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雄激素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

李莎;崔慧先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雄激素类, 综述文献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亦称老年性痴呆,是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等为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从1907年德国神经病理学家Alois Alzheimer首次报道了1例AD病例和尸检结果至今已百年历史.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AD患者日益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基础研究及临床调查中发现,AD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较正常老年男性显著降低,从而引起人们对雄激素与AD关系研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郑氏植物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郑氏植物蛋白(Zheng's plant protein segment,ZPP)在正常乳腺组织及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在乳腺癌诊断及判定预后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ZPP在正常乳腺组织和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和E-钙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对比分析.结果 正常乳腺组织23例中,ZPP呈阳性表达8例,阳性率31.78%.乳腺浸润癌93例中,ZPP呈阳性表达81例.阳性率87.1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ZPP片段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其在浸润性癌的阳性表达与ER、PR及E-cadherin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与c-erbB-2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 标记ZPP对乳腺癌的诊断及判定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大价值,与雌,孕激素等指标的协同关系对于预后判定发挥着较大作用.

    作者:陈琛;何春年;孔虽英;杨仕海;翟金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对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对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影响.方法 90例L5~S1L4~5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1 mg组(A组)、布托啡诺2 mg组(B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经硬膜外给予0.5%罗哌卡因15 Ml+布托啡诺1 mg、0.5%罗哌卡因15 Ml+布托啡诺2 mg和0.5%罗哌卡因15 ml+生理盐水2 Ml,观察感觉阻滞平面达T10的起效时间、麻醉作用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和不良反应.结果 感觉阻滞平面达T10的起效时间B组明显快于A、C 2组(P<0.05或0.01),高感觉阻滞平面B组明显高于A、C 2组(P<0.05),麻醉作用时间B组也明显长于A、C 2组(P<0.01).3组患者麻醉期间恶心、呕吐、瘙痒、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2 mg可明显缩短硬膜外罗哌卡因起效时间,延长麻醉镇痛时间、提高阻滞平面,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董江龙;康海燕;宋万军;王金城;柳顺锁;宛春甫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乳腺叶状肿瘤2例的超声表现

    例1.女性,49岁,发现右侧乳房肿物无痛性逐渐增大10余天.患者曾于30年前手术切除右侧乳房肿物,术后病理为纤维腺瘤.查体,右侧乳房外形正常,表皮无红肿、橘皮样变,乳头无内陷、溢液等表现.右侧乳头的外侧原切口的下方可触及约3 cm×2 cm的肿块,该肿块略成分叶状.质地柔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尚可,无压痛.超声检查,右侧乳腺的外上象限可探及大小约2.6 cm×1.4 cm的低回声,边界清楚.内回声不均匀,并可见条索状的稍高回声分隔(图1),右侧腋窝未探及肿大淋巴结回声.

    作者:剧红娟;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双功彩超诊断脐尿管囊肿伴继发感染1例

    患儿,女性,1岁6个月,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时腹疼、哭闹,排尿后腹疼自行缓解前来就诊,发病以来无发烧、腹胀、呕吐,无尿频、尿急、血尿、脓尿,当地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数天症状无缓解来我院.查体,精神尚可,T 36.1℃,P 102次/min R 24次/min,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外科情况,检查腹部时患儿哭闹,在下腹正中可触及7 cm×6 cm肿物,质地稍硬,边界不清,触及肿块时患儿哭闹,痛苦表情.

    作者:翟秀兰;王亚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眶-颧-上颌骨复合性骨折临床治疗体会

    在颌面部骨折中,以卜颌骨为主的联合骨折约占73 9/6左右[1],其中眶一颧-上颌骨复合性骨折较多见.我院自2002-2007年共收治眶-颧-上颌骨复合性骨折45例,均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45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8例,年龄18~55岁,平均34.5岁;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33例,左侧18例,右侧20例,双侧7例;合并脑脊液鼻漏14例,下颌骨骨折16例,四肢骨折9例,胸骨骨折2例.

