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光动力医学在骨肿瘤诊断和治疗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吴立国;董宝瑜

关键词:骨肿瘤, 光动力医学, 综述文献
摘要:光动力医学,包括光诊断和光动力治疗(photodiagnosis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是一种新兴的癌症诊断和治疗手段,在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目前,荷兰爱思维尔(Elsevier)出版公司以月刊的形式出版Photodiagnosis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 (光诊断与光动力治疗)杂志,报道国际范围内光动力医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该杂志2010年SCI影响因子为2.302.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置换术后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患者D-二聚体变化规律的研究

    目的 分析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与血浆中D-二聚体(D-dimer)的相关性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2012年1-10月行TKA术后发生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患者共65例,术后均使用低分子肝素钙4 100U抗凝治疗,于术后第1、2、5、8、11天分别进行双下肢深静脉B超与D-dimer值检查,分析其关系及D-dimer变化规律.结果 B超检查术后2~5d出现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患者47例(72.3%),8~11d出现血栓患者18例(27.7%).术后不同时间测得D-dimer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与第8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imer值于术后第1天出现第1高峰,术后第5天出现第2高峰.结论 TKA患者术后2~5d为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高发期.TKA术后D-dimer值变化为双峰状.D-dimer值可以增加TKA术后诊断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准确性.

    作者:窦砚;高石军;李彤;陆博;王珅;刘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重度烧伤休克期68例输液管理分析

    随着我国对大面积烧伤救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重度烧伤甚至特重烧伤患者得到成功救治.严重烧伤患者能否平稳度过休克期,对救治成功率有重要影响[1],而休克期补液治疗及护理为关键性治疗手段,正确的休克期补液方案必须有精心的护理,尤其是休克期输液护理,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本文总结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68例重度烧伤休克期患者输液管理方法及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蕾;张久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踝肱指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筛查中的价值

    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1].糖尿病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病率高,发病年龄轻,进展快,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严重者可导致肢体坏疽,故早期筛查很重要.

    作者:王冬梅;宓士军;苏文昭;杜立清;吴丽莉;王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透射电镜观察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改进

    电子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而负染色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负染色是利用高密度的在透射电镜下不显示结构的重金属盐(如醋酸铀、磷钨酸等),将生物标本包围起来,增强背景散射电子的水平以提高反差,在黑暗的背景上显示阴性反差样品的微细结构.

    作者:朱艳;孟丽;周晨明;马洪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同规格注射针在桡动脉采血中的效果比较

    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是监测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1],可判断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等,并为手术和麻醉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判断提供可靠依据.而标本的正确采集是获得准确血气分析指标及pH值的关键[2].由于手术部位限制,避免手术野污染常选用桡动脉进行采血.

    作者:周凤伟;崔继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腋臭的治疗方法及新进展

    腋臭在我国为常见病、多发病,在西方国家发病率更高,有的民族甚至达到100%,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是由腋窝大汗腺分泌物和皮肤细菌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异味,常伴有多汗症.

    作者:苏晓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成人唇腭裂拔牙矫治1例并文献复习

    唇腭裂是为常见的先天性口腔颌面部发育畸形之一[1],唇腭裂患者的正畸矫治一直是正畸科医师的难题,虽然经过腭部手术,但牙槽突裂仍存在,并且牙槽突裂引起患者的侧切牙或尖牙的不正常萌出.

    作者:孙惠颖;胡骁颖;刘春艳;李颖辉;王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胃癌术后广泛转移伴发TTP1例并文献复习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属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epathy,TMA)的一部分,其特征为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aemolytic anaemias,MHA)和波动性神经精神症状等.TTP典型表现为Moschcowitz′s五联征,即血小板减少、MHA、神经症状、肾脏损害及发热.

    作者:李海霞;向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关系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病率逐年增高.HUA与血糖及血脂代谢关系密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是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独立预警因子,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为了进一步证实HUA与血脂的关系,本研究对HUA和正常尿酸者各项血脂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金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论针灸在卒中单元中的治疗作用

    脑卒中目前是我国死亡的第二要素及致残第一要素,虽然新药物、新治疗方法、新治疗手段不断出现,但是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而治愈率较低,巨额医疗费用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强调把脑卒中患者收入卒中单元治疗[1].而在我国,除了依据卒中单元治疗卒中外,中医针灸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所以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应充分发挥针灸的特有优势.

    作者:徐爱军;李彭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IL-6、APN水平动态变化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过程中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rkin-6,IL-6)及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动态变化过程.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2组均按冠心病伴高脂血症常规内科治疗,疗程8周.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1次/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时采集患者肘静脉血,ELISA法检测后比较2组IL-6及APN水平动态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IL-6水平均减低,APN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尤其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能显著降低患者IL-6水平、升高APN水平.

