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范永升教授治疗硬皮病经验

吴德鸿;李正富

关键词:硬皮病, 临床经验, 范永升
摘要:范永升教授认为硬皮病隶属于中医学的“皮痹”“肌痹”范畴.本病的基本病机特点为阳虚寒凝,肺脾不足,络脉痹阻,终致皮肤失养所致.本病的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肾阳亏虚,肺脾不足,标实主要为寒凝、瘀血.提出了“温阳散寒,通络祛瘀,培补肺脾”总的治疗法则.同时也介绍硬皮病累及相关脏腑所出现兼证的治疗经验和中医药治疗硬皮病的切入点和优势.并列举医案1则,以飨同道.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七情学说研究存在问题探讨

    总结中医七情学说研究的状况,提出存在的4方面问题:继承有余,创新不足;逻辑混乱,概念不清;现代成果,融通困难;理论解释,牵强附会.指出对七情学说的研究,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创新,跳出传统中医七情概念的束缚,充分吸收、借鉴当代科学的知识与方法,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与逻辑思维能力,突出中医特色,围绕基本与复合诸多情志与脏腑的关系,情志病因的形成、致病特点、机制,情志与中医病证诊治的关系,情志调节等诸多方面,从整体、联系、动态的角度出发,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作者:邢玉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石斛合剂序贯方不同剂型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石斛合剂序贯方颗粒剂与丸剂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国医堂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40例,分为A、B、C、D组各60例,A组给予石斛合剂序贯方丸剂,B组给予石斛合剂序贯方颗粒剂,C组给予患者安慰剂丸剂治疗,D组给予安慰剂颗粒剂.治疗前后2个月进行中医证候、糖尿病相关指标及肝肾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治疗后A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B、C、D组(P<0.05),4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石斛合剂序贯方丸剂治疗T2DM疗效显著优于颗粒剂.

    作者:苏晓燕;施红;吴建珊;林心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对人卫版“十二五”教材《中医妇科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商榷

    文章根据中医药学的经典理论原则,对人卫版“十二五”教材《中医妇科学》的几个错误理论进行了商榷和质疑.首先,该教材对“胞宫的基本概念”做了错误论述;其二,该教材在已确定“阴户”为女性外生殖器后,又另论男性“阴器”,制造理论混乱;其三,在病因方面另设“环境因素”“病理产物(瘀血、痰饮)”,亦造成理论混乱;其四,在病机上单列“冲任损伤”,与“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并列,制造理论原则错误;其五,该教材将月经的6个病种合在一起论述,既让理论混乱,又使学生无法理解和掌握;其六,该教材在中医妇科杂病中废弃中医病名,参入了3种西医妇科病名,是否有变相否定中医之嫌;其七,对妇科列入的新方剂无方解,无法提高学生论治思维能力.

    作者:马宝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数据挖掘对徐志瑛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用药规律的研究

    目的:探讨名医徐志瑛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徐志瑛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处方,在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关联规则Aprior-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对筛选出的82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22个核心组合和12首新处方.结论:徐志瑛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经验丰富,多用清肺豁痰、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和健脾之品.

    作者:何煜舟;祝晨;杜颖;凌红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癌性贫血的中医证候与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了解目前中医对癌性贫血中医证候的认识,寻找其规律,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与人工检索结合的方法,对癌性贫血中医证候进行文献分析,数据应用Frequencie法进行处理.结果: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30篇论文,分析结果显示多认为癌性贫血为虚证(75.61%);常见类型为脾肾两虚(29.27%)、气血两虚(12.20%)和脾虚血亏(7.32%);多认为病位在脾、肾,而其中脾虚是癌性贫血的重要发病因素,治疗选药首位亦为健脾益气.结论:目前对癌性贫血中医证候的证型分析尚属研究阶段,在今后的实践中,有必要展开大样本的中医证候调查.

