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王鹤;何蕾;董家鸿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手术切除, 预后因素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原发性肝癌经过外科手术治疗后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9年3月到2012年10月的134例就诊于我院肝胆外科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入选病例在手术后均由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细胞癌),术后随访临床资料完整,1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术后生存时间,分为存活1、3、5年,并且所有入选病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转移复发情况分为复发转移组84例和非复发转移组50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乙肝情况、肝硬化情况、AFP值、癌肿大小、包膜情况、病理分型及手术中情况等因素对术后生存率及是否发生复发转移.结果 (1)1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随访,术后生存情况为1年的生存率为85.5%,3年生存率为66.7%,5年生存率为20.7%,乙肝情况、肝硬化情况、AFP值、癌肿大小、包膜情况是影响术后生存的重要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复发转移组84例和非复发转移组50例,其中乙肝情况、肝硬化情况、AFP值、癌肿大小、包膜情况是影响术后是否发生复发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复发转移组84例和非复发转移组50例,比较其术中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范围、手术时间、肿瘤是否破裂及有无血管侵犯等因素和术后情况无明显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术后生存率及复发转移的发生取决于乙肝情况、肝硬化情况、AFP值、癌肿大小、包膜情况,密切关注以上危险因素可提高患者手术疗效,改善术后生存率.
海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老年瘙痒症的疗效观察

    老年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瘙痒,查体可见抓痕,苔藓化等继发皮损,而缺乏原发皮损的表现.该病发病率较高,据报道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至少有50%以上有持久性全身瘙痒表现[1]. 其病因复杂,多认为与老年人皮脂腺功能减退,皮肤萎缩、干燥,神经末梢易受外界刺激有关[2].

    作者:刘新;赵志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某舰艇部队风湿病发病情况分析

    风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在沿海地区多发. 风湿病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人体的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病程一般较长,且难以根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遗传倾向. 临床上常见的风湿病包括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湿性关节痛、腰肌炎等[1-2].

    作者:高峰巍;王超;曲娇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评价应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胸腔引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总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围术期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应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手术情况,有助于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帆;彭华利;赵飞;龙永贵;刘威;刘凌曦;胡同晨;陆超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后循环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对症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后循环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对症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90例,经患者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都给予支架置入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积极地并发症对症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支架均一次放置成功,手术成功率100%,并顺利出院.经过观察,治疗组术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腹胀、心理障碍、感染、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2.2%,对照组为17.8%,治疗组的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预后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5.6%,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前MRS与B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都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同时术后治疗组的MRS与B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循环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比较常见,积极的对症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降低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曾丽;张风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左卡尼汀联合百令胶囊对慢性肾衰行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联合百令胶囊对行腹膜透析(PD)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残余肾功能(RRF)、微炎症、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被确诊的行PD的CRF患者87例,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4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照组给予左卡尼汀,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百令胶囊.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RRF、微炎症指标、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酐清除率(Ccr)轻度降低,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治疗组hs-CRP、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RF)、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及SF-36总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百令胶囊可以更好地保护行PD的CRF患者的RRF,减轻机体微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蕾;孟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清蛋白质脂蛋白(α)和C反应蛋白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蛋白质脂蛋白[LP(a)]、C反应蛋白(CRP)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8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按斑块性质分为易损斑块组(90例)和稳定斑块组(38例),分别检测2组LP(a)和CRP水平.结果 易损斑块组LP(a)、CRP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水平的血清LP(a)和CRP提示可能存在稳定斑块向易损斑块的转变.

    作者:刘曼娇;岳波;唐大海;穆红艳;李丹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系统护理对老年四肢多处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系统护理对老年四肢多处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干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骨外科自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住院的老年四肢多处骨折卧床便秘患者360例,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3年内收住院的18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3年内收住院的18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老年患者经治疗护理后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老年患者便秘症状缓解的时间、体征消失的时间、各项生活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便秘症状缓解的时间和体征消失的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更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四肢多处骨折老年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家属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心理状态,缓解便秘症状,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林兆雪;夏茂盛;叶茂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CRISPLD2蛋白对内毒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CRISPLD2蛋白对内毒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 syndrome,ARDS)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12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40只):气道内滴入LPS(5 mg/kg);LPS预处理组(B组,40只):先予小鼠LPS(2 mg/kg)腹腔内注射,注射后第8天气道内滴入LPS(5 mg/kg);重组CRISPLD2处理组(C组,40只):先予小鼠尾静脉注射重组CRISPLD2(50 mg/kg),6 h后气道内滴入LPS(5 mg/kg).(1)采用数字表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成A1组、B1组、C1组(各组10只),气道滴入LPS 6 h后处死,测定肺湿干重比(W/D)、通透指数(LPI).(2)采用数字表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成A2组、B2组、C2组(各组20只),观察5 d内小鼠死亡情况,描绘生存曲线.结果 B、C两组W/D、LPI及5 d死亡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项检测结果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升CRISPLD2蛋白血浓度对内毒素所致ARDS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肺损伤程度,改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雪峰;瞿金龙;李文放;林兆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伴发胆碱能性荨麻疹三例护理体会

