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菜用大豆中阿特拉津和乙草胺

翟增运;王家保

关键词:菜用大豆, 气相色谱一质谱法, 阿特拉津, 乙草胺
摘要:目的 建立抗阿特拉津大豆中阿特拉津、乙草胺的气相色谱一质谱法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气相色谱一质谱法进行检测.结果 阿特拉津回收率为76.92 %~96.24 %,乙草胺回收率为79.95 %~90.06 %,阿特拉津和乙草胺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54 %和3.91 % (n=6).结论 阿特拉津和乙草胺在0.02~1.0 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达0.010 mg/kg.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云南省保山市黄胸鼠寄生蚤的组成及时间分布

    目的 了解云南省保山市黄胸鼠寄生蚤类的组成及时间分布特征.方法 根据保山地区1986-1989年鼠体蚤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该地黄胸鼠寄生蚤由缓慢细蚤(Leptopsylla segnis)、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等12种构成,其中以缓慢细蚤为优势种(占蚤类总数的67.61 ﹪),其次是印鼠客蚤(占蚤类总数的24.64 ﹪),而其他种类数量相对较少;(2)根据蚤类季节消长变化趋势看出:2、4月蚤指数出现两个小高峰,9月份在气温和湿度都较高的情况下,蚤指数升到全年的高值,以后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此变化趋势与当地温、湿度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保山市黄胸鼠寄生蚤以非鼠疫媒介蚤缓慢细蚤的数量占绝对优势,而主要媒介印鼠客蚤数量相对较少.黄胸鼠体蚤类的组成及空间配置状况,是形成和影响重要媒介印鼠客蚤的指数较低和该市多年来未发生鼠疫流行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洪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原因分析

    目的 通过对某学校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引起该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的原因,为完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学校晨检记录、校卫生室流感样病例登记资料,以及部分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并对现场进行查看,分析此次甲型H1N1流感病例引起的流感样病例暴发流行特征和因素,及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加强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 学校未严格对流感样病例实施隔离观察,流感样病例异常增加时未及时报告疾控部门,疾控部门接到报告后未及时明确疫情性质是造成本次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作者:范军星;路明霞;于燕;郭万申;韩同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6-2008年平顶山市卫东区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2006-2008年卫东区麻疹的发病情况,掌握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规律,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有效的控制策略.方法 对2006-2008年发生在卫东区的来自于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主动监测专报和个案调查资料的165例麻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6-2008年麻疹的年发病率为9.47/10万,高于2000-2005年的平均发病水平.3月-5月为麻疹高发季节;0~2岁组为麻疹高发年龄组,占53.94 %;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占62.42 %;有免疫史者占10.24 %,无免疫史者占36.22 %,不详者占53.54 %.结论 应该进一步加强流动人群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提高免疫覆盖率,消除免疫空白,减少麻疹发病,控制麻疹暴发流行.

    作者:龚令甫;吴松显;宋彩虹;王战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河南省县(区)级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办公室项目执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第三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县(区)级项目办公室项目活动的执行能力.方法 以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绩效考核成绩、河南省项目办综合督导结果以及专家评议为结果, 把疫情高低、办公室设置、专兼职人员比例、接受国家级督导、新(老)项目县等为影响因素进行执行力分析.结果 以上5种因素不同程度影响项目执行能力.结论 要提高项目县的执行能力,必须加强督导,根据不同实际设置项目办,人员配置合理.

    作者:姜亚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对暗娼知识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 了解100 %安全套使用项目对暗娼人群知识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河南省19个项目县2006-2008年开展暗娼人群干预活动的场所,采用中国全球基金第三轮艾滋病项目专题调查问卷方法,进行面对面现场调查.结果 2006-2008年项目地区艾滋病预防服务在暗娼中的覆盖率平均92.06%,暗娼中能够正确识别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途径并摒弃艾滋病传播主要错误观点比例平均63.94 %,娱乐场所暗娼在近一次商业性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比例平均81.63 %.结论 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在短期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昌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药紫草汤治疗新生儿红臀120例

    新生儿红臀为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自2005年6月一2009年7月我院应用紫草汤治疗新生儿红臀12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莫晓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原油田职业健康体检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中原油田有害作业人员心电图,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判定提供参考.方法 对中原油田2008年职业健康体检心电图检查结果按性别、年龄、异常心电图分类统计,进行计数资料的χ2检验.结果 男性心律不齐、心动过缓、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传导异常、左室高电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短P-R间期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51岁~年龄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40岁年龄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组.结论 对于心脏疾病为其职业禁忌证的14种有害因素或特殊作业人员,发现心电图异常,应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判断,谨慎结论.

