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张优琴;王智巍;卞俊;胡卫敏

关键词:中药, 酒精性肝病, 实验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提高,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ALD的病理发生过程,包括早期肝细胞的变性,中期的肝脏炎性改变和纤维组织增生,以及晚期肝硬变.ALD的发病机制较复杂,至今仍未完全明了.既往研究认为,ALD与机体的氧化应激、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耗损、蛋氨酸代谢异常、营养不良以及肠道细菌内毒素的产生等因素有关.近期的研究发现,特异细胞的信号通路、mRNA、细胞转化因子、炎症介质、先天性免疫、化学激动剂以及干细胞等也可能参与了ALD的发病过程[1-2].在ALD治疗上,现代医学除了戒酒和对症处理,尚无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与之相比,中医药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已发现具有抗ALD的单味中药、临床验方、自拟方等见诸文献,品种达数十种之多[3].本文收集了近5年有关中药抗ALD作用的文献资料,并归纳和总结了中药对急性ALD、慢性ALD、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和酒精性肝纤维化(alcoholic liver fibrosis,ALF)4种肝病的实验性治疗效果及研究进展.
海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DCA模式联合中医针灸护理对减轻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PDCA(P:制定护理计划,D:采取护理措施,C:检查护理执行情况,A:对每个护理细节进行质量控制)护理结合中医针灸护理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蒂清同期化疗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间于我院治疗的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蒂清同期化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共64例,以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行PDCA护理联合中医针灸护理方法,60 d为1个疗程,护理3个疗程后观察护理效果,对比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及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骨髓抑制、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状态、心里健康、体力、精力等项目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蒂清同期化疗患者行PDCA法进行护理,可明显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欣平;曹玉晶;王红妍;白连杰;高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社区生活方式科普宣教与慢病膳食营养干预的探索与体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的同时,人均寿命呈现出了明显上升的趋势,但因膳食结构不尽合理,体力活动减少等原因,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呈现出了不断上升的趋势[1].为探索和求证社区营养科普宣教的方式和效果,笔者对河南省洛阳市天元社区及周围区域内患者实施慢性病防治营养宣教工作,取得了满意效果.从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笔者对该辖区206例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了饮食营养干预和生活方式的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岩;贾竹敏;亓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ary leak syndrome,CLS)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乌司他丁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38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为试验组,而同时期未使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40例CLS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d后,试验组与对照组IL-6、TNF-oα均下降,IL-10上升,2组治疗后IL-6、TNF-α、IL-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d后,试验组与对照组EVLWI、PVPI均下降,2组治疗后EVL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V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能降低机体的炎性反应,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肺水肿.

    作者:李奕冉;孙玉明;俞卫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血压模式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硬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血压模式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高血压病患者及100例健康人群24 h动态血压参数、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水平、内皮功能参数[血栓调节蛋白(TM)、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等临床资料.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动态血压水平及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杓型高血压组及非杓型高血压组,每组各100例.比较3组间动态血压参数、CFPwV、TM、NO、NOS的水平,并将各动态血压参数与CFPwV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杓型高血压组、非杓型高血压组各动态血压参数、CFPwV、TM升高,NO、NOS降低(P<0.05);与杓型高血压组比较,在非杓型高血压组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24 h收缩压变异性(24hSBVP)、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VP)、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DBVP)、CFPwV、TM升高,NO、NOS降低(P<0.05).(2)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nSBP、nDBP、nSBVP、nDBVP是CFPwV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1)非杓型高血压对内皮功能的损伤较杓型高血压更大,异常高血压模式加速内皮损伤,更易导致动脉硬化.(2)动态血压参数水平与动脉硬化相关,尤其是24hSBP、dSBP、nSBP、nDBP、nSBVP、nDBVP;针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管理夜间血压水平,纠正异常血压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范茂丹;周磊;张轶男;陈岳涛;张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美军远征作战医疗能力简析

    2016年6月至8月,中国海军潜水分队赴夏威夷参加了美军主导的“环太平洋-2016”演习.参演国家除中美以外,还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其中,美军设置了远征医疗演习科目,该科目演习时间共计2d,1d为理论学习,1d为模拟训练.

