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颖;王冬
运用摄影、摄像手段记录科研过程或实验结果是科研工作中常用的方法,不但具有直观、真实、全面、清楚等优点,而且作为科研资料,在分析研究数据、积累科研素材、建立科研档案以及展示科研成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使用价值.然而,科研过程通常包含大量实验和复杂操作,周期长,环节多,并且受现场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获取的资料往往不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为了保存和使用的需要,还需对大量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制作,以提高其使用价值.从科研影像资料获取的整个过程来看,在设备条件、技术水平等因素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摄制环节对影像资料的使用价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针对海军医学科研的特点,从摄制环节入手,确保影像资料的即时性、全面性、真实性和有序性,以大程度地提高其使用价值,对减少时间、精力、物质方面的浪费,提高工作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付国举;黄杜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近的合作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心力衰竭发病率为0.9%,其中男性为0.7%,女性为1.0%;我国现有心力衰竭患者400万[1].心力衰竭已成为心血管病中为常见的对患者危害大的疾病,在几种重要的心脏病中,目前只有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仍不断上升[2].它是一种进行性病变,一旦发病,即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仍可自身不断发展.它的基本机制就是心室重塑.针对心力衰竭的神经-体液或神经-内分泌的模型,干预在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被过度激活的神经-体液系统,尤其是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治疗都获得了巨大成功.
作者:曹国强;CAO Guo-qiang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海上平台作业人员与陆上工作人员心电图的差异.方法:对1 328例海上作业人员的静态心电图进行分析,并与陆上工作人员的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海上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陆地工作人员.结论:定期检查心电图对海上作业人员保持身体健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作者:段晓辉;陈淑华;林原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口腔颌面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很多,近年来我们采用微型夹板坚强内固定的方法共治疗63例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俊明;柳治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糖尿病皮肤水疱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皮肤表现的一种,多见于四肢,多发于糖尿病病史较长、合并多系统损害的老年患者[1].皮肤慢性溃疡,下肢肌肉萎缩,皮温降低,足背脉搏微弱等,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2].2004年12月至2006年4月我院收治糖尿病患者102例,发生糖尿病皮肤水疱的15例,占住院糖尿病患者的8.6%,经积极治疗、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启映;WANG Qi-ying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特种部队下肢疲劳骨折的X线特征性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从2003年6月~2006年2月,对56例来院就诊治疗的下肢疲劳骨折的患者全部进行患肢X线正侧位片检查和随访.结果:本组病例依据病史和X线分析,均明确诊断,经治疗后效果好,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个月;骨愈合时间1~2个月,全部恢复工作和训练.结论:下肢疲劳骨折在特种部队发病率高,X线片中具有特征性表现,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国庆;崔振华;马建国;张志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腹部外伤后脾脏破裂出血,因包膜完整,出血被限制于包膜下,临床上较常出现,因无明显内出血现象而不被发现.如果出血继续扩大,使包膜皮裂,可导致突然大量出血,应特别警惕.如上述情况开始时临床症状轻微,患者未及时就诊或疏忽,病情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因此,对有腹部外伤史的患者应及时诊断出有无脾破裂出血,争取手术时机,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金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 概述为了适应人类向海洋进军的需要,潜水技术、潜水装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潜水装具是为了适应水下环境佩戴在潜水员身上的所有器材之统称.当前,潜水装具在商业潜水、军事潜水、娱乐潜水和科教潜水等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
作者:鲁刚;金仲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内脏型肥胖患者运动疗法后的血糖、血脂的变化,探讨运动疗法对内脏型肥胖的疗效.方法:选择内脏型肥胖患者60例,施行3个月的有氧运动,测定所有入选对象运动前后的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WHR),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运动疗法辅以饮食控制,内脏型肥胖患者运动后的腰臀围比、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明显下降(P<0.01),体重指数低于运动前(P<0.05).结论:运动疗法对内脏型肥胖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李珠江;尹建峰;魏本领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做好海勤人员的健康体检是疗养院为保障海上战斗力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并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体检质量,现结合多年来体检工作的经验,对当前海勤人员眼科体检及健康鉴定的现状谈几点建议.
作者:章鲁新;姚雪芬;卞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搞好战备药材的储备与管理,是落实卫生战备工作的一项经常性任务,其目的是保证战备药材经常处于品齐、量足、质优的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执行战备任务.近几年来,我们在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战备观念,强化科学管理上狠下功夫,在战备药材储备管理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较好地保证了战备工作卫勤保障的需要.
