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猝死38例诱因分析

曹春波;宫延荣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猝死, 诱因
摘要:2000~2003年,我们收治住院或出院后发生的冠心病猝死38例患者,对其诱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冠心病猝死的发生规律,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阑尾炎26例临床分析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目前,绝大多数阑尾炎患者均能早期就医,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然而,临床医师仍时常在其诊断或手术的处理中遇到麻烦.1997年以来,我们收治以肠梗阻为首发的阑尾炎26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曙光;苏英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生理学教学实验中的干扰现象及其排除方法

    干扰是生理学实验中对正常的实验现象和结果产生影响多见的也是严重的因素.不同的实验内容、实验仪器及实验方法产生干扰的原因各不相同,其干扰现象及排除方法也不同.识别不同的干扰现象和掌握其排除方法,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福伟;崔国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前血糖及心功能与病死率的相关性

    冠心病(coronary arterial disease,CAD)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是DM常见的并发症.2001年8月以来,我们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作前有无DM患者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探讨其与心功能及病死率的关系.

    作者:杨瑞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无菌粉针剂生产中不溶性微粒的控制

    ①目的探讨静脉用药中不溶性微粒在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方法.②方法对我厂无菌粉针剂不溶性微粒分别采用公用设施系统、操作系统、工艺物料系统、用具及设备系统进行检测.③结果采取净化、清洗、消毒等一套严格控制措施,可有效地控制洁净区空间的不溶性微粒浓度.④结论使洁净区环境洁净度优于部颁标准,生产中可减少药物被不溶性微粒污染.

    作者:余慕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APC蛋白的分子结构及其生物学意义

    腺瘤样的结肠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PC),其基因通过连锁分析定位于5号染色体长臂的2区1带(5q21),以显性方式遗传,其cDNA克隆序列[1]分析显示为一个8538个核苷酸组成的开放阅读框架,基因含有15个外显子,全长125Kb,APC基因的mRNA长8.5Kb,编码284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ACP蛋白在信号转导、细胞分裂、细胞黏着和家族性结肠息肉(familial polyposis coli)的癌变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岸平;宁树成;赵丽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γ-干扰素和腺苷脱氨酶在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的征象,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临床上仍有20%~30%的患者用常规的诊断方法不能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笔者选择2003年1月~2004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62例,通过检测患者胸液中γ-干扰素(γ-INF)和腺苷脱氨酶(ADA)水平,探讨其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变化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雅;吴亚男;郑晓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上消化道出血(UGH),在ACVD中的发病率为14.6%~51.8%[1],预后差,病死率高达48.1%[2].我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ACVD并发UGH患者129例,体会到加强护理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艳清;王凤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B超引导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治疗外伤后肝内胆汁湖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26岁.于2000年5月6日乘坐大卡车时与一辆卡车相撞,被摔出车门.第3天出现右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皮肤、巩膜黄染、发热,体温高39.6℃,小便黄色,食欲差.血常规:白细胞13.62×109/L,中性0.822,Hb 71g/L.血生化检查:GOT 72.5U/L,GPT 114.9U/L,TB 368.2/μmol/L,DB 194.5/μmol/L,γ-GT 534.0U/L,LDH 700.2U/L.B超检查示:肝左内侧叶可探及12.2cm×12.0cm×9.9cm的不规则液性暗区,其内可见絮状沉积物回声,肝内胆管轻度扩张.经保肝、降黄、抗炎等治疗半个月,腹痛、发热缓解,黄疸消退.

    作者:图雅;徐利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研究

    21世纪给图书馆界提出了新的课题,一方面,图书价格持续上涨,图书馆购书经费却非常紧张,并且,图书市场发展变化巨大,出版发行物品种类繁多,而另一方面,在大量媒体信息的冲击下,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出现了时效性强、涉及新学科知识面广等特点.这给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藏书采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认为,提高采访人员素质,充分利用有限经费,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首要任务.

