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兵;殷洪斐;吴锋
病理学是一门侧重于形态教学与科研的基础学科.为了充分展示形态学的病理表现及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先后制作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computer aided instrucion,CAI)和多媒体课程体系,在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宋旭东;卢鹤翔;孙瑞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通过对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分析,发现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修正,提高影像质量.②方法 抽取我院进行质量控制前后CR影像各1000例,由3位高年资技师对影像进行分析,分别统计甲、乙、丙级片和废片率,并对原因进行分析统计.③结果 第1组甲片率79.2%、乙片率16%、丙片率4.8%、废片率0%;第二组甲片率91.3%、乙片率6.8%、丙片率1.9%、废片率0%.实行质量管理后甲片率上升了12.1%、乙片率下降了9.2%、丙片率下降2.9%;位置不正、录入信息错误、异物、伪影、摄影条件、后处理不当是乙、丙片产生的主要原因.④结论 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诊断设备、器材的各种性能和指标进行检测和维修,并对图像制作过程监测和加以校正,可以获得高质量图像以满足诊断的要求.
作者:尹梅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分析脑脊液中肠道病毒(EV)RNA的检测结果,了解所检测的RNA病毒在脑膜炎中的致病作用.②方法 检测脑脊液标本EV RNA应用EV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③结果 无菌性脑膜炎组EV RNA的阳性率为31.1%(47/151),其中儿童组42.6%(26/61)、成人组23.3%(21/90),两组阳性结果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37例对照组未检出EVRM.④结论 EV是导致无菌性脑膜炎的重要病原体.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可以用于脑膜炎的临床病原学诊断.
作者:关慧臻;杨桂梅;薛承岩;李桂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探讨CA19-9对胰腺癌诊断及其在治疗中的意义.②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11例慢性胰腺炎和45例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A19-9含量.③结果 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浓度平均(230.70±210.50)U/mL,显著高于慢性胰腺炎患者(26.80±5.76)U/mL(P<0.01),手术后2周患者与对照组比较CA19-9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后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CA19-9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均较高,分别为84.4%、81.8%和83.9%.④结论 CA19-9检测对胰腺癌诊断、治疗及复发、转移时监测均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李淑坤;司雁菱;高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雄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②方法 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雌激素治疗组(E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测定缺血2小时再灌注24小时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③结果 SO组和E组SOD活性显著高于I/R组,MDA含量显著低于I/R组.④结论 雌激素可以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自由基的产生,从而提供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尚淑玲;王大力;赵晓晶;高素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简称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②方法 对照组32例鼻导管吸氧+药物治疗,观察组32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用BiPAP鼻/面罩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2小时、24小时、1周后动脉血气分析变化和临床各项指标的变化.③结果 观察组治疗2小时后pH改善,PaO2明显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PaCO2降低,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2小时各指标无明显改善,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治疗24小时、1周后pH改善,PaO2明显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PaCO2降低,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24小时、1周后PaO2有改善(P<0.05),pH、PaCO2无明显改善,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pH改善,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降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改气管插管有创通气率(简称插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④结论 BiPAP鼻/面罩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优于鼻导管吸氧,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插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手癣中医称为鹅掌风,是一种常见的浅部霉菌病.其特点为手部皮肤干燥,脱皮,皮损表现以皮下有小水疱,散在或密集,不久疱壁破裂,叠起白皮,中心已痊愈,四周继续起疱疹,伴自觉瘙痒,且常单侧发病,亦可双侧,易反复发作.
作者:刘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鼻内镜微创外科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对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效果也已得到专家的肯定.目前,有关鼻内镜微创外科技术对嗅觉、鼻通气阻力及其它生理功能的影响等的研究正在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宝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探讨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有效性.②方法 收集入住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41例,分别计算其入院前3天内NIHSS评分,并进行验证,建立回归模型.③结果 441例患者的NIHSS评分为2~31分,其中279例生存者评分平均为(9.94±4.51)分;162例死亡者评分者评分平均为(19.72±6.0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到死亡风险模型.④结论 NIHSS评分系统构建的回归模型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
作者:王大力;彭延波;邢磊;赵晓晶;常莉莎;张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更要面对新时代,开拓新思路,寻求新载体,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增创新优势.
作者:伍志新;郑杉;王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实施心衰控制和心律失常控制的综合疗效.②方法 128例老年CHF患者分为两组,即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组和不并发VA组,对并发VA组在常规纠正心衰的基础上视具体情况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主要是胺碘酮或β-受体阻滞剂,剂量个体化.③结果 对CHF并发Ⅱ、Ⅲ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抗心律失常治疗,能够尽快改善临床症状,纠正心衰,降低CHF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④结论 对CHF并发VA的患者,根据其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在纠治心衰的同时,积极控制潜在恶性或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能改善心衰患者预后,降低其住院期间的病死率.
作者:闫晋康;贾竹叶;王芸芸;张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探讨感染性骨筋膜间室综合征(SOCS)的诊断、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及治疗效果.②方法 回顾分析5例住院患者及文献报道的23例SOCS患者的病例资料.③结果 细菌经皮肤伤口直接侵入所引发的SOCS病例,治愈率82%;细菌经血运转运定植所引发的SOCS病例治愈率33%.④结论 对有感染征象并伴有典型骨筋膜间室综合征表现的患者及时地测量间室压和尽早地切开减压是决定疗效的关键.
作者:刘楠;许赞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是化学药物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为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1],当粒细胞降至0.4×109/L以下时,需要对患者采取严密的保护性隔离措施,使之有效地减少感染机会,安全度过危险期.
作者:刘霞;靳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实施方案,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导向作用.
作者:陈莉欣;葛学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外语教学,特别是大班外语教学呈现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学习心理影响学习效果的角度出发,对大班外语教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探讨如下.
作者:周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氢氟酸是一种元机酸,具有强烈腐蚀性,可以引起特殊的生物性损伤.与常用的盐酸或硫酸不同,氢氟酸生物学作用包括两个价段:首先作为腐蚀剂作用于表面组织;其次,由于氟离子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可以引起组织液化坏死,骨质脱钙和深部组织迟发性剧痛.
作者:吴志芳;文安笑;张本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脑动脉瘤是因颅内某部位的动脉壁局限扩大的脑血管疾病,多因动脉壁局部薄弱和血流冲击而形成,极易破裂[1].动脉瘤破裂后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患者即使能从出血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也还面临着再次出血的威胁,而再次出血后病死率更高[2].
作者:高早琼;张敏;黄友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是妇科难治性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虽有多种,但治愈率较低,复发率较高,特别是经手术治疗后仍有复发.
作者:王立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坚强内固定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颌骨内固定技术,也是近年来口腔颌面部各类骨折后的主要治疗方法.颌骨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正常的咬(牙合)关系及颌面解剖形态,是评价颌骨骨折治疗效果的标准.
作者:侯彩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