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二指肠损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高素梅;侯凤梅

关键词:十二指肠损伤, 手术, 肠内营养, 护理
摘要:1995年以来,我院对21例十二指肠损伤术后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肠外营养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1例患者中,男1 5例,女6例,由于交通事故所致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1 9例,上腹部尖刀刺伤所致十二指肠开放性损伤2例.其中5例损伤较轻,行十二指肠单纯修补术,未放置空肠造瘘管,对未放置空肠造瘘管者,术后进行肠外营养,3~5d后经门进食,增加营养.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依托咪脂和地西泮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观察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为了解除受术者的恐惧心理,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流术中引起的综合反应,临床应用依托咪脂(etomidate)静脉麻醉,取得了无痛人工流产的良好效果.但该药肌颤发生率较高,为此,我们将其与地西泮(安定)合用,有效地解除了此不良反应,且使镇痛效果加强、宫颈扩张而不增加阴道出血量.报告如下.

    作者:王成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严重创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创伤作为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将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和后果.在紧张的救治过程中,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与疏导,将对整个疾病的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1心理特点分析

    作者:康桂芝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超早期双侧脑室引流加尿激酶冰盐水灌洗治疗重度脑室出血

    脑室系统出血是临床上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常见疾病.根据Graeb脑室内出血评分标准,中、重度脑室内出血病死率高达60%~90%[1].我院1992年10月~2000年1 2月,采用超早期双侧脑室引流加尿激酶冰盐水灌洗治疗重度脑室出血32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普;韩希成;尹海林;郑善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抗精神病药辅助治疗冠心病2例报告

    我们对老年病特别是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了抗精神病药物疗法治疗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例1:患者,男,70岁,主因发作性胸闷、心前区疼痛15年,加重10d,急诊入院.缘于1 5年前因劳累后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大汗、心悸,诊为急性正后壁、高侧壁心肌梗死,经治疗,症状缓解.而后偶有劳累后出现心前区疼痛,每次约数分钟,经含硝酸甘油后症状缓解.

    作者:李会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颈肩胸超薄皮瓣修复颈前瘢痕的体会(附9例报告)

    1994年以以以来,我院应用颈肩胸超薄皮瓣修复颈前区瘢痕孪缩畸形共9例,获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3~25岁,平均13岁.单侧皮瓣8例,双侧皮瓣1例.小皮瓣为6cm×2.0cm,大为16cm×3.0cm,皮瓣全部成活.1例左耳根部瘢痕过厚,皮瓣末端有约1.5cm×2.5cm大皮瓣坏死,经局部换药后创面愈合.

    作者:江晓海;罗洪;龙飞;杨佐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职业紧张对巡警与刑警心电图的影响分析

    ①目的研究职业肾张对心电图的影响.③方法采用余善法教授推荐的一般工作紧张问卷进行职业紧张调查.③结果巡警组紧张程度高于刑警组,巡警组与刑警组QRS波群和VAT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巡警组高于刑警组.④结论职业紧张程度增高其QRS波群和VAT时间也延长.

    作者:金玉兰;马庆坤;姚三巧;范雪云;白玉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72例新生儿死亡病例分析

    新生儿死亡率近年呈下降趋势,但新生儿死亡数目仍占儿童死亡的很大比重[1].笔者对我院儿科1993年1月~2000年3月住院的72例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分析,观察新生儿死亡的性别、胎龄、体重等分布情况,分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病因及防治方法,以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林春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双蒂筋膜皮瓣转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26例

    胫前软组织缺损是外科处理的难症,常因骨外露、感染、皮肤溃烂及瘢痕增生而治疗棘手,笔者于1997年1 2月以来,应用小腿内、外侧双蒂筋膜皮瓣转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26例,疗效显著,除1例因晚期骨髓炎截肢外,余25例均治愈,报告如下.

    作者:杨利;袁艺;青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例冷凝集致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误差报告

    1病历报告患者,男,22岁,因咳嗽、咳痰、胸闷、气促10d,加重1d来我院就诊.人院查体:T 36.2℃,P 84次/min,R 18次/min,BP 1 6.0/9.2kPa,自动体位,颈静脉不充盈,右肺呼吸音减弱,左下肺闻少许湿Ⅱ罗音,心界不大,心律齐,未闻杂音,肝脾淋巴结不大,双下肢不肿.既往病史8年前曾患猩红热,余无特殊.