    作者:史连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上腹部人字型切口行双肾及肾上腺疾病手术的体会

    2000年5月~2003年10月,我院采用上腹部人字型切口,一期手术治疗双肾癌3例,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成;吕坚伟;黄翼然;薛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腹部创伤的诊治体会(附127例报告)

    ①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诊治经验.②方法回顾分析127例腹部创伤患者临床资料.③结果本组127例均行开腹手术,治愈119例(93.7%),死亡8例(6.3%),死亡原因: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严重的颅脑外伤,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伴呼吸窘迫综合征.④结论对于腹部创伤患者,特别是多发性损伤的患者,应进行腹腔穿刺、X线、B超及CT检查,迅速准确地作出病情诊断,及时把握手术时机,探查要全面仔细,避免遗漏受损脏器,根据腹部各脏器损伤程度,时间及并发伤的情况决定手术方式,对病情特别严重的患者术式简单、有效,创伤亦应小.

    作者:邓世全;张宝剑;成明传;官建;肖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分析

    ①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脑胶质瘤的疗效及其技巧. ②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切除及术后病理确诊的胶质瘤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③结果手术全切14例,次全切6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运动及语言等神经功能未受影响,无手术并发症.④结论脑胶质瘤采用显微手术效果好,是手术治疗的首选.尤其对于位于重要功能区的肿瘤,只要严格按肿瘤边界切除肿瘤,即可减少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唐耀领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藻酸双酯钠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临床观察

    2002年6月~2004年1月,我们收治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40例应用藻酸双酯钠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马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氯胺酮与小儿臂丛麻醉联合应用的体会

    近年来,我院对手外伤及前臂外伤患儿采用氯胺酮臂丛神经阻滞的方法,取得初步经验.但与单纯氯胺酮分离法麻醉比较,其镇静、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报告如下.

    作者:邱成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55例无症状性小脑梗死分析

    近年来,对无症状性脑梗死[1]、无症状性脑干梗死[2]的报道较多,但对无症状性小脑梗死报道较少.随着MRI的广泛应用,小脑梗死发现率明显提高.无症状性小脑梗死理应受到同等重视.1997年8月~200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MRI确诊为无症状性小脑梗死患者55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仁;李英;黄大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生存素与生长因子-β复合物在乳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乳腺癌发病率占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晚期癌细胞远处转移危害较大,目前对其生长与扩散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研究已表明,血管生成在恶性肿瘤迅速增殖、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生存素(survivin)和生长因子-β复合物(endoglin,CD105)在乳腺癌血管生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朱海燕;王蕴慧;王献华;张素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免疫层析法与一步酶联免疫吸附法联合检测HBsAg的应用体会

    目前国内大部分实验室应用一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BsAg,虽然操作程序较经典的二步ELISA法简单,缩短了检测时间,但当HBsAg浓度过高时,易发生钩状效应,而使HBsAg出现假阴性,造成漏检.克服钩状效应的方法可将标本做1∶10~1∶100稀释后重测或采用经典的二步ELISA法.但这2种方法操作程序复杂,时间长,给实验室带来不便.我院2003年1~7月用免疫层析法与二步法和稀释一步法做比较,发现免疫层析法可代替以上2种方法,能简便、有效地避免钩状效应的发生.

    作者:温立娟;赵静;常连刚;曹风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妇科腹腔镜中转开腹25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手术因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急性应激反应轻、术后镇痛用药及静脉输液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妇科疾病中应用日益广泛,但术中有时因意外情况发生,仍需中转为开腹完成手术.现将我院1997年7月~2003年12月腹腔镜中转开腹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韩秀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胆源性胰腺炎56例治疗体会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85例,其中确诊为胆源性胰腺炎56例(66%),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宝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RF-11系统复位固定+TFC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①目的探讨采用腰椎管减压、RF-11系统复位固定+TFC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并发腰椎管狭窄的早期疗效.②方法对21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腰椎管减压、RF-11系统固定+TFC椎间融合进行治疗.术前X线检查按Meyerding分度,Ⅰ度滑脱5例,Ⅱ度滑脱13例,Ⅱ度滑脱3例.L4滑脱13例,L5滑脱8例.③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0个月(6个月~3年).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和X线复位程度.21例患者中,19例症状完全消失,优良率为90.5%,滑脱复位率达96.0%.④结论应用RF-11系统复位内固定+TFC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良好,复位满意.

    作者:邵长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