    作者:李卫民;张清安;王莹;史亚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河南省第三轮全球基金HIV耐药监测项目进展分析

    目的 提高河南省、项目市(县)开展抗病毒治疗耐药性哨点监测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国家耐药性监测网络;及时掌握耐药毒株出现的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和减少耐药毒株出现提供科学依据;为二线抗病毒治疗的开展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按照国家HIV耐药监测方案实施,从2007年7月-2009年7月,共招募120个新纳入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人进入监测队列,定期随访和CD4、病毒载量和基因序列监测.结果 河南省先后启动两个抗病毒治疗耐药试点(唐河、宛城区)共招募病人150人.结论 项目进展符合国家耐药监测方案要求.

    作者:彭元娥;刘宏伟;朱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临颖县基层艾滋病防治协会工作模式探讨

    临颖县艾滋病防治协会通过成立乡(镇)分会及重点村关爱救助小组的形式,完善组织网络,及时为HIV感染者及艾滋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和服药指导,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及需求,给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在加强病人管理、提高抗病毒服药依从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艾滋病病人管理模式.

    作者:陈昭云;赵保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大豆异黄酮复合胶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大豆异黄酮复合胶囊的安全性.方法 依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30d喂养试验.结果 小鼠经口MTD>10.0 g/kgBW,属实际无毒级;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d喂养试验中各项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大豆异黄酮复合胶囊是安全的.

    作者:李立;王亚东;张焱;张桂霞;王海玉;刘翠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8年驻马店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对2008年驻马店市651例手足口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结果 2008年驻马店市手足口病发病率为8.56∕10万,无死亡病例.男性457例,女性194例;患者小5个月,大30岁,1~3岁年龄组发病人数多,共发病368例,占发病总数的56.53 %;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疾病发生主要集中在5月份,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49.00 %(319∕651);全市九县一区均有病例发生,其中发病率高的是驿城区、其次为正阳、汝南、西平、上蔡、新蔡、泌阳、确山、遂平.结论 该市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总体平稳,但仍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防治,以保护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

    作者:时凯;周建平;李卫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新乡市高氟地区水氟、尿氟含量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新乡市2003-2008年国家对高氟地区降氟改水工程的运行状况,检测改水工程质量,及时发现问题,指导饮水型氟中毒的防控工作.方法 选择辖区封丘县、获嘉县、延津县、和长垣县4个高氟地区对经过改水的工程分别采集井口水和居民户水缸水各一份,并同时采集引用该水的居民的尿样一份,按照GB/T5750-2006国家生活饮用水用卫生标准,用意大利哈纳酸度计采用离子电极选择法进行氟含量的检测.结果 共采集水样166份,水氟含量低均值为0.55 mg/L;高均值为4.58 mg/L.采集尿样439份,尿氟含量低均值为0.42 mg/L;高均值为7.78 mg/L.其中,封丘县的水氟含量均超过国家标准;总体计算超过国家标准占66.26 %,且水氟含量和尿氟含量具有相关性.结论 2003-2008年氟改水工程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已不能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的关于氟含量的标准,并持续影响着人群健康,氟中毒患者不断增多,需进行新一轮的病情调查,确定病区,重新改水.

    作者:何光星;李文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郑州市部分大中专入学新生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郑州市部分大中专学生入学时的身体状况,为学校制订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进行体检.结果 完全健康率为43.20 %,疾病检出率:外科0.21 %、内科1.15 %、五官科51.02 %、生化异常4.42 %.结论 2008年郑州市大中专院校新生身体完全健康率低于国内相关调查46.63 %~70.46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肺结核、视力低下、龋齿、乙肝病毒感染.应引起社会、家庭、学校的高度重视.

