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用病理生理学实验课教学培养医学生科学思维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 实验课, 素质教育
摘要: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必须把素质教育作为医学教育改革的目标.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而言,其中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病理生理学实验较复杂,课堂上有时会出现意外事故或非预期结果,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与理论课比较,实验课是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培养的阵地.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实验课的这些特点,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培养.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许多医学院校开设了传统文化、文学欣赏、社交礼仪等课程,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总的来看,医学生在知识结构、人文素质、方法论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要求.如何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其在知识、能力、道德和人格等方面协调发展,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浅谈临床教学的过程管理

    毕业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在实践中验证、全面训练临床能力的关键时期.实习教学质量对学生毕业后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及对以后接受更高、更深、更新的知识或技能均产生直接及潜在的影响.几年来,我们通过对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研究,找出教学双方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教学过程的新模式,对提高实习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提高药物分析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药物分析学是药学和药剂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实验课是学生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通过实验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药品质量意识,而且让他们初步掌握如何控制药品质量.因此,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可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专题实习和实际工作.现就如何上好实验课,根据近几年带教经验谈几点体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国医学史》课程改革与医史馆实习引导系统的研制应用

    中国医学史是医学高等教育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医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认识历代医学发展的特点与成就,探索医学发展的规律性.<中国医学史>课程改革坚持中国医学史基础性地位不动摇,奠定中医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认识和发展的基石作用不含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以课堂教学多媒体、示教互动多方式、科教结合多途径三位一体为目标,以河北医科大学医史馆创建为契机,以中医医史文献二级学科建设为动力,不断提高<中国医学史>教学水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麦金利棒状杆菌致败血症1例及文献复习

    1995年法国人Riegel首次从3例结膜分泌物中分离出此菌,并根据生化反应和16S RNA基因测定命名为麦金利棒状杆菌(corynebactriummacginleyi).德国、瑞典、意大利也相继从结膜炎和角膜溃疡病例中分离到此菌.另有报道,本菌可以引发尿道感染和心内膜炎及导管相关感染.到2004年国外已发表有关文献11篇,国内目前未见报道.我们从1例急性肺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到1株麦金利棒状杆菌,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文化差异与听力理解

    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只重视了语法、语音、词汇等方面的教学,而忽视了对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的教学,学生尽管有扎实的语言、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但听、说能力较差,不能交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能脱离文化存在,只懂语言而不懂文化,就很难听懂所学的语言.因此,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听力技巧的同时,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并且介绍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听力理解中的障碍.具体的讲,教师可以从词语和话语两方面对文化差异进行介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新时期影响临床实习质量因素分析及对策

    临床实习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教学全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医学生由课本学习步入到临床实践课学习阶段,这个阶段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师的不可逾越的阶段.通过直接接触患者,使学生把课本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临床的医疗实践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强化与升华,达到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之目的,为毕业后从事医药卫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社会经济模式的变化,人们意识的转变,毕业实习也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干扰.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是当前一项丞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干扰临床实习的几个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此与同仁们进行探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阿立哌唑与茜素红的荷移反应研究

    阿立哌唑是新一代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是多巴胺D2受体的部分激动剂,用于治疗各种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障碍[1].阿立哌唑分子中的2个氮原子各有1对孤对电子,可作为电子供体与电子受体化合物发生荷移反应.作者参考有关文献[2]研究了阿立哌唑与茜素红的荷移反应,采用荷移反应测定了药物制剂中阿立哌唑的含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较大变化,护理教育的层次、规模也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由于我国护理教育发展比较其他医学学科滞后,与国际护理教育间有较大差距,如何面对现存的诸多问题与挑战,紧跟国际护理教育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是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与MEDLINE检索功能的比较研究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是我国早的综合性中文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于1994年研制开发.该数据库收录了900多种中国生物医学期刊以及汇编、会议论文的文献题录.该库涵盖了<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收录的所有文献题录.CBMDISC的学科覆盖范围涉及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及中药学等生物医学各个领域[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严重烧伤并发脑出血及脑梗死1例

    患者,男性,36岁.因火焰烧伤4 h入院.既往体健.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楚,T 36.5℃,P 103,R 26,Bp 116/82mm Hg.面部伤面肿胀,鼻毛烧焦,声音嘶哑,双肺可闻及干性啰音,心脏及腹部检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入院诊断:①80%Ⅱ°、Ⅲ°全身火焰烧伤(Ⅲ°59%TBSA);②吸入性损伤.入院后给予抗休克补液、吸氧、气管切开插管、纠正酸中毒、防治感染等治疗及特殊护理,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糊剂,采取暴露疗法,辅以大型烧伤治疗仪治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提高中医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

    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应不断提高师资水平,注重经典课程和加强实践,不断提高中医教学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应用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正确运用并有效发挥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我省成人高教专科层次生源下滑原因及对策

    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面临诸多的发展机遇,显现出美好的前景.我省的情况也不例外,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具体表现为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覆盖面不断增加,人才培育的针对性不断增强,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招生管理越来越规范,招生办法实现了网上远程录取,专升本招生计划不断增加且生源增长明显,多层次、多形式、多学科、多途径的教育格局已基本形成,成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我省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亟待加以解决的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专科层次生源普遍下降,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认真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的稳定和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医教学方法与教育体系的完善

    如何改变中医教育现状,提高中医教育的水平,使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独特而又有益于人类的医学传承有人、与时俱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而重要的课题.作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当务之急,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多媒体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渐广泛,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在教育部的大力倡导下,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成为教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护理学实习教学的几点体会

    神经外科疾病病种多,护理学实习生实践时间短,护理服务对象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严格,因此,完成临床带教任务就显得很重要.在突出神经外科疾病护理特点的临床带教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临床教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的临床医学系学生,就是将来的医生,医生的对象是身患各种疾病的患者.学生进入临床医学院后,临床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授的基础上,要指导他们参与实际临床医疗工作,使学生对疾病不但有感官上的认识,加深记忆,而且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使学生能以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方式获取临床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处理好医护关系、医患关系及掌握各种操作常规、工作方法.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每一个临床教师高质量的综合素质[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等医学院校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探讨

    信息技术在医学科学及医学教育中的渗透不断深化和拓展,必将促进高等医学教育在教育内容、模式、手段等方面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在高等医学院校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适应新发展,迎接新挑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errhagic fever with renalsyndrome,HFRS)是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出血、肾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广泛流行于亚洲、欧洲许多国家,我国为重疫区,其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性极大[1].既往发现HFRS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可出现持续1至数周的减少,但未对血小板参数和功能指标的改变进行系统的动态研究.本文对53例HFRS患者各期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1分钟聚集率(PAG1)、5分钟聚集率(PAG5)、大聚集率(PAGM)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