作者:刘希廉;宋培军;刘春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对于一些昏迷、缺乏合作、咽腔异常的患者,如咽腔狭窄、舌根后坠和口腔气管插管、昏迷伴吞咽反射迟钝或丧失等患者,利用常规留置胃管法往往有困难,而利用喉镜辅助置管法又增加患者痛苦.我科2002~2004年对常规置管困难的65例患者改用引导钢丝辅助胃管置入方法,效果满意.
作者:唐晓丹;尹承宇;赵东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 美海军对舰员耐力的研究概况1.1 与舰员耐力相关的各种因素舰员耐力是指当舰员处于生理、心理与环境的应激状况下,能在安全限度内保持正常作业的能力.舰船的整体运行能力与安全水平依赖于舰员耐力的整体水平.舰员的耐力不只是疲劳问题.航海期间,舰员要面对很多危险因素,这些因素能降低舰员的体力与精力耐受力,进而影响舰员的作业能力与安全.危险因素包括舰船环境、人体生理学、心理学3个方面,比如:睡眠的数量与质量、生物钟的稳定性、性格特征(情绪状态、应激耐受程度)、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环境因素包括周围温度、湿度、光线、噪音、振动等.
作者:吕传禄;王秀平;王映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多脏器功能衰竭一直是危重医学面临的常见而严重的问题,死亡率极高.
作者:丁士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胺碘酮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增加出血危险.本文综述了胺碘酮与华法林相互作用的机制,并提出了两药合用时的应对策略.
作者:杨扬;姚均迪;林晓耘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状况. 方法:将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 法做药敏试验,按CLSI/NCCLS 2000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05年1~12月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27株,其中对头胞他啶耐药34株,耐药率为26.77%;对庆大霉素耐药44株,耐药率34.65%;对氧哌嗪青霉素耐药63株,耐药率为49.61%;对丁胺卡那耐药23株,耐药率18.11%;对头胞吡肟耐药33株,耐药率为25.98%;对环丙沙星耐药48株,耐药率37.79%.检出的铜绿假单胞对氧哌嗪青霉素高度耐药(耐药率49.61%),对丁胺卡那耐药率低(耐药率18.11%).讨论:假单胞菌在医院感染中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下呼吸道和伤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而且对目前使用的多种抗生素耐药,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非常重要.
作者:孙民;吴玲;靳本华;刘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比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FAB与WHO标准分型结果及转归,探讨WHO与FAB两种标准分型结果的异同,并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HO分型标准对既往按FAB分型标准诊断的96例MDS骨髓标本重新分型,并对部分患者后续标本进行比较.结果:RCMD型病情变化大,一般化疗效果差,转归趋向白血病性强,随MDS亚型升级发展为白血病的概率越高.结论:WHO分型标准更准确,更科学地反映MDS临床特征,对临床治疗和预后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胡典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偶测血压与动态血压在诊断高血压方面哪个更有优越性.方法:对门诊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110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所得数据通过Foxpro数据库处理,得出2种方法诊断高血压病的符合率.结果:在选择的110例通过偶测血压诊断的高血压病患者中,动态血压监测诊断出高血压病的仅27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5例.2种方法的符合率约为24.5%.男性符合率34.4%,女性符合率10.9%.结论:偶测血压不能全面反映全天的血压水平及动态变化,存在较大的偶然性;动态血压能连续记录24 h血压变化,了解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性变化,更具有优越性.因此在诊断高血压方面动态血压较偶测血压更为标准全面,尤其在诊断白大衣高血压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谢方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尼莫地平对预防和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使用方法.方法:随机、单盲,将203例偏头痛患者分成2组.尼莫地平为试验组108例,心得安为对照组95例,治疗时间均为60 d.结果:尼莫地平组的疗效优于心得安组(P<0.01),不良反应较轻微.结论:尼莫地平防治偏头痛有肯定的疗效,而且副作用小、安全、价廉、无依赖性.
作者:陈勇军;柯林红;王海英;高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普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且多见于老年人,其原因主要与老年人常合并前列腺增生、习惯性便秘等使腹内压增高及腹壁组织日趋退化有关.近年来,随着合成纤维的问世及无张力疝修补术概念的提出,应用人造材料进行无张力修补逐渐在临床推广[1].我院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对20例腹股沟疝采用巴德公司及意大利赫美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修补,近期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何玲娟;郭海鸥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