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徐辉
目的:观察厚朴排气合剂联合针对性护理防治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妇科手术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口服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厚朴排气合剂联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以评价该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1.24±0.46)d 比对照组的(1.79±0.51)d、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72±0.43)d 比对照组的(2.30±0.58)d、术后首次进食时间(2.11±0.75)d 比对照组的(3.15±0.93)d 和术后首次排便时间(3.48±0.96)d 比对照组的(4.84±1.21)d 均明显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者厚朴排气合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结论厚朴排气合剂联合针对性护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干预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建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采用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6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超声检查相关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稳定组、不稳定组;稳定组患者腹痛轻微、无血容量下降,不稳定组患者腹痛持续性剧烈或存在血容量下降表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分别实施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的阳性率情况。结果稳定组患者经腹超声检测阳性率83.6%明显低于经阴道超声检测阳性率94.5%,不稳定组患者经腹超声检测阳性率94.0%明显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测阳性率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必要时联合二者提高诊断率对于临床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宗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芬太尼配合异丙酚对手术麻醉深度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4例行短小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 组37例,B 组37例,A 组静脉缓慢注射芬太尼1.00μg/kg 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B 组静脉缓慢注射芬太尼0.75μg/kg 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深度进行观察。结果 A 组麻醉后不同时间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幅度均较 B 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麻醉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 B 组(P <0.05)。结论0.75μg/kg 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进行手术麻醉安全性高,可保持稳定血液流变学状态,不影响麻醉深度,且术后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玉屏;杜庆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系统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在高位肛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高位肛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外切内挂加胶管引流术治疗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P <0.05);观察组总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不存在感染、排泄功能异常或者肛门变形等并发症。结论在高位肛瘘的治疗中,与切开挂线术比较,外切内挂加胶管引流术的疗效更佳,住院时间短,伤口愈合速度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乐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新兵健康状况,提高复检和退兵工作质量。方法对某部2015年度3212名新入伍士兵进行体格复查,结果录入 EXCEL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有疾病者174例,检出率为5.42%,完成退兵75人,退兵率为2.33%。结论把关不严、条件放宽等原因导致新兵质量下降,精神异常类新兵有所增多,退兵主要集中在骨、关节疾病、畸形等疾病种类,应加强征兵体检环节管理,提高新兵健康质量。
作者:李冬冬;王军;毕建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防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5年1月对来我院行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别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来我院行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的患者90例(对照组)和2015年1~12月的患者90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预防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2.2%(P <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2.2%(P <0.05)。结论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控制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感染,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少梅;刘倩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莫匹罗星与肝素预防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肝素溶液封管,观察组使用莫匹罗星乳膏联合肝素溶液封管,观察患者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的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导管感染率分别为29.41%和9.38%,观察组的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导管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置管部位渗血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1)。结论莫匹罗星软膏外涂可有效预防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作者:杨新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与比较免疫荧光法与免疫层析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患者385例,其中男109例,女276例;采用免疫荧光法与免疫层析法检测患者尿道标本沙眼衣原体,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检出阳性标本情况,并以聚合酶链反应(PCR 法)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结果两种方法对女性患者检出阳性率比较,免疫荧光法检出阳性率20.29%,高于免疫层析法的13.77%(P <0.05)。两种方法对男性患者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以 PCR 法作为诊断标准,免疫荧光法灵敏度为89.36%,特异度为98.63%,诊断符合率为96.36%;免疫层析法灵敏度为53.19%,特异度为97.25%,诊断符合率为86.49%。免疫荧光法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免疫层析法(P <0.01)。结论免疫荧光法对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检测性能较免疫层析法更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伟才;李婉媚;张巧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烟龄与老年脑卒中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吸烟指数分为不吸烟组20例、轻度吸烟组23例、中度吸烟组38例及重度吸烟组19例,采用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和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QAS)比较四组研究对象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僵硬度系数(β)及顺应性系数(CC),再采用无创型动脉硬化诊断仪测定四组吸烟患者肱动脉到踝部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踝臂指数(ABI),分析烟龄与老年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结果重度吸烟组患者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26.32%,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吸烟组患者β和 PWV 分别为(10.30±1.52)和(1652.74±305.70)cm/s,显著高于其他三组,ABI 为(0.48±0.14),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吸烟可能增加动脉硬化风险。重度吸烟组患者 TG 和 LDL 显著高于其他三组,HDL 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吸烟可能通过引起血脂水平异常,增加动脉硬化发生率。结论烟龄与老年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呈正相关性,PWV 和 ABI 可作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参考指标,对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小云;主有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共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尤瑞克林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 NIH-SS 评分比较,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低(P <0.05);观察组 Barthel 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两组差异比较显著(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尤瑞克林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疗效确切,对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起到了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宁;邓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改良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在治疗神经重症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病房(ICU)收治神经重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术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引流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硬膜外导管引流方法。记录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成功率为93.33%(28/30)、对照组患者为86.67%(2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从堵管、导管活滑脱等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在神经根刺激反应、颅内感染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从疗效上看,观察组需要导管留置时间,血性及感染性脑脊液清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日均脑脊液引流量虽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的每日引流量波动小,颅内压更稳定。结论改良的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利于推广应用。
