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渊;雷宇;李海峰;孙明莉
女舰员作为舰船上的新生力量,担负着与男舰员相同的工作任务.与男舰员相比,女舰员具有独特的性别优势,她们更加耐心细致,在一些特殊岗位常常发挥着男舰员不可替代的作用[1].但在远航任务中,由于任务时间长、工作紧张、压力大,加上女舰员特殊的身心特点,决定着她们更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心理健康[2].“和谐使命-2013”任务期间,女舰员在远航各阶段都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现将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原因,总结有针对性的调适策略,以期为今后各类远航任务中做好女舰员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郭红霞;杨敏;吴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航空交通的日益发达,潜水员在潜水后飞行的情况越来越多.潜水结束后一定时间内,潜水员体内惰性气体仍处于一定程度的过饱和状态,乘坐飞行器,气压下降,惰性气体的过饱和程度会加大,一旦超过安全范围,惰性气体就会逸出,形成气泡,导致减压病,或使原有减压病病情加重,甚至威胁生命.
作者:张辉;姜正林;徐伟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潜水活动发展至今,已成为国民经济、国防、体育运动和健身娱乐以及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手段.随着潜水事业的发展,潜水员的数量不断增加.潜水员是潜水事业发展的主体,尤其是在商业潜水和军事潜水中,他们的健康和安全事关潜水事业的前途和命运[1].要保障潜水员的健康与安全,其中之一就是培养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潜水高气压作业保障人员.
作者:刘文武;刘刊;陶恒沂;郑娟;徐佳骏;徐伟刚;李润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执行长远航任务的舰员在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变化规律,为以后长远航舰员选拔、制定认知功能损害防治或认知功能增强方案等提供科学指导依据,以减少军队长远航任务的事故发生率.方法对执行为长远航任务的185名舰员进行紧密跟踪研究,采用职业倦怠量表、连线测试(A、B)、持续操作测试软件(CPT)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结果 在为期3个月的长远航期间,舰员在航行35 d时的倦怠程度均大于航行前1周和航行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线测试A、B的完成时间均大于航行前1周和航行后1周的完成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T2、3、4位数的综合得分均低于航行前1周和航行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远航影响舰员的信息处理速度、推理、注意力、警觉性等认知能力.
作者:杨媛媛;刘夏阳;欧阳辉;连涌杰;蒋春雷;王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南海岛礁远离大陆,官兵长期处于高温、高盐、强风、缺乏新鲜食品等恶劣环境中.既往研究表明[1-2],陆勤官兵守礁3个月前后对比,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FIB)降低有显著性差异;又经补给、药物干预后,官兵守礁前后凝血指标比较,PT仍然延长有差异,分析可能与维生素K缺乏有关.既往研究表明,陆勤官兵守礁前后上述指标有变化,但舰艇官兵3个月值班前后的凝血指标未见报道,反映南海值班官兵血清维生素K营养状况的相关指标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II)含量也未见报道.
作者:丁冰泉;何俐勇;张甜城;胡艳;许辉;刘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潜艇远航航程远,潜航时间长,海区气象复杂,生活条件艰苦,舱室狭小、拥挤,空气质量差、有害气体多、室温高、噪音大,轮班、值勤频繁,艇员身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加之见不到阳光,生活枯燥乏味,很容易导致抑郁等心身疾病的发生[1].
作者:迟强;王黎黎;许鹏;卢山;徐珺洋;孙立;张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因饮散装白酒,视物模糊24h,加重伴视力下降4h于2016年6月8日入我院.患者入院3d前饮散装白酒150 g后胃部烧灼痛,1d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入院前24 h出现视物模糊,4h内视力急剧下降,可视距离由3 m逐渐缩短至0.5m,遂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114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0/83 mmHg.心肺查体未见异常.上腹部剑突下轻微压痛,余腹部查体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右眼无光感,右眼瞳孔直径8.0 mm,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迟钝,眼底见视乳头界清,C/D≈0.4,黄斑区中心凹反光反射存在.左眼视力指数/15 cm.左眼瞳孔直径约5.0 mm,直间接对光反射(+),眼底见视乳头界清,C/D≈0.4,色淡.