    作者:郑文选;郑素会;王建宏;韩国良;张凤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心脏外科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与导管留置时间的关系

    目的 研究心脏外科术后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laeter,CVC)相关感染(catheter ralated infection,CRI)、相关性菌血症(catheter ralated blood-steam infection,CRB)的发生率与导管留置时间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对200例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留置的CVC尖端进行细菌培养,同时进行血培养.结果 200例导管检出CRI 31例,发生率15.5%;CRB 4例,发生率2.0%.中心静脉留置时间超过6 d感染率明显增加.结论 心脏外术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与留置时间呈正相关,留置时间应尽量<6 d,可以减少CRI、CRB的发生率.

    作者:唐闽;崔岭;时东彦;马千里;王宪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致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20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HHcy组.正常组给予公职分析化学家协会(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AOAC)配方饲料,HHcy组在AOAC配方基础上添加3%L-蛋氨酸的饲料,实验期为12周.分析血清Hcy、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丙二醛、OH,H2O2,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白细胞介素-8含量.处死动物,取腹主动脉做核因子-kB测定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HHcy组大鼠血清Hcy含量均随时问延长而显著提高;HHcy组一氧化氮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而内皮素-1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两组间一氧化氮合酶含量无明显差异;病理学检查显示,正常组主动脉内膜完整,无脂肪颗粒沉着,HHcy组主动脉内膜中有泡沫细胞聚集、脂肪颗粒沉着,丙二醛和H2O2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OH-含量也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和白细胞介素-8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核因子-kB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 Hcy可以通过促进活性氧产生,激活核因子-KB,刺激炎性因子的表达,造成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作者:刘晓军;蔡东联;曲丹;何芳;陆琪红;王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雄激素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亦称老年性痴呆,是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等为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从1907年德国神经病理学家Alois Alzheimer首次报道了1例AD病例和尸检结果至今已百年历史.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AD患者日益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基础研究及临床调查中发现,AD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较正常老年男性显著降低,从而引起人们对雄激素与AD关系研

    作者:李莎;崔慧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脑胶质瘤术后放射线治疗磁共振波谱评价研究进展

    胶质瘤约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3 9,6~50%,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辅以放疗是提高局部控制率的重要手段[1].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目前惟一真正无损伤测定活体组织代谢物浓度的方法.MRS能反应出脑内主要代谢物的水平,为判定胶质瘤术后复发和放射性脑坏死引起的神经元缺失、细胞膜分裂增生或崩解、能量代谢障碍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近年来,人们对MRS在胶质瘤术后放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很多研究,现就MRS在胶质瘤术后放疗中的应用近况做一综述.

    作者:何杰;崔建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c-fos及其产物对骨重建调节机制

    破骨细胞骨吸收大于成骨细胞骨形成,骨重建失衡,是导致骨质疏松发生的基本病理机制.许多对骨重建具有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均可通过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上的相应受体将调节信息传人细胞内,激活转录因子,后者可进一步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是进行骨重建的两个关键细胞,近年来大量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二者的生成及信号转导过程,已有报道c-fos原癌基因及其蛋白表达对骨重建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宝新;李玉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无偿献血人群9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流行状况,为有效控制HIV通过血液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双试剂进行初筛实验,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进行确证实验.结果 共检测293 981例标本,初筛抗-HIV可疑阳性134例(0.05%),WB确证阳性9例(0.0031%).结论 HIV在石家庄市无偿献血者中呈低流行状态.

