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防深静脉置管感染的临床护理研究

陈少梅;刘倩雯

关键词:血液透析, 深静脉置管, 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防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5年1月对来我院行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别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来我院行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的患者90例(对照组)和2015年1~12月的患者90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预防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2.2%(P <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2.2%(P <0.05)。结论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控制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感染,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白求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切除术286例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分析与胃镜结果比较

    目的:观察胃切除术后并发症患者胃镜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并发症的286例胃切除术后残胃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分类统计胃镜诊断结果与临床表现,观察手术方式与并发症的关系,并比较临床表现与胃镜检查结果。结果286例患者均有1种或多种并发症,BillrothⅠ式残胃及吻合口溃疡发生率高于 BillrothⅡ式(P <0.05);BillrothⅡ式反流性残胃炎、吻合口炎发生率高于 BillrothⅠ式(P <0.05)。其中179例患者有明显临床表现,占62.58%,107例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占37.41%。其中残胃及吻合口溃疡、缝线残留、残胃癌患者大部分有明显的临床表现,而反流性残胃炎和吻合口炎及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结论胃切除术后残胃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患者临床表现特异性不高。胃镜检查是确定残胃并发症类型和严重程度的可靠手段。胃切除术后应定期胃镜检查,及时发现病变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提高预后。

    作者:张涛;李定云;凌亚非;赖家骏;曾德强;朱晓峰;翁伟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循证组与常规组,在护理工作中,循证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循证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8.18%,且循证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是可行的、有效的,今后还要加强循证护理的研究和应用。

    作者:王建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双源 CT 大螺距 Flash 模式与64层 CT 模式下肺动脉血管造影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双源 CT 大螺距 Flash 模式与64层 CT 模式下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的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对本院疑诊为肺栓塞的66例患者行 CTPA 检查,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64层螺旋 CT 扫描,观察组行大螺距(Flash)螺旋 CT 扫描,对比两组相关诊断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 CTPA 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扫描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剂及有效辐射剂量(ED)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源 CT 大螺距 Flash 模式下CTPA 图像质量更加清晰,且能有效减少辐射剂量,故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彭徐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清 B 型钠尿肽水平评估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清 B 型钠尿肽水平评估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32例早期 COPD 患者(观察组)以及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2例健康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 B 型钠尿肽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血清 B 型钠尿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血清 B 型钠尿肽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间呈负相关(P <0.01)。结论早期 COPD 患者随着血清 B 型钠尿肽水平的升高,其左心室射血分数逐渐降低,两者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血清 B 型钠尿肽水平可作为早期 COPD 对左心功能影响的评估指标,轻症 COPD 患者左心功能已受影响,在早期治疗 COPD 的同时应及时对患者给予保护左心的治疗。

    作者:廖砲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联合应用高频浅表器官及腔内探头对肛周脓肿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浅表器官联合腔内探头对肛周脓肿的超声诊断情况。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6例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依照手术结果,对比分析联合应用高频浅表器官和腔内探头诊断与单一应用高频浅表器官探头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与手术结果对比,联合应用高频浅表器官及腔内探头的诊断准确率为100%,单一应用高频浅表器官探头的诊断准确率为93.97%,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在肛周脓肿诊断中,联合应用高频浅表器官和腔内超声诊断的检出率更高,可更为清晰准确掌握脓肿位和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床治疗给予必要的依据。

    作者:陈敏芝;吴文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早产筛查与黄体酮阴道用药治疗早产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早产筛查及黄体酮用于治疗早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28~34孕周有先兆早产征象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中、高危孕妇共162例进入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利托君静脉输注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利托君联合黄体酮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孕酮水平、妊娠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延迟早产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1),应用宫缩抑制剂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新生儿体重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早产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 <0.01)。结论早产筛查及黄体酮应用于早产治疗,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新生儿的结局。