    作者:娄彦妮;陈信义;侯丽;李园;谭煌英;刘猛;贾立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红景天甙对低压低氧诱导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MMP-2、MMP-9和TIMP-2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红景天甙对低压低氧诱导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8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常压常氧组、低压低氧组、红景天甙组,后两组每天处于低压低氧状态,红景天甙组每天灌服红景天甙30mg/kg.12周后测空腹血糖及血脂,取小鼠主动脉根部的主动脉,masson 染色观察AS斑块的大小及斑块内胶原含量,Western blot及血清检测MMP-2、MMP-9、TIMP-2蛋白表达.结果:3组空腹血糖和血脂无统计学差异;与常压常氧组比较,低压低氧组AS斑块面积明显增加(P<0.01),胶原含量明显减少(P<0.01);与低压低氧组比较,红景天甙组斑块面积及MMP-2,MMP-9蛋白明显降低(P<0.01),而斑块胶原含量及TIMP-2蛋白明显增加(P<0.01).结论:红景天甙能抑制低压低氧诱导的AS斑块形成,并提高斑块稳定性,其机制可能与红景天甙增加斑块内胶原含量和降低MMP-2、MMP-9,提高TIMP-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张立平;马双陶;杨大春;李德;王强;丁盛;蒋利;杨永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动-定序贯八法”临床思维的核心病机内涵探讨

    “动-定序贯八法”是范冠杰教授基于消渴病中医临床诊治经验,所创立的用于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思维方法.文章在“动-定序贯八法”临床思维的指导下,对其主要内容“核心病机”的内涵进行总结探讨.提出“核心病机”是形成证候的基本功能单位,是病证结合的体现,与核心症状及中药药串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证候-核心症状-核心病机-药串”辨证模式.

    作者:温建炫;范冠杰;宋薇;孙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上市妇科中成药的临床再评价研究

    上市中成药的再评价方法研究是目前中成药临床再评价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妇科上市中成药的再评价研究是一种新的方法学尝试.文章就应用红外热成像对上市妇科中成药女金胶囊、花红胶囊、新生化颗粒、左归丸、右归丸、补血益母颗粒的药性、靶向性及药物功效的研究进行了述评,提示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再评价上市中成药研究重要的辅助参考方法.

    作者:郑霞;李启佳;刘奕;杜鹃;陆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徐浩教授辨体质从肝、脾、肾治疗高脂血症经验

    文章介绍徐浩教授治疗高脂血症经验.徐教授从体质出发,将高脂血症患者分为脾湿家、肝郁家、肾虚家,认为血脂的升高多是因为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机升降失常,水液代谢障碍,致使气滞血瘀,痰浊内生,浊阴不用,化为膏脂.治疗上针对不同体质患者采用健脾祛湿,疏肝解郁,补肾活血之法,多获良效.