作者:金小渊;雷宇;李海峰;孙明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平坦型突发性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的疗效.方法 对71例经HBO治疗1次/d,10 d为1个疗程的平坦型SH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常规治疗无效后采用HBO治疗44例,为对照组;在初始治疗时即采用HBO治疗27例,为HBO组.将治疗前后4个频率(500、1 000、2 000、4 000 Hz)气导纯音听阈均值(PTAs)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PTAs分别为(59.50±10.58) dB HL和(39.18±18.95) 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PTAs分别为(60.81±10.40)dB HL和(31.89±16.24)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61.36%和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6,P<0.05).2组患者发病至HBO开始治疗时间分别为(16.32 ±3.65)d和(9.07 ±6.8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中>14d为53.33%(30/44),观察组中≤14 d为90.0%(2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HBO开始治疗时间与疗效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治疗时间与疗效呈正相关(r=0.434,P<0.05).结论 HBO治疗应该作为综合治疗手段之一用于平坦型SHL的治疗,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刘清华;赵文佳;徐鹏军;孟庆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海军舰艇部队呼吸系统主要疾病构成及历年变迁特点,为海军舰艇部队卫勤保障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海军后勤部卫生部2005年1月至2014年1 1月的全部《军队卫生统计报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发病特点,并与以往不同时期海军舰艇部队呼吸系统疾病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1)2005-2014年海军舰艇部队疾病总顺位前5位: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外伤、癣、单纯性腹泻,合计占比61.7%.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总顺位排名第1位,占比39.0%.(2)2005-2014年海军舰艇部队各系统疾病总顺位前5位: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损伤、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合计占比93%.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总顺位排名第1,占比53%.(3)2005-2014年海军舰艇部队呼吸系统疾病总顺位前5名: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鼻炎、支气管炎、肺炎,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总顺位排名第1,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占比74%.(4)2005-2013年海军舰艇部队上呼吸道感染年发病率波动在93%~110%.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海军舰艇部队常见疾病,重视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晓阳;姜毅;方庭正;段蕴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8岁,2012年4月查体发现原发性肝癌,遂于我院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3个月后行肝Ⅶ段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定期复查上腹部CT及肝肾功能.3年后腹部CT发现肝占位性病变,考虑肝癌复发,行射频消融术+肝肿瘤活检术(确诊复发),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谷健;万金娥;王建红;仲蓓;林绍梅;徐晶;王培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腮腺是涎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中大的腺体,腺实质分为许多小叶,由分支的导管及末端的浆液性腺泡组成[1].腮腺混合瘤是涎腺肿瘤中常见的一种[2].笔者对1名长期在海上作业的船员经超声诊断出的腮腺混合瘤图像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居秀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潜艇的续航能力不断提升,艇员执行长航任务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潜艇内部特殊的环境因素可以使艇员的视觉功能发生变化[1],其影响因素主要为潜艇内部环境空间狭小,采光不足,空气湿度、环境温度不稳定,艇员工作压力大,昼夜生理节律被打乱,精神紧张,休息时间不足等,都容易导致视觉功能疲劳[2-3].加上中枢神经系统累积性疲劳,可造成视觉功能下降,进而导致眼部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艇员对目标的判断能力.现就潜艇艇员长航前后视功能变化的评价指标、相关原因、视功能改变造成的眼部疾病以及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刘菲;韩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大鼠行为学变化和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66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组和高压氧(HBO)组.通过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通过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CO组大鼠在旷场实验中15 min内中央区路程[(134±87) cm]与对照组[(33±31) cm]和高压氧治疗组[(22±21) cm]相比,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区停留时间[(26±13)s]与对照组[(7±7)s]和HBO组[(4±3)s]相比,均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组在高架十字迷宫中5 min内开臂滞留时间[(30.46±17.33)s]和开臂路程[(14.91±10.59) cm]与对照组[(66.07 ±27.68)s]和[(32.58 ±7.95)cm]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BO组[(76.21±32.05)s]和[(35.29 ±20.64) cm]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中毒组脑组织的T-SOD和CuZn SO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HBO组(P<0.05),CO中毒组脑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HBO治疗后脑组织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 HBO治疗可改善由CO中毒所致的行为学异常.急性CO中毒后抗氧化能力降低,而给予HBO治疗后,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
作者:李蓉;岳荣;迪力达尔;李娅;薛莉;谢小萍;暴军香;李金声;王文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神经电生理疗效.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84例CTS患者分成甲钴胺组28例、高压氧组26例和高压氧联合甲钴胺组28例,甲钴胺组予甲钴胺治疗,高压氧组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联合甲钴胺组予甲钴胺及高压氧协同治疗,治疗前后均行电生理检查.结果 治疗后,高压氧联合甲钴胺组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运动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波幅均高于治疗前(P<0.05),CMAP潜伏期(BML)低于治疗前(P<0.05);甲钴胺组治疗后[(30.22 ±3.18) m/s]正中神经SCV高于治疗前[(29.54±2.61) m/s](P<0.05);高压氧组治疗后正中神经SCV、MCV高于治疗前(P<0.05);高压氧组、高压氧联合甲钴胺组正中神经SCV、CMAP波幅较甲钴胺组明显提高(P<0.05);高压氧联合甲钴胺组正中神经SCV较高压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CTS效果显著.
