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衔;刘元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意识的增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环节努力的方向[1].为此,我们在2003级临床医学、麻醉、预防、检验本科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进行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宁萍;周娅;王琦;韩梅;王大军;张艳丽;梁锦屏;赵建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县地处鄂西南山区,农村大多相当贫困,每年因社会矛盾和家庭纠纷引发的自服农药、毒物的病例较多,其中以有机磷农药中毒更常见.现将我院2000~2004年间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悦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组织部队卫生机构救治能力综合评估,是落实战备工作的一项具体举措.救治能力的评估和检查,主要是检验救治机构的战备水平,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达到以查促管、以查促训的目的,推动卫勤机构形成救治能力.我们通过师、旅、团卫生机构的救治能力评估检查,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作者:于海军;米大同;殷宏;刘立新;相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改变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高效液相法对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8例高脂血症、22例高脂血症+SAP,21例高脂血症+UAP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vWF:A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D-二聚体(D-Dimer)水平以及尿纤维蛋白肽A(UFPA)进行了检测.结果不同类型的心绞痛、高脂血症及高脂血症+SAP和高脂血症+UAP患者上述指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大部分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心绞痛和高脂血症及高脂血症+SAP和高脂血症+UAP患者体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倾向.
作者:陈冰雪;王玲玲;刘莉;陈盛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新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继实施,患者及其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观念迅速增强.特别是护理工作直接涉及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切身利益,稍有疏忽,极易发生医疗纠纷[1].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知相关的法律条例,强化法律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各项操作规程,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全方位护理服务,切实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阮明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青蒿素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叶和花蕾中分离获得的一种倍半萜内酯过氧化物,其衍生物包括: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等.目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作为高效低毒的抗疟药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证实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并从不同方面揭示出其抑瘤活性的可能机制.
作者:崔澄;佟慧;王润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试管法取代玻片法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可靠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采用玻片法导致急性大出血紧急输血时ABO定型错误并输血的案例时有发生.笔者结合特殊病案5例,就微量试管法在急性大出血输血中的应用作一探讨.
作者:苑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青光眼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是小梁切除术,但手术区瘢痕化,影响滤过效果,这是青光眼手术研究的一大难题.术后常规使用类固醇激素来解决瘢痕化问题,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总体不佳.近年来,在手术中使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可明显减少滤过道粘连瘢痕化,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马钢;张红霞;张勐;王薇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菌群失调对机体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用卡那霉素制作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动物摸型,进行肠道菌群的定量分析,同时进行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实验组小鼠肠道内菌群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菌群失调后实验组小鼠较对照组脾细胞数、脾抗体形成细胞数减少,脾重量减轻(P<0.05或P<0.01);实验组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含量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肠道菌群失调可减少机体的免疫细胞及降低细胞因子.
作者:张亚超;王沛;张玉玲;孙晓丽;刘颖;王仁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的影响.方法骨髓细胞微核试验,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3个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 mg/kg、20 mg/kg、40 mg/kg,于染毒后24 h、48 h取小鼠胸骨髓,计数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16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0 mg/kg,连续5 d染毒,第5 d染毒后6 h取双侧股骨骨髓,计数小鼠染色体畸变率,评价环磷酰胺对小鼠的毒性作用程度.结果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各剂量组骨髓细胞微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染色体畸变率亦高于对照组,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可诱导小鼠染色体损伤.
作者:贾庆军;郭魁亮;刘天鹏;冯长龙;杨录军;周燕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性肌萎缩综合征,又称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性疾病(HMSN)和腓骨肌萎缩症(PMA),CMT病本身并不会危害患者的生命,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CMT病的进展比较缓慢,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控制脚/小腿或手/前臂的感觉信息和肌肉萎缩为特征,伴感觉障碍、脊柱及足畸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CMT病是普遍的遗传性神经疾病之一,至今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对CMT病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在治疗上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选择,从而为这种疾病的症状改善和终的治愈带来了希望.
作者:郭晓强;王江雁;时兰春;王仁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创伤直接或间接给受害者引发不同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肢体残缺或容貌受损者.为了有效地减少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应急救援人员和急诊医护人员应提高心理危机支持和救援能力,建立健全心理危机救援应急体系,积极开展心理危机救援研究[1].
作者:赵小斐;魏化冰;陈劲松;梁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活动性感染的有效检测方法.方法分别应用普通PCR、巢式PCR、流式细胞仪同步检测13例allo-HSCT后患者117份外周血标本的CMV DNA和pp65抗原.结果普通PCR检测阳性率为44.4%,巢式PCR检测阳性率为24.8%,流式细胞仪检测阳性率为30.8%.临床活动性感染率为27.4%.普通PCR检测阳性率与临床活动性感染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207,P>0.05).巢式PCR和流式细胞仪的阳性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它们和临床活动性感染有明显的相关性(r分别为0.518和0.529,P<0.05).结论巢式PCR检测CMV DNA和流式细胞仪检测pp65抗原可用于allo-HSCT后CMV活动性感染的诊断.
作者:张琳;周健;张子宽;宋永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推出,人类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作为护理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交往艺术,这对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病人尽快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包彩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专业的发展方向,随着医疗保险改革的启动,合理用药的呼声日益高涨.社会要求医院药师的工作范围由保障供应型扩展为技术型,打破传统的管药、配药、发药这一简单的工作模式,职能有了直接的转变.现将药师面临的药学服务与职能的转变叙述如下.
作者:李雅玲;肖爱红;吴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1年10月~2005年9月,我们采用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6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彬;葛金山;李辉;刘军平;崔书平;刘建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特发性单侧透明肺是少见的疾病,多见于8岁以前肺发育期小儿,其影像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本组通过对11例特发性单侧透明肺患儿的影像分析,加深对特发性单侧透明肺认识,以利今后诊断工作,不致产生误诊而延误治疗.
作者:时胜利;陈志平;张金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保脾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能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行保脾术治疗脾破裂4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非手术保守治疗15例,其中1例中转开腹行脾部分切除术;局部物理或生物胶止血5例;缝合修补术11例;脾部分切除术4例;全脾切除术附加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12例.结论保脾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中兴;狄柯坪;李保东;付泽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ICP) 鼠心肌酶谱和胎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取孕14 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3个实验组分别注射剂量5.0、2.5、1.2 mg/(kg.d)的苯甲酸雌二醇(EB),以诱导孕鼠产生不同程度的肝内胆汁淤积,测定孕晚期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用电镜观察胎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结果实验组胎鼠心肌细胞核内染色质分布异常,胞质稀疏,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出现膜样退变,闰盘间隙增大.各实验组总胆酸与注射EB前和对照组相比有所升高,高、中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均P<0.05);乳酸脱氢酶也不同程度升高,高、中剂量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高剂量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显著升高(P<0.05).结论 EB诱导的ICP可以引起孕鼠胆酸升高、心肌酶谱变化以及胎鼠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提示这可能是ICP导致突发不明原因死胎的原因之一.
作者:葛环;戚美华;岳虹霓;魏红;徐昌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将我院2002~2004年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12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黄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邹明智;梁富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