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褥疮医疗气垫在骨科中的应用

孟云;李青枝;王娟

关键词:褥疮, 骨科疾病, 医疗气垫
摘要: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护理水平的逐渐提高,近年来,我们使用褥疮气垫防治褥疮,治疗75例患者,效果良好.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猝死38例诱因分析

    2000~2003年,我们收治住院或出院后发生的冠心病猝死38例患者,对其诱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冠心病猝死的发生规律,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曹春波;宫延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胃平滑肌肿瘤20例诊治体会

    胃平滑肌肿瘤发生于胃壁平滑肌组织,是一种少见的胃部肿瘤,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术前诊断率低,易被误诊.我院1994年1月~2004年3月收治20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会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桶装饮用水生产单位卫生监督量化分级模式探讨

    国家卫生部要求2003年启动米、面、饮用水等行业的分级管理工作,2006年底前在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中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对桶装饮用水生产单位的分级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和模式.2003年11月,我们通过对46家桶装饮用水生产单位的分级工作,旨在探索该类企业分级评审的模式及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苏青;彭盛梅;盛乐;柳纪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护士职业损害的因素及防护措施

    近年来,护理人员在不断增加,这些为数不少的担负救死扶伤神圣使命的白衣天使,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疾病或与其他人群相同疾病特点,对这一人群的疾病特点及预防保健和治疗的研究应引起重视.

    作者:司希梅;范兰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21例误诊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由于咳嗽为惟一或主要临床症状,缺乏典型哮喘的喘息症状,尤其是老年患者,咳嗽变异性哮喘因年龄大、并发症多,并伴有多种平喘药物禁忌,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常易被误诊误治.1999年1月~2003年10月,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和病房收治老年性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2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球兵;郭继芳;喻昌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门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31Ⅰ治疗的护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疾病中常见病、多发病,放射性131Ⅰ治疗甲亢,其简便、经济、有效、安全的优点已被公认[2].笔者总结我院2001~2003年门诊152例甲亢患者用131Ⅰ治疗的管理及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靖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防疫性消毒污水对活性污泥系统及出水的水质影响

    根据消毒污水造成的水质变化和曝气池各类生物及絮状体的改变, 分析了消毒污水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及其出水的水质变化.

    作者:赵红波;宁树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天然植物活性成分与人体保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如何饮食以保持健康的体魄,有了疾病如何调养和食疗,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植物活性成分研究的深入,许多人们日常熟悉的食品或药食两用中药生物活性物质的神秘面纱被揭开,植物活性成分的结构及生物活性的阐明,指导人们科学饮食、合理食疗.有的天然活性成分被开发成为保健药品,或疗效显著的临床治疗药物.

    作者:李运桂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习惯性流产50例

    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为习惯性流产,每次发生的时间可不同,其临床特征与一般流产相同.习惯性流产是与多种因素相关的疾病,黄体功能不全是原因之一.约占25%~60%[1].2000年8月~2002年6月我院不孕不育门诊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习惯性流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鹿敏;朱汉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探讨

    ①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HBV和HBV-M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②方法利用酶免法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HBV-M检测,采用PCR法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HBV的检测,分析各组病例发病年龄与乙肝病毒的关系.③结果 HBsAg、HBsAb、HbcAb阳性者较易发生原发性肝癌,HBsAb阳性患者发生肝癌的年龄较早.④结论 HBsAg与HBsAb的转化非常重要,而前C基因、X基因,甚至S基因等结构基因突变与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为预防肝癌的发生,必须对乙型肝炎患者积极进行一期和二期预防.

    作者:张文彬;王欣怡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胃模型的研究

    ①目的探索建立幽门螺杆菌感染昆明小鼠的胃感染模型的方法.②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菌株NCTC11637灌喂昆明小鼠,所有动物灌喂前用酒精预处理一次,再隔天灌喂,共5次,每次0.4mL.实验组菌液灌喂,对照组生理盐水灌喂.所有动物灌喂前禁食、禁水12小时,灌喂后再禁食水4小时.在末次灌喂后2、4、6、8周分批以脊椎脱臼法处死实验组动物,分别用细菌学及组织学方法评价HP感染及其引起的胃组织炎症反应.③结果造模2、4、6、8周后,动物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是75%、100%、60%、30%;对照组是0%.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率分别是50%、56%、90%、70%;对照组38%.HP感染4周后胃组织甲苯胺蓝染色胃黏膜表面及胃小凹内可见数量不等的HP,实验组与对照组的HP感染定植量的差异有显著性;HE染色可见轻度的炎性反应,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④结论用灌喂HP的方法能建立早期的小鼠感染模型.

