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铝染毒大鼠的学习记忆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改变

何淑嫦;邵枫;牛侨;王生;李量

关键词:铝, 神经递质, 学习记忆, 跳台实验
摘要:目的研究铝染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改变.方法以5mg.kg-1.d-1和10mg.kg-1.d-1 的剂量对SD大鼠连续腹腔注射AlCl32个月, 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采用跳台实验观察大鼠神经行为的改变,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鼠大脑皮层铝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 5 mg.kg-1.d-1组和10 mg.kg-1.d-1组大鼠脑皮层铝含量分别为(172.87±111.06)ng/g和(289.15±102.55)ng/g均高于生理盐水组(56.22±34.10)ng/g;跳台实验发现5mg.kg-1.d-1组和10mg.kg-1.d-1组的潜伏期分别为(35.000±36.46)s和(37.33±48.46)s比生理盐水组(172.50±107.28)s显著缩短, 10 mg.kg-1.d-1组第一次错误的次数和第二次错误的次数均比对照组增多.大脑皮层谷氨酸的含量在10 mg.kg-1.d-1组比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大脑皮层γ-氨基丁酸的含量在10 mg.kg-1.d-1组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结论染铝大鼠的大脑皮层的铝含量升高,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这可能与染铝大鼠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氨基酸含量降低,而抑制性氨基酸含量升高有关.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90例首发精神疾病住院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临床分析

    精神病患者住院对其亲属是一种负性生活事件,也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原;为探讨其亲属在面对精神疾病患者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而进行本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作泉;谭柏坚;林劲松;邱大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铝染毒大鼠的学习记忆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改变

    目的研究铝染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改变.方法以5mg.kg-1.d-1和10mg.kg-1.d-1 的剂量对SD大鼠连续腹腔注射AlCl32个月, 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采用跳台实验观察大鼠神经行为的改变,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鼠大脑皮层铝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 5 mg.kg-1.d-1组和10 mg.kg-1.d-1组大鼠脑皮层铝含量分别为(172.87±111.06)ng/g和(289.15±102.55)ng/g均高于生理盐水组(56.22±34.10)ng/g;跳台实验发现5mg.kg-1.d-1组和10mg.kg-1.d-1组的潜伏期分别为(35.000±36.46)s和(37.33±48.46)s比生理盐水组(172.50±107.28)s显著缩短, 10 mg.kg-1.d-1组第一次错误的次数和第二次错误的次数均比对照组增多.大脑皮层谷氨酸的含量在10 mg.kg-1.d-1组比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大脑皮层γ-氨基丁酸的含量在10 mg.kg-1.d-1组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结论染铝大鼠的大脑皮层的铝含量升高,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这可能与染铝大鼠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氨基酸含量降低,而抑制性氨基酸含量升高有关.

    作者:何淑嫦;邵枫;牛侨;王生;李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咬合支持丧失对大鼠学习记忆和自发探究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咬合支持丧失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自发和探究行为的影响.方法用跳台反射箱和旷场分析仪观察单侧和双侧后牙拔除组大鼠和对照组相比学习记忆能力以及自发和探究行为的差异.结果单侧或双侧后牙拔除组大鼠和对照组[总EL1:(25.25±7.26)s,SDL2:300s]相比,跳台实验中反映学习能力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单侧组:(48.20±22.33)s,双侧组:(56.13±19.85)s, P <0.01] ,反映记忆能力的步下潜伏期明显缩短[单侧组:113.37s,双侧组:83.68s, P <0.01],而上下台的错误次数和电击时间却明显增多(P <0.05 );旷场分析实验中后牙拔除组大鼠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和空间认知能力差于对照组,而兴奋性和紧张度要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大鼠后牙咬合丧失可能会影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和对新异环境的适应性.

    作者:吴敏节;姜婷;冯海兰;江青松;石川达也;下野正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强迫症心理学机制及其认知功能研究进展

    强迫症发病有明显的心理学基础,其大部分患者存在明显的强迫性人格特征.同时强迫症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其发病的心理学基础可能影响其认知功能.现将强迫症发病的心理学机制及认知功能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周云飞;张亚林;胡纪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心理应激对小鼠记忆的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心理应激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42只随机分成4组,即:八臂迷宫心理应激组(A)、八臂迷宫对照组(B)、Barnes迷宫心理应激组(C)、Barnes迷宫对照组(D),每组10只.旁观应激2d后,用放射状八臂迷宫和Barnes迷宫进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测试.结果 1.心理应激后小鼠完成八臂迷宫的时间[(527.4±95.15)s]较应激前[(362.20±70.61)s]延长,错误的臂数(6.70±3.34)较应激前增加,首错前连续正确的臂数(4.0±1.83)较应激前减少(P< 0. 01),与对照组比较也出现同样结果.2.心理应激后小鼠完成Barnes迷宫时间[(111.1±67.43)s]较应激前时间[(59.92±32.81)s]延长,错误的洞数(9.6±6.31)较应激前增加(P < 0. 01),对照组的比较也得到同样的结果.结论急性心理应激可以损伤小鼠的空间学习和工作记忆能力.