    作者:王安璐;徐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医体质类型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位点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高发中医体质类型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677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根据前期研究,笔者发现血瘀质、痰湿质、气虚质是NONFH的高发体质类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2011年1月-2013年8月在甘肃省中医院门诊、住院部对NONFH患者及非血缘关系健康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病例所得数据资料建立数据库.从数据库中筛选出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3种高发体质患者,采集血液标本共93例NONFH患者(其中血瘀质32例、痰湿质31例、气虚质30例)及83名正常健康非血缘关系志愿者.对每位受检者取血样3mL,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检测MTHFR677位点多态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MTHFRC677T位点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TT基因型的发病风险是CC基因型的2.340倍(95%CI [1.050-5.217],P=0.038),T等位基因的发病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667倍(95%CI [1.092-2.545],P=0.018),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②血瘀质病例组TT基因型的发病风险是CC基因型的3.840倍(95%CI [1.196-12.328],P=0.024),T等位基因的发病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2.255倍(95%CI[1.232-4.126],P=0.008),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THFRC677T位点的突变使NONFH的发病风险增高,MTHFRC677T位点可能与NONFH发病相关.MTHFRC677T位点的突变使血瘀质NONFH的发病风险增高,MTHFR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是痰湿质高发NONFH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作者:李盛华;周明旺;郭铁峰;王晓萍;孙凤岐;穆欢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参麦汤对糖耐量减低大鼠血清铁蛋白及炎性相关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参麦汤对糖耐量减低(IGT)大鼠血清铁蛋白(SF)、炎性相关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脂的影响,探讨参麦汤改善IGT大鼠糖脂的作用机制及糖耐量低减阶段的病理机制.方法:制备IGT大鼠模型,以二甲双胍为对照评价参麦汤对IGT大鼠SF、CRP、IL-6及血脂的影响,通过ELISA法测IGT大鼠血清SF、CRP、IL-6,酯酶法测血脂4项(TC、TG、HDL-C、LDL-C).结果:各干预组均能降低SF、CRP、IL-6水平,其中以参麦汤组作用明显(P<0.01);相关性分析SF与FPG、TG、CRP、IL-6、Cr显著正相关(r=0.675、0.539、0.814、0.702,0.326,P<0.01,P<0.05);CRP与FPG、TG、IL-6显著正相关(r=0.570、0.388、0.646,P<0.01);SF、CRP与HDL-C显著负相关(r=-0.364、-0.317,P<0.01,P<0.05);IL-6与FPG、TG、TC、Cr、UA显著正相关(r=0.433、0.458、0.339、0.414、0.333,P<0.01,P<0.05).结论:参麦汤可以改善IGT大鼠糖脂毒性可能与其调节血清SF和炎性相关因子CRP、IL-6的水平有关.

    作者:谷英敏;柴可夫;王玉娟;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产地人参皂苷成分含量UPLC法测定及质量评价

    目的:文章旨在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人参有效成分含量差异以及不同产地人参质量评价.方法:人参样品来源于道地产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共20批样品,采用UPLC方法检测20批不同产地样品的9种人参皂苷(Rg1、Re、Rb1、Rf、Rg2、Rc、Rb3、Rb2、Rd)含量.建立20批样品的UPLC指纹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不同产地人参样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吉林、辽宁样品中9种人参皂苷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黑龙江;人参总皂苷含量排序结果显示,前15位都是吉林和辽宁省份的样品;3种人参皂苷Rg1、Re、Rb1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省份样品中的3种人参皂苷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辽宁清源、吉林抚松、吉林长白人参皂苷Rg1、Re、Rb1含量较高.20批人参药材图谱的相似度值均在0.93以上.结论:人参皂苷含量以吉林产地高,其次是辽宁和黑龙江.结果表明人参质量稳定,化学成分组成比较一致.

    作者:李慧;许亮;温美佳;曾凡琳;谢彩香;康廷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痹”字相关术语英译的实证分析

    鉴于“痹”字中医术语英译的混乱,文章遴选、整理《黄帝内经》3个英译版本和5部中医双语字典中“痹”字的相关术语,通过调查问卷等实证方法考察不同层次外国目标读者对“痹”字相关术语不同英译法的反应与接受程度.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指导,提出对于“痹”字相关中医术语的翻译并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而应讲究语境、目的与受众.这项研究为建立中医“痹”字相关术语的英译标准提供了参考,有利于中医痹证理论的国际传播与对外中医教学.

    作者:陈宁;张晓枚;陈锋;沈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点按法的临床应用现状

    按法是人类历史上古老的推拿手法之一,其中,点按法以其操作简便、刺激深透、作用广泛为特点,成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普遍的治疗手法.文章结合了近几年的相关临床报道,通过探讨点按法治疗中医伤科、内科、妇科、儿科等疾病的应用情况及适用范围,为按法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舟;艾坤;于隽;彭亮;王德军;李武;刘小卫;李江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北京医院3位名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用药分析

    目的:探讨章次公、龚志贤、魏龙骧3位已故名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的用药特点.方法:通过对章次公、龚志贤、魏龙骧三老治疗老年病的医案进行用药分析,运用Excel软件创建3位名老中医用药数据库,从用药的频次、药性、归经研究3位名老中医用药特点.结果:在用药种类上,补虚药占35.43%,远大于其余类药,且补虚药中以补气与补血药为主;在药性上,偏温热性的药占大多数,为44.15%,偏寒凉的药占31.83%,而平性的药占24.02%;在归经上,入五脏的占大部分,为74.76%.诸脏中,以入脾经多,肺经其次,胃经占第3.结论:3位名老中医把补虚作为老年病的基本治法,在此基础上施用清热、活血、化痰等祛邪治法,特别注意调养脾胃,处方谨慎,注意药气平和,无大毒峻猛及气味腥臭之药.