    作者:周方毅;叶永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运动想象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想象训练(mental practice,MP)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住院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39例,2组患者均给予tDCS治疗,观察组患者在tDCS治疗基础上联合MP,1次/d,每周5d,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MA、MBI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FMA、MBI分值均有明显提高,观察组FMA分值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联合tDCS治疗在改善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方面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车兴旺;程晋成;蒋东生;李红睿;袁慧萍;马欢欢;王水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在产妇分娩安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在产妇分娩安全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4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我院将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应用到产科以来,即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24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第1产程、第2产程与第3产程时间分别为(8.24±1.72)h、(42.49±11.92) min和(4.15 ±0.89)min,都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92±1.98)h、(59.22±12.45) min和(7.86±0.68) 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顺产率73.8%,高于对照组的57.9%;观察组剖宫产率22.1%,低于对照组的36.3%;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尿潴留、产后切口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误吸、新生儿脐部感染、新生儿红臀等安全意外情况发生情况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经过调查,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分娩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45 ±3.98)分和(84.20 ±4.92)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8.224,P<0.05).结论 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在产妇分娩安全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分娩时间,减少安全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产妇的满意度,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茹;夏玲;靳静;林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状态和放射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术行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状态和放射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46例食管鳞癌放疗患者,随机分成营养组和常规组,每组23例.营养组患者在放疗前行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术,并行营养支持.常规组患者放疗期间常规饮食.比较2组患者放疗前和放疗后各项营养学相关指标,评估2组患者急性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营养组患者放疗前和放疗后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体质量等营养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放疗后营养学相关指标较放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放疗急性毒性反应重于营养组.结论 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术应用于食管癌放疗患者能有效改善营养状态,减轻放射损伤,且安全、方便,是值得临床推广的肠内营养干预途径.

    作者:雕丽琼;罗文广;张红雁;徐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ICU护士对危重患者疼痛护理相关知识与实践现状的分析

    疼痛是机体的一种正常感觉冲动.当机体创伤或患病时,疼痛作为病情发展的重要指征之一,在临床实际诊断治疗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危重患者病情危急,常伴有中重度疼痛,以及由此引起的焦躁、攻击力、不配合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也为临床病情诊断造成困扰[2-3].因此,提高ICU护士对疼痛护理的认知水平,对危重患者紧急救治尤为重要[4].在本次研究中,对100名ICU护士对疼痛护理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ICU护士在疼痛护理认知程度,药物急救,以及自信程度等方面的得分较低,且得分与ICU护士的学历、工作经验、疼痛培训等呈正比例关系,学历越高、工作经验越多对疼痛护理认知越多,问卷得分越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6月我院普外科手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分为2组,常规组患者给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2组患者术后6、24、72 h疼痛程度,比较2组患者术后镇痛药服用次数及术后住院时间;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2组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评价.结果 干预组24、72 h VAS评分、镇痛药服用次数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2组患者SDS与SAS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疼痛耐受程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作者:高良荣;孔令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军队门诊部院前急救工作的思考

    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医护人员利用院前简陋的条件和设备,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现场救治,稳定病情,创造途中运送时机,以赢得抢救时间和治疗条件,这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预后,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们对疾病救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多数专家共识的抢救时机被划定为白金时间(5 ~ 20 min)、黄金时间(1 h)、白银时间(6 h)、白布单时间(又称为死亡时间,大于6h)[2].因此,探索符合军队门诊部的院前急救流程设计对于提高门诊部的卫勤保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现将我部的做法报道如下.

    作者:邹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对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并发症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对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并发症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120例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5%)明显高于对照组(6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动、吸烟、饮酒、监测体质量等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

    作者:侯萍;冯润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鼻窦炎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毒症病程中的角色分析

    目的 观察研究鼻窦炎在咽鼓管鼓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病程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700例咽鼓管鼓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年龄20 ~ 40岁,耳道分泌物外流>2个月伴听力降低25 ~ 40 db.口服抗生素治疗后,X射线确诊乳突炎患者继续行鼻内镜和鼻旁窦计算机断层扫描.结果 700例咽鼓管鼓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280例(40%)患者鼻中隔偏曲,其中380例(54.28%)患者耳道分泌物类型为黏脓性分泌物.鼻旁窦CT扫描显示:340例(48.57%)为Ⅰ期鼻窦炎,160例(32.86%)为ⅡI期鼻窦炎,380例(54.28%)患者鼓膜中央大穿孔.结论 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窦内侧钩状病变是咽鼓管鼓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发展的易感因素.

