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心络胶囊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疗效观察

须进

关键词:血瘀型偏头痛, 通心络胶囊, 尼莫地平
摘要:偏头痛是常见的内科疾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而致的发作性头痛.笔者运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血瘀型偏头痛患者6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白求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设计性实验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意识的增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环节努力的方向[1].为此,我们在2003级临床医学、麻醉、预防、检验本科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进行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宁萍;周娅;王琦;韩梅;王大军;张艳丽;梁锦屏;赵建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

    我科2000年2月~2005年10月共收治13例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经积极抢救和综合性治疗,提高了病人的存活率.现将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建萍;陈晓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部队卫训机构综合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我们研制开发了一套能够实现卫生员训练机构日常管理和全程控制的网络管理软件,该系统能大大提高卫生员训练大队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提升训练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作者:戚红军;王成平;王秀慧;王慧萍;冯帆;甘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创伤患者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探讨

    急性创伤直接或间接给受害者引发不同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肢体残缺或容貌受损者.为了有效地减少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应急救援人员和急诊医护人员应提高心理危机支持和救援能力,建立健全心理危机救援应急体系,积极开展心理危机救援研究[1].

    作者:赵小斐;魏化冰;陈劲松;梁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4岁,因头晕、视物模糊30 min入院.患者30 min前饮酒后突发头晕、心慌、视物模糊、恶心,无呕吐,考虑饮用假酒来我院急诊,BP 85/50 mmHg,P 108次/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作者:李俊勇;窦静;王燕舞;孙智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丝裂霉素C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青光眼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是小梁切除术,但手术区瘢痕化,影响滤过效果,这是青光眼手术研究的一大难题.术后常规使用类固醇激素来解决瘢痕化问题,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总体不佳.近年来,在手术中使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可明显减少滤过道粘连瘢痕化,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马钢;张红霞;张勐;王薇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尿道内切开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或闭锁

    2001年10月~2005年9月,我们采用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6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彬;葛金山;李辉;刘军平;崔书平;刘建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如何做好医学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实验教学准备的好坏,是确保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完善教学实验准备,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作者:刘卫;张如春;李新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我国行为医学研究进展

    行为医学是综合行为科学和生物医学科学知识的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学科[1],在我国的兴起只有短短的十余年,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行为医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作者:甘露;王志玲;黄庆军;苏德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Charcot-Marie-Tooth病研究进展

    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性肌萎缩综合征,又称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性疾病(HMSN)和腓骨肌萎缩症(PMA),CMT病本身并不会危害患者的生命,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CMT病的进展比较缓慢,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控制脚/小腿或手/前臂的感觉信息和肌肉萎缩为特征,伴感觉障碍、脊柱及足畸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CMT病是普遍的遗传性神经疾病之一,至今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对CMT病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在治疗上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选择,从而为这种疾病的症状改善和终的治愈带来了希望.

    作者:郭晓强;王江雁;时兰春;王仁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少女卵巢黄体囊肿致卵巢、输卵管扭转2例

    1 病例介绍例1:患者,女,12岁,主因突然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2 h于1997年8月17日急诊入院,患儿于2 h前在学校玩耍时突然出现腹部疼痛,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入院后查体:体温37.2℃,脉搏11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 112/68 mmHg;心肺正常,腹平坦,无明显腹胀,未见肠形及蠕动波,右侧腹及下腹有压痛,轻度肌紧张和反跳痛,未触及包块.化验室检查:Hb 130 g/L;WBC 11×109/L,N 0.76,L 0.24;尿常规正常.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作者:赵荣衔;刘元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坚持用白求恩精神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白求恩军医学院是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倡议并参与创建的.白求恩精神一直是校魂和传家宝,用白求恩精神育人建校是六十多年来的基本经验.历届党委坚持用白求恩精神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收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作者:戴旭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儿特发性单侧透明肺的影像诊断

    特发性单侧透明肺是少见的疾病,多见于8岁以前肺发育期小儿,其影像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本组通过对11例特发性单侧透明肺患儿的影像分析,加深对特发性单侧透明肺认识,以利今后诊断工作,不致产生误诊而延误治疗.

    作者:时胜利;陈志平;张金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干细胞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21世纪是生命再生医学的年代,干细胞(SC)研究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1].近年来细胞疗法已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新途径.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骨髓干细胞存在一定的可塑性[2],鉴于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3],现将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白和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我院护理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我院积极探索护理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和强化技能训练为重点,以加强学科建设为依托,实施了护理教育系统配套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作者:胡伟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语言交往艺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推出,人类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作为护理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交往艺术,这对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病人尽快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包彩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将我院2002~2004年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12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黄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邹明智;梁富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雌二醇诱导肝内胆汁淤积孕鼠心肌酶谱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ICP) 鼠心肌酶谱和胎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取孕14 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3个实验组分别注射剂量5.0、2.5、1.2 mg/(kg.d)的苯甲酸雌二醇(EB),以诱导孕鼠产生不同程度的肝内胆汁淤积,测定孕晚期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用电镜观察胎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结果实验组胎鼠心肌细胞核内染色质分布异常,胞质稀疏,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出现膜样退变,闰盘间隙增大.各实验组总胆酸与注射EB前和对照组相比有所升高,高、中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均P<0.05);乳酸脱氢酶也不同程度升高,高、中剂量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高剂量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显著升高(P<0.05).结论 EB诱导的ICP可以引起孕鼠胆酸升高、心肌酶谱变化以及胎鼠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提示这可能是ICP导致突发不明原因死胎的原因之一.

    作者:葛环;戚美华;岳虹霓;魏红;徐昌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抑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青蒿素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叶和花蕾中分离获得的一种倍半萜内酯过氧化物,其衍生物包括: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等.目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作为高效低毒的抗疟药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证实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并从不同方面揭示出其抑瘤活性的可能机制.

    作者:崔澄;佟慧;王润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环磷酰胺对小鼠遗传和生殖毒性影响的研究(1)--对骨髓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的影响.方法骨髓细胞微核试验,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3个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 mg/kg、20 mg/kg、40 mg/kg,于染毒后24 h、48 h取小鼠胸骨髓,计数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16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0 mg/kg,连续5 d染毒,第5 d染毒后6 h取双侧股骨骨髓,计数小鼠染色体畸变率,评价环磷酰胺对小鼠的毒性作用程度.结果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各剂量组骨髓细胞微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染色体畸变率亦高于对照组,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可诱导小鼠染色体损伤.

    作者:贾庆军;郭魁亮;刘天鹏;冯长龙;杨录军;周燕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白求恩医学杂志

白求恩医学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