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输入性布鲁氏菌病病例调查报告

李光明;杨家强;杜斌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输入性病例, 流行病学
摘要: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2011年4月15日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疫情报告,信阳市平桥区区平昌镇有1例布鲁氏菌病病例,现将调查报告如下.1患者情况患者王某,男,1990年10月1日出生.2011年3月26日患者出现发热,高体温达39.5℃,热型不规则,同时出现乏力、多汗、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0-2011年获嘉县辖区个人诊所消毒监测分析

    目的 对获嘉县辖区内个人诊所消毒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改进基层医疗单位消毒卫生质量和预防医源性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和2011年个人诊所内不同对象的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010年全县456家个人诊所的3 218份检测样品中合格2 134份,合格率66.3%.其中各类检验样品按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紫外线灯照射强度合格率96.3%;工作台面合格率79.9%;使用中的消毒剂合格率74.4%;医护人员手合格率68.0%;空气合格率62.0%;医院废弃物处理合格率为6.1%.201 1年全县456家个人诊所的3 217份检测样品中合格2 149份,合格率66.8%.其中各类检验样品按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紫外线灯照射强度合格率98.2%;工作台面合格率78.0%;使用中的消毒剂合格率76.0%;医护人员手合格率66.0%;空气合格率62.4%;医院废弃物处理合格率为8.1%.两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人诊所存在消毒不严格、医护人员消毒意识不强等问题,为院内感染及医源性传染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因此,应加大个人诊所消毒监测管理力度,增强医护人员规范消毒意识.

    作者:邓振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学检验人员职业暴露及预防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疾病认知程度的提高,社会对人类健康越来越关注,我国对卫生工作投入也越来越多.实验室检测是医院、疾病防控、健康体检工作的重要工作任务,是诊断疾病、识别和确定病原体等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由于医学检验人员工作中经常操作传染病原微生物,有的甚至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因此探讨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提高其预防处置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09-2010年汝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汝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0年汝州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3 753例,其中重复感染49例,重症病例588例,死亡4例;2a平均发病率为183.13/10万;3~5月份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53.64 %(2 013/3 753);汝州市辖区内各乡镇、办事处均有病例报告,2a报告平均发病率高乡镇为骑岭乡295.38/10万、低为寄料镇94.87/10万;男女性别比1.65:1(2 336/1 417);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95.04 %(3 567/3 753),其次为幼托儿童,占3.84%(144/3 753);发病年龄小1个月,大23岁,发病以1~3岁年龄组为主,占72.90 %(2 736/3 753).实验室诊断病例233例,其中EV71、CoxA 16、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率分别为73.39%、3.86%、22.75%;重症及死亡病例中,实验室诊断病例192例,其中EV71感染感染率78.6 %(P<0.01).结论 汝州市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为3~5月份,集中在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发病人群以1~3散居儿童为主,EV71为引起重症及死亡病例发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新宽;张振朝;杨耀红;生广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00-2009年广西龙州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

    目的 探讨2000-2009年龙州县甲、乙类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制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0-2009年龙州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结果 龙州县10a间甲、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率为198.99/ 10万;年均死亡率为2.69/10万;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途径传播传染病为主,两者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85.32%;传染病发病居前4位的依次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痢疾.结论 2000-2009年龙州县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呈波浪型缓慢上升趋势,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痢疾、麻疹、淋病、疟疾和艾滋病是龙州县传染病报告的主要病种,应积极做好相应防制措施.

    作者:廖锦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04-2010年许昌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4-2010年许昌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法对2004-2010年许昌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年许昌市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14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50/10万,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主要集中在30~59岁之间(占发病总数的76.35%);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1.76%),冬季高发.结论 应以农村地区为主,通过以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减少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

    作者:余艳丽;贾桂华;张巧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乙醇含量的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乙醇含量的方法.方法 取生物样品于顶空瓶中,加入氯化钠、水,以叔丁醇为内标物,经气-液平衡后,气相色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 在0.20 ~ 1.50 g/L样品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96.00%~105.7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30 %~9.70%,方法检出限(LOD)为2.00 μg/mL.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定量准确,适用于生物样品中乙醇含量的测定.

