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铁蛋白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研究

王军;薛红;宗川曰;宗毅

关键词:乳铁蛋白, 神经病理性痛, 小胶质细胞
摘要:目的:探讨乳铁蛋白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体质量200~220 g,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神经病理性痛组、米诺环素组、乳铁蛋白组),每组8只。对照组大鼠仅分离坐骨神经,不结扎,肌鞘内注射生理盐水8μl;其余3组大鼠采用结扎坐骨神经的方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神经病理性痛组鞘内仅注射生理盐水8μl;乳铁蛋白组鞘内注射乳铁蛋白100μg,米诺环素组鞘内注射米诺环素(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活化抑制剂)100μg。给药后每隔30 min以热刺激法测试大鼠热缩爪潜伏期,共180 min,测量7次后,常规处死大鼠取脊髓背角,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Iba-1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神经病理性痛组缩爪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神经病理性痛组相比,米诺环素组和乳铁蛋白组缩爪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米诺环素组与乳铁蛋白组爪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间接证明乳铁蛋白可通过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与对照组比较,神经病理性痛组、米诺环素组和乳铁蛋白组脊髓背角Iba-1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神经病理性痛组相比,米诺环素组和乳铁蛋白组脊髓背角Iba-1表达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米诺环素组与乳铁蛋白组缩爪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直接证明乳铁蛋白可通过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结论乳铁蛋白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减轻神经病理性痛,对临床麻醉镇痛过程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海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变弹性成像对 BI-RADS 4 A级乳腺病变分类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应变弹性成像技术是否能提高 US BI-RADS 4A级乳腺病变分类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因乳腺病变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中,经常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为US BI-RADS 4A级的患者75例,乳腺病灶共87个,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定为 BI-RADS 4A级的乳腺病灶,进行应变弹性成像检查,采用改良5分法进行评分,结合二维及彩色超声重新进行BI-RADS分级,≥4分升为4B-C级,=3分级别不变,<3分降至3级,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87个乳腺病灶中,弹性评分≥4的6个,=3分的11个,<3分的70个。病理结果显示87个乳腺肿瘤中,恶性肿瘤8个,弹性评分≥4的4个,=3分的2个,<3分的2个;以弹性评分≥3分为恶性,弹性评分<3分为良性标准,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75.0%、86.1%和85.1%,阴性预测值97.1%,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合弹性成像后的再次BI-RADS分级,良性组的恶性率降至2.8%,恶性组的恶性率升至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成像技术能有效提高BI-RADS 4A级乳腺病变的分级诊断效能,能极大地减少术前活检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彭彩芹;毕珂;赵宝珍;周泓辰;王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某医院住院军队老干部慢性心力衰竭情况分析

    目的:回顾调查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住院军队老干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住院诊疗情况,为制订该疾病的医疗保健对策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汇总2006-2015年因CHF入住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的201例军队老干部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因、诱因、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老干部CHF病因排序依次为:冠心病(36.8%)、高血压性心脏病(31.3%)、糖尿病心肌病(12.9%)、肺源性心脏病(10.4%)以及其他(9.5%);诱因排序依次为:感染(28.4%)、心律失常(23.4%)、治疗依从性差(17.9%)、心肌缺血(13.9%)、血压控制不佳(9.9%)以及其他(6.5%);血浆脑利钠肽前体水平:86~95岁组高于76~85岁组,76~85岁组高于66~7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水平:86~95岁组低于76~85岁组,76~85岁组低于66~7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情况:服用洋地黄、ACEI/ARB、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等药物比例分别为:50.2%、49.3%、47.8%、45.8%。结论军队老干部CHF的防治需要进一步关注病因干预、诱因控制、规范治疗以及加强院外的综合管理。

    作者:赵峰;陈燕;石建波;姚均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低强度脉冲超声在骨折愈合不同阶段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是一种强度在300~1200 W/m2以1 kHz频率重复的1.5 MHz脉冲机械波。由于骨存在机械应力负荷,在骨折情况下超声波引起的额外微机械应力负荷正好替代了骨的生理性机械负荷。从细胞水平看,超声可以影响骨折周围细胞的自我繁殖能力。超声还可以在不同细胞水平上提高细胞内钙水平。有研究表明,超声改变了骨折过程中各种细胞的活性,促进了骨折的愈合过程[1]。