    作者:赵展荣;吴翥镗;张军;方传明;王宝;李晔;李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刍议从肝九法论治偏头痛

    偏头痛属中医学“头痛”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查阅先贤文献,以辨证论治为指导,结合脏腑理论及经络学说,独辟蹊径,指出本病的发生与肝密切相关,以肝之功能失调为病机之关键.临证论治从调理肝脏入手,确立了以疏达肝气和畅达肝络为主的治则.根据肝郁、肝热、肝火、肝风、肝阳、肝虚(虚寒、血虚)、肝瘀及肝络久病的不同病机,分别采用疏肝、清肝、泻肝、平肝、镇肝、温肝、养肝、化肝、搜肝等法治疗,并总结常用方药,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兰坤;过伟峰;盛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刺后海穴对自闭症大鼠海马NRXN-1、NLGN-3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后海穴对自闭症大鼠海马NRXN-1和NLGN-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自闭症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后海穴组、针刺非穴组,每组8只,另取8只大鼠为空白组.针刺后海穴组选取后海穴,直刺0.3寸,行提插手法,160-200次/min,连续针刺30d.干预结束次日,用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海马NRXN-1和NLGN-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后海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NRXN-1和NLGN-3蛋白阳性细胞灰度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刺后海穴可能通过调控海马NRXN-1和NLGN-3蛋白的表达来改善自闭症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张学君;洪霖;洪钰竺;黄倩茹;吴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中医气滞湿阻证和脾肾气虚证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北京、山东、辽宁等地符合西医及中医证型诊断的MS患者283例,收集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主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①气滞湿阻证(13例)组BMI、WC高于脾肾气虚证组(144例,P<0.05);②脾肾气虚证组的FBG、PBG、HbA1c高于气滞湿阻证组(P<0.05);③脾肾气虚证组的血压高于气滞湿阻证组(P<0.05);④气滞湿阻证患者的TG、LDL高于脾肾气虚证组(P<0.05).结论:BMI、WC、TG、LDL是气滞湿阻证MS的危险因素,FBG、PBG、血压是脾肾气虚证MS的危险因素,这些规律为中医辨证治疗MS提供了理论和临床基础.

    作者:杨宇峰;石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甘草古今应用规律探究之一

    目的:探究甘草从汉代到现代的应用规律.方法:采取文献查阅、整合分析等方法,探析甘草在剂型、炮制、用量、配伍和病证等方面的应用规律.结果:汤剂是甘草为常用的剂型,其次为煮散剂、内服散剂和丸剂.生甘草在各个朝代的使用频率呈上升的趋势,而炙甘草呈下降的趋势.古今甘草使用的用量跨度极大,在0.3-90g之间不等,且各个时期甘草的用量有着较大的不同.历代与甘草配伍多的药物分别是白芍、人参、茯苓、桂枝和麻黄,且平均用量均大于甘草.甘草在肺系病证与脾系病证中多用,其次为肝系病证,在肾系病证与心系病证中少用.结论:从古至今,甘草在剂型、炮制、剂量、配伍以及病证等方面的应用有着各自的特点与规律.

    作者:姚天文;王清亮;刘尽美;杨柏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应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毛蕊铁线莲的超声提取工艺

    目的: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研究了毛蕊铁线莲(lasiandra)总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超声时间为主要影响因子,以总皂苷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考察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23倍量72%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54min.结论: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对毛蕊铁线莲总皂苷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作者:郝宁;韩宇;路畅;朴钟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