    作者:吴艳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艾滋病高发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识来源方式调查

    目的 调查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来源方式并将其结果与居民希望的学习途径进行比较,制定艾滋病控制的健康教育策略.方法 采用非概率方便抽样的方法 ,运用自编结构式问卷调查222名校外青少年,在调查问题下面列举了电视、网络、报刊或杂志、父母或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宣传册、乡村医生等8个来源方式.结果 电视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数量多的校外青少年占56.1 %,居第一位;从父母或亲戚获得知识的仅有2.3 %,居后一位.来源方式的重要性大小依次是电视、报刊或杂志、网络、宣传册、朋友、街坊邻居、乡村医生、父母或亲戚.结论 今后在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途径方面,卫生部门应当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策略组合.

    作者:窦萍;王振兴;轩志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河南省某县娱乐场所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行为调查

    目的 分析河南省某县娱乐场所暗娼人群(FSW)艾滋病相关认知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统一制定的艾滋病防治活动参与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收集人口学、血清学以及安全套使用情况资料.结果 调查110名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4.55 %,在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为94.55 %;小年龄、文化程度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戴套率较高,反之亦然 .结论 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在农村地区青少年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是控制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万民;程真真;李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河南省某高校旅游、酒店、烹饪专业大学生传染病知晓率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河南省某高校旅游、酒店、烹饪等专业的大学生对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345名旅游、酒店、烹饪、餐饮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传染病知晓率调查.结果 该专业的大学生对新发的传染病知晓率较高,对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知晓率较低.结论 在旅游、酒店、烹饪、餐饮等专业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传染病知晓率明显提高,使该人群在以后的职业工作中树立自我防护和疾病预防意识.因为该行业从业人员缺乏有关传染病知识,在其职业活动中容易造成一些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因此加强该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对阻断传染病的传播和发生意义重大.

    作者:李皓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建立农村大型聚餐监管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在广大农村,随着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婚丧嫁娶等各种大型聚餐活动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对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何加强对农村大型聚餐的管理与监督,成为我们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课题.我们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希望找出一条适合农村现状的切实有效的大型聚餐监管长效机制.

    作者:张英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9年东营市河口区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东营市河口区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卫生状况,以做好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托幼机构的管理和防控工作.方法 2009年4月-6月对我区30所托幼机构的基本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采用一般情况检查、现场调查问卷和检品随机抽样等方式.结果 1所托幼机构保健员符合要求;1所布局合理;6所配备紫外线消毒灯;26所配备消毒设施;28所建立消毒制度并记录齐全,合格率分别为3.33 %、3.33 %、20.00 %、86.67 %、93.33 %.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9.00 %.幼儿手、玩具、食(饮)具、毛巾、室内空气合格率分别为80.00 %、84.44 %、84.33 %、80.00 %、83.33 %.结论 东营市托幼机构卫生状况良好,但托幼机构部分硬件设施配备不健全,主管部门应做好监管,抓好落实,确保我区托幼机构无传染病流行.

    作者:袁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河南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财务管理督导培训情况分析

    目的 评价河南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财务培训效果.方法 根据历次接受上级督导和省级综合督导评价,对比河南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财务管理培训结果.结果 共涉及19个县(区),省卫生厅和各项目县(区)均成立了项目办.省项目办承担对县项目办的培训、督导、管理工作,每季度或半年对各项目县(区)进行1次综合督导,其中包括财务管理督导.通过督导、培训.结论 培养了一批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财务人员,为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随着项目管理的不断深入、完善与精细化,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继续探索更完善的财务管理模式和督导、培训方法.

    作者:张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河南省全球基金第三轮艾滋病项目财务管理浅析

    结合从事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财务管理工作实践,对项目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精简、高效、节约原则出发建议将财务报表科目从34个精简为23个,并对如何提高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作者:史龙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