    作者:汪志平;朱超;丁喆如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疏导联合健康宣教对高位复杂肛瘘术后患者换药时切口疼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联合健康宣教对高位复杂肛瘘术后患者换药时切口疼痛的效果。方法将77例行肛肠外科手术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根据其术后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9)。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疏导联合健康宣教。比较2组患者换药时及换药后10 min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分)、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换药后生活自理能力。结果(1)2组患者换药后10 min VAS评分与换药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从术后第2天开始,观察组患者换药后10 min VAS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换药后10 min 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94.84%,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6.84%,8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换药后生活自理能力优良率(89.74%)高于对照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联合健康宣教可有效缓解高位复杂肛瘘术后患者换药时切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易娜;庄娟如;朱文英;王志伟;吴印爱;刘献棠;吴秋兰;黄桂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武警某部官兵心理卫生服务现况调查

    目的:研究某地区武警内卫部队官兵心理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武警部队623名官兵的身心健康程度、近1个月心理压力程度、心理压力原因、缓解心理压力途径;心理咨询次数、没有进行心理咨询的原因等。结果武警官兵有32.26%的人有中度及以上身体疼痛/不适,有19.90%的人有中度及以上焦虑/沮丧;18.78%的人近1个月心理压力很大或较大;有66.77%的人没有进行过心理咨询。结论武警官兵心理卫生服务需求量大但利用率低。心理卫生相关部门应及时制定相关政策,调整心理宣教方案,充分利用已搭建好的各种心理平台。

    作者:陆燕琼;熊林平;周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美多巴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下肢功能障碍恢复的研究

    目的:探讨美多巴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下肢功能障碍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脑梗死诊断标准,选择经过CT或MRI检查,均为第1次发病的脑梗死后下肢功能障碍的80例患者,按CT或MRI的病灶分型,随机配对分为美多巴+运动想象+常规康复组( A)、美多巴+常规康复组( B)、运动想象+常规康复组( C)、常规康复组( D)。在治疗前后分别给予评定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功能性步行量表( FAC)以及Berg平衡功能量表。结果所有患者在干预前临床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FAC、Berg平衡功能量表在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得到改善(P<0.05),其中A组在干预后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FAC、Berg平衡功能量表与其余3组比较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在患肢肌力、灵活性、步态正确性等明显改善。结论美多巴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可以显著改善脑梗死下肢功能障碍。

    作者:王鸣鸿;鲍晓;刘惠宇;罗春英;谭杰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肺泡微结石症高分辨 CT的影像学特点(附一例报道)

    肺泡微结石症( pulmonary alveolar microlithiasis ,PAM),亦称肺泡微石症,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弥漫性肺疾病,以肺泡内广泛的磷酸钙盐沉积为特征,通常进展缓慢。1918年,挪威人Harbitiz第一个报道了 PAM 病例,因此 PAM 也称为Harbitiz综合征,1933年由匈牙利的Ludwig Puhr 命名为“肺泡微结石症”[1-2]。 PAM患者年龄分布广泛,超过一半诊断时没有自觉症状,有症状者可出现咳嗽、劳力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咯血,病情通常进展非常缓慢。多数患者早期无临床症状,晚期可因肺广泛纤维化至呼吸衰竭而死。

    作者:杨炜;唐继红;赖一鸣;王雄彪;罗旭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洛阳市洛龙区小学营养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

    目的:了解洛阳市洛龙区小学营养教育的现状,探讨小学生营养教育对策。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选择本辖区内22所小学的400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学生年级分为低年级组(1~3年级200例)和高年级组(4~6年级200例)。2组学生均在学校接受营养教育,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调查学校营养教育效果,分析学校营养教育现状,并制定改善营养教育现状的对策。结果受访学生中,高年级组学生营养教育效果各项目评分及总分显著优于低年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年级学生评分略高于营养教育评分合格线,低年级学生评分低于营养教育评分合格线。结论当前洛阳市洛龙区小学营养教育现状不够理想,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营养教育欠缺严重,应注意强化学校营养教育措施,真正改善学生营养知识及营养状况。