作者:郑文贺;黄惠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与比较农村儿童口腔卫生指导工作模式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县某农村小学6年级2个班共12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人。观察组学生实施规范口腔卫生指导,对照组则主要依靠家庭和自我习得,比较两组实施卫生指导前、后牙齿菌斑指数,乳牙龋、失、补指数(DMFT)和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卫生指导后,观察组学生的牙齿菌斑指数、DMFT 指数均较指导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 <0.01)。卫生指导后,观察组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分较指导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口腔卫生指导工作模式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较大程度地改善农村儿童存在已久口腔卫生问题,适合在农村进行持久广泛地开展工作。
作者:韦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总结部队综合医院防控埃博拉的做法,提高部队医院防控埃博拉能力。方法针对非洲维和及援外医疗队回国后潜在传染埃博拉风险,结合防控工作特点,组建防控小组,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全员防控能力。结果通过实施防控埃博拉措施,医务人员在面对突发疫情时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结论通过开展埃博拉的防控工作,医院各级部门对该病的防控工作认识提高,相关医务人员业务能力明显提高,对其他传染性疾病防控也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王玉文;牛艳萍;高香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 DR 技术和 CT 技术对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选取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56例(75个股骨头),分别采用 DR 与 CT 技术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在诊断价值方面的差异。结果 CT 技术对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率明显高于 DR 技术(P <0.05),CT 技术对初期和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率明显高于 DR 技术(P <0.05)。结论 CT 技术对初期、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 DR 技术,两者联合应用的价值更为满意。
作者:杨启顺;吕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研究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技术对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98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变化,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技术优缺点。结果98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均穿刺获得满意标本,一次性成功。其中活检穿刺发现肺癌骨转移人数多,共72例,占73.47%,其次为肝癌骨转移,共19例,占19.39%,恶性黑色素瘤7例,占7.14%。本组98例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06%(30/98),其中血压升高严重者为3例,占3.06%,皮肤严重冻伤者1例,占1.02%。98例患者治疗后 VAS 和 KPS 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 <0.01)。结论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技术不仅可以达到与常规方法治疗的准确率,且对恶性病灶的敏感度高,氩氦刀冷冻组织时定位准确,创口小,成功度较高,在保留骨诱导活性和保存肢体的前提下进行治疗。对转移性骨肿瘤患者进行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在降低局部复发率,保留骨诱导活性以及改善关节功能方面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赵朝阳;邓少杰;叶军;张在恒;刘文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卵胞浆单精子显微注射(IVF-ET/ICSI)技术助孕后发生早期流产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进行 IVF-ET/ICSI 治疗后新鲜移植周期并临床妊娠202例,妊娠结局分为早期流产组和继续妊娠组,分析比较组间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IVF-ET/ICSI 助孕治疗新鲜周期移植后流产率为13.86%。早期流产组在女方年龄,不孕年限,降调总量,促性腺激素(Gn)总量、使用天数,Gn 启动日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卵泡数、E2、LH、孕酮(P)水平,获卵数,MII 卵子成熟率,总受精率,移植胚胎数,优胚率,囊胚形成率和着床率,用药方案,是否添加 LH,受精方式与继续妊娠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流产组胚胎绒毛染色体检测异常率为66.67%。结论 IVF-ET/ICSI 中早期流产主要因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遗传因素,而与其他临床及治疗因素无关,须扩大样本量来进一步研究。
作者:马天仲;宋丽君;唐棣;张维;黄日艳;牛艳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循证组与常规组,在护理工作中,循证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循证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8.18%,且循证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是可行的、有效的,今后还要加强循证护理的研究和应用。
作者:王建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四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超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价值。方法选取本院40例四肢软组织损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均采取超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进行修复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经超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后,一次成活37例,成活率达到92.50%。2例患者发生感染,经灌洗治疗后存活;1例患者发生血管危象,经血管探查后行对症治疗痊愈。臃肿程度调查发现,11例患者部分臃肿,经一段时间护理臃肿逐渐消除,2例患者臃肿严重,进行二次修复手术。术后随访调查半年,发现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再无感染发生,所有皮瓣吻合较好。结论超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对于四肢软组织损伤修复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振强;陈国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诊断、早期处理及其预后。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100例,其中并发胎盘早剥23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胎盘早剥7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优于观察组(P <0.05或 P <0.01);距离胎盘早剥发生<8 h 结束分娩患者的死胎、凝血功能障碍、新生儿窒息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8 h 的患者(P <0.05)。结论在子痫前期中胎盘早剥是主要的并发症之一,要想对母婴结局进行有效改善就需要给予早期预防和处理。
作者:冯永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和比较锥形束 CT(CBCT)与 X 线直视影像术(RVG)观察根尖病变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情况及效果。方法选取168例根尖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行根尖病变根管治疗后1、3、6、12个月时进行复诊,行 RVG 和 CBCT,观察骨密度情况。对比患者牙骨密度,比较 CBCT 与 RVG 测量准确性与安全性。结果 CBCT 矢状位测量结果显示,术前、术后1、3、6个月和12个月,骨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CBCT 冠位测量结果显示,术前、术后1、3、6个月和12个月,骨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RVG 测量结果显示,术前、术后1、3个月,骨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6、12个月骨密度无明显差异(P >0.05)。CBCT 结果表明,根尖病变治疗后牙槽骨骨密度值随时间发展逐渐升高,1年后骨密度趋于正常;而RVG 结果表明,根尖病变治疗后牙槽骨骨密度值随时间发展逐渐升高,且第6个月后就趋于正常。结论 CBCT 与 RVG 测量根尖病变治疗后骨密度变化具有可重复、安全等特点。CBCT 可分别从冠状位、矢状位观察骨质受损与变化情况,而 RVG 只能从冠状位观察骨质受损与变化情况。CBCT 检测的综合效果要强于 RVG。
作者:方杨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