作者:朱连海;丁莉;李新玲;陆珍辉;凌卓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常压氧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选取于本院诊治的93例老年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48例采用常压氧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45例仅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的差异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9%)显著高于对照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arthel评分[(7.4±4.1)分,(56.3±15.2)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1.2±5.4)分,(43.3±1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动态血压参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常压氧联合高压氧治疗疗效更显著,具有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改善生活质量等积极意义.
作者:方根强;王根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肺癌是世界上常见且治疗较困难的恶性肿瘤之一,现治疗方法仍然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但治疗结果仍难以令人满意[1].肺癌早期诊断十分困难,一旦临床确诊,临床分级已属中晚期,从而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2],从而化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来说,化疗敏感性差,且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如何降低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损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高压氧治疗无创、安全,能增强化疗效果,已经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得到证实[1-2].为了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笔者于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对13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治疗后的跟踪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军;王超;崔红梅;彭传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高压氧治疗后出现皮下气肿为常见并发症,且手术后该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我科2012年因患者病情需要在气管切开后24 h内行高压氧治疗,发生皮下气肿1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从事地下管道维修工作.患者进入约4 m深污水井作业,未做防毒措施,进入下水道约30 min后被同事发现昏迷,10 min后被同事救出.
作者:张美娟;王晓红;吕福祥;于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易燃的具有“臭鸡蛋样”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硫化氢中毒多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目前为我国职业性急性中毒的第2位(仅次于CO中毒)[1].有文献报道[2],硫化氢所致职业性急性中毒的病死率高达23.1%~ 50.0%,其接触浓度和暴露速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损伤的程度也越严重.其中低浓度接触会刺激眼部和呼吸道黏膜,而高浓度接触可造成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多脏器损害,患者病情发展迅猛,病死率极高.目前,急性硫化氢中毒在临床上仍缺乏特效解毒药,通常以高压氧治疗、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及时脱离中毒环境、及早给予氧疗是急性硫化氢中毒救治成功的关键[3].我院对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硫化氢中毒130例患者实施高压氧综合治疗,疗效显著,且预后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脊髓组织中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SCI大鼠ERS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HBO治疗减轻SCI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损伤组(SCI)和高压氧组(SCI+HBO).每组24只,其中各组依据观察时间又分为第1、3、7、14天4个亚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SCI模型.术后各时间点用BBB(Basso,Beattie and Bresnahan score)评分评价后肢运动情况;取损伤脊髓组织行TUNEL(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dUTP nick-end labeling)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S相关因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H2-terminal kinases,JNK)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术后第7、14天,SCI+HBO组大鼠BBB评分明显高于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d,SCI+ HBO组大鼠TUNEL阳性细胞率明显低于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SCI+ HBO组GRP78阳性细胞数较SCI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SCI+ HBO组JNK的阳性细胞数及caspase-3的表达较SCI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I后HBO治疗明显增加损伤脊髓组织GRP78、降低JNK及caspase-3的表达,减轻ERS反应,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提高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评分,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刘雪华;李茁;杨晶;梁芳;王泳;高春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据聂谋福[1]统计,空军飞行人员FD发病率高达22.60%.飞行期间如出现FD症状可对飞行人员的操作、情绪、注意力分配产生显著影响,严重者可能影响飞行人员任务的完成.如患者是飞行要求更高的战斗机飞行员,则后果可能直接危及飞行安全.飞行人员在进行飞行活动时会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FD的症状.现将国内外关于FD发病机制以及飞行活动中各因素对胃肠功能影响的研究做一简要概述.
作者:李大鹏;凌翔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