    作者:李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弹性成像及应变率比值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并且发病年龄年轻化,早发现、早治疗成为当务之急。甲状腺结节在临床检查中有较高的检出率,但其性质单凭触诊通常难以判断。超声检查因其无放射性、无创、快速等优点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方面应用广泛,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超声弹性成像( ultrasonic electrograph UE )技术和应变率比值(stain ratio,SR)的应用,在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1-2],对微小癌判读方面明显优于普通二维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微小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3-4],特别是乳头状癌,但对于其他病理类型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仍待进一步研究[5]。 UE与常规二维超声一样容易受检查者的主观影响,本研究通过结合SR比值,将肿块硬度信息量化,将其与二维超声及UE结合应用于甲状腺体检,探讨UE和SR比值在甲状腺体检中占位良恶性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月凤;许贤照;林雅丽;吴月双;于洪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丙泊酚复合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肌松剂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喉罩通气全身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麻醉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对照组先以2%利多卡因气雾喷射咽喉部,纤支镜进入声门后再在气管内注入2%利多卡因行呼吸道粘膜表面麻醉,同时进行纤支镜检查和治疗;实验组以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靶浓度3.0~5.0 mg/L)行麻醉诱导及维持,麻醉诱导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滴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深度麻醉后放置纤支镜检查用喉罩及T型三通连接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麻醉完成后纤支镜从连接管的软胶帽入口经喉罩管进入声门及气管内进行检查和治疗,术中每20 min追加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03 mg/kg,手术结束时停注丙泊酚,并应用肌松拮抗剂,患者清醒后拔除喉罩。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SaO2)、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进行麻醉效果评定,术后调查患者舒适度、患者及纤支镜操作者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检查中生命征出现显著变化,实验组患者生命征无明显变化;实验组麻醉效果优良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患者及操作者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高;实验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了麻醉复苏。结论丙泊酚复合肌松剂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应用于纤支镜检查安全、有效、实用,是一种较好的纤支镜检查全身麻醉方法。

    作者:何绪雄;王春光;韦应晖;陈霞;蒋连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两种上肢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方法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检查上肢血管疾病的2种方法,探讨移床技术的优势。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有上肢血管疾病的患者分2组进行非移床血管示踪三维动态MRA和移床血管示踪三维动态MRA检查。结果20例均显示出清晰的上肢病变血管(动静脉畸形、血管瘤等)。其中8例显示全程上肢血管影像,供血走向清晰。结论上肢移床血管示踪MRA与非移床MRA比较,具有更好的连续性,能更全面地判定上肢血管病变性质,是更值得推广的检查方法。

    作者:万军平;洪伟;赵国礼;张志良;温阿明;杨学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在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

    前列腺癌( prostatic carcinoma,PCa)是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PCa的发病率虽远低于欧美国家,在恶性肿瘤谱中属于小病种,未受到足够重视,但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人口城市化、膳食结构西方化与检测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transretal prostatic biop-sy,TPB)是诊断 PCa 的金标准,随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以及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及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PCa检出率大大提高[1]。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安全简便,穿刺准确性和成功率高,因而得到广泛应用。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对125例疑似PCa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直肠TPB,在围手术期作好充分的宣教和综合护理,对降低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吴艳;徐渊;王彩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在宫颈深部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子宫内膜异位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但累及宫颈者少见,而深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加少见。因病灶位置较深,早期可不出现临床症状或出现痛经,当宫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穿破宫颈黏膜层后,出现阴道出血。笔者报道1例宫颈深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超声及临床均无法确诊,现将此病例临床资料结合文献知识进行讨论。

    作者:刘洋洋;冯佩明;聂明辉;李义学;吴文瑛;刘会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hsa-miR-759促进胃癌细胞 SGC-7901增殖的机制研究

    世界范围内,胃癌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4位,其致死率则位于第2位,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每年新增病例约占全球新增数量的40%。由于我国早期胃癌诊断率较低,治疗方法多以手术切除为主,这使得胃癌的致死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寻找胃癌诊断的新方法以及治疗的新途径尤为重要[1]。目前,早期胃癌临床治疗多以手术为主,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是主要的2种手术方法[2-3]。临床原发肿瘤的切除,通常对于肠型黏膜内癌,病灶部位无溃疡或溃疡疤痕的胃癌有较好的效果,而对伴有远处转移的胃癌多数是无法治愈的。对于进展期或复发性的肿瘤,化疗的作用有限,即使联用放疗也难以达到治愈。因此,寻找潜在的胃癌基因治疗靶点,对胃癌的深度和彻底治疗尤为重要。 NGX6基因位于人基因组的9号染色体[4],相关研究表明,NGX6具有明显的肿瘤抑制作用[5]。那么,NGX6在胃癌的发生机发展中是否具有关键的作用,NGX6在胃癌中表达异常的原因是什么,NGX6蛋白表达上调是否对胃癌具有抑制作用?为了阐明上述问题,笔者将在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展开相关研究。

