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

蔡秀兰

关键词:乳腺癌, 手术, 健康教育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8%.乳癌根治术是将患侧乳腺、胸肌、锁骨下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全部清除,损伤较大;对机体造成一定的缺陷.因此,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正确面对手术,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术后恢复.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脑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便秘的预防

    脑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易造成不同程度的便秘.由于便秘,患者用力排便可引起腹压升高,加重心脏负荷,导致血压心率突然变化,使瘤壁所受压力迅速升高,易引起破裂再出血.因此,术后预防便秘的发生是预防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的重要环节.笔者对80例脑动脉瘤术后患者进行健康饮食指导,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宏;廖珩;艾云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手术创口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瘢痕小的优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较适合老年患者.我院1994年9月~2002年6月,共施行LC697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03例,取得良好效果.围手术期护理如下.

    作者:纪万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新生儿病房实施心理护理体会

    由于新生儿言语中枢发育尚未成熟,无法与他人进行交流,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其心理活动的改变很容易被医护人员忽视,但是作为一个生命体,新生儿同样具有心理活动、精神需求,同样与外界进行着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尤其是新生儿病房患儿,由于远离父母,更需要医护人员的亲情和呵护来满足其身心的需要,促进生长发育.

    作者:樊立伟;李雪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颅脑血肿的手术治疗评价

    急性颅内血肿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根据临床有关指标,评估预后的研究较少.1991~1999年,我院经CT确诊54例颅内血肿患者,笔者对其有关临床指标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目的在于准确评价颅内血肿患者预后及有关临床指标.

    作者:杜文彬;齐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下岗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下岗,对患者本人是一重大负性生活事件,按Holmes生活事件量表或杨德森精神刺激因素分类,属于重大精神刺激因素[1].国外研究,精神刺激可使个体处于紧张状态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2];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对个人、社会都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影响到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疾病的转归.临床上,我们针对下岗患者的复杂心态进行了分析,加强了心理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静萍;成小玲;赵彩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青霉素致锥体外系反应2例报告

    众所周知,青霉素是一种应用早的抗生素,自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除过敏、局部刺激不良反应外,未见其他副作用.近,笔者遇到2例应用青霉素患者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君;席同芬;纪茹英;王素艳;张凤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诊治青少年跳远运动员因视觉差造成起跳犯规的方法

    起跳犯规在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中极为常见,除跑的技术不好、助跑节奏不稳定和心理紧张等因素外,因视觉差造成的起跳犯规也广泛存在.所谓因视觉差造成的起跳犯规是指运动员在为起跳做准备时,先利用眼睛的余光判断起跳板的位置,然后调整步长,踏上起跳板造成的起跳犯规.

    作者:黄永京;蔡继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2例疗效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新生儿因宫内窘迫、生后窒息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致残(儿童期)的常见病因.以往在治疗HIE时多采用支持疗法及对症处理,对预后的改善不明显.2001~2002年,我们应用1,6-二酸果糖治疗,临床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作者:阚兴华;马光举;于翠云;井庆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袖珍式峰流速仪诊断咳嗽变异型哮喘22例分析

    咳嗽是呼吸科门诊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之一,2000年4月~2001年3月,笔者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期间,应用袖珍式峰流速仪对22例慢性顽固性咳嗽患者进行峰值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日内变异率监测.确诊为咳嗽变异型哮喘,并予以氨茶碱、酮替芬等药物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杨道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结肠癌性梗阻63例治疗体会

    肠梗阻是大肠癌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在左半结肠,由于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易被忽视;当严重堵塞,出现典型肠梗阻表现时,处理较困难,预后也差.1995~2002年,我院共收治大肠癌致肠梗阻患者63例,现就其外科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会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前庭脊髓束的研究进展