    作者:杨巍;刘亚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复方曲肽注射液用于防治肿瘤患者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复方曲肽注射液用于防治肿瘤患者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接受具有神经毒性化疗药的患者56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给予复方曲肽注射液10 ml,1/d,连用3d,对照组(28例)予空白对照.分别在治疗前及2个化疗周期后对2组患者的周围神经毒性按CTCAE评价标准分级评价后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56例患者均完成随访,治疗前2组间周围神经毒性分级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间周围神经毒性分级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治疗前存在周围神经毒性的15例患者,亚组分析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曲肽注射液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有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作者:寇晓雪;胡毅;彭亮;令狐锐霞;杨俊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自发性结直肠穿孔12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结直肠穿孔临床少见,术前容易发生误诊[1],术前明确诊断低于10%,病情危重,死亡率达35% ~ 47%[2].但随着医疗技术、设备的不断发展,使该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上升,我院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12例,经积极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强;王鹏;姜协;邵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海军某部高尿酸血症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海军某部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整群抽取某部常驻官兵1483名,利用问卷调查和血生化测定,调查某部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 (1)209人检出HUA,患病率为14.09%.低年龄组血尿酸含量显著低于高年龄组,干部血尿酸含量显著高于战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每人每日运动量(OR=2.108,P<0.05)、出海连续航行天数(OR=2.317,P<0.05)、较高的体质量指数(BMI)(OR=1.483,P<0.05)、每日海鲜摄入量(OR=1.965,P<0.05)是发生HUA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较大、干部、低运动量、长期出海、较高的BMI、海鲜摄入过量等均是HUA的危险因素.调整饮食结构,降低嘌呤摄入量、减肥并加强体能锻炼是预防HUA的主要措施.

    作者:王玮;王炎焱;马红欣;宋鑫磊;陈文姬;樊立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提高,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ALD的病理发生过程,包括早期肝细胞的变性,中期的肝脏炎性改变和纤维组织增生,以及晚期肝硬变.ALD的发病机制较复杂,至今仍未完全明了.既往研究认为,ALD与机体的氧化应激、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耗损、蛋氨酸代谢异常、营养不良以及肠道细菌内毒素的产生等因素有关.近期的研究发现,特异细胞的信号通路、mRNA、细胞转化因子、炎症介质、先天性免疫、化学激动剂以及干细胞等也可能参与了ALD的发病过程[1-2].在ALD治疗上,现代医学除了戒酒和对症处理,尚无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与之相比,中医药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已发现具有抗ALD的单味中药、临床验方、自拟方等见诸文献,品种达数十种之多[3].本文收集了近5年有关中药抗ALD作用的文献资料,并归纳和总结了中药对急性ALD、慢性ALD、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和酒精性肝纤维化(alcoholic liver fibrosis,ALF)4种肝病的实验性治疗效果及研究进展.

    作者:张优琴;王智巍;卞俊;胡卫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电子支气管镜在难置性胃管置入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难置性胃管置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管置入困难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应用电子支气管镜行胃管置入术,观察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160例患者在电子支气管镜明视下行胃管置入术一次性成功134例,未一次性成功继而在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行胃管置入术后成功26例,术中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与术前相比变化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项比较指标均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难置性胃管置入患者,电子支气管镜下行胃管置入术一次性置入成功率高,安全性好,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吴珊燕;舒荣文;熊宁;江海燕;吴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整合式教学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神经精神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医学生的必修课,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是精英教学模式,为了使学生形成一个更完整的知识构架,有必要将两学科间的交叉领域进行教学整合.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 learning,CBL)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整合交叉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模式,切实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作者:毛晓薇;毕晓莹;张社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CT平扫定量评定门脉高压及其对周围器官的影响

    目的 探讨CT平扫定量在评定门脉高压及其对周围实质器官影响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86例患者的CT平扫资料,其中45例为门脉高压患者,设为门脉高压组,41例为正常人群,设为正常组,观测2组的门脉左右肢汇合部、门脉汇合部同一扫描层腹主动脉、胰腺、双肾及脾脏的CT值,门脉高压组按肝功能分级对以上各部位所对应的CT值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脉高压组门脉左右支汇合部、同一扫描层腹主动脉、胰腺、双肾及脾脏的CT值分别为(36.97±5.81)、(41.06 ±7.22)、(42.64±6.07)、(33.18 ±4.20)及(45.29±4.60) HU;正常组相应部位CT值分别为(43.92±5.71)、(47.19±5.80)、(50.06 ±7.80)、(36.12 ±4.50)及(52.38 ±4.95) HU;以上部位肝功能A、B及C级对应CT值分别为(39.57±4.56)、(36.56 ±5.46)、(31.24±5.23);(45.23 ±6.73)、(40.86 ±6.92)、(36.06 ±7.12);(45.97 ±6.07)、(42.76±6.35)、(38.67 ±7.35);(37.33 ±4.09)、(33.46 ±3.97)、(28.23 ±4.13);(48.66 ±4.38)、(45.03 ±4.43)、(40.12 ±5.32) HU;方差分析显示,门脉高压组与正常组的门脉、腹主动脉、胰腺、双肾及脾脏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A、B和C级各部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脉高压时,门脉、腹主动脉、胰腺、双肾及脾脏的CT值将降低,而且肝功能分级越高,CT值越低,提示门脉高压时,对周围器官的功能及主动脉血流动力学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曾旭;金彪;刘长林;邹明;王永杰;曾凡勇;李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海军医学杂志

海军医学杂志

主管:海军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海军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