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波
重症胸外伤伴多发伤是胸部创伤的重要特点,为提高重症胸外伤并发全身多发伤的救治水平,1993年10月~2006年10月,我院收治以严重胸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260例,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史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0%,就诊时40%~50%为Ⅲ期,绝大多数失去手术机会,多选择放射治疗和化疗.NSCLC对放射治疗和化疗敏感性差,二者单独治疗的疗效不理想.
作者:纪凡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坚强内固定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颌骨内固定技术,也是近年来口腔颌面部各类骨折后的主要治疗方法.颌骨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正常的咬(牙合)关系及颌面解剖形态,是评价颌骨骨折治疗效果的标准.
作者:侯彩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水解所有细胞外基质的一种蛋白水解酶,被认为是机体生理重建和病理破坏的主要基础因素之一,过去认为其在肿瘤细胞的扩散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志翔;张柳;LIU Zhixiang 刊期: 2007年第03期
1 初等变换矩阵的行与列的初等变换在线性代数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有3种类型,即:①互换第i行(列)与第j行(列),记为ri(←→)rj或ci(←→)cj.②第i行(列)乘上非零常数k,记为k·ri或k·ci.③第j行(列)的k倍加到第i行(列),记为ri+k·rj或ci+k·cj.
作者:李淑霞;张永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临床实践教学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在实习过程中加强临床实习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学生党员作为实习生中的骨干力量和带头人,如何有效地将他们置于组织的监督和管理之下,并且做好他们的继续培养和教育,则更是关乎临床实习教育成败的关键.
作者:吴秀萍;李朝征;周磊;陆映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脑动脉瘤是因颅内某部位的动脉壁局限扩大的脑血管疾病,多因动脉壁局部薄弱和血流冲击而形成,极易破裂[1].动脉瘤破裂后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患者即使能从出血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也还面临着再次出血的威胁,而再次出血后病死率更高[2].
作者:高早琼;张敏;黄友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以滑膜细胞增生,血管翳形成,单个核细胞浸润,进而软骨侵蚀和关节破坏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性关节炎明显特征是滑膜衬里层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生[1].
作者:朱丽艳;杨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新型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介入性治疗手段的应用,非发酵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这些细菌由于细胞膜通透性障碍而对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加之这些菌株极易产生获得性耐药,从而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作者:胡锡池;严子禾;吴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原发性肝癌(PHC)是一种病程短、发展快、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对于肝癌患者能否赢得佳治疗时机,延长生命,早期的准确诊断尤为重要.2005年6~12月,我院通过对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及血清铁蛋白(SF)的联合检测,探讨其对肝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报告如下.
作者:邢桂芝;周秀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探讨MMP-2及其抑制剂TIMP-1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病理分型的关系.②方法 采取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38例肺癌组织中的MMP-2和TIMP-1表达.③结果 MMP-2蛋白的表达与肺癌的病理分类及肿瘤大小无关,而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显著关系,而TIMP-1蛋白表达与肺癌的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但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无关.④结论 MMP-2和TIMP-1的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与TNM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肺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钟霭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医患关系应是和谐的关系.在与疾病的共同斗争中,医生和患者应该成为朋友,但遗憾的是现在有些医生没有做好.近年来,解决医患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成为摆在我们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孟祥海;于素静;常卫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探讨p38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小管间质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②方法 用Wistar大鼠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A)和糖尿病组(B).用免疫组化和RTPCRR方法观察肾小管间质p38MAPK和TGF-β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HE和PAS染色,光镜观察动物肾小管形态学改变;生化法测定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及24小时尿蛋白.③结果 p38MAPK和TGF-β1在DM大鼠肾小管间质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④结论 糖尿病状态下,p38MAPK和TGF-β1在大鼠肾小管间质活性明显增高,它们可能共同参与了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过程.
作者:王岚;李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分析10种疾病在不同等级医院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②方法 采用统计描述、秩和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对16所医院3002例病案首页数据进行分析.③结果 不同等级医院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有统计学差异和临床意义.④结论 单病种付费影响因素包括医院的级别、付费类别等多种因素,并针对单病种付费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作者:艾南极;蔡久志;曹志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癌性胸腔积液是癌症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胸腔灌注化疗,积极有效地控制积液,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2004年1月至今,我院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于胸腔内进行胸腔灌注化疗,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杨淑英;胡春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比较雷米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依托咪酯、维库溴铵及异氟醚静吸全麻辅以利多卡因(2%)表面麻醉处理支撑喉镜手术麻醉效果.②方法 支撑喉镜下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F组)及雷米芬太尼组(R组),每组20例;观察和记录麻醉诱导、插管、支撑喉镜下心血管反应、术中知晓、术后恢复及不良反应情况.③结果 R组与F组比较,血压、心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呼吸恢复、呼唤睁眼、拔管时间R组与F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结论 雷米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依托咪酯、维库溴铵及异氟醚等可控性强的药物静吸全麻,辅以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便于术中操作,适合支撑喉镜下手术,术后即醒,防止苏醒期危险.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通过对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分析,发现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修正,提高影像质量.②方法 抽取我院进行质量控制前后CR影像各1000例,由3位高年资技师对影像进行分析,分别统计甲、乙、丙级片和废片率,并对原因进行分析统计.③结果 第1组甲片率79.2%、乙片率16%、丙片率4.8%、废片率0%;第二组甲片率91.3%、乙片率6.8%、丙片率1.9%、废片率0%.实行质量管理后甲片率上升了12.1%、乙片率下降了9.2%、丙片率下降2.9%;位置不正、录入信息错误、异物、伪影、摄影条件、后处理不当是乙、丙片产生的主要原因.④结论 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诊断设备、器材的各种性能和指标进行检测和维修,并对图像制作过程监测和加以校正,可以获得高质量图像以满足诊断的要求.
作者:尹梅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探讨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有效性.②方法 收集入住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41例,分别计算其入院前3天内NIHSS评分,并进行验证,建立回归模型.③结果 441例患者的NIHSS评分为2~31分,其中279例生存者评分平均为(9.94±4.51)分;162例死亡者评分者评分平均为(19.72±6.0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到死亡风险模型.④结论 NIHSS评分系统构建的回归模型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
作者:王大力;彭延波;邢磊;赵晓晶;常莉莎;张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观察严重创伤患者接受谷氨酰胺治疗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LPS)水平的变化,以初步阐明谷氨酰胺促进严重创伤患者小肠黏膜损伤修复的机制.②方法 将26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成谷氨酰胺组(GLN组)和对照组(C0N组),GLN组患者给予口服谷氨酰胺(GLN)0.30 g/(kg·d),疗程21天.CON组给予安慰剂.分别与伤后第1、7、14、21天晨留取患者空腹静脉血6 mL.同时采集2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血清作正常对照.分别检测血清DAO、TNF-α和LPS浓度.③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清DAO、TNF-α、LPS水平在第1、7、14天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第21天3组DAO、TNF-α、LPS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GLN组和CON组在第1、7、14天血清DAO、TNF-α、LPS水平差异有显著性,第21天时无显著性差异.④结论 GLN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严重创伤患者血清DAO、TNF-α、LPS水平,促进小肠黏膜损伤的修复.
作者:袁权利;于柏龙;刘建辉;白净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气管切开后气道自身湿化作用明显降低,甚至消失,造成管腔内分泌物黏稠,阻塞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易导致细菌的侵入.
作者:陈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