    作者:杨恒;赵红阳;苏贞文;胡敏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延续性护理在中重型颅脑损伤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出院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仅接受门诊随访;观察组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指导,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Karnofsky 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 Karnofsky 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6个月、12个月 Karnofsky 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 ADL 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 ADL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33.33%相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中重型颅脑损伤出院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可利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何书萍;蒲亨萍;李颖;郭建选;郭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体外受精中新鲜移植周期早期流产临床相关性数据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卵胞浆单精子显微注射(IVF-ET/ICSI)技术助孕后发生早期流产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进行 IVF-ET/ICSI 治疗后新鲜移植周期并临床妊娠202例,妊娠结局分为早期流产组和继续妊娠组,分析比较组间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IVF-ET/ICSI 助孕治疗新鲜周期移植后流产率为13.86%。早期流产组在女方年龄,不孕年限,降调总量,促性腺激素(Gn)总量、使用天数,Gn 启动日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卵泡数、E2、LH、孕酮(P)水平,获卵数,MII 卵子成熟率,总受精率,移植胚胎数,优胚率,囊胚形成率和着床率,用药方案,是否添加 LH,受精方式与继续妊娠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流产组胚胎绒毛染色体检测异常率为66.67%。结论 IVF-ET/ICSI 中早期流产主要因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遗传因素,而与其他临床及治疗因素无关,须扩大样本量来进一步研究。

    作者:马天仲;宋丽君;唐棣;张维;黄日艳;牛艳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郑重声明

    近期有不法机构、网站和个人冒用本刊特约编辑等名义,征集稿件,私刻我刊编辑部公章,向投稿作者发送录用通知,骗取钱财,给本刊造成了严重影响。在此,提醒广大作者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并郑重声明:1.本刊编辑部不设特约编辑,不与任何单位或个人就征集稿件进行中介合作。2.本刊审稿周期为一个月左右,投稿一个月后,假如您的稿件被我刊录用,会给您发送电子版的录用通知,如有疑问请电话查询。如没有收到任何通知也可联系编辑部进行询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留置尿管引流尿液对急性左心衰竭女性患者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引流尿液对急性左心衰竭女性患者治疗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方法将我科住院的急性左心衰竭女性患者分两组,对照组无留置尿管,观察组留置尿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水肿消退时间)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80例,显效48例,有效2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55例,显效11例,有效3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4.55%;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留置尿管引流尿液对急性左心衰竭女性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明显,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均提高。

    作者:陈卓芳;梁菊艳;吴淑蝶;黄燕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普芦卡必利与莫沙必利治疗老年慢性便秘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普芦卡必利与莫沙必利治疗老年慢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普芦卡必利组口服普芦卡必利治疗,莫沙必利组口服莫沙必利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1),排便困难程度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 <0.01);普芦卡必利组治疗后排便次数、粪便性状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莫沙必利组(P <0.01);普芦卡必利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莫沙必利组的80.00%(P <0.05)。结论普芦卡必利治疗老年慢性便秘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采用椎管内麻醉方式进行手术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法手术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麻醉前、麻醉后6 h、24 h、72 h 患者精神状态评分;并比较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麻醉时间略短于对照组(P <0.01)。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 MMSE 评分均小于麻醉前(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 h、24 h 及72 h 三个时间段 MMSE 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1)。观察组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为19.79%,低于对照组的33.33%(P <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使用安全可靠,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低,适宜于老年患者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杰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技术对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与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技术对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98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变化,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技术优缺点。结果98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均穿刺获得满意标本,一次性成功。其中活检穿刺发现肺癌骨转移人数多,共72例,占73.47%,其次为肝癌骨转移,共19例,占19.39%,恶性黑色素瘤7例,占7.14%。本组98例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06%(30/98),其中血压升高严重者为3例,占3.06%,皮肤严重冻伤者1例,占1.02%。98例患者治疗后 VAS 和 KPS 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 <0.01)。结论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技术不仅可以达到与常规方法治疗的准确率,且对恶性病灶的敏感度高,氩氦刀冷冻组织时定位准确,创口小,成功度较高,在保留骨诱导活性和保存肢体的前提下进行治疗。对转移性骨肿瘤患者进行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在降低局部复发率,保留骨诱导活性以及改善关节功能方面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赵朝阳;邓少杰;叶军;张在恒;刘文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非洛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非盐敏感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非盐敏感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非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非洛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吲哒帕胺缓释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血清肌酐、24h动态血压、血清尿酸等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应用非洛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后尿微量蛋白减少(59.41±11.23)mg/L、血清肌酐下降(5.09±1.01)μmol/L、24h动态血压下降(10.62±2.63)/(8.32±3.11)mmHg和血清尿酸下降(41.35±4.67)μmol/L。对照组的相关指标分别为(41.74±12.23)mg/L、(3.87±1.38)μmol/L、(6.63±2.53)/(4.62±2.29)mmHg和(23.12±5.35)μmol/L,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有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低血压,1例患者出现头晕、恶心等,对照组治疗期间2例患者出现眩晕、疲乏等,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应用非洛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临床中可根据患者高血压盐敏感性与否,选择更加合适的药物治疗。