    作者:张天哲;武英;徐厚君;闫立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无菌粉针剂生产中不溶性微粒的控制

    ①目的探讨静脉用药中不溶性微粒在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方法.②方法对我厂无菌粉针剂不溶性微粒分别采用公用设施系统、操作系统、工艺物料系统、用具及设备系统进行检测.③结果采取净化、清洗、消毒等一套严格控制措施,可有效地控制洁净区空间的不溶性微粒浓度.④结论使洁净区环境洁净度优于部颁标准,生产中可减少药物被不溶性微粒污染.

    作者:余慕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试论公积金财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公积金财务档案是公积金管理部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随着公积金业务量的不断加大,如何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管理,建立合理、规范的档案管理体制,以适应公积金业务的不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就此简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作者:张远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企业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及我国加入WTO,医院的医疗机构也正步入了昔日国企改革所面临的局面.企业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打破过去传统的思维模式,更新观念,不断适应医疗卫生市场发展变化,确保医院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站稳脚跟,本文就企业医院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作者:丁大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胃镜检查的护理

    在实施检查过程中,由于老年患者对胃镜检查知识的缺乏,认识上存在误区以及年龄偏大、体质较弱等因素,易出现恶心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加快等躯体性应激反应[1],以至于不能配合检查.不但给老年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影响术者的操作甚至使检查无法顺利进行.我们共为332例老年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在检查前及检查过程中对老年患者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减少了在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躯体的及心理的反应,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

    作者:杨竹;郑继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阑尾炎26例临床分析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目前,绝大多数阑尾炎患者均能早期就医,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然而,临床医师仍时常在其诊断或手术的处理中遇到麻烦.1997年以来,我们收治以肠梗阻为首发的阑尾炎26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曙光;苏英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原发性输卵管癌误诊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女,50岁,于2003年1月11日因阴道不规则出血 1个月,右下腹痛20天而入院.患者近1个月来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多,近20天又出现右下腹痛,就诊于外科,诊断为阑尾炎,抗炎治疗后右下腹痛减轻.于2002年12月31日就诊于我院妇科,B超检查提示子宫增大,内膜增厚,考虑子宫内膜占位或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诊刮术,病检报告为子宫内膜增生,局灶性腺瘤型增生.

    作者:白雪;王秀珍;郭红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34例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36~73岁.肿瘤位腹膜反折以下20例,位腹膜反折以上14例.肿瘤大体类型属溃疡型17例,浸润型12例,隆起型5例;组织学分类属管状腺癌29例,乳头状腺癌1例,黏液腺癌3例,印戒细胞癌1例;按细胞分化属Broder's Ⅰ级3例,Ⅱ级29例,Ⅲ级1例,Ⅳ级1例;术后Ducks分期:A期4例,B期13例,C期17例.

    作者:陈宗营;胡文革;郭洪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藻酸双酯钠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临床观察

    2002年6月~2004年1月,我们收治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40例应用藻酸双酯钠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马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视疲劳135例临床分析

    ①目的探讨视疲劳的临床特点,旨在为制定视疲劳防治的新策略提供依据.②方法对135例视疲劳患者检测其屈光状态,并检查眼位、眼肌运动和泪液功能和对症治疗.③结果屈光不正132例,其中88例(66.7%)为远视和(或)远视散光,44例(33.3%)为近视和(或)近视散光.123例(91.1%)有隐斜视,60例(44.4%)内融合不足(<25°),97例(71.9%)泪液分泌缺乏或不足,92例(68.1%)泪膜破裂时间(BUT)<10秒.经对症治疗后,109例(80.7%)视疲劳症状改善或减轻,泪液分泌试验和BUT好转,而患者的屈光、老视、融合等视功能未发生变化.④结论视疲劳的发生与眼的调节、过度用眼、不合理的镜片矫正、不良周围环境等多因素有关.

    作者:焦永法;武玉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