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问题, 教育思路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明显上升的趋势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些内容需要上升到一定高度,但同时应该多从人的发展和人性的角度来开展.关起门来进行思想教育,一旦学生步入现实生活,心理就会产生较大起伏.应该根据社会发展新时期的实际情况,决定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首先应该正确区分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系统工程,心理素质教育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工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多媒体技术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寄生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桥梁课,与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直接影响学生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作者采用多媒体技术在部分班级进行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口腔医学教育模式转变及其发展趋势

    医学模式是一种医学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管理方式和医学人才教育的基础.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有了显著的发展.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教育思想模式仍然处于改革变型期,培养新型口腔医生是当今口腔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使命.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口腔医学教学必须面向21世纪,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的口腔医学人才.口腔医学教育顺应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已成为必然.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针灸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的探讨

    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不只是理论水平的高低,再深厚的理论知识,没有熟练的操作技能,等于没有学会针灸,就不能服务于临床,所以如何既要把针灸理论知识完整的传授给学生,又能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操作技能,是针灸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国医学史》课程改革与医史馆实习引导系统的研制应用

    中国医学史是医学高等教育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医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认识历代医学发展的特点与成就,探索医学发展的规律性.<中国医学史>课程改革坚持中国医学史基础性地位不动摇,奠定中医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认识和发展的基石作用不含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以课堂教学多媒体、示教互动多方式、科教结合多途径三位一体为目标,以河北医科大学医史馆创建为契机,以中医医史文献二级学科建设为动力,不断提高<中国医学史>教学水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病案在中医伤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各中等中医学校均很难满足学生的课间临床见习要求,如何解决,作者认为除了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间多一些机会到临床见习外,利用病案教学不失为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对内脏出血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

    急性内脏出血患者在临床极为常见.内脏出血患者早期,由于机体的代偿机制,血压和外周血中的红细胞可下降不明显.此类患者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大出血后短期内,外周血中的白细胞(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且先于红细胞和血压下降.本文通过分析内脏出血0.5~72 h内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变化及其诊断意义,为临床提供一项极为简单预警内脏出血的指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

    如何实施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构建适合医学教育发展需要的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已成为医学教育和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文的宗旨在于探讨实施创新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构建创新素质教育的模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科研成果应用于病理生理学教学的探讨

    教学和科研都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医学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成为了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医学院校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的迫切性,并结合作者的实践体会,以<病理生理学>课程为例谈些看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药专业中药药理课程改革思路

    中药药理学是中医院校中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其学科体系是开放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中药药理学是中医药与现代科学富活力的结合点,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前沿阵地.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还很不成熟.为探讨其教学思路,我们从2003年开始在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尝试.依据2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过去的经验,提出一些新设想,希望有益于中药药理学的教学.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医统计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中医统计学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以中医理论与实践为主体,以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为手段,以探讨医学生命现象和中医理论与方法的内在客观规律为目的的方法学.随着中医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利用统计学的方法,从数量的角度寻求医学现象发生的规律显得越来越重要[1].为了培养合格的高级中医药临床和科研人才,必须思考如何提高中医统计学教学效果的问题.20多年来,中医院校的统计学课程设置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选修到必修的过程[2].结合现实,中医统计学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加强英语听说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2004年初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制定并在全国部分高校开始试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课程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迅速转变单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教学观念,要把英语教学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上来,不断加强学生听与说的英语交际应用能力.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阅读国学经典加强素质教育

    国学经典不仅展示了历代作家在人生旅途上的心路历程,而且形象的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风云中的艰辛跋涉.阅读经典名著,诵读优秀诗文,是青年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之根,把握中华文化命脉的有效途径,也是使他们树立民族自信心和独立性,在文化冲击和碰撞中得以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医院药师与门诊药学服务

    美国药学会及美国医院药师协会把药学服务定义为药师的使命是提供药学服务,要求药师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服务,确保药物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其目的是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达到积极的临床结果.从药学服务的定义可以看出药学服务不是少数药师的工作,而是全体药师的职责.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案例教学,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创造观和健康心理教育等7个方面.作者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的优势,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努力使其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中,从大学生思想现状出发,尝试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21世纪是日益趋向交流与合作的时代,英语在国际间的作用日显突出.高等教育要培养能满足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建立了系统的教学体系和测试体系,衡量高校英语教学水准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成为我国的品牌考试.但是,经过多年的验证,四、六级考试的确存在一些弊端,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麦金利棒状杆菌致败血症1例及文献复习

    1995年法国人Riegel首次从3例结膜分泌物中分离出此菌,并根据生化反应和16S RNA基因测定命名为麦金利棒状杆菌(corynebactriummacginleyi).德国、瑞典、意大利也相继从结膜炎和角膜溃疡病例中分离到此菌.另有报道,本菌可以引发尿道感染和心内膜炎及导管相关感染.到2004年国外已发表有关文献11篇,国内目前未见报道.我们从1例急性肺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到1株麦金利棒状杆菌,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医教学方法与教育体系的完善

    如何改变中医教育现状,提高中医教育的水平,使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独特而又有益于人类的医学传承有人、与时俱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而重要的课题.作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当务之急,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浅议研究生培养与管理

    研究生的培养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其生命线.而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结构中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医学人才的重任,因此医学研究生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1].为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加强对研究生教育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尤其是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答辩等环节在研究生培养效果的评价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预定培养目标的保障.本文从加强研究生教育过程的规范化和程序化管理着手,以探讨提高培养质量的问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误诊为脊膜瘤的椎管内副神经节瘤1例

    患者,女性,54岁.主因8 h前从椅子上站起步行数步突然跪倒而继之后仰,即感腰部疼痛,双下肢无力不能站立行走而入院.既往于4年前行腰椎间盘手术.查体:体温、呼吸正常,脉搏88次/min,血压200/100 mmHg.专科情况:颈部疼痛,椎体叩压痛,双侧肘关节下约3 cm以下肢体麻木.双侧手指活动、血运可.腰部疼痛,椎体叩压痛,脐下5 cm以下感觉运动丧失,大小便失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效果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疾病防治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视,预防医学也得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尤其近年来疾病防治形势的变化给预防医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新形势也给预防医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预防医学高等教育院校,应为社会培养出能适应当前新形势、新任务的合格的专业人才.为了适应新世纪现代化高等教育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合理高效运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化建设者;同时也为了尽快提高我省预防医学队伍的专业水平,促使我省预防医学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拟进行预防医学专业教育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