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心产后同房引发产褥热

杨柳

关键词:产后, 女性生殖器, 首要原因, 感染, 产妇死亡, 分娩后, 产褥期, 孕妇, 生命, 民间, 历史, 夫妻
摘要:孕妇分娩后,什么时候可以同房呢?民间一般都认为满月即可同房.然而,有些夫妻按照此法行事却闯下大祸,比较常见的是引起女性生殖器感染.不要小看这产褥期女性生殖器感染,在历史上,它曾夺去许多产妇的生命,是以往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家庭医学(下)杂志相关文献
  • 重视艾滋病相关结核病

    艾滋病与结核病是一对形影相随、狼狈为奸的疾病.一方面,结核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HIV/AIDS)患者常见的、可治愈的相关感染性疾病,也是HIV/AIDS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成为艾滋病“零死亡”目标的重大障碍之一;另一方面,HIV/AIDS患者人群的结核病高死亡率给结核病控制的效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艾滋病的流行也导致了结核病疫情的上升.在本世纪初,非洲国家由于艾滋病的流行和急剧扩散,结核病人数量增长了4倍.2013年估计全球有110万HIV阳性结核病人,其中78%分布在非洲区.

    作者:赖钰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可小觑青春期结核

    肺结核是我国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近些年来其发病率一直居全国传染病的前三位.虽然说结核病是不论男女老幼都可能被传染而导致的疾病,但从全国的发病情况看,青少年和老年人是肺结核的两类高发人群.为了祖国下一代的安全与健康,应高度重视青春期结核病,并注意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治青春期结核.

    作者:吕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脑性瘫痪的综合康复治疗

    脑性瘫痪造成儿童运动障碍,是导致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虽然至今尚无完全治愈脑瘫的方法,但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儿童康复界已形成共识——综合康复治疗手段的应用,是改善脑瘫患者的身心功能、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方法,并为患儿终回归家庭和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言语治疗、传统医学康复治疗、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治疗、药物治疗、使用辅助器具及矫形器和矫形手术治疗等.

    作者:覃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防癌请从日常饮食做起

    多吃含抗氧化剂的食物能防多种癌肿瘤的发生,与体内细胞的过氧化有一定关系.肿瘤患者要从食物中摄取抗氧化剂,特别要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柑橘、胡萝卜、杏仁、猕猴桃、菠菜、西红柿、青椒、南瓜以及鱼类等食物.但千万不要滥用维生素药片,因为维生素药片有时会影响化疗效果.

    作者:周丁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基本知识

    基本概述和流行状况(一)基本概述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也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一般要经过7~10年的时间(潜伏期)才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在这一期间,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工作和生活,但能够传染艾滋病病毒给其他人.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春暖花开时『颈』惕『核』危机

    肺结核病众所周知,但“肺外结核”人们还比较陌生.医学专家提醒,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的卷土重来,肺外结核病患者也明显增多.临床统计表明,肺外结核约占结核病总数的10%,其中瘰疬(颈部淋巴结结核)和骨痨(骨结核)占了很大比例,而且容易被误诊误治,治疗不及时还会危及生命.在此春暖花开之际,要特别警惕颈部的“核”危机.

    作者:黄子慧;王睿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孕妇更要提防胃食管反流病

    一位怀孕两个月的28岁女子,近期总觉得有一种腹胀感,有时一吃东西就呕吐不止,自认为是妊娠反应而不太在意.谁知这腹胀感和呕吐反应竞日益加重,不得不到医院就医.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孕检医生检查后,建议她再到第二炮兵总医院国内首家胃食管反流病中心看看.在这家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她眼前的症状并不是正常的妊娠反应,而是患了胃食管反流病.

    作者:吴继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远离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通过空气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伴随人类历史长,造成人类死亡多的健康杀手0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依然是“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旨在积极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动员全社会参病防控.

