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邹明智;梁富华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冠心病
摘要:将我院2002~2004年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12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黄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白求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护理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我院积极探索护理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和强化技能训练为重点,以加强学科建设为依托,实施了护理教育系统配套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作者:胡伟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创伤患者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探讨

    急性创伤直接或间接给受害者引发不同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肢体残缺或容貌受损者.为了有效地减少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应急救援人员和急诊医护人员应提高心理危机支持和救援能力,建立健全心理危机救援应急体系,积极开展心理危机救援研究[1].

    作者:赵小斐;魏化冰;陈劲松;梁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疗效观察

    偏头痛是常见的内科疾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而致的发作性头痛.笔者运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血瘀型偏头痛患者6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须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强化法律意识预防护理纠纷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新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继实施,患者及其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观念迅速增强.特别是护理工作直接涉及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切身利益,稍有疏忽,极易发生医疗纠纷[1].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知相关的法律条例,强化法律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各项操作规程,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全方位护理服务,切实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阮明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微量试管法血型鉴定在急性大出血输血中的应用

    试管法取代玻片法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可靠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采用玻片法导致急性大出血紧急输血时ABO定型错误并输血的案例时有发生.笔者结合特殊病案5例,就微量试管法在急性大出血输血中的应用作一探讨.

    作者:苑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肠道菌群失调对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菌群失调对机体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用卡那霉素制作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动物摸型,进行肠道菌群的定量分析,同时进行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实验组小鼠肠道内菌群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菌群失调后实验组小鼠较对照组脾细胞数、脾抗体形成细胞数减少,脾重量减轻(P<0.05或P<0.01);实验组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含量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肠道菌群失调可减少机体的免疫细胞及降低细胞因子.

    作者:张亚超;王沛;张玉玲;孙晓丽;刘颖;王仁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硬化剂鱼肝油酸钠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病.我院于1999~2005年6年间对2 733例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经皮静脉注射硬化剂鱼肝油酸钠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医院药师的药学服务与职能转变

    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专业的发展方向,随着医疗保险改革的启动,合理用药的呼声日益高涨.社会要求医院药师的工作范围由保障供应型扩展为技术型,打破传统的管药、配药、发药这一简单的工作模式,职能有了直接的转变.现将药师面临的药学服务与职能的转变叙述如下.

    作者:李雅玲;肖爱红;吴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保脾术治疗脾破裂47例分析

    目的探讨保脾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能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行保脾术治疗脾破裂4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非手术保守治疗15例,其中1例中转开腹行脾部分切除术;局部物理或生物胶止血5例;缝合修补术11例;脾部分切除术4例;全脾切除术附加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12例.结论保脾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中兴;狄柯坪;李保东;付泽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丝裂霉素C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青光眼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是小梁切除术,但手术区瘢痕化,影响滤过效果,这是青光眼手术研究的一大难题.术后常规使用类固醇激素来解决瘢痕化问题,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总体不佳.近年来,在手术中使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可明显减少滤过道粘连瘢痕化,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马钢;张红霞;张勐;王薇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聚L-乳酸微泡对犬血流动力学和肺气体交换的影响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聚L-乳酸超声造影剂对犬血流动力学和肺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选用9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4个不同剂量的聚L-乳酸微泡经静脉注射后对实验组犬血流动力学和肺气体交换的影响,同时监测心电图改变.结果随着聚L-乳酸微泡剂量的增加,实验组肺动脉压有逐渐升高趋势,高出现在0.2 ml/kg,与基础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也出现同样结果.但相同剂量聚L-乳酸微泡和生理盐水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聚L-乳酸微泡经静脉注射后对实验犬血流动力学和肺气体交换及心电图无不良影响,说明使用该微泡作为声学造影剂是安全的.

    作者:赵玉英;智光;徐勇;崔文瑾;王身国;何振山;齐书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检测的探讨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活动性感染的有效检测方法.方法分别应用普通PCR、巢式PCR、流式细胞仪同步检测13例allo-HSCT后患者117份外周血标本的CMV DNA和pp65抗原.结果普通PCR检测阳性率为44.4%,巢式PCR检测阳性率为24.8%,流式细胞仪检测阳性率为30.8%.临床活动性感染率为27.4%.普通PCR检测阳性率与临床活动性感染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207,P>0.05).巢式PCR和流式细胞仪的阳性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它们和临床活动性感染有明显的相关性(r分别为0.518和0.529,P<0.05).结论巢式PCR检测CMV DNA和流式细胞仪检测pp65抗原可用于allo-HSCT后CMV活动性感染的诊断.

    作者:张琳;周健;张子宽;宋永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语言交往艺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推出,人类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作为护理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交往艺术,这对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病人尽快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包彩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儿特发性单侧透明肺的影像诊断

    特发性单侧透明肺是少见的疾病,多见于8岁以前肺发育期小儿,其影像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本组通过对11例特发性单侧透明肺患儿的影像分析,加深对特发性单侧透明肺认识,以利今后诊断工作,不致产生误诊而延误治疗.

    作者:时胜利;陈志平;张金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部队卫训机构综合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我们研制开发了一套能够实现卫生员训练机构日常管理和全程控制的网络管理软件,该系统能大大提高卫生员训练大队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提升训练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作者:戚红军;王成平;王秀慧;王慧萍;冯帆;甘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中专护生能力培养初探

    笔者在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教学实践中,尝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以求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作者:兰素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的优势.方法对153例绝经前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做一回顾性分析,其中68例行腹腔镜畸胎瘤剥出术,85例行开腹畸胎瘤剥出术.结果 68例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较短(P<0.01),术中出血较少(P<0.01);术后肛门排气发生时间较早(P<0.01),术后病率较低(P<0.01),术后住院天数较少(P<0.05).结论对大多数良性畸胎瘤来说,腹腔镜手术比开腹手术更有优势.

    作者:孙健;邹冬芳;吴国平;江夏;于晓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0 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的呼吸管理

    小年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病儿手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0月共对288例体重10 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行外科手术治疗,就其术后呼吸管理报告如下.

    作者:林薇;王建明;王明海;陆志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

    我科2000年2月~2005年10月共收治13例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经积极抢救和综合性治疗,提高了病人的存活率.现将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建萍;陈晓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儿结肠造口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结肠造口术在先天性巨结肠、结肠损伤及肛门直肠畸形等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尽管结肠造口术已达到了高治愈率且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是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存在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出现.为了减少甚至避免结肠造口术并发症,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现对我科2001~2003年48例行结肠造口术患儿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如下.

    作者:吴平辉;吴江;黄庆荣;曹闯;吴德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白求恩医学杂志

白求恩医学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