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许亮;温美佳;曾凡琳;谢彩香;康廷国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可操作性强的病证结合家兔心脏骤停模型,以满足研究药物对心肺复苏评价的需求.方法:采用体外电击法诱发室颤动物模型,同时设立假手术组,从病因、症状、客观指标、药物反证等方面对心脏骤停家兔模型进行综合判断,验证该模型的中医证候属性.结果:病证结合组动物造模后肛温、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电图变化与同期假手术组相比,无论组间比较或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动物心、左心室、肝重量变化,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病证结合组家兔的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结论:体外电击法制作的心脏骤停模型的中医证候属性是心阳暴脱证.
作者:梁建庆;何建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为了使我国喀斯特地区更好地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文章回顾了我国喀斯特地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进展;从基础理论、技术研发、试验示范、模式构建、监测评价5个方面总结各领域的主要成果;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提出应加强研究的关键问题:不同药用植物对喀斯特石漠化环境的生态适宜性;不同喀斯特生境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不同等级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耦合模式;喀斯特地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效益评价体系.
作者:任笔墨;熊康宁;肖时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基础治疗+疏风解毒胶囊(4粒/次,3次/d口服);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1周后评价两组总疗效、中医症候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并监测血常规、胸片的变化,同时统计抗生素使用天数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患者满意度、CPI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体温稳定时间,咳嗽、气急、双肺哕音消失天数,平均治愈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部分指标积分,治疗第3天血常规中白细胞(WBC),X线示炎症吸收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肯定,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且安全性好.
作者:李颖;贾明月;张静;葛阳涛;胡海霞;王雪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方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20例转移性大肠癌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FOLFIRI、XELOX、FQLFOX4、FOLFOX6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解毒方.比较两组临床客观疗效、生存情况、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脱落15例,对照组脱落23例,治疗组可评价95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部分缓解29例,稳定41例,客观有效率30.53%,疾病控制率73.68%;对照组可评价87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部分缓解24例,稳定35例,客观有效率27.59%,疾病控制率67.82%,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0.9、7.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25.6、19.9个月,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提高者50例,稳定30例,降低15例,对照组KPS评分提高者24例,稳定29例,下降34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部分血液学不良反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解毒方联合化疗能延长转移性大肠癌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期,并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减轻血液学不良反应.
作者:张彦博;刘宣;季青;周利红;隋华;侯风刚;蔡国响;陈红宙;范忠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黄元御是中医学史上一代名医,其学术思想丰富,重视中气是其主要学术思想之一.然后来者对黄氏重视中气学术思想的研究仅限于探讨其中气内涵与其运用上,对黄氏重视中气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笔者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笔者通过研习黄氏著作并结合经典论述,阐明了黄氏重视中气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有三:①黄氏秉承了古经典中医学的河图五行模式理念;②人的本土属性;③黄氏在《道德经》中悟出中气是阴阳二气升降之机原.
作者:陈圣华;甘密密;陈烨文;谷英敏;柴可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瓜蒌皮多糖的单糖组成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制备瓜蒌皮精制多糖,采用13C-NMR检测其纯度;高效液相色谱结合PMP衍生化法检测精制前后多糖的单糖组成.以精制多糖测得粗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并利用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山东、河北、安徽、四川等10批不同产地瓜蒌皮多糖的含量.结果:瓜蒌皮精制多糖基本不含其他杂质,多糖精制前后单糖组成无明显变化,均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等7种单糖组成.样品供试液在6h内显色稳定,重现性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9%,RSD=3.16%(n=6),测定结果显示,四川瓜蒌皮多糖含量较高,其他产地瓜蒌皮多糖含量差异不大.结论:本研究方法准确、灵敏、可靠,可用于测定瓜蒌皮多糖的单糖组成和含量.