    作者:周朝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免疫荧光法与免疫层析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性能评价

    目的:探讨与比较免疫荧光法与免疫层析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患者385例,其中男109例,女276例;采用免疫荧光法与免疫层析法检测患者尿道标本沙眼衣原体,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检出阳性标本情况,并以聚合酶链反应(PCR 法)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结果两种方法对女性患者检出阳性率比较,免疫荧光法检出阳性率20.29%,高于免疫层析法的13.77%(P <0.05)。两种方法对男性患者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以 PCR 法作为诊断标准,免疫荧光法灵敏度为89.36%,特异度为98.63%,诊断符合率为96.36%;免疫层析法灵敏度为53.19%,特异度为97.25%,诊断符合率为86.49%。免疫荧光法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免疫层析法(P <0.01)。结论免疫荧光法对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检测性能较免疫层析法更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伟才;李婉媚;张巧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DR 技术与 CT 技术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比较 DR 技术和 CT 技术对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选取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56例(75个股骨头),分别采用 DR 与 CT 技术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在诊断价值方面的差异。结果 CT 技术对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率明显高于 DR 技术(P <0.05),CT 技术对初期和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率明显高于 DR 技术(P <0.05)。结论 CT 技术对初期、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 DR 技术,两者联合应用的价值更为满意。

    作者:杨启顺;吕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呼吸机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患者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机在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昏迷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4例 AOPP 昏迷患者为研究组,另选2012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49例 AOPP 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辅以面罩吸氧帮助呼吸,并进行东茛菪碱刺激呼吸中枢避免呼吸肌麻痹。观察组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疗法,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 PaO2、PaCO2、全血胆碱酯酶(ChE)含量,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 PaO2、ChE 含量分别为(85.28±15.61)mmHg、(2049.73±284.33)U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8.42±14.55)mmHg、(1822.35±247.98)U /L,PaCO2为(40.72±5.46)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45.76±6.23)mmHg (P <0.01);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75±2.06)h、(9.43±3.52)h、(10.27±1.9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2.13±3.55)h、(14.59±4.31)h、(12.84±2.49)d(P <0.01),治疗5 d 后 GCS 评分为(12.15±1.1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1.38±0.87)分(P <0.01);观察组发生呼吸机麻痹、肺水肿、呼吸衰竭三种并发症的比例仅为6.82%,显著少于对照组28.57%(P <0.01)。结论对 AOPP 昏迷患者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康复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是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作者:余文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莫匹罗星与肝素封管预防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莫匹罗星与肝素预防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肝素溶液封管,观察组使用莫匹罗星乳膏联合肝素溶液封管,观察患者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的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导管感染率分别为29.41%和9.38%,观察组的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导管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置管部位渗血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1)。结论莫匹罗星软膏外涂可有效预防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作者:杨新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斜坐位和嗅物位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斜坐位和嗅物位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和安生性。方法收集60例需要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嗅物位和斜坐位组,每组各30例。嗅物位组使用平卧嗅物位,斜坐位组使用躯体部与下肢成130°,行快速诱导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并比较两者插管情况。记录两组的插管操作时间、插管操作次数以及插管过程中的低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两组患者插管操作时间、插管操作次数以及插管过程中的低血氧饱和度(SPO2)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斜坐位和嗅物位下使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其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并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吴建;颜素琴;梁明坤;陈丽娟;袁丽媚;胡艳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肿瘤周围血管源性脑水肿激素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伽玛刀放疗后肿瘤周围血管源性脑水肿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伽玛刀放疗后出现肿瘤周围血管源性脑水肿的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水肿指数(PVBE-E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其中行开颅手术的7例患者进行组织学检查和电镜检查。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PVBE-EI 指数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且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肿瘤周围血管源性脑水肿的疗效明显优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荣亮;高忠恩;岑庆君;黎海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白求恩医学杂志

白求恩医学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