    作者:孙晓红;赵莉华;牛宏伟;时卉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自体黑色素细胞移植治疗白癜风临床观察

    目的 探索自体黑色素细胞移植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的新途径,寻求治疗白癜风的佳方案.方法 用自体黑色素细胞体外培养,并用发疱法移植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静止期白癜风.结果 治疗静止期白癜风患者32例,移植皮片105块,总有效率98.10%.随访半年,其中2例患者5块自体黑色素细胞移植区出现色素变浅现象,其余色素保持良好.结论 自体黑色素细胞移植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

    作者:王根会;雷明君;赵云夕;冯兰珍;刘焕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健脾益肾方配合介入疗法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方配合介入疗法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将9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采用介入化疗并口服健脾益肾方;对照组45例,单纯采用介入化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疗效观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在治疗后减轻毒副反应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益肾方配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能明显减轻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息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青;刘冲;武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B-Lynch外科缝扎术用于重度子宫胎盘卒中1例

    患者,女性,22岁,G1P0,宫内孕+6周自觉胎动减少1d,不规律腹痛伴阴道出血半天急诊入院.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孕4月自感胎动至今.孕期未做系统检查.查体,T36.8℃,R 20次/min,P 100次/min,Bp 21.3/12.0 kPa.神志清楚,语言流利.

    作者:张云湘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中专学生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罹患结核病5例

    2005年我市将结核病筛查纳入了大中专院校新生入学常规检查.对入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学生进行X线胸片检查,发现结核患者给予免费治疗管理,单纯结核菌素强阳性者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1];同时为掌握结核病在校园的动态变化和防治效果,我们对往届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未进行预防治疗的在校生每年进行X线胸片复检.

    作者:沈玉排;杨震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胃癌术后并发下腔静脉瘤栓1例

    患者,男性,53岁.因尿液赤黄1个月、全身皮肤巩膜黄染10 d入院.既往5年前因胃癌行幽门侧胃大部切除、毕Ⅰ式吻合术,术后病理报告,低分化腺癌.查体,T36.3℃,P 88次/rain,R 22次/min,Bp 15.6/9.9 kPa.一般.情况可,全身皮肤黏膜中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上腹正中可见一长约20 cm手术瘢痕,余腹部检查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尿胆红素2+;肝肾功能,丙氨酸氨基转肽酶85.0 U/L,总胆红素221.

    作者:唐瑞峰;裴志忠;齐帅;苑建磊;田贵金;孙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心动图检测腺苷急性血管扩张试验筛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适应证的价值

    目的 超声心动图检测腺苷在急性血管扩张试验中扩展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适应证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68例,肘静脉注射腺苷75 μgkg-1·min-1.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主动脉平均压、肺动脉平均压,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肺动脉/主动脉收缩压、肺循环/体循环血流量,注射5 min后肺血管阳.力下降>30%和肺动脉平均压下降>10%为急性血管扩张试验阳性.结果 39例急性血管扩张试验阳性者,通过临床药物降压治疗有效后成功手术;29例药物试验阴性者继续降压治疗无效-均非手术适应证.结论 腺苷急性血管扩张试验可以判断肺动脉高压的可逆性,为扩展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适应证起到初步筛选的作用.

    作者:何小梅;赵丽娜;邓彦东;王军;籍振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药泽泻研究概述

    泽泻是常用中药,具有利尿、降血脂、抗脂肪肝等作用,<中国药典>收载的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e (sam)Juzep]除去须根及粗皮的干燥块茎,泽泻块茎呈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7 cm,直径2~6 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浅沟纹及多数细小突起的须根痕,上端有脐状茎痕,底部有数个瘤状芽痕,质坚实.泽泻主产地为福建、江西、四川等地[1].本文综述中药泽泻的化学成分,并介绍近年来该药的质量控制以及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概况.

    作者:王小凤;樊淑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分会第五次学术会议暨围手术期临床医学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硫化氢心脏调节及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长期以来,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对多种组织器官有毒性作用,大量接触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H2S可以在机体内源性地产生,并发挥重要的生理调节功能,并被看作是继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之后的又一新型气体信号分子[1].在神经系统,H2S可以诱导海马的长时程增强效应[2,3];在循环系统,

    作者:许萌;武宇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