    作者:赵新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10年邓州市28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分析

    目的 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情况,分析其流行原因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邓州市2010年28例乙脑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邓州市2010年共报告乙脑病例28例,1~5岁儿童发病27例,占96.43%,发病集中于8~9月,高峰为8月,有严格的季节性,有免疫史的9例,占32.14%,无免疫史的19例,占67.86%.结论 乙脑发病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年龄特征,在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应重点加强乙脑疫苗的规范化接种工作,强化对特殊人群的免疫接种管理.

    作者:李云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义马市1~15岁少儿麻疹、乙脑抗体水平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义马市适龄儿童接种麻疹和乙脑疫苗后免疫水平以及免疫屏障状况,为今后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1~15岁少儿末梢血进行采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乙脑IgG抗体,用统计学方法对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义马市适龄儿童通过接种疫苗,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6.11%,乙脑IgG抗体阳性率95.98%,均达到消除麻疹和控制疾病人群免疫力>95.00%的指标.结论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乙脑等传染病的关键.

    作者:刘志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郑州市郑东新区学校晨检防控措施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晨检监测在中小学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郑州市郑东新区26所小学和托幼机构为研究对象,运用SP5S11.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的分析方法,将2011年1月~7月26所单位晨检日报监测数据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数据进行月比对分析.结果 通过2种方法对26所单位进行监测的数据显示,发病位于前3位的是: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配对t检验结果:P< 0.05,两者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晨检监测方式能够监测到更多的传染病病例,疾控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学校晨检监测,重点做好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的防控管理.

    作者:杨松芹;陈平安;解国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天津市汉沽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天津市汉沽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政府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汉沽区348名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等.结果 汉沽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11.2%;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是14.4 %、10.1%和54.6%.结论 汉沽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促进工作亟待加强.

    作者:张希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濮阳市手足口病3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救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濮阳市人民医院39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 396例患儿中重症86例,合并呼吸系统受累326例,循环系统受累296例,在抗病毒治疗同时给予降颅压、人免疫球蛋白针、激素应用及对症治疗.治愈390例,要求出院5例,死亡1例.结论 早期筛查出重症患儿是提高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志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08-2010年鲁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2008-2010年鲁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趋势,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鲁山县近3年来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鲁山县报告手足口病分别为80例、716例、1 442例,共计2 238例,发病率分别为9.39/10万、83.33/10万、166.71/10万;重症病例588例,聚集性病例72起;实验室诊断病例235例,其中EV71阳性病例179例,占76.17%;全年均有病例报告,3~7月为发病高峰期;县城及周边地区报告病例较多,偏僻地区相对较少;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1:1;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共2 114例,占总发病数的94.46%,其中1~2岁组发病1681例,占75.1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共2 124例,占总发病数的94.91%.结论 鲁山县手足口病以3岁以下散居儿童居多,流行高峰在3~7月份,实验室阳性病例主要为EV71病毒感染,应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的监测和全民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措施.

    作者:于鹏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10年平顶山市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监测评价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工作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维持较高的疫苗接种率.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平顶山市2010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数据,对5种疫苗采用估算接种率、差值(D值)和比值(R值)法进行评价.结果 2010年平顶山市常规免疫接种报告及时率100.00%,5苗报告接种率均>95.00%;估算接种率为101.01%~111.43 %;D值评价可信率为20.00%,可疑所占的比例较大;R值评价显示接种率存在可疑现象.结论 平顶山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全市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监测数据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杨秋峰;魏海涛;张俊杰;崔振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991-2010年江都市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个案调查

    目的 了解1991-2010年江都市急性弛缓性麻痹(以下简称AFP)病例个案病例报告及随访病例报告情况,为评价AFP监测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1-2010年AFP个案病例资料及随访病例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1-2010年全市AFP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个案67例,病例相对集中分布在仙女镇,无明显季节分布,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67例病例中有62例采集到双份粪便标本;67例病例均进行了60 d后的随访;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的总报告发病率为4.26/10万,达到1/10万的指标要求,其余各项主要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相关指标要求.结论 江都市近20年来一直维持无脊灰状态,病例个案报告为维持AFP监测系统及时性敏感性提供了保证.

