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藜芦醇对大鼠α-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

李晓媛;胡桂雨;王碧川;朱丽艳;朱丽莎;尹丽娟;韩淑英

关键词:白藜芦醇, α-糖苷酶, 糖尿病
摘要:①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②方法 体外提取大鼠小肠酶液,以麦芽糖为底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白藜芦醇对葡萄糖生成量的影响,通过酶标仪测定吸光度,计算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对α-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体内测定大鼠灌胃白藜芦醇和麦芽糖1h后的血糖值,与对照组比较,进一步验证白藜芦醇对α-糖苷酶的抑制作用.③结果 体外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增加吸光度逐渐减小,而白藜芦醇对α-糖苷酶有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大.体内白藜芦醇组大鼠餐后1h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高于阳性药物阿卡波糖组.④结论 白藜芦醇在体内体外对α-糖苷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28例脊髓损伤并发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分析

    膀胱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脊髓损伤患者由于脊髓本身与大脑中枢的联系通路受到损害或中断,而引起膀胱及尿道功能障碍,造成反复感染和尿潴留,需要长期留置尿管或造瘘管,从而导致膀胱防御机制减退,膀胱结石的概率也显著增高.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们调查分析了28例脊髓损伤并发膀胱结石的患者,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关晓海;高伟兴;李晓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CAI课件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弊端及解决方法

    CAI课件(即以网络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当今医学教育中越来越被人们赏识,教师们纷纷采用这一教学方法,去制作运用它,成为当今医学教育的一种潮流.组织胚胎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的学科,属于生命科学中形态学科的范畴,由于研究的是肉眼看不见的微细结构,所以教材中使用大量的插图,以便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直观地学习.近几年,好多教授组织学的教师也尝试自行制作CAI课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使用.使用CAI课件在组织胚胎学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优点,如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降低教学的难度,再比如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是CAI课件并非完美无缺,它也存在一些弊端.本文就有关CAI课件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弊端及解决方法提出以下几点.

    作者:蒙兆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深静脉置管两种封管方法的比较

    深静脉置管由于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并且具有保留时间长、应用范围广、保护外周血管、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ICU、血液科、肿瘤科等临床科室.为防止导管堵塞、延长留管时间,我科对66例使用深静脉置管输液的患者随机采用肝素防凝法和生理盐水加压防凝法,并对其效果进行了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刘欣;王燕;郑晓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骨髓坏死2例报告

    骨髓坏死是指骨髓中造血细胞发生原位死亡和基质的大面积坏死[1,2].常继发于恶性肿瘤、白血病以及感染等多种疾病,预后较差.我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占英;闫俊芝;杜志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电切加药物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增殖性改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近年研究认为腺性膀胱炎有恶变倾向.我院2004年5月~2009年2月共收治39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等离子双极电切加膀胱灌注丝裂霉素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滨;王沛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体温变化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①目的 研究入院后体温变化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SIP)的相关性.②方法 检测446例脑梗死患者入院时体温及48小时内体温变化,按进展与否分为进展型与非进展型,进行病例对照分析,并按体温变化水平分成3亚组,以线性趋势性卡方检验和相关分析,分析体温变化与卒中进展存在的关联强度并验证二者的相关性.③结果 入院后48小时内体温变化在进展型与非进展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体温升高与卒中进展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二者呈正相关.④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体温升高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对其积极合理干预有利于减少SIP的发生发展.

    作者:周玉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诺佛沙星、前列康联用致戒酒硫反应2例报告

    近年来,感染性疾病在应用抗菌素药物过程中或停药后饮酒,引起戒酒硫反应的报道增多.现对我院收治的2例戒酒硫反应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戚克岭;李保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耳鼻喉科门诊有创性治疗的护理干预

    耳鼻喉科病种繁多,相关治疗也较复杂,尤其有创性治疗为常见,如咽鼓管吹张、上颌窦穿刺、假性囊肿穿刺加压包扎等.当疾病明确诊断并需要进行有创性治疗时,患者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性格特征,对疾病会有不同的态度.而患者的认知态度和护理干预都会影响疾病的转归.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对门诊治疗的256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琴;王丽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锐性解剖及颈肩技术在治疗小儿斜疝中的应用体会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常见的先天发育异常,发生率较高,为0.8%~4.4%,多为右侧[1].随着微创观念的建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经外环口处,通过做一个长约1~1.5cm的横行小切口,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由于切口狭小,使手术暴露及解剖困难都明显加大.

