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23例采用高压注射器连接留置针的应用护理总结

高国芹;赵继红;卢坤玲;王秀琴;夏凤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留针, 注射器, 护理
摘要:磁共振增强扫描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影像检查手段之一,对于显示平扫不易发现的病变及确定病变的性质都有重要价值.而造影剂的注射方法、注射流速直接影响成像质量,传统注射造影剂的方法存在诸多弊端,采用手工注射,速度掌握不均匀,并且难以达到要求的速度;使用高压注射器连接头皮针注射造影剂,压力大、流速快,易使针头脱出血管外,导致增强扫描失败,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及费用增加.为此,我们选用静脉留置针与高压注射器配合使用注射造影剂,提高了造影成功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胫骨近端骨折不同进钉点交锁髓内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进钉点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近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选取青壮年防腐胫骨标本为研究对象,模拟2种相反的骨折形态,采用偏内、正中及偏外3种不同进钉点固定,进行轴向压缩载荷试验,载荷分别为0~600N,加载速度为5mm/min,测量骨折端的位移,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模拟骨折线自外上斜向内下标本组中,进钉点偏内1cm组位移小;模拟骨折线自内上斜向外下标本组中,进钉点偏外1cm组位移小.结论 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近端斜行骨折时,采用不同进钉点,骨折断端稳定性有明显差异.

    作者:陈震宇;任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内镜下硬化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内镜下硬化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75例分成2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治疗组给予内镜下硬化联合奥曲肽治疗,评价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急诊止血成功率优于对照组(χ2=5.043,P<0.05),治疗组迟发性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χ2=4.881,P<0.05).结论 内镜下硬化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韩静;姜慧卿;马俊骥;郝英霞;姚红梅;张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营养干预对老年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干预对老年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况的影响,为肿瘤治疗期间实行营养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恶性肿瘤老年患者108例,采用患者总体主观评分法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对患者进行营养不良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及疾病情况给予个体化营养干预,能量按100~120kJ·kg-1·d-1.结果 2种营养筛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营养指标随营养状况的恶化呈现下降趋势,营养干预前后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白蛋白、前白蛋白、躯体健康总评、精神健康总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低下更明显,重视老年肿瘤患者的营养筛查,进行有效地营养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峰;苏宁;贾若苹;李玲玲;李凤蕾;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数字化病理技术在病理学实验室中的应用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璃切片是常规病理学和细胞学的基本技术[1].数字病理是随着全切片扫描(whole slide imagimg,WSI)应用而生的新技术,为病理界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该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高清图像,可以提供高清数字切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科研、教学以及远程会诊中,必将对于病理实验室技术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2-4].现以本科室应用的Aperio Scanscope为例,就其中重要方面做简要综述.

    作者:邓学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腔内超声与经腹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对比分析

    目的 评价腔内超声和经腹超声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检出率及各自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临床高度怀疑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先行经腹超声检查,排除输尿管上段结石后,采取经直肠(或阴道)超声检查,并对2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1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6例经腔内超声未检出,检出率为94.6%;38例经腹超声未检查出结石,检出率为66.0%.结论 腔内超声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经腹超声.

    作者:姜菊;高纪称;周春艳;郑辉;由秀;杨亚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眼内硅油填充术后患者俯卧位舒适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调查分析影响患者俯卧位舒适程度的主要因素,为采取完善的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00例,卧位时间均持续在7d以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及针对俯卧位可能发生的反应设置10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影响患者术后卧位的因素为家人的配合和监督以及颈椎疼痛、肌肉酸痛、手臂和腰背部酸麻、眼痛、畏光流泪等,使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影响患者的遵从医嘱行为.结论 尽早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能使患者有效地遵从医嘱,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延长遵从医嘱保持特殊体位的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从而确保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率.

    作者:王红霞;赵滨;杨欣;刘影;马海霞;陈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间苯三酚联合地屈孕酮抑制宫颈环扎术后宫缩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联合地屈孕酮抑制宫颈环扎术后宫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160例确诊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的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给予间苯三酚联合地屈孕酮,对照组单纯口服地屈孕酮,比较2组宫缩抑制有效率、孕周延长时间、阴道分娩率、胎儿成活率、平均住院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宫缩抑制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孕期较对照组长(P<0.01)、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2组胎儿成活、早产、晚期流产和剖宫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联合地屈孕酮可有效抑制宫颈环扎术后宫缩,延长孕周,提高保胎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艳;陈洁;马燕燕;张晶;张国荣;雷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应用贝复舒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应用贝复舒眼用凝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18例泪小管断裂患者实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术中分别应用贝复舒眼用凝胶和粘弹剂寻找下泪小管断端,比较两者术中、术后效果.结果 2组术中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3个月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应用贝复舒眼用凝胶寻找下泪小管断端方便快捷,且术后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吻合口瘢痕形成,治愈率高于粘弹剂.

    作者:江颖;刘丽霞;杨静;李黎明;付学玲;刘林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20例牙源性颌骨囊肿临床分析

    颌骨囊肿可根据组织来源和发病部位分类,由成牙组织、牙上皮或上皮剩余演变而来的,称为牙源性颌骨囊肿,约占颌骨囊肿的90%.其生长缺乏自限性,可导致不同程度牙齿的松动移位、咬牙合关系紊乱、颌骨破坏,甚至颌骨畸形,压迫周围组织.在临床上可分根端囊肿、始基囊肿、含牙囊肿、角化囊肿.