    前庭脊髓束(vestibulospinal tracts,VSTs)是起自脑干的前庭神经核群直接投向脊髓的下行传导束.VSTs传导束对调节不随意运动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VSTs结构及功能的探讨一直是神经解剖学家感兴趣的重要课题.笔者对近年来前庭脊髓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喜庆;张崇智;何仲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能聚焦超声体外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护理

    高能聚焦超声体外治疗恶性实体肿瘤(HIFU)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无创治疗方法,它主要利用超声波具有的组织穿透性和可聚焦性等物理特性将体外低能量超声聚焦在体内肿瘤病灶处,通过焦点区超声波产生的高温效应、机械效应、声化效应杀死肿瘤细胞.我院2000年10月~2001年10月采用这种方法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64例,取得了满意的近期效果,现将治疗前后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高慧玲;杨少君;丁菊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性骨折22例

    为探讨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性骨折的疗效及手术指征,我院1987年7月~2002年8月,收治22例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性骨折病例,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承全;岳宗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消化性溃疡的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没有一种公认、可行的健康教育模式.因此,笔者借鉴国外学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一种制订好的计划,它的功能是用图表形式提供有时间和有效的照顾,使诊疗、护理有序,减少漏项,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护理质量.CNP作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成效管理模式正在引起医务界的关注.我院2001年1~12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简称消化性溃疡健康教育路径)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颖;冯文;韩其英;殷召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胜利石油管理局纯净水生产厂家卫生现状调查

    近几年,纯净水以其纯净、不含杂质、可以直接饮用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全面了解胜利石油管理局纯净水生产厂家卫生现状,探讨影响其卫生质量的因素,确保消费者喝上真正纯净的饮用水,我站于2002年6月,对全局所属的纯净水生产厂家进行了一次全面卫生学检查,报告如下.

    作者:孙立臣;于敏春;孙宝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的护理

    随着腔镜外科技术与设备的不断发展,电视腹腔镜开展范围越来越广,我院1993年7月~1999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249例,中转开腹手术3例,发生并发症4例,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吴向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华北地区阴道毛滴虫同工酶分析

    ①目的研究我国华北地区(北京、河北唐山、河北承德)阴道毛滴虫4个分离株的同工酶类型.②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与同工酶染色法进行分析.③结果检测MDH、LDH、G6PD、PGI、PGM 5种同工酶.在G6PD、PGI酶谱中,4株完全相同.在MDH、LDH、PGM酶谱中,北京1株、北京2株与承德株、唐山株不同.④结论承德株、唐山株与北京1株、北京2株大多数同工酶谱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华北地区阴道毛滴虫虫株可能至少存在2种不同的酶谱类型.

    作者:袁丽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焦作市歌舞厅卫生学调查与建议

    为了解我市歌舞厅的卫生状况,2001年我们对市区14家歌舞厅的健康合格证持证情况、茶、酒饮具的消毒以及温度、相对湿度、风速、CO2、CO、噪声、空气细菌总数等卫生指标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德军;王慧玲;杨艳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FLAIR序列成像的价值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急症之一,发病急并伴有严重的头痛.临床上一直将CT作为评价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方法,特征性地表现为脑池、脑沟内的高密度影.但有时因出血量少或后颅窝出血,CT难以发现,导致CT与临床诊断相矛盾.MRI常规SE序列,由于脑脊液信号掩盖了出血信号而产生漏诊.FLAIR序列产生脑脊液的T2WI,既保留了T2WI对病变检出的敏感性,又大程度地抑制了脑脊液信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蛛网膜下腔和脑表面病变的检出率,对蛛网膜下腔病变有很高的特异性.本文对经腰穿和CT检查证实的50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FLAIR序列表现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FLAIR序列在诊断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价值.

    作者:张晖;刘树枫;李斯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多发血肿的护理

    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依赖因子显著缺乏引起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多在出生后2~4d发病,临床诊断为新生儿出血症.症状以消化道出血为常见.我科曾收治1例因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多发出血的2月患儿,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段广瑾;付金香;刘萍;赵春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