作者:郝变;袁少雄;潘丽丽;杨颂;李莎莎;徐新房;李向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国医大师何任教授的养生经验及其实践.结合何任教授的生活实践,认为养生之道包括5个方面,即养生养心,养心重在诚;整洁环境,居家卫生;顺时养生,不逆时令;饮食有度,起居有常;虚人药补,益寿延年.养生的理念和做法融入生活,融入工作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作者:顾锡冬;徐光星;何若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筛选用于纯化麻黄中总生物碱的较佳大孔树脂,并对影响分离纯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得到佳的分离条件.方法:实验采用9种型号的大孔树脂对麻黄总生物碱进行吸附与解吸,以总生物碱和3种主要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的吸附量、吸附率、解吸率为指标筛选出较佳大孔树脂;然后运用熵权法为麻黄总生物碱和3种主要成分的比吸附量、比解吸量赋予相应的权重,根据权重得出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分析的综合指标,进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9种大孔树脂中,HPD100型大孔树脂具有较好的静态吸附与解吸性能.响应面优化的动态吸附条件为:上样液pH值为5.5,上样浓度0.12g/mL,上样流速0.50mL/min.动态解吸条件为:洗脱剂用量7.83BV,洗脱剂中乙醇浓度95%,洗脱流速0.94mL/min.此条件下麻黄总生物碱及3种主要成分的得率分别提升为纯化前的2.18倍和2.25倍.结论:HPD100型大孔树脂能较好地用于分离纯化麻黄总生物碱,为进一步的制剂学和药效学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郑孟凯;何昱;万海同;周惠芬;郑艳秋;李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法对化疗致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大肠癌患者细胞因子调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同期对照原则,将56例化疗致大肠癌肠屏障功能障碍的患者分成对照组26例(予单纯化疗)、治疗组30例(予健脾清肠法联合化疗),经8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予卡氏评分(KPS)行为状态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临床疗效评价,并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和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CB)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改善脾虚湿热证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46%(P<0.05);③治疗组治疗后血浆内毒素含量、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④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外周血PMCB中细胞因子IL-2表达显著升高,IL-6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具有健脾清肠功效的中药能改善大肠癌患者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可能机制是通过降低血内毒素含量和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降低肠黏膜屏障通透性;显著促进外周血中IL-2表达、抑制IL-6表达,从调控机体免疫功能角度改善肠屏障功能障碍.
作者:付晓伶;张彦博;王文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解释性系统,即“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一元论”的原创思维模式.在中医原创思维模式中,“取象运数”是一个思维过程,象为意义符号的承载者,数具有生命律动的意涵,而贯穿于临床实践之中;“形神一体”指的是形与神不可分离的相互关系,蕴含着形神合一、心神合一的生命健康信息;“气一元论”是指气在本体论、生成论和存在论上是一元性的.所以,“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是一元性的,不是多元性的;其内涵是相对稳定性的,思维方法虽多样,但非流质易变.
作者:郭刚;王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运用专家问卷的方法确定亚健康状态常见证候对应症状和体征在其诊断中的贡献度大小.方法:根据《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规范的亚健康状态的8种常见中医证候类型,设计专家咨询问卷,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高职称及以上的31位中医临床专家中进行专家问卷的调查,在分析专家对亚健康状态常见症状和体征对相应证候贡献度分值的均数、变异系数的基础上,确定亚健康状态症状和体征对常见证候的贡献度大小.结果: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1份,回收31份,回收率(积极系数)为100%.按照均数≥5.0且变异系数≤0.45为原则选择对常见证候具有辨证意义的症状和体征,得出肝气郁结证、肝郁脾虚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肺脾气虚证、脾虚湿阻证、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各自对应症状和体征对其诊断贡献度大小的顺序.结论:专家问卷法能较好的收集专家的共识意见.本次研究确定的亚健康状态常见证候对应症状和体征在其诊断中的贡献度大小,为进一步建立亚健康状态常见证候的辨证标准提供了依据.