    作者:张耐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基底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themsclerosis,AS).与单纯AS相比,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范围大、程度重、发生早.约80%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死于大血管并发症,是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和治疗大血管并发症对T2DM患者至关重要.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是1989年由Tombran-Tink等[1]早从胎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因其具有营养神经、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抗炎等多种功能而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PEDF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保护作用已得到肯定,但其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作用报道甚少,本文就PEDF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及保护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范国洽;刘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缝合方式对子宫憩室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临床实施剖宫产术数量的增加,与其相关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报道和研究也越来越多.我院于2008年12月开始对部分剖宫产产妇采用双层子宫切口缝合,并与单层缝合方式进行比较,以探讨2种缝合方法对剖宫产术中及术后的影响.

    作者:刘利虹;孙莉;张瑞华;解凤美;杨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动态变化的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40例结肠癌患者术前,术后第1、3、7天血清中HGF的含量,20例健康查体人群作对照,同一患者同时做手术前后自身对照.结果 结肠癌伴淋巴结转移者术前血清HGF明显升高,升高的阳性率达52.5%,HGF诊断结肠癌的敏感度为52.5%,特异度为95.0%;所有HGF检测阳性者术后HGF逐渐降低,于术后第7天HGF降低到术前水平的50.0%以上,尤其是伴淋巴结转移者,HGF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可有HGF不同程度升高,尤其以伴淋巴结转移者术前血清HGF升高更明显,术后HGF逐渐下降,对评估手术疗效有一定意义.

    作者:袁晓剑;陈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实用性研究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生率为51%~73%[1].吞咽障碍可造成患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脱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也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因此,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及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对减少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30例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的患者实施了康复护理,并与仅采用基础护理的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的30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金福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典型Ramsay Hunt综合征3例

    例1,男性,84岁,因吞咽困难5d、口角歪斜1d入院.患者5d前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恶心、呕吐,就诊于耳鼻喉科,查喉镜示左侧声带麻痹.1d前出现左眼闭合不全,口角歪斜,轻度头晕,低热,无头痛、耳痛及意识障碍,无视物旋转及视物成双.

    作者:郑会城;李同凯;李军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护理风险以及预防措施

    腹腔镜手术是在密闭的腹腔内导入摄像系统,将腹腔的情况反映在电视屏幕上,手术医师通过观看电视屏幕进行操作.它需要气腹机将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充入腹腔充分暴露手术野,切开、结扎、止血主要依赖于电凝外科及手术钳夹来完成.手术室护士正确使用手术器械同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既要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也要观察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使手术实施成功,大程度地降低手术中潜在的护理风险.我院对6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的护理风险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利玲;李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囊性肾瘤1例并文献复习

    囊性肾瘤(cystic nephroma)临床较为罕见,为肾脏的良性多房性囊性病变,2011年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4岁,主因右侧腰部间断疼痛不适10余年入院,疼痛为间歇性钝痛,不伴放射,无尿频、尿急、尿痛及明显肉眼血尿.既往体健,吸烟史20年,每天10支左右,无饮酒等其他嗜好,无疫区接触史.家族中无类似遗传病史.患者入院后B超及CT检查,考虑右肾上极突出肾表面的局限性、多房性、囊性病变,囊肿体积7.0cm×6.0cm×5.5cm、不规则、有分隔,囊壁与分隔呈均匀轻度渐进性强化(图1).

    作者:蔡文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923例采用高压注射器连接留置针的应用护理总结

    磁共振增强扫描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影像检查手段之一,对于显示平扫不易发现的病变及确定病变的性质都有重要价值.而造影剂的注射方法、注射流速直接影响成像质量,传统注射造影剂的方法存在诸多弊端,采用手工注射,速度掌握不均匀,并且难以达到要求的速度;使用高压注射器连接头皮针注射造影剂,压力大、流速快,易使针头脱出血管外,导致增强扫描失败,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及费用增加.为此,我们选用静脉留置针与高压注射器配合使用注射造影剂,提高了造影成功率.

    作者:高国芹;赵继红;卢坤玲;王秀琴;夏凤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1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将38例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加用诺和灵N组(20例) 和来得时组(18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来得时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P<0.05),低血糖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来得时联合口服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贾国琴;刘书娥;杨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钠素与高血压心室肥厚

    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 是从临界性高血压发展为高血压的征兆,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特征.关于LVH的发生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明确,近年来认为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LVH有密切关系,研究证实高血压LVH患者的BNP水平升高,逆转左心室肥厚可使BNP水平降低.因此,充分认识LVH的发生机制,探讨BNP与LVH的关系,对于更好地预防LVH和逆转LVH,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牟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加速康复外科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评价加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理念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开胸肺切除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大港油田总医院胸外科收治的80例因患肺部肿瘤行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FTS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2组术前、术毕、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血浆前蛋白(prealbumin,PA)水平.结果 2组术后PA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FTS组PA在术后3d即明显回升(P<0.05).结论 FTS应用于NSCLC术后患者后,由于患者的应激反应轻、切口疼痛轻、经口进食早,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也较早获得改善.

    作者:夏洪刚;叶剑飞;白宏宇;王圆;方文星;王长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