    作者:邹涛;程明;朱熊兆;姚树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特定脑区某些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不同学习记忆能力大鼠的不同脑区一些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以揭示学习记忆能力与特定脑区某些氨基酸含量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在MG-2型三等分辐射式迷宫中进行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后,根据学习记忆能力分为两组(学习记忆能力均好者为Ⅰ组;学习记忆能力均差者为Ⅱ组).将大鼠立即断头处死,分别测定大脑皮层、小脑、纹状体、海马、下丘脑五个脑区Asp、Glu、Ala、Gly、GABA、Tau的含量.结果学习记忆能力均差的大鼠与学习记忆能力均好的大鼠比较:海马、纹状体Asp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层、海马、纹状体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层、小脑、海马、纹状体Tau含量显著降低(P<0.05和P<0,01);皮层、纹状体Gly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纹状体GAB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各脑区Ala含量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马、皮层、小脑、纹状体内氨基酸水平和比例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作者:张向阳;刘玉庆;孔庆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某部官兵健商状况的研究

    目的探讨军人总体健商状况及其分布和特点,分析影响因素,进而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计划,以指导卫勤保障工作,达到全面提高官兵健康的目的.方法采用谢华真教授的健商问卷量表,按军官、士官、士兵3个群体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进行全面的统计学分析.结果部队整体的健商指数偏低,除生活方式与生活技能两项比较理想外,其余三项均为值得警惕分值.通过本组资料三个群体的比较显示,健商值并非与其职务成正比:士兵的自我保健与健康知识健商值(6.19±1.23,5.69±1.68)均高于军官(5.79±0.96,5.17±1.28),P <0.005;单项健商值各有所长.结论低健商值会引起健康的失平衡状态,终引发疾病的产生.

    作者:李燕华;徐曜;范学杰;刘海波;向远超;赵雷;李群;郭续文;魏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银杏叶片改善高原移居者脑-体功效能力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药物提高和改善高原移居者脑-体作业能力的作用.方法选择驻海拔3 700m10个月的某部士兵10人,于服药前、负荷运动前后、服药15d负荷运动前后4个不同阶段采用DDX-200型电脑心理生理测试仪进行缺失记忆,左右手及左右脚交叉动作频率的测验,进行服药前后与负荷运动前后的总次数、正确与错误次数的比较.结果服用银杏叶片15d,运动前后缺失记忆在相同时间操作时限内(10s),错误次数(7.0±2.3,8.0±2.8)与服药前运动前后相同时段比较错误次数(11.0±2.7,16.0±2.1),显著减少(P <0.01或P <0.05).服用银杏叶片15d,运动前后在相同的操作时限内(10s)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正确次数54.0±7.0,52.0±5.1.错误次数11.0±5.3,11.0±5.6与服药前运动前后比较正确次数23.0±6.4,20.0±0.9,错误次数18.0±4.1,19.0±5.4比较,正确次数显著增多(P <0.01),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 <0.01).服用银杏叶片15d,运动前后在相同的操作时限内(10s),左右脚交叉动作频率正确次数为57.0±5.7,50.0±6.9,错误次数7.0±2.4,8.0±3.1与服药前运动前后正确次数34.0±6.8,29.0±5.4,错误次数13.0±4.3,15.0±4.5比较相差非显著(P <0.01或P <0.05).结论口服银杏叶片15d能显著提高和改善高原移居者脑-体作业效率和能力.

