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血肿的手术治疗评价

杜文彬;齐虹

关键词:脑出血, 手术疗效评价
摘要:急性颅内血肿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根据临床有关指标,评估预后的研究较少.1991~1999年,我院经CT确诊54例颅内血肿患者,笔者对其有关临床指标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目的在于准确评价颅内血肿患者预后及有关临床指标.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经内镜局部喷洒立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47例观察

    1998年11月~2002年6月,我们采取经内镜喷洒立止血于出血创面局部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47例,疗效可靠,报告如下.

    作者:赵家岭;孙桂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子宫破裂误诊为宫外孕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患者,女,31岁,于50d前行人工流产术,一直未来月经.半天前无名原因突发右下腹痛,呈持续性,逐渐加重,波及全腹.恶心、呕吐、肛门坠胀,大便频,头晕,乏力.T 36℃、P 100次/min,R 25次/min,BP 80/40mmHg,痛苦貌,面色蜡黄,精神萎糜.呼吸音正常,心律规整,率快,无杂音.腹肌稍紧,全腹压痛,以右下腹为著,反跳痛(+),叩诊有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型,阴道通畅,少量血液,宫颈着色,举痛明显,后穹窿饱满,有触痛.

    作者:王萍;周林霞;楚洪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巧用输液管改制吸氧管

    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临床中许多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并且需长时间吸氧以改善大脑缺氧症状.通过56例气管切开患者临床实践,笔者发现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前端细管较常规使用的鼻导管给氧效果更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刘军英;张亚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症胸部损伤及并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重症的胸部损伤常伴有其他部位器官的损伤,多数并发休克而导致严重的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危及生命,因此尽快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现就我院收治的98例重症胸部损伤并发其它器官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岳美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动脉血气分析常用采血部位及方法

    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诊断检查,临床多采用肱动脉、桡动脉及股动脉穿刺抽血.2001年11月~2002年10月,我们对62例患者进行动脉穿刺操作,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樊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8%.乳癌根治术是将患侧乳腺、胸肌、锁骨下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全部清除,损伤较大;对机体造成一定的缺陷.因此,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正确面对手术,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蔡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视理论课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当前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课时较少,内容陈旧,枯燥乏味,加之对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学生不能从理论上对体育的实用价值有充分的认识,不能深刻地理解体育的内涵和功能,造成学生对理论课的反感.

    作者:李兰香;黄永京;朱海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乳腺癌的钼靶X线分析(附118例报告)

    ①目的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钼靶X线诊断水平.②方法总结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8例女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③结果 118例中,肿瘤结节96例,占81.3%;钙化57例,占49.1%;皮肤及乳头改变29例,占24.5%;非对称血管影增粗14例,占11.8%;腋下淋巴结肿大20例,占16.9%;局限性密度增高12例,占10.1%;弥漫性密度增高2例,占1.6%;乳腺实质扭曲变形8例,占6.7%.④结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应加强对鉴别诊断的认识.

    作者:李湘义;刘铁峰;王小兰;林红;张颖;张俊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osis of pregnacy,ICP)又称妊娠期特发性黄疸、妊娠瘙痒症,约占妊娠黄疸的20%.80%在妊娠30周出现,可导致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等,使围生儿患病率及病死率增高,已被列为高危妊娠而日益受到重视,笔者对近几年来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俊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626例孕妇早产临床分析

    ①目的比较评估我院早产发生率发展趋势、影响因素、早产儿胎龄及体重分布,进一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②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2001 3年间早产原因、早产儿胎龄、体重分布,对不同胎龄体重的早产儿死亡率作对比分析.③结果 3年间早产发生率无明显变化.胎膜早破、妊高征、胎盘因素、双胎、臀位占据早产原因的前5位.早产儿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其死亡率越高.④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提高早产的预防及治疗水平,减少早产发生,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王建业;段明英;张素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护理本科生临床见习带教体会

    见习是护生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的第一步,也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我院首届护理本科生临床见习1周.为使她们尽快熟悉临床护理工作,尽快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培养护士角色,我们本着理论联系实际,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了临床带教,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带教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瑞华;刘海娟;陈秀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唐山市路北区居民医疗意向与保障形式调查分析

    为全面了解和研究居民医疗保障形式的现状,探讨我区医疗保障形式及职业、医疗意向与医疗保障形式的关系,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为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在1993年6月和2001年9月,我们分别进行了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现将调查的部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谦;戴淑香;刘德秀;赵德满;陆顺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足月分娩孕妇的心理护理

    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它受精神体液等诸多因素影响.妇女怀孕后,生理心理产生很大变化,情绪波动尤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孕妇身心健康,甚至造成分娩障碍,不利于产后恢复.笔者调查160例住院孕妇,年龄23~34岁,孕期37~42周.孕妇紧有张恐惧感、焦虑急躁、沮丧苦恼、担忧抑郁、厌烦孤独等消极情绪的占72.8%.乐观开朗、喜悦兴奋、欣慰接受等积极情绪者占17.2%.通过心理分析及护理,降低了分娩并发症,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良伟;吴爱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目前,国内外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尚无确切的根治方法,加之乙肝具有传染性,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积极的护理干预,促进了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晓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护校应强化对护生的形象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生命历程中不可避免的过程,能否在患者处于特殊的时期给予针对性的关照,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决定因素在于护理人员的素质.

    作者:梁桂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FLAIR序列成像的价值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急症之一,发病急并伴有严重的头痛.临床上一直将CT作为评价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方法,特征性地表现为脑池、脑沟内的高密度影.但有时因出血量少或后颅窝出血,CT难以发现,导致CT与临床诊断相矛盾.MRI常规SE序列,由于脑脊液信号掩盖了出血信号而产生漏诊.FLAIR序列产生脑脊液的T2WI,既保留了T2WI对病变检出的敏感性,又大程度地抑制了脑脊液信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蛛网膜下腔和脑表面病变的检出率,对蛛网膜下腔病变有很高的特异性.本文对经腰穿和CT检查证实的50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FLAIR序列表现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FLAIR序列在诊断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价值.

    作者:张晖;刘树枫;李斯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失语患者的护理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一个人的社会、家庭角色及其价值的体现.颅脑外伤损伤优势半球的言语中枢可引起言语功能异常[1],造成沟通、交流障碍,使之焦虑、烦躁.我院1998年6月~2002年4月对86例脑损伤引起的失语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梁雪迎;宋会敏;孔立;晁素兰;侯风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内镜诊治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PCS)是指胆囊切除和(或)胆管探查术后患者右上腹疼痛、发热、黄疸等症状持续存在或者再次发作,其发生率5%~10%[2].我院自2000年8月对64例患者进行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和相应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吕建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从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的新认识看转换酶抑制剂的效应

    心力衰竭(心衰)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心肺病变发展到终末阶段而导致的一种危险综合征,是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对心衰的发生机制、病理生理改变、血流动力学变化、早期诊断及药物治疗与预后的判断等都有较大的研究进展.本文从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变化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抑转效应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延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西沙比利与多滤平联合治疗更年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西沙比利(cisapride)是一种新型的全胃肠道动力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更年期胃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常见症状.为了观察西沙比利对更年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我们应用西沙比利与多滤平联合治疗30例患者,并与单独使用多滤平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西药联合应用对更年期胃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伟;孔令霞;秦永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