    作者:储著凌;侯乐伟;胡国强;胡君;尹鹏;朱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1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概念脑血管疾病是世界上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在我国各类疾病居第二位,国外 NINDS (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oke )和TOAST( the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分类法均认为颅外动脉硬化性疾病是导致梗死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经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 CAS)斑块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梗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当颈动脉狭窄伴有视网膜或脑缺血症状时,称为症状颈动脉狭窄( CAS),而尚未发生临床症状的颈动脉狭窄称之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1]。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眩晕、耳鸣等脑部缺血症状。而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体格检查时发现颈动脉搏动减弱或者消失,但是在颈部或颈动脉行经之处有血管杂音。而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会引起多种并发症或者心血管疾病。如表1所示。

    作者:王雪娇;张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品管圈在部队中小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质量管理和服务品质越来越成为医疗机构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部队中小医院同样面临巨大挑战。品管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团体,围绕某一个工作主题,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1],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比较灵活的管理活动。品管圈作为一种优秀的质量管理方法,顺应了“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时代要求[2],充分体现了“自下而上、自动自发、团队合作”的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理念,受到了广大医院管理者的青睐。近年来,借鉴军地大型医院的经验,积极将品管圈引入医院质量管理中,并在全院品管圈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活动开展2年,医院近92%的科室(部门)参加了品管圈活动,全院组织了37个品管圈,登记圈员463人,圈员包括医、护、技、药和管理等各个专业,人员组成包括科室主任、护士长、业务骨干和初级技术人员等,参与人员覆盖面;质量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核心指标、患者和员工满意度、年度工作计划完成率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意识均有显著提升。现将我院品管圈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王海林;李曙光;杨扬;王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变化。方法选取我社区23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血压、血糖、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本次所有患者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后,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相对于干预前都有显著下降( P<0.05)。血脂和血糖水平也有显著下降,干预后的各项指标较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工作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臧胜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状态研究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患者肺组织或胸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R)基因突变状态,以期为肺癌患者选择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中晚期NSCLC 患者118例,采用扩增受阻突变系统( ARMS )-qPCR方法,对不同途径获取的肺组织或胸水细胞块进行EGFR基因(18~21外显子)突变情况测定。结果(1)118例晚期NSCLC患者, EGFR基因突变者45例,突变率为38.1%,其中男性占44.4%,女性占55.6%;(2)不同途径采集的标本,EGFR基因突变率不同,以手术切除和CT引导肺活检标本阳性率较高,胸水细胞块阳性率较低,与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病期采集的胸水标本阳性率不同,随着肿瘤病情进展,阳性率有增高趋势,但各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EGFR基因突变患者中,以19外显子缺失(占40.0%)和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占42.2%)比例较高,18外显子缺失(占8.9%)和20外显子缺失(占6.7%)相对较低,后两者与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发现2例(4.4%)患者为19和21外显子同时突变,其余43例(95.6%)为单基因突变,未发现多基因突变的情况。结论对晚期NSCLC患者应尽可能作EGFR基因检测,以期为选择分子靶向( TKIs)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卓安山;官振标;李奕;童皖宁;孙星;徐世林;赵红霞;李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阴道摄入戊酸雌二醇在薄型子宫内膜不育症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并评价阴道摄入戊酸雌二醇对女性薄型子宫内膜不育症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观察256例子宫内膜过薄导致不育症的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采用阴道摄入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和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并随访2组患者1年内的妊娠及流产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排卵日子宫内膜血流情况出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流产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结论采用阴道摄入戊酸雌二醇治疗女性薄型子宫内膜不育症,能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情况,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受孕率,其疗效显著优于口服戊酸雌二醇。

    作者:燕海亚;曹小荣;夏松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技术预见的学术关注度与军事医学期刊应用分析--以《海军医学杂志》CNKI收录为例

    从技术预见的概念和分类入手,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文献为数据源,用德尔斐法、文献计量学等技术预见方法对1997年至2015年的《海军医学杂志》进行调研与统计,汇总其学术关注度及了解技术预见的研究情况,并对《海军医学杂志》的优化组稿和策划选题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推动海军医学学科的发展发挥重要信息支撑作用。

    作者:张阵阵;方旭东;莫琳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海军医学杂志

海军医学杂志

主管:海军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海军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