    作者:刘宇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胰岛素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糖尿病患者多数选用降糖药物治疗.但随着病情进展,降糖药物的效果逐渐下降,就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了.为了使胰岛素治疗能够取得比较好的疗效,提醒患者应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作者:李长玉;杨国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沉默的生育杀手——生殖道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一种传染病.大家为熟知和恐惧的是肺结核,因为它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然而,结核并不仅仅感染肺部,近年来,同样会引起发热消瘦,同时伴有肠道功能紊乱的肠结核和骨骼疼痛的骨结核等,在人群中也时有发生.而在女性患者中,生殖道结核也不鲜见.据统计,我国女性结核的发病率约占女性传染病总数的17%,其中75%的患者为25 ~40岁的生育年龄女性.因而生殖道结核成为妇女不孕的重要原因.

    作者:李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儿脑瘫要早期发现

    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科的发展,濒危新生儿抢救成功率逐渐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的发病率不断上升.1997-1998年,我国曾对黑龙江等六省区1 047 327名1~6岁小儿进行脑瘫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脑瘫患病率为1.92‰.

    作者:杨理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黄帝内经刺志论篇

    黄帝问日:愿闻虚实之要.岐伯对日: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帝日:如何而反?岐伯日: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恋物情结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孩子会有一个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物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孩子们的“恋物”情结.14岁的女孩瑜瑜,就一直恋着那个伴了她14年的小枕头,几乎是分分秒秒惦记着它,睡觉时也要抱着它才能安心.这是不是恋物症?家长很头痛,要不要请心理医生帮助孩子矫正行为呢?

    作者:周一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补习结核病的基本知识

    在上世纪50年代前,即抗结核化疗药未问世前,结核病被称为“十痨九死”的恶魔.随着化疗时代的到来,大部分患者都能得到治愈,人们也放松了对它的警惕.由于结核菌非同一般菌的特性,即它的顽固性和隐蔽性欺骗了大家,导致了它在世界范围内“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使我们不得不刮目相看这个既狡猾而又古老的敌人.

    作者:高微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揭秘微信圈几个不靠谱的保健信息

    所谓的“酸碱体质”理论网上流传广的说法,是人体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为碱性体质;但这部分人只占总人群的10%左右,是健康人群.假如体滚的pH值低手中性时,就会出现身体疲乏、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甚至引起重大疾病.即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且易致癌.人体的体液pH值每下降0.1个单位,胰岛细胞的活性将下降30%,容易引发糖尿病;癌细胞周围的pH值为6.85~6.95之间,偏酸性.

    作者:杨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老体衰难抗拒善调心态益长寿

    人人都讨厌衰老,渴望永远年轻,所以“长生不老”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于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人们叹息道:“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人终究有一死,谁也无法逃脱这个规律.”

    作者:张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女性春来宜养血

    春天是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季节.此时人体血液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生非感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精神心理异常等.对于女性来说,也会导致血压波动大、月经失调、过敏性反应等不良状态.所以,女性在春天需要特别注意养护血液,不但可以抵御各种病菌的侵袭,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消除春困,而且还能保健益寿,护肤美容.

    作者:欧阳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出门在外要注意防腹泻

    差旅人员腹泻的主要原因出差和旅游观光的人员,一般都是在异地、异国,活动范围广,流动性大,居住环境变化大,生活无规律,易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作者:罗照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立春后的养生食品

    立春了,春天来了.春天里万物欣荣,生机蓬勃,也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活跃的时期.然而春雨绵绵,天气潮湿,乍暖还寒,气候很不稳定,极易感冒.立春以后人应该怎么吃?吃什么才适合养生呢?对此,民间有很多流传的说法,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春季常见的养生食物.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喝肉汤鸡汤真能滋补吗

    按照传统说法,从入冬到春节之间,都是适合“滋补”的时候.那么究竟怎么补呢?很多女性的选择是煲汤.一位朋友问:我老婆天天煲鸡汤、肉汤、鱼汤喝,她说这样特别滋补,还逼着我也一起喝.可是她只喝汤,里面的肉和菜都不吃,说那是渣滓,根本没有意义.那么多鱼肉都扔了,就喝点汤,这不是浪费么?

    作者:范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家庭医学(下)杂志

家庭医学(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