作者:徐雯洁;刘卫红;肖爽;张会娜;李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浅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82例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55膝,采用浅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对照组40例(52膝,采用普通针刺).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C-反应蛋白(C-RP)含量,以及关节滑液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结果:收集82例(107例膝),完成治疗79例(103膝),其中,治疗组脱落病例2例(2膝),对照组脱落病例1例(2膝).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有效率为8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并有效降低血清中HA、C-RP含量,抑制关节滑液IL-1、IL-6、TNF-α及MMP-3的表达(P<0.05),其中,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P<0.05),降低C-RP、IL-1、IL-6的表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洪昆达;万甜;陈鸿;龚德贵;蔡树河;陈水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液氮快速冻融法水蛭提取物(HE)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性影响及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以5-氟尿嘧啶(5-FU)、阿霉素(ADM)为对照,MTT法检测HE与5-FU或AMD联合用药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法、Westernblot法检测HepG2细胞经HE处理后多药耐药基(MDR1)、Bax、Caspase3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HE可增强5-FU、ADM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细胞凋亡(P<0.01);可显著下调HepG2细胞MDR1(P<0.01)和上调Caspase3mRNA及蛋白表达(P<0.01).结论:HE可体外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提高HepG2细胞对化疗药物5-FU的敏感性.其分子机制与下调MDR1表达,上调Caspase3表达有关.
作者:黄晓蒂;郭永良;黄立中;周青;田雪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异常黑胆质成熟剂(ASMq)对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其抑制增生性瘢痕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HSFBs,选取第3-5代细胞采用含不同浓度异常黑胆质成熟剂(200、400、600μg/mL)的DMEM培养液培养48h,运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TGF-β 1 mRNA表达水平.运用Western bolt方法测量TGF-β 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个药物剂量组HSFBs TGF-β 1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减少(p<0.05),药物浓度为400μg/mL时效果佳,且TGF-β 1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具有一致性.结论:ASMq有抑制体外培养的人HSFBs TGF-p 1表达的作用,初步探讨了ASMq发挥抑制增生性瘢痕生长的作用机制,为ASMq药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孔孟龙;李楠;马涛;马少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药津力达对高脂喂养的大鼠肝脏氧化应激及JNK、p38MAPK通路的影响.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喂养组,分别予以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造模6周后将高脂喂养组随机分为高脂组、津力达低、中、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干预8周后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试剂盒测定肝脏氧化应激标志物含量,DHE染色观察肝细胞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JNK和p38MAPK的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高脂组相比,津力达干预后大鼠葡萄糖输注率显著升高(P<0.05);肝脏氧化应激水平降低,LPO含量降低(P<0.05),ROS生成减少,GSH水平升高(P<0.05),SOD、GSH-Px、CAT活性增强(P<0.05);且津力达各剂量组p-JNK/JNK和p-p38MAPK/MAPK显著降低(P<0.05).结论:津力达可改善高脂喂养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肝脏氧化应激,可能与抑制JNK及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刘颐轩;臧莎莎;宋光耀;王超;任路平;段力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以雌激素效应相关因子、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及其相互作用为靶点,探讨在子宫腺肌病(AM)小鼠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时间段及子宫在位及异位内膜不同空间部位,蒲灵化瘀止痛方治疗AM的作用机制.方法:对8周龄ICR雌鼠施行雄鼠垂体宫腔内移植手术,术后分别饲养3个月及6个月,形成M1组及M2组(AM小鼠模型3月组及6月组).选择蒲灵化瘀止痛方为实验药物,同时将未造模同期小鼠设为正常组.各组分别给药3个月(Z1组及Z2组).运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雌激素效应相关因子(P450、COX-2、ERa)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ENS、CD31、MMP-2)在模型组、用药组随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时间段及子宫在位及异位内膜不同空间部位的变化.结果:在位内膜方面,①与正常组比较:M1及M2组CD31显著下降(P<0.01,P<0.05)、VEGF显著增高(P<0.001)、MMP-2显著增高(P<0.01);P450、COX-2、ERa表达在M1组无显著差异,P450、COX-2在M2组显著增高(P<0.001).②M1与M2组比较:P450、COX-2、ERa表达M2组显著高于M1组(P<0.01,P<0.001,P<0.05).③治疗前后比较:Z1与M1比较,VEGF、MMP-2表达显著下降(P<0.01,P<0.05),CD31显著升高(P<0.001);Z2与M2比较,P450、COX-2、ERa表达下降显著(P<0.01,P<0.001,P<0.05).在异位内膜方面,①与正常组比较:M1及M2组P450、COX-2表达及M2组ERa值表达均显著增高(P<0.001,P<0.01);②M1与M2组比较:M2组COX-2、ERa、P450表达与M1组比较有增高趋势(P=0.001,P=0.051,P=0.122);③治疗前后比较:Z1与M1比较,P450显著下调(P<0.05)、COX-2及ERa无显著变化;Z2与M2比较,P450、COX-2、ERa下降显著(P<0.001,P<0.001,P<0.05).结论:蒲灵化瘀止痛方可多靶点治疗AM.病程早期的中药治疗主要以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为靶点,改善早期在位内膜的缺血缺氧状况,直接截断由此触发的雌激素生成的正反馈链.疾病的后阶段,中药治疗靶点主要是在位及异位内膜雌激素效应相关因子,通过雌激素效应的变化影响血管生成因子的变化.