    作者:左勇;金永明;梁高华;黄小平;盛松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42例水痘患者的护理

    水痘是儿童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传染,也可因接触患儿疱疹内的疱浆通过衣服、用具、玩具传染.其传染性很强,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常在小学校园,幼儿园等场所流行.成人也有发病,临床上以发热、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并同时存在为特征[1].我院感染科2007年1月~2009年6月共收治水痘患者42例.均治疗痊愈出院,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孟华;徐玉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立足精细化管理全面构筑医德医风和谐工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对传统的医德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医德医风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的热点和医院管理的难点.新形势下,实行精细化管理是从源头上确保医疗安全的首选之策,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医疗秩序,提升服务水平,净化医疗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叶锋;周影;扈长茂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幽门梗阻34例诊治分析

    幽门梗阻是一种常见的上消化道综合征,临床诊断并不困难.过去一直认为溃疡病是幽门梗阻的主要病因[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疾病谱的变化,幽门梗阻的病因亦有很大的变化,本文回顾性分析宝坻区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09年8月间34例幽门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作者:何志国;冯福梅;白景珍;张建生;吴会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含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目前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若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产妇的生命.因此积极预防产后出血,是降低产妇病死率的关键.本文观察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由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复杂临床综合征,属中医学惊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等范畴[1].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很大进展,参麦注射液是临床常用药物,本文旨在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作者:宋雪莲;王爱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进展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性和溶骨性椎体压缩骨折普遍增加.传统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包括卧床休息,止痛,应用支具,以及功能锻炼.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三维成像检查包括影像引导下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有了飞速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治疗方法.1987年法国的神经放射学医师首先报道了这一技术.1994年该技术在美国应用并逐步推广于治疗脊椎血管瘤、骨髓瘤、溶骨性转移肿瘤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等患者,在国内也逐步开展起来,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止痛和椎体强化作用[1].本文就这一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英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E-选择素与脑梗死

    目前关于E-选择素(E-selectin )与脑梗死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E-选择素的结构、表达、作用以及在脑梗死时E-选择素的变化、抗E-选择素治疗对脑梗死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剑;王大力;张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生肌膏与敷贴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压疮目前治疗的方法很多,我科从2006年以来,应用伤口敷料配合生肌膏治疗压疮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自2006年以来我科收治的Ⅱ期以上压疮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60~85岁.部位:骶尾部、髂嵴、踝跟,分期Ⅱ期~Ⅳ期,面积:2cm以下5例,2~3cm10例,4~5cm12例,6cm以上3例;对照组为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1~84岁.部位:骶尾部,髂嵴,踝跟,分期Ⅱ期~Ⅳ期,面积:2cm以下4例,2~3cm10例,4~5cm11例,6cm以上5例.两组年龄、性别、意识、活动、大小便失禁情况、全身营养状况、压疮分期及面积大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作者:董申琴;邵小青;靳春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小儿全麻术后恢复期护理

    由于婴幼儿的解剖、生理和心理都与成人不同,所以手术后恢复期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患儿年龄小,生理代偿能力较弱,对全麻药物的代谢和耐受力有限.因此,恢复期是并发症的高发期,应该对患儿进行严密监测,细心观察,正确治疗和精心地护理.

    作者:杨春霞;朱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学习模式.在高职教育中,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通过对学习目标、内容、方法等因素的重组,创设师生互动交往的教学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过程,这个过程期望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适应工作行为.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将管理者置于模拟情景管理之中,使每个学生有施展个性能力的机会和舞台,将自我学习与自我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作者:周宁;张文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外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致变态反应1例

    1 病历介绍患者,女,56岁.因左眼上睑出现红﹑肿﹑痒﹑痛,在家自行滴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眼药水2天无好转,遂来我院就诊,患处改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涂眼药膏5分钟后,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诉心慌﹑胸闷,心率108次/分,血压95/60mmHg.立即平卧﹑保暖,用盐水清除涂于患处的眼膏,肌注非那根25mg,静注地塞米松10mg.半小时后患者症状缓解,改用红霉素眼膏涂患处,无以上症状.

    作者:洪春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