    作者:周湘红;安邦权;黄凌;徐方明;金明;邹大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健康指导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与遗传、自身免疫、精神刺激有关.因病程长,住院期间大部分不能完全缓解,出院后需继续坚持治疗.针对此类疾病的特点,配合甲亢的药疗作用,对1 998年1月~2000年10月收治的98例甲亢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爱景;王秀荣;王玉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腰骶角增大致腰骶不稳的生物力学变化

    脊椎是人体躯干的中轴,支撑躯干的大部分重量,在人体的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常骶骨上缘呈向前倾斜的面,与水平线的夹角称为腰骶角,正常角度为34°[1].正常情况下,人体重力垂直于腰骶关节,主要产生压力.当腰骶角增大时,体重将在腰骶部产生向前滑动的剪力,引起腰骶不稳.本文对105例腰骶部MRI进行分析,讨论腰骶角增大后对L5/S1椎间盘、椎问关节和腰骶角增大到什么程度时可出现腰骶不稳.

    作者:柴瑞新;伊生勇;王学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101例分析

    原发性肝癌(PL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仅次于胃癌、食管癌.近年来,PLC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笔者在安徽省立医院B超室进修期间,总结了该院1 998年9月~1 999年4月经B超诊断并经证实的PLC101例,旨在分析PLC的发病情况、诊断及防治措施.

    作者:华易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呋喃西林液致变态反应1例

    呋喃西林引起变态反应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文献报道也不多[1],我院近遇1例,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患者,男,36岁,因皮肤瘙痒,散状丘疹,于2001年1月21 日人院治疗,患者0.5h前在家用呋哺西林液嗽口,不慎部分药物被吞下.10min后出现胸闷、呼吸加快、皮肤瘙痒、全身团块丘疹融合成片,胸部和手臂较多,然后出现轻度呼吸困难,嘴唇发紫.追问病史:患者半个月前曾因牙龈炎,给予开放性治疗和呋喃西林液漱口,用药期间未出现任何不适.

    作者:兰利东;吴炳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闭合性肾损伤99例诊治体会

    我院1 994年11月~2000年12月收治99例闭合性肾损伤,现就其诊断及治疗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本组99例,男64例,女35例.年龄10~71岁,平均36.2岁.就诊时间伤后30min~72h.肾损伤按sargent分类,Ⅰ类50例,Ⅱ类31例,Ⅲ类1 7例,Ⅳ类1例.外伤原因:以车祸、坠伤、踢伤、塌方为主要因素.

    作者:林林辉;张少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71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原因分析

    我院1 998年6月~2000年11月行剖宫产1068例,术中大出血1 71例,发生率为1 6.01%.对出血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产科于1 998年6月~2000年11月间共分娩4789例,其中剖宫产1068例,术中大出血171例,发生率为16.01%,初产妇144例,经产妇27例,平均年龄27.8岁,平均孕38.3周,选择性剖宫产57例,急诊剖宫产114例.

    作者:朱桃花;吴小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危重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临床意义

    本文报告99例危重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危重患者99例,其中男61例,女38例,平均年龄63岁.对照组为正常人32例,均排除心、肝、肾及甲状腺疾病,平均年龄61岁.疾病组分:死亡组17例(其中脑出血5例,脑梗死1例,肝硬变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3例,AMI2例,慢性呼吸衰竭2例,慢性充血性心衰2例,其他疾病死亡2例);脑出血组22例,脑梗死组1 5例,肝硬变失代偿组10例,慢性呼吸衰竭组12例,慢性充血性心衰组1 2例,严重感染组11例.所有患者均排除甲状腺疾病.

    作者:张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性粒细胞升高与心衰发生的关系

    对1997年7月~2000年8月,我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24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发病12h内外周血象与住院初1周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并探讨其机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鋆荃;张维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褥疮的成因及防治

    褥疮是危重患者和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它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医护人员要重视褥疮的预防工作.褥疮是不容忽视的并发症,它一旦形成,轻则增加患者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病程;重则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本文拟对褥疮的形成原因、预防及治疗要点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刘玉琼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

    抗生素是抗感染治疗的重要药物,在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和普遍.如能正确、合理地应用,可迅速控制炎症,治愈疾病;若应用不当或滥用,则延误病情,甚至危害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了解住院患者抗生素一般使用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钱凌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心先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心先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安全性,1 998年3月~2000年10月对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心先安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侯爱琴;张一平;苏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