    作者:马勇;哈振德;张建林;张芳;王伟;张西洲;崔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情感表达与复发的关系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情感表达方式以及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方法对146例首次发作且痊愈出院的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采用坎伯威尔家庭问卷中文版(CFI-CV)进行调查,根据CHI-CV评分,将被调查对象分为高情感组和低情感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2年随访,以比较家属高情感表达组和低情感表达组的复发率.结果被试对象中高情感表达家属为50.17%、低情感表达家属为48.83%;高情感表达组和低情感表达组精神分裂症的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43.66%、14.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情感表达对患者的病情发展有重要影响,有必要对家属进行心理干预,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景清;朱海燕;李秀英;李功迎;张文蔚;李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脑纹状体边缘区注射MK-801对大鼠逃避性长期记忆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纹状体边缘区内微量注射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MK-801对大鼠逃避性长期记忆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MK-801组和对照组,在电Y迷宫中进行逃避性学习记忆训练后,立即向双侧边缘区内分别注射MK-801(2μg/侧)或等量生理盐水,5d后再复查比较Y迷宫试验成绩. 结果 MK-801处理前MK-801组和对照组动物的正确次数分别为23.10±4.23和22.63±3.34,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处理后5d, MK-801组和对照组动物的正确次数分别为18.30±3.92和23.00±3.12,MK-801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训练后立即双侧纹状体边缘区内注射MK-801可损害实验大鼠在电Y迷宫中的逃避性长期记忆,提示边缘区的NMDA受体涉及这种行为模式的长期记忆功能.

    作者:江刚;舒斯云;包新民;常铉;陈旭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Tourette综合征的认知功能研究

    目的探讨Tourette综合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方法分别对Tourette综合征患儿和正常儿童进行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的算术测验、数字广度测验、数字符号测验、图画填充测验、木块图测验;韦氏记忆量表中的逻辑记忆、逻辑记忆(延迟)、视觉记忆、视觉记忆(延迟);数字划销测验(5个分量表)的净分和失误率;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的正确反应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分类数和神经系统软体征的测查.结果患儿组的以上所有认知测查结果(8.75±1.14,8.45±1.50,8.18±1.47,8.07±1.60,8.62±2.23;11.77±4.06,10.42±4.10,16.93±2.95,16.22±3.00;90.94±23.71,20.52±10.79;30.85±7.74,4.97±4.10,12.18±4.67,3.13±1.51,13.25±1.91)均较正常组(10.72±1.51,9.77±1.52,9.80±1.19,9.48±1.58,9.60±1.40;14.38±2.81,12.97±3.02,19.42±2.48,18.68±2.68;104.65±30.64,12.11±5.83;36.90±4.42,2.75±2.01,8.39±3.53,4.83±1.44,1.95±1.31)显著减退(P均<0.01).结论 Tourette综合征患儿存在注意、记忆、执行和运动协调功能方面的认知障碍.

    作者:姚洪秀;包和华;欧阳华;李国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惊恐障碍患者血儿茶酚胺和皮质醇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S)水平的变化.方法 25例惊恐障碍病人,接受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共2个月,在治疗前后取血测定上述生化指标,并且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定.选择25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同样检测上述生物学指标.结果患者组治疗前血清NE[(9.43±6.98)pg/ml]和CS[(594.23±295.11)nmol/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09±1.01) pg/ml、(369.80±101.37)nmol/l](P<0.05);患者组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血清NE[(2.16±0.90)pg/ml]和CS[(394.13±98.19)nmol/l]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均接近于正常组(P>0.05).治疗前的SCL-90评分与CS水平呈正相关. 结论惊恐障碍患者存在儿茶酚胺和皮质醇的异常.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以及生物学指标恢复正常.

    作者:黄兴兵;梅芳;张晋碚;关念红;陶炯;王相兰;魏钦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记忆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

    研究表明,约占一半左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记忆功能损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社会功能[1].有关精神分裂症记忆损害的影响因素尚未形成共识,我们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宝富;张明廉;成俊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磺酰罗丹明法检测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条件

    目的探讨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佳条件.方法采用系列细胞密度梯度、选用多个波长、加用参考波长,以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多巴胺能细胞系Mes23.5细胞数量和活性,分析细胞数量与检测波长及吸光度的关系.结果细胞数量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佳检测波长为540nm.结论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多巴胺能细胞结果可靠,是切实可行的该细胞定量分析和活性检测方法.