    作者:陈艳;赵锦玲;胡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05-2010年新乡市麻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新乡市近些年麻疹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5-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和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新乡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 778例,年均发病率为8.04/10万,2005年、2006年、2008年和2010年3~6月为发病高峰,2007年和2009年1~4月为发病高峰,2010年强化免疫后无病例报告;6岁以下儿童是麻疹发病主要人群.8月龄以下儿童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17.78%;全市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8月龄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分别占28.50%、40.17%.结论 常规免疫接种率不高是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应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针对麻疹高发地区开展高质量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

    作者:付惠成;吴富领;李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例输入性布鲁氏菌病病例调查报告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2011年4月15日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疫情报告,信阳市平桥区区平昌镇有1例布鲁氏菌病病例,现将调查报告如下.1患者情况患者王某,男,1990年10月1日出生.2011年3月26日患者出现发热,高体温达39.5℃,热型不规则,同时出现乏力、多汗、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

    作者:李光明;杨家强;杜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08-2009年荥阳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目的 掌握荥阳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加强对托幼机构预防消毒工作指导,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方法 对市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监测托幼机构57家,抽检各类样品1 493份,合格1 272份,总合格率85.2%;2008年合格率为84.9%、2009年为85.5%,不同年份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不同样品检测合格率在56.0%~95.4%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检测项目之间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虽然检测合格率较高,但空气指标合格率却很低,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托幼机构预防消毒工作指导和消毒人员培训.

    作者:樊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分析

    目的 对某镇一村民办喜宴就餐者集体中毒事件进行病原菌的检测.方法 参照GB-4789.10-2010分别对剩余食物、厨师手涂抹液、病人呕吐物及病人肛拭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12份剩余食物标本中有7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名厨师有1名手上涂抹液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2份病人呕吐物及肛拭标本有21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

    作者:邓振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84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2010年项城中医院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郑州安图生物试剂厂出品的试剂盒对1 573例门诊患者进行了支原体培养.结果 846名患者支原体阳性,阳性率53.78%.其中男性总标本数421例,感染186例;女性总标本数1 152例,660例阳性.对12种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846例阳性标本中,解脲支原体(UU)714例、人型支原体( MH )27例、UU和MH混合感染105例,各占阳性比例分别为84.40%、3.19 %、12.41%.其中UU对12种抗生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甲砜霉素、克林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药物敏感率分别为:93.70%、93.70%、92.44%、97.06%、96.22%、10.50%、19.75%、95.80%、74.37%、48.32%、68.49%、92.02%,MH分别为:100.00%、100.00%、7.41%、11.11%、96.30%、66.67%、81.48%、18.52%、29.63%、29.63%、33.33%、55.56 %,UU+MH分别为:91.43%、91.43%、0.95%、2.86%、97.14%、43.81%、2.86%、0.95%、0%、11.43%、19.05 %、31.43%.结论 项城市及附近地区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可作为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作者:娄占伟;李倩;雷秀平;位松华;楚卫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10年河南省水痘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2010年河南省水痘疫情发生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Excel软件对2010年河南省水痘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河南省总共报告水痘13 209例,发病率为13.92/10万,与上年相比下降了7.91%.全省18个省辖市发病率结果比较,大致呈现豫北豫西高于豫南豫东的地区分布特点.全年各月发病数比较,其中以5月、6月和12月较多,2月、8月和9月较少;不同性别发病率比较,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各年龄组发病率比较,其中以4岁前后较高;职业分布以学生和儿童为主.结论 在目前水痘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当地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等未成年人群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此建议我国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将水痘纳入法定传染病进行监测报告与管理.

    作者:申振元;马桂芳;陈正利;陈益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