    胆碱能性荨麻疹的典型特征是当体温升高时会出现短暂的小风团. 通常是运动后出汗、洗澡、热环境、情绪紧张情况下出现症状,临床较少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 我科2014年收治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有3例伴发胆碱能荨麻疹. 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铁艳;吴明花;高迎华;雷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减压负荷对家兔血清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速率的快速加减压对家兔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的影响,探索快速上浮脱险压力暴露机体氧化损伤负荷的变化规律.方法 3批共26只成年新西兰兔,以2t/4指数速率加压至150 m,分别停留80 s(10只)、75 s(8只)和58 s(8只),随后以25 s匀速减至常压.观察暴露前后家兔的行为改变,取动物暴露前和出舱后15 min内血清测定MDA和SOD值.结果 动物出舱后行为均未见异常.各组暴露后血清MDA浓度较暴露前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0 s组家兔血清SOD暴露前后差值与75 s、58 s组暴露前后差值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OD含量变化程度与SPdt整个高压暴露时间内脱险深度与时间乘积倍数的总和存在相关性,停留时间与SPdt、暴露前后差值均存在相关性(分别r=0.920、0.555、0.572,P<0.01).结论 此次快速上浮脱险模型没有造成家兔显著减压病表现,但引起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这种降低与高压停留时间和SPdt值相关.

    作者:刘晓波;顾靖华;许骥;李慈;陈新;何佳;陈海庭;陈锐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针对性护理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对性护理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治疗的12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行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改善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评价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共55例(91.67%)完成研究,对照组患者共58例(96.67%)完成研究;观察组术后1年Harris疼痛评分(42.12±0.97)、步态评分(30.25±1.17)、日常生活评分(12.29±0.78)、体征表现评分(0.24±0.13)、查体结果评分(4.22±0.30)和总分(89.12±5.1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5.59±4.91、26.79±3.25、11.51±1.74、0.89±0.45、3.85±0.45、78.63±10.75)(P<0.05),2组患者阳性体征表现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44.83%)(P<0.05).结论 采用针对性护理对老年IFF行THA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

    作者:张红英;王芳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军队特勤人员疗养期间健康教育方式创新与实践

    军队特勤人员长期处于高强度军事作业及不良的作业环境中,极易造成对身心的不良影响.定期疗养可以使特勤人员脱离相关不良因素,进入有益环境,并通过针对性疗养措施,减少和消除有关损害.《军队疗养机构疗养工作规则》中,明确规定疗养院应当建立健康教育制度,有计划地开展保健、饮食营养、合理用药、心理卫生知识等宣传教育,这对于提高特勤人员的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侯方高;王伟;薛蓓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钠氢交换蛋白1抑制剂对严重烧伤后多脏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钠氢交换蛋白1(NHE1)抑制剂对严重烧伤后全身多脏器功能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 常规方法建立30%体表面积烫伤的大鼠模型.用NHE1抑制剂(卡立泊来德)干预后,通过观察组织病理学及炎症因子的改变来探讨NHE1在烧伤后多脏器损伤时所起的作用.结果 NHE1在烧伤后大量表达,而NHE1的抑制剂可显著减轻烧伤后心脏、肺脏、肾脏及小肠的损伤.同时NHE1抑制剂也可以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结论 NHE1抑制剂显著减轻烧伤后大鼠多脏器损伤,其部分机制可能是抑制了组织的炎症反应.

    作者:李文鹏;赵高炀;杨薛康;马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莫匹罗星对血透患者钝针扣眼穿刺后内瘘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莫匹罗星软膏对血透患者钝针扣眼穿刺技术动静脉内瘘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将在本血液透析中心使用钝针扣眼穿刺的60例患者根据消毒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处理组(30例)和莫匹罗星处理组(30例).观察18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感染、假性动脉瘤、内瘘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常规处理组27例、莫匹罗星处理组29例进入观察终点.莫匹罗星处理组3例(10.34%)出现感染,均为轻度感染;常规处理组9例(33.33%)感染,其中5例(18.52%)轻度感染,4例(14.81%)重度感染.莫匹罗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性动脉瘤、内瘘狭窄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匹罗星有效降低血透患者钝针扣眼穿刺后内瘘感染发生率,特别是降低重度感染的发生率,并且未增加其他穿刺并发症的风险.