    作者:张乃钲;王艳秋;徐胜利;陈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不同鼠种在Morris水迷宫学习记忆行为中的种属差异

    目的研究三种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的种间差异.方法选成年SD大鼠、C57/BL小鼠和昆明种小鼠,以相同实验条件进行5d的Morris水迷宫学习与记忆测试,包括前4d的隐藏平台获得实验和第5天的空间搜索实验.结果三组动物寻找隐藏平台的逃避潜伏期均迅速下降,第2天C57/BL小鼠和SD大鼠的逃避潜伏期(25.19±4.09)s和(27.87±5.09)s明显低于昆明种小鼠(42.76±4.70)s,第3天C57/BL小鼠(16.62±3.46)s仍显著低于与昆明种小鼠(34.69±3.07)s.目标象限游泳时间C57/BL小鼠(26.94±6.53)s明显长于SD大鼠和昆明种小鼠(19.98±5.27)s和(17.53±7.29)s;游泳路径的区域百分比分布显示,C57/BL和昆明种小鼠在中心区多,而SD大鼠在20%边缘区多.结论三种大小鼠采取不同的空间搜索策略;C57/BL小鼠是一稳定的、适于水迷宫实验的良好鼠种.

    作者:李爱萍;赵慧;李韶;朴花;孙长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神经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父母长期不当的养育方式与子女的神经症性形成过程有明显的相关性[1].本文探讨神经症患者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神经症发病的关系.

    作者:刘均富;黄英;谭友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胆碱能机制

    目的研究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胆碱能机制.方法采用持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纳洛酮组.纳洛酮组手术后即连续7d腹腔注射纳洛酮.8周后用Morris水迷宫训练方法,比较三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观察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减退的防治作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检测CA1区CHAT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和纳洛酮组与模型组的实验大鼠相比,其Morris水迷宫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 <0.01),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 <0.01),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可见平台实验逃避潜伏期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CA1区CHAT表达的阳性单位数、灰度值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减少(P <0.01);纳洛酮组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减退有明显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纳洛酮抑制CHAT活性降低或增加海马缺血后降低的CHAT活性有关.

    作者:郑先振;马光瑜;吴贤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大鼠Y-型迷宫测试法的筛选与优化

    目的对4种大鼠Y-型迷宫测试法进行比较,筛选并优化出一种相对简便可靠的训练方法.方法采用目前常用的四种Y型迷宫测试法检测大鼠的学习功能,通过统计学分析和科学推断,从而筛选出一种相对简便可靠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进一步优化.结果固定次数随机法(FS)、固定次数顺序法(FO)、固定次数随机不休息法(FSR)、不固定次数随机法(NFS)、不固定次数顺序法(NFO)达标所需的次数分别为70.34±5.74、56±4.52、68.21±7.65、42.5±7.1、15.6±1.14;达标所需的天数分别为3.73±0.52、2.75±1.31、3.48±1.03、1、1;其中固定次数随机法和固定次数随机不休息法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固定次数随机不休息法是一种相对准确而简便的Y-型迷宫测试法.

    作者:王跃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MPTP对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小鼠学习和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皮下注射8d MPTP(20mg/kg).测定小鼠爬竿和游泳时间.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小鼠寻找站台的搜索策略、逃逸潜伏期、游泳距离、游泳时间、20%和40%边缘区域、中心区域所占百分比.免疫细胞化学观察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变化.结果 MPTP小鼠的爬竿和游泳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PTP小鼠黑质致密部T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1),T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灰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脱失,残存神经元免疫反应活性代偿性增强.Morris水迷宫测试表明MPTP小鼠搜寻策略较对照组变差,寻找站台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在目标象限游泳路径长度和时间所占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搜寻轨迹中20%和40%边缘区域所占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中心区域所占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 结论 MPTP小鼠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后,运动协调性下降并伴有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

    作者:殷盛明;于德钦;王世伟;高溪;赵杰;张万琴;唐一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基于机器视觉的水迷宫测量分析自动化系统

    学习和记忆是重要的高级神经功能,研究学习记忆是神经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重要内容.检测学习记忆的方法很多,如Y型迷宫、Morris水迷宫方法等,主要用于测试动物(大小鼠等)对空间位置觉和方位觉的学习记忆能力,属于空间学习记忆和长期记忆.它是利用强迫动物游泳,在水中设置平台、盲端及出口,强迫动物寻找平台或出口的方法来实现的.英国心理学家Morris及其同事利用大鼠在盛有水和牛奶混悬的不透明水池中搜寻目标的方法,研究大鼠的学习记忆和空间定位以及认知能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结果[1].这种装置构思巧妙,实验设计合理,方法简便,而且便于观察和记录动物入水后搜寻目标所需的时间,策略和轨迹等参数,从而可以分析和推断动物学习记忆和空间认知等方面的能力.该方法已经成为研究空间学习和记忆的标准模式[2,3],该方法不仅用于研究学习记忆机制或药理毒理,也广泛应用于研究环境因素如电磁辐射等对学习记忆的影响等[4].

    作者:李静;郭国祯;郭鹞;王丽娜;王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