作者:付先芸;魏绍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比较海内外针灸戒烟文献的类别和质量,了解其研究动态和评价方法,为今后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以知网、万方、Pubmed、Embase等数据库为基础,应用统计和文献计量法,对海内外期刊针灸戒烟文献的类别和质量分析比较.结果:获得国内文献136篇,海外62篇.文献构成比比较:临床试验国内65.2%,海外55.2%,其中大样本文献国内4.5%,海外21.9%;随机对照试验国内12.5%,海外64.5%;综述国内11.1%,海外29.3%;其它国内23.7%,海外17.2%.结论:国内文献种类丰富,融入辨证论治特色.但存在临床设计简单、缺乏随访和远期戒断率观察及rCr样本量不足、缺少系统评价分析和机制研究的问题.今后应建立客观统一疗效评价标准、重视远期戒断率和随访、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和作用机制探讨,同时开展与重点国家和地区交流与合作.
作者:吴远;王莹莹;刘璇;赵汉青;刘伟哲;杨金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湿热因素对结肠癌生长、血管新生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在建立小鼠结肠癌原位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复合因素的方法建立小鼠湿热结肠癌模型.第41天处死小鼠,测量瘤体质量;每组剩余6只小鼠用于观察生存时间;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和微血管密度(MVD)表达;ELISA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结果: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成功建立了湿热结肠癌小鼠模型.湿热对结肠癌肿瘤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能够促进结肠癌的肝转移率,湿热证结肠癌小鼠组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湿热对结肠癌组织Ki67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但能够促进肿瘤MVD形成.ELISA结果显示,湿热能够上调荷瘤小鼠血清中VEGF、MMP-2和MMP-9表达水平.结论:湿热对结肠癌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能够促进结肠癌的肝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湿热上调VEGF、MMP-2和MMP-9表达有关.
作者:刘宣;季青;柴妮;隋华;颜琳琳;江海丽;陈静;李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石斛合剂序贯方颗粒剂与丸剂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国医堂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40例,分为A、B、C、D组各60例,A组给予石斛合剂序贯方丸剂,B组给予石斛合剂序贯方颗粒剂,C组给予患者安慰剂丸剂治疗,D组给予安慰剂颗粒剂.治疗前后2个月进行中医证候、糖尿病相关指标及肝肾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治疗后A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B、C、D组(P<0.05),4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石斛合剂序贯方丸剂治疗T2DM疗效显著优于颗粒剂.
作者:苏晓燕;施红;吴建珊;林心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笔者通过中医古文献“胃主受纳”“胃主降浊”“五脏以胃气为本”,以及“脾主运化”、小肠“分清泌浊”等概念的原始含意的分析,认为中医“胃”的实质是整个消化道,其功能不仅包含了容纳、饮食物的作用(解剖学的胃的功能),还包含了对饮食物的分解消化为营养成份并吸收入的功能(解剖学的小肠的功能),以及降浊、排泄糟粕的功能(解剖学的大肠的功能).中医“胃”“脾”“小肠”三者的司职分工协作如下:“胃”的功能是容纳、消化饮食物和吸收营养成份(“水谷精微”);“脾”的功能是,把“胃”消化和吸收后转输而来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人体成分(气血津液);“小肠”的功能是,把“胃”通过“降浊”功能传导给小肠的食物残渣(“糟粕”)分为尿液(“清”)和粪便(“浊”).
作者:郑敏麟;阮诗玮;林海鸣;谢永财;李长征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