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科学管理是提高办学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成人教育, 教学质量, 管理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方针指导下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化改革,对成人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更新传统的教育思想,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是摆在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1984年开办成人教育以来,我校及我院领导非常重视教学质量,把保证教学质量作为我校成教学院长期生存的根本点,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医学史》课程改革与医史馆实习引导系统的研制应用

    中国医学史是医学高等教育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医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认识历代医学发展的特点与成就,探索医学发展的规律性.<中国医学史>课程改革坚持中国医学史基础性地位不动摇,奠定中医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认识和发展的基石作用不含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以课堂教学多媒体、示教互动多方式、科教结合多途径三位一体为目标,以河北医科大学医史馆创建为契机,以中医医史文献二级学科建设为动力,不断提高<中国医学史>教学水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一切教学方法的根本,只要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会自觉起来,效果将是事半功倍.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专业课之一,其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密切相关.作者经过多年探索,总结整理了一套较为实用的实践教学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加强中西医结合师资培训的必要性及模式初探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已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一种趋势.中医学作为世界范围内完善、系统、具影响力的传统医学之一,在与现代医学结合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中西医结合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

    如何实施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构建适合医学教育发展需要的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已成为医学教育和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文的宗旨在于探讨实施创新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构建创新素质教育的模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肠杆菌科高活性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分析

    随着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致使由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epctrumbetalanctamases,ESBLs)和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的去阻遏高产AmpC酶的革兰阴性杆菌大量出现[1],鉴于其不但对ESBLs类抗生素耐药,而且也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交叉耐药,给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巨大威胁,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用三维法对2002年2月~2002年12月间248株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ESBLs和持续高产AmpC酶的表型进行了检测,并比较了产酶菌株和非产酶菌株的耐药性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盐酸特拉唑嗪片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建立

    盐酸特拉唑嗪(terazosin,TZ)是由美国Abbott公司开发的新型α1受体阻滞剂,对轻、中度高血压有明显降压作用,且水溶性好,半衰期较长,不良反应轻微,是良好的抗高血压新药.控制药品中的有关物质对于监测药品的有效期、安全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盐酸特拉唑嗪片的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已有文献报道[1],但缺乏方法学验证的一般研究,不能对方法的适用性作出结论.为此,本文对盐酸特拉唑嗪片有关物质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薄层色谱(thin 1ayer chromatography,TLC)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药学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已成为中医药领域教学改革的重点,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ant instruction,CAI)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中医药教育的各个学科.<中药学>是一门重要的中医学基础课程,主要研究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其课程内容繁杂,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较其他中医学课程,更需要也更容易结合多媒体手段进行表达.有鉴于此,我校中药学教研室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完成了<中药学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现将课件主要内容及制用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利多卡因、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眩晕症

    2003年2月~2005年3月我院试用利多卡因、胞二磷胆碱治疗眩晕患者共35例,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共有68例患者选入试验,这68例患者多具有头晕、头痛、呕吐、耳鸣、视物旋转或自身旋转、肢体无力等症状.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阴性,均行脑CT扫描,排除了脑肿瘤、脑梗死及脑出血,并且血压基本正常.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浅谈实验课教学中的德、才双育

    实验课教学是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强化以学生为主体,训练学生动手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师生互动中开展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同时,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培养现代化人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外科治疗(附6例报告)

    目的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特征,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膀胱嗜铬细胞瘤,其中4例为恶性.6例术后血压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3例获随访,时间3个月~20年.各有1例术后5年和20年复发,再次手术.结论血尿、排尿时头晕、头痛、心慌及血压升高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主要症状,尿香草基扁桃酸是主要的定性检查手段,B超、CT、MRI是主要的定位检查手段,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中西医结合是在我国中医、西医长期并存的条件下,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创建于1969年,当时正值原河北中医学院与河北医学院第一次合并的初期,成立的河北新医大学汇聚了河北省中、西医教育和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客观上为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初步培养了一批中西医结合人才,为其后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5年原河北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所高校合并组建为河北医科大学,又为中、西医学相互结合交融,中、西师资相互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使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教育事业迅速迈上了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在中西医结合教育方面主要进行了以下探索性工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医眼科教学的点滴体会

    中医眼科学是祖国医学的临床学科,它是研究人体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由于视器特点及功能复杂性眼病的检查和诊治方法与其它临床学科差别很大,有必要探讨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医学影像物理学是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汇集了诸如物理、工程数学、电子、计算机、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先进技术[1].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使理工知识非常薄弱的医学生有较大收获,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下面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医学成像技术和医学影像物理学的教学实践,分几方面谈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浅谈大学外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早已经被我国政府确定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和方向.素质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也是现代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内容.素质教育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我们的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我认为,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就是我们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人才素质可以概括为九个方面:思想道德、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自信自立、自律、积极乐观、执著追求、责任感、合作开放.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肿瘤转移和复发中的作用

    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当前肿瘤治疗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是其关键环节,这需借助于蛋白降解酶的表达和激活.基质蛋白酶主要有以下数种:丝氨酸蛋白酶类,包括血浆酶原激活剂;半胱氨酸蛋白酶类,包括组织蛋白酶D在内的溶酶体酶;金属蛋白酶类[1].金属蛋白酶类在肿瘤侵袭过程中的作用近年来倍受关注,大量证据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特别是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在肿瘤细胞介导的细胞外基质降解中起关键作用.临床研究表明,MMP-2活性和表达的增加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侵袭转移潜能及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口腔临床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医学教育必须和卫生事业密切结合,力求培养实用性人才.口腔临床医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通过教学,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应作为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服务理念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多媒体英语教学网的尝试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计算机网络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我校的校园网随之建立起来,这大大方便了教职员工以及同学们的工作和学习.此时,能否利用便捷的校园网辅助日常的英语教学开始被关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大鼠正畸过程牙周组织中NOS三种同形异构体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大鼠在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三种同形异构体的表达及其分布,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大鼠正畸移动不同阶段的牙及牙周组织联合切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大鼠牙周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有轻微表达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本不表达,正畸施力后三种NOS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及位置随受力时间长短均有改变.结论证实NO参与了正畸牙周组织的改建过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早期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薄层色谱法对利咽解毒含片主要成分的定性鉴别

    利咽解毒含片是由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炒)、黄芩、大黄、桔梗、大青叶、山楂、浙贝母、地黄等16味中药加工制成的片剂,具有清肺利咽,解毒退热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风热乳蛾、风热喉痹、腮腺炎,伴有咽痛、咽干、喉核红肿、发热恶寒等症,以及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为规范药品质量,保证临床疗效,在对文献报道方法[1~3]考察基础上,本实验研究制定了对制剂中的黄芩、金银花、大黄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加强英语听说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2004年初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制定并在全国部分高校开始试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课程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迅速转变单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教学观念,要把英语教学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上来,不断加强学生听与说的英语交际应用能力.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