMFT)和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卫生指导后,观察组学生的牙齿菌斑指数、DMFT 指数均较指导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 <0.01)。卫生指导后,观察组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分较指导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口腔卫生指导工作模式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较大程度地改善农村儿童存在已久口腔卫生问题,适合在农村进行持久广泛地开展工作。
作者:韦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提高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方法建立细菌耐药三级防控体系,整改标准操作规程(SOP)、修订制度、完善基础硬件建设和人员配置、进行考核、督导反馈以及加强培训。以开展管理前为对照组(2014年),开展管理后为干预组(2015年),采用χ2检验,比较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结果外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逐渐上升,其中接受治疗用药和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干预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细菌耐药三级防控体系的使用可以提高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率。
作者:殷黎;王赛君;赵志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78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治疗满意度,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7.25±1.51)d、不良事件发生率5.1%、满意率100.00%和风险管理后 SAS 评分(31.50±5.0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21±1.58)d、20.51%、75.00%和(40.60±6.13)分,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患者进行护理管理时,可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
作者:吴迪;李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系统探讨复杂髋臼骨折并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手术情况。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6例复杂髋臼骨折并髋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本组患者临床手术要点及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2年,根据Matta 关节功能评分,44例优,10例良,2例差,优良率为96.43%;术后有1例出现局部感染,1例创伤性关节炎,并发症发生率为3.57%。结论对于复杂髋臼骨折并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手术治疗,必须做好术前各项处理,这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条件,同时要确保骨折复位质量,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阮国强;陈劲;肖刚;钟华;梁波;马肃霜;赵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发作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反复发作 HSP 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抗过敏、卧床休息等基础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尿免疫球蛋白 G(IgG)、微量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β2微球蛋白(β2 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1),血清白细胞介素(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11.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 <0.05)。结论孟鲁司特钠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发作 HSP 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爱红;白翠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非盐敏感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非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非洛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吲哒帕胺缓释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血清肌酐、24h动态血压、血清尿酸等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应用非洛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后尿微量蛋白减少(59.41±11.23)mg/L、血清肌酐下降(5.09±1.01)μmol/L、24h动态血压下降(10.62±2.63)/(8.32±3.11)mmHg和血清尿酸下降(41.35±4.67)μmol/L。对照组的相关指标分别为(41.74±12.23)mg/L、(3.87±1.38)μmol/L、(6.63±2.53)/(4.62±2.29)mmHg和(23.12±5.35)μmol/L,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有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低血压,1例患者出现头晕、恶心等,对照组治疗期间2例患者出现眩晕、疲乏等,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应用非洛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临床中可根据患者高血压盐敏感性与否,选择更加合适的药物治疗。
作者:周朝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危险因素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相关性,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16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并选取同期200例正常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找出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相关的新生儿期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在出生时性别、胎数以及体表缺陷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0.05),而在出生体重、胎龄、是否剖宫产、胎盘是否粗糙、出生1 min Apgar 评分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胎龄<37周、剖宫产以及胎盘粗糙是引起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期胎龄<37周、剖宫产以及胎盘粗糙等是引起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危险因素,针对此类儿童应提前采用针对性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
作者:利燕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引流尿液对急性左心衰竭女性患者治疗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方法将我科住院的急性左心衰竭女性患者分两组,对照组无留置尿管,观察组留置尿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水肿消退时间)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80例,显效48例,有效2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55例,显效11例,有效3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4.55%;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留置尿管引流尿液对急性左心衰竭女性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明显,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均提高。
作者:陈卓芳;梁菊艳;吴淑蝶;黄燕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671例脊柱转移性肿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临床制定脊柱转移性肿瘤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3月脊柱转移性肿瘤住院病历和李嘉诚基金会宁养院随访治疗病例671例,使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了解脊椎转移性肿瘤的现况及城乡分布。结果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发病高峰是40~70岁,男女比例为1∶0.69,原发病灶从高到低依次为:肺癌、鼻咽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食管癌。对研究对象的性别进行了城乡分布的分析。其中乡村占比显著高于城市,这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失衡的状况相一致。结论脊柱转移肿瘤患者发病高峰年龄较前提前;肺癌、鼻咽癌、前列腺癌、乳腺癌是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主要来源肿瘤,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几种主要肿瘤的早诊治和防控措施。
作者:席新华;吴强;胡孔和;钟学仁;何小龙;朱文刚;包拥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循证组与常规组,在护理工作中,循证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循证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8.18%,且循证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是可行的、有效的,今后还要加强循证护理的研究和应用。
作者:王建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防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5年1月对来我院行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别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来我院行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的患者90例(对照组)和2015年1~12月的患者90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预防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2.2%(P <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2.2%(P <0.05)。结论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控制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感染,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少梅;刘倩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芬太尼配合异丙酚对手术麻醉深度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4例行短小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 组37例,B 组37例,A 组静脉缓慢注射芬太尼1.00μg/kg 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B 组静脉缓慢注射芬太尼0.75μg/kg 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深度进行观察。结果 A 组麻醉后不同时间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幅度均较 B 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麻醉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 B 组(P <0.05)。结论0.75μg/kg 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进行手术麻醉安全性高,可保持稳定血液流变学状态,不影响麻醉深度,且术后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玉屏;杜庆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产筛查及黄体酮用于治疗早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28~34孕周有先兆早产征象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中、高危孕妇共162例进入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利托君静脉输注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利托君联合黄体酮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孕酮水平、妊娠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延迟早产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1),应用宫缩抑制剂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新生儿体重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早产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 <0.01)。结论早产筛查及黄体酮应用于早产治疗,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新生儿的结局。
作者:杨恒;赵红阳;苏贞文;胡敏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栓塞微粒球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表柔比星和适量超液化碘油的混悬液进行 TACE 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加载表柔比星的栓塞微粒球进行 TACE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以及6、12个月的生存率,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血胎蛋白(AF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获益率为76.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9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 AFP 和 VEGF 水平分别为(412.38±11.48)和(365.83±61.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4.25±12.96)和(424.62±70.5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生存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82.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的生存率为85.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转氨酶升高、栓塞综合征、恶心呕吐、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栓塞微粒球联合 TACE 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且能降低血清 AFP、VEGF 的水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苍耳洗剂对肺气虚寒型鼻鼽的疗效及其对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择取肺气虚寒型鼻鼽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0.9%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观察组行苍耳洗剂鼻腔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 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给予肺气虚寒型鼻鼽患者苍耳洗剂鼻腔冲洗效果确切,可改善鼻鼽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