    作者:卢艳;任宏淼;张欢欢;胡丽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危重病情评估系统在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评价系统是目前评价危重病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第二代评分系统[1]. 简化生理学评分Ⅱ( SAPS Ⅱ)属于第三代危重病学评价系统,两者均能有效评价危重病患者病情进展,同时能对患者病死风险进行评估[2]. 但有学者[3]认为,与第三代危重病学评分系统相比,第二代评分系统更能有效预测急诊患者病情进展. 本研究将探讨 SAPSⅡ评分系统及 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评估的预测价值,旨在更好地评价消化道出血患者死亡风险,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张笑平;屈丽;许开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代谢和骨强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PFNA)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代谢和骨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象,另在医院健康体检处选择50例无骨折病史的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PFNA治疗,测定并比较手术前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正常老年人的骨代谢和骨强度指标.结果 手术前,观察组患者骨代谢指标中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Ⅰ型(PINP)、甲状旁腺激素(PTH)、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X)和血清骨钙素(O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25(OH)D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PINP水平[(86.03±27.78)mg/L]较手术前[(53.97±26.13)mg/L]明显升高(P<0.05);PTH水平[(27.67±11.54)ng/L]较手术前[(51.22±17.65)ng/L]明显下降(P<0.05),略高于对照组[(36.85±12.86)ng/L](P>0.05),25(OH)D3、CTX和OC水平与手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均P>0.05).手术前,观察组患者股骨粗隆间区以及股骨颈区骨强度指标中横截面转动贯量(CSMI)、骨密度(BMD)和截面模量z值(Z)均比对照组低(均P<0.05),屈曲比率(B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骨强度指标与手术前相比均稍有下降,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PFNA治疗后骨代谢增加,骨强度无明显改变,可能由于手术中应力遮挡作用而使髓内钉周围骨有少量丢失,需要加强抗骨质疏松治疗和防护措施以预防骨折.

    作者:任诗松;黄斌;刘辉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原发性肝癌经过外科手术治疗后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9年3月到2012年10月的134例就诊于我院肝胆外科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入选病例在手术后均由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细胞癌),术后随访临床资料完整,1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术后生存时间,分为存活1、3、5年,并且所有入选病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转移复发情况分为复发转移组84例和非复发转移组50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乙肝情况、肝硬化情况、AFP值、癌肿大小、包膜情况、病理分型及手术中情况等因素对术后生存率及是否发生复发转移.结果 (1)1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随访,术后生存情况为1年的生存率为85.5%,3年生存率为66.7%,5年生存率为20.7%,乙肝情况、肝硬化情况、AFP值、癌肿大小、包膜情况是影响术后生存的重要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复发转移组84例和非复发转移组50例,其中乙肝情况、肝硬化情况、AFP值、癌肿大小、包膜情况是影响术后是否发生复发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复发转移组84例和非复发转移组50例,比较其术中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范围、手术时间、肿瘤是否破裂及有无血管侵犯等因素和术后情况无明显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术后生存率及复发转移的发生取决于乙肝情况、肝硬化情况、AFP值、癌肿大小、包膜情况,密切关注以上危险因素可提高患者手术疗效,改善术后生存率.

    作者:王鹤;何蕾;董家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BL教学法在胆道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高质量护理人员的培养已是当前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带教法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临床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缺乏独立的临床工作能力[1].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带教法以解决临床实贱问题为前提,以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客观病例为样本,重点强调护生互动、临床教师引导的新型教学方法[2].

    作者:王汉琴;屈丽;赵洁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系统超声检查在不同孕期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孕期采用系统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行产前胎儿畸形超声检查的孕妇5200例,所有产妇均在不同孕期进行超声筛查,按孕周分为孕早期(11~13+6周)、孕中期(18~27+6周)和孕晚期(28~40+6周),记录超声筛查结果,并将其与产后或尸解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筛查共检出160例孕妇子宫内胎儿畸形(以引产或分娩后检查结果为标准),共168例畸形胎儿(8例未检出),诊断准确率为95.24%.孕早、中、晚期筛查出的畸形胎儿分别有26例、115例、19例,所占比例分别为16.25%、71.88%、11.87%;孕中期畸形胎儿的检出率高,与孕早期、孕晚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早期、中期、晚期分别筛查出30、136、23不同系统器官的胎儿畸形,孕早期畸形以中枢神经系统、胸腔腹壁畸形为主,孕中期以颈面部、心血管系统畸形为主,孕晚期畸形主要集中在泌尿系统、肿瘤为主,胎儿畸形在不同孕周的分布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同孕期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中,系统超声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对比不同孕周超声筛查的特点,可提高畸形胎儿的检出率.

    作者:兰清馥;盛建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解放军援塞医疗队执行援塞抗埃任务的若干思考

    2014年3月23日WHO宣布西非埃博拉病毒病( Ebola Virus Disease, EVD)疫情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3国迅速蔓延,成为人类健康史上规模大的一次 EVD 爆发[1-2]. 2014年9月中国政府组成了包括临床诊疗、实验室检测、公共卫生培训等在内的军地联合医疗救援队前往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展开EVD医学救援.

    作者:徐漠研;孟立珊;董时军;荣义辉;董政;詹宁波;靳寸朵;邬小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海军医学杂志

海军医学杂志

主管:海军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海军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