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教学方法与教育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中医教学方法, 教育体系, 改革与完善
摘要:如何改变中医教育现状,提高中医教育的水平,使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独特而又有益于人类的医学传承有人、与时俱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而重要的课题.作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当务之急,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药理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几点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院校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地丰富、更新和提高,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发挥出其优势的新的教学方式,它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国内教育技术发展的新热点.作者结合制作和应用药理学多媒体课件--<中枢神经系统药理>的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关于推拿教材改革的几点意见

    随着中医教学质量的提高,中医教材不断改革,其中推拿教材内容渐趋充实.为进一步提高教材的内在质量,以满足中医教学的需要,提出以下改革意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在药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不断学习、充实和提高,把握科技动态,并获得科研成果的重要前提.在药理学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并根据药理学的特点,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药理学课堂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思考.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提高中医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

    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应不断提高师资水平,注重经典课程和加强实践,不断提高中医教学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40岁以上房间隔缺损患者行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的体会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40岁以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效果及围手术期经验.方法13例40岁以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年龄41~67岁,平均(45.9±5.6)岁.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8例,其中中度以上关闭不全6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房颤3例.肺动脉平均压力为(36.5±17.1)mm Hg.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房间隔缺损修补采用直接连续缝合和心包片修补,术中在心脏跳动下探查二尖瓣和三尖瓣,决定是否对瓣膜进行处理.本组中7例行三尖瓣1)e vage成形,2例行二尖瓣成形术,为交界区修补.在心脏跳动下动态观察各瓣膜手术成形效果.结果13例患者术后全部生存,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中老年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和合理的手术方式,对合并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病变的探查和手术成形治疗有一定的优越性;中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应加强心功能的支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健康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活跃、健康的群体之一.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过多过快的变化,许多大学生开始感到不知所措,产生了许多方面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应.追求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的生命力的体现.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栋梁,他们的健康尤其引人关注.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避免和削弱各种心理问题及疾病的发生就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计算机评估系统在临床教学授课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临床教学工作是医学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学医院是进行临床理论教学和临床实习的重要场所,其教学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教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关键,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术修养、科研能力、敬业精神等基本素质浓缩集中反映在课挝堂教学中.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护理技能强化训练的研究与实践

    1研究背景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专业角色的扩展,社会和护理服务对象对护士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为了提高护理学基础的教学质量,培养适应21世纪需求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我们自1990年开始,对护理专业的在校生于毕业前进行了护理技能的强化训练.在强化训练的教学实践中,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制定新的评估标准,并录制护理操作录像带,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是我国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渠道,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特别重视这方面工作的领导和研究.在我国加强、完善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一个鲜明特色.为搞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我们一直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育体系的改革,尽管教师在理论准备、收集材料、引经据典方面下足了工夫,但长期沿用一根粉笔、一本教案的传统讲授的方式,使得课堂沉闷、理论抽象,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影响教学效果.近年来在教学设备改善的基础上,我们探索把传统教学媒体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取长补短,努力追求更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并取得一定的经验、体会,愿与同行交流,以促进高校政治课教学水平提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errhagic fever with renalsyndrome,HFRS)是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出血、肾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广泛流行于亚洲、欧洲许多国家,我国为重疫区,其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性极大[1].既往发现HFRS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可出现持续1至数周的减少,但未对血小板参数和功能指标的改变进行系统的动态研究.本文对53例HFRS患者各期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1分钟聚集率(PAG1)、5分钟聚集率(PAG5)、大聚集率(PAGM)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薄层色谱法对利咽解毒含片主要成分的定性鉴别

    利咽解毒含片是由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炒)、黄芩、大黄、桔梗、大青叶、山楂、浙贝母、地黄等16味中药加工制成的片剂,具有清肺利咽,解毒退热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风热乳蛾、风热喉痹、腮腺炎,伴有咽痛、咽干、喉核红肿、发热恶寒等症,以及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为规范药品质量,保证临床疗效,在对文献报道方法[1~3]考察基础上,本实验研究制定了对制剂中的黄芩、金银花、大黄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肿瘤转移和复发中的作用

    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当前肿瘤治疗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是其关键环节,这需借助于蛋白降解酶的表达和激活.基质蛋白酶主要有以下数种:丝氨酸蛋白酶类,包括血浆酶原激活剂;半胱氨酸蛋白酶类,包括组织蛋白酶D在内的溶酶体酶;金属蛋白酶类[1].金属蛋白酶类在肿瘤侵袭过程中的作用近年来倍受关注,大量证据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特别是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在肿瘤细胞介导的细胞外基质降解中起关键作用.临床研究表明,MMP-2活性和表达的增加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侵袭转移潜能及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21世纪是日益趋向交流与合作的时代,英语在国际间的作用日显突出.高等教育要培养能满足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建立了系统的教学体系和测试体系,衡量高校英语教学水准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成为我国的品牌考试.但是,经过多年的验证,四、六级考试的确存在一些弊端,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临床教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的临床医学系学生,就是将来的医生,医生的对象是身患各种疾病的患者.学生进入临床医学院后,临床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授的基础上,要指导他们参与实际临床医疗工作,使学生对疾病不但有感官上的认识,加深记忆,而且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使学生能以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方式获取临床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处理好医护关系、医患关系及掌握各种操作常规、工作方法.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每一个临床教师高质量的综合素质[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加强中西医结合专科生临床技能培训的尝试

    临床见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完成相应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但在我国目前的医学专科教育中,由于学制短、教学任务重,临床见习往往被取消,不利于对医学生的培养.为弥补这一不足,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专科生在第2学年的第2学期开设<护理学基础>和临床技能培训课程.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

    科学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动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21世纪将是生物科学的时代,医学是生物科学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门类相结合的一门科学.因此,研究生物科学的规律与人文学的关系,是21世纪生物科学的热点,它必将促进未来医学的发展.为了适应医学的发展,现行的医学教育应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出21世纪所需要的医学人才类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医统计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中医统计学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以中医理论与实践为主体,以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为手段,以探讨医学生命现象和中医理论与方法的内在客观规律为目的的方法学.随着中医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利用统计学的方法,从数量的角度寻求医学现象发生的规律显得越来越重要[1].为了培养合格的高级中医药临床和科研人才,必须思考如何提高中医统计学教学效果的问题.20多年来,中医院校的统计学课程设置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选修到必修的过程[2].结合现实,中医统计学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案例教学,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创造观和健康心理教育等7个方面.作者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的优势,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努力使其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中,从大学生思想现状出发,尝试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明显上升的趋势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些内容需要上升到一定高度,但同时应该多从人的发展和人性的角度来开展.关起门来进行思想教育,一旦学生步入现实生活,心理就会产生较大起伏.应该根据社会发展新时期的实际情况,决定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首先应该正确区分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系统工程,心理素质教育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工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在药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创造教育

    药学实验教学是药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目的是加强、拓展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他们严谨的科研作风、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以及运用正确的实验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1].注重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这一优良平台,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于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及在未来社会的适应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