    作者:高海燕;崔岭;韦洪艳;刘英权;闫文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同颈髓MRI T2/T1信号比值范围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术式选择的意义

    目的 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不同MRI T2/T1信号比值范围对手术方式选择的意义.方法 2004年3月-2010年5月OPLL患者85例,分别接受颈椎前路(44例)或后路(41例)术式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分辨率1.5 T MRI并计算T2/T1信号比值,比值数据按大小平均分为低、中、高T2/T1信号比值组.重点分析各组内前路和后路术式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善率.结果 所有85例患者获得1~5年随访.中位随访17.5个月.低、中、高T2/T1信号比值组在年龄、病程、术前、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等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低信号比值组,前路和后路术式间比较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高信号比值组,前路术式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均高于后路术式,2种术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高MRI T2/T1信号比值范围下,前路术式对颈椎OPLL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的改善优于后路术式.

    作者:申沧海;张鹏;申勇;丁文元;张英泽;曹俊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内生型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内生型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内生型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10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非手术治疗成功.3例患者药物治疗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时,在腹部彩色超声监测下行清宫术,清宫术中出血量10~15mL.1例患者出现轻微恶心不适,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自行好转.10例用药过程中无腹痛及阴道出血量增加,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内生型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士梅;史琳;孙锡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1].部分患者伤后合并各种心、肝、肾、脑等全身疾病,加上患者长期卧床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加重患者痛苦和子女负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延误手术时机.

    作者:韩红敏;马丽利;宋苗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全手皮肤脱套伤的治疗进展

    手是人类的重要器官,是人类日常生活和劳动的重要工具,所以在创伤中手外伤占到很大的比例.全手皮肤脱套伤常见于轧面厂、造纸厂、橡胶厂某些工种的工人.多因为2个转动的滚轴将手卷入造成,二轴间的压力虽不致造成指骨或掌骨骨折,但却能将手掌或手指牢牢地夹住.

    作者:金耀;汪志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甲状腺滤泡癌误诊甲状腺腺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性,59岁,因常规体检触诊发现甲状腺右叶肿大,遂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甲状腺左叶36mm×13mm×14mm,右叶45mm×14mm×15mm;右叶可见一等回声,大小约13mm×11mm×12mm,形态尚规整,边界尚清晰,周边可见低回声晕;可见周边为主动脉血流信号,Vmax 25cm/s,Vmin 8cm/s,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0.68.超声诊断:甲状腺右叶等回声,腺瘤可能性大.外科建议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为甲状腺滤泡状腺癌.

    作者:付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压电烧伤大鼠坐骨神经微循环灌流量变化及己酮可可碱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高压电对大鼠坐骨神经微循环灌流量(sciatic nerve microcirculation hemoperfusion,SNMH)的影响并探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105只大鼠按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对照组、电伤组和治疗组,每组35只,每时相7只.电伤组和治疗组大鼠用调压器和实验变压器制成高压电烧伤(电压1 000V)模型,对照组大鼠接相同装置但不通电,致假伤.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图像仪检测3组大鼠伤前,伤后即刻、4h、8h、24h,5个时相的SNMH.检测部位为双后腿坐骨神经(坐骨切迹下1.5cm段).结果 伤前比较,3组SN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即刻,电伤组及治疗组双后腿坐骨神经SN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对照组SNMH(P<0.05).电伤组和治疗组伤后各时相点两后肢SNMH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伤后各时相点两后肢SNMH高于电伤组(P<0.05).电伤组左、右后腿SNMH伤后各时相比较,左后腿SNMH数值均低于右后腿SNMH(P<0.05).结论 高压电烧伤导致大鼠SNMH下降,PTX可改善电伤后SNMH.

    作者:王车江;张庆富;吴泳泽;冯建科;白永强;邵洪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责任护士对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的做法与体会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广泛开展及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越来越需要能体现出对患者人文关怀的新的服务理念.出院患者电话回访能增加医患双方的主动性,缩短医患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医患之间的和谐,对医院的行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爱新;孙晓颖;杨香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临床腹腔积液生化检验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积液生化检验指标及其效果,探讨腹腔积液生化检验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2月76例腹腔积液初诊患者腹腔积液生化检验指标及效果.结果 对于恶性患者,其腹腔积液中胆固醇和乳酸脱氢酶含量增高;对于结核性患者,其腹腔积液中的腺苷脱氨酶含量明显增高;对于细菌性腹腔积液患者,糖有很重要的鉴别作用.结论 对于鉴别腹腔积液性质、来源,联合应用腹腔积液中生化指标,能有效提高检验效果,其具有较高敏感度和准确度,而且费用低廉,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刘芯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乳腺叶状肿瘤病理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PT)是一组与纤维腺瘤(fibroadenoma,FA)相似程度极高的局限性双相分化肿瘤,由双层上皮构成的裂隙及其周围分布丰富的间叶成分共同形成的叶状结构是这类肿瘤具有说明性的特征.PT的良性病变被广泛接受,但可经常复发.本病发病率低,少数患者经血转移.

    作者:游庆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