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雁;袁斌;颜素容;邱佳;马莉;顾浩;陶欧;王耘
目的:了解近10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的质量情况,为提高相关研究的质量提供方向.方法:以“针刺”“高血压”等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手工检索中医杂志及有关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干预措施、疗效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31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其中4篇为高质量研究,27篇为低质量研究.结论:目前有关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报道质量偏低,尚不足以为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有效性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婕;陆超;李涓;李享;赖祯宏;梁繁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2型糖尿病的中医分型缺乏统一、客观的标准,所涉及证型多而繁杂,治疗也各有侧重.由朱文锋教授创立的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体系是建立在中医传统辨证理论基础之上,较之目前2型糖尿病的中医分型方法具有规范、客观、全面等特点,不仅使辨证方法较容易掌握,还大大提高了2型糖尿病临床辨证的准确性.
作者:向茗;曾光;何军锋;王卓雅;林湘东;黄惠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生血法再生障碍性贫血(AA)大鼠含药血清通过SDF-1/CXCR4介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s)共培养BMNCs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60Co-γ联合CTX建立再障大鼠模型,各组按文献方法分离血清冻存备用.在分别建立粒系和红系BMSCs与BMNCs共培养体系基础上,用补肾益髓生血法再障大鼠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康力龙组、滋肾生血组、益髓生血组和温肾生血组.于第4、8、10天分别计数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粒-单核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共培养10d后,提取细胞总RNA,RT-PCR检测SDF-1、CXCR4、PI3K、AKT与mTOR mRNA的表达.结果:补肾益髓生血法含药血清促进了共培养BMNCs的增殖分化,其集落形成数目显示各治疗组CFU-E、BFU-E、CFU-GM集落形成数量较模型组增加(P<0.05,P<0.01);RT-PCR结果显示康力龙组、滋肾生血组、益髓生血组、温肾生血组SDF-1、CXCR4、PI3K、AKT、mTOR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P<0.01),集落形成与基因表达均显示,滋肾生血组优于温肾生血组和益髓生血组(P<0.05,P<0.01).结论:补肾益髓生血法AA大鼠含药血清可以促进BMSCs与BMNCs共培养体系中BMNCs的增殖分化,这可能与SDF-1/CXCR4介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其中滋肾生血法优于益髓生血法和温肾生血法.
作者:程明秀;赵宗江;田晨;吴阿敏;徐昌君;黄雅薇;苗永辉;杨冠男;吴志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利肺片治疗老年肺结核的疗效.方法:2013年4月-2014年2月我院确诊的130例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利肺片联合标准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标准化疗方案.结果:治疗组2个月末综合症状缓解率、痰菌阴转率及6个月末病灶显著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肺片治疗老年肺结核,能较早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早期痰菌阴转,促进后期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雪林;石芸;马亮亮;邢俊蓬;崔嘉;任海涛;黑文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医时间医学近年来出现了与现代时间医学相比附的倾向性,但二者存在着认识论和思维方式的根本不同.文章从“证”因时立、“病”从位有,内外合一、象量并重,科学验证、有机修补这3个角度阐释了二者保持独立发展又相互融通的必要性.提出中医时间医学应参考现代医学对人体单一节律的认识,重新分析评价整体节律的可靠性及应用性;现代医学则应充分尊重中医整体节律的思维方式,对所研究的单一节律宜做进一步的综合归纳.而对不同脏系疾病微观指标的时序性变化差异作进一步研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中医时间医学的规律,使原有理论赋予新的内涵.
作者:李鸿泓;张其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地五养肝胶囊(DWYG)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Hedgehog(H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DWYG干预组,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应用HE和Masson染色检测不同处理组大鼠肝组织损伤和纤维化程度;应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qRT-PCR分别检测不同处理组大鼠肝组织Hh信号通路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肝组织损伤和纤维化改变,且纤维化肝组织中Shh、Gli1、Smo和Ptc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而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DWYG干预可显著减轻肝组织损伤和纤维化程度,同时显著下调纤维化肝组织中Shh、Gli1、Smo和Ptc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P<0.05).结论:DWYG抗纤维化效应与其抑制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过度活化的Hh信号通路相关.
作者:沈昕;彭瑜;程思思;李瀚旻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从生化学、影像学及中医证候评分等多方面对荷叶降脂颗粒剂干预脂肪肝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61例患者分别采用荷叶降脂颗粒剂(治疗组31例)和安慰剂(对照组30例)治疗,观察ALT、TG水平,腹部CT肝/脾比值,临床症状等.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在生化学指标、证候评分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肝/脾CT比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共发生5例不良反应,主要为腹泻、腹部不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荷叶降脂颗粒对于治疗脂肪肝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达到降低血脂水平,消除肝内脂肪;能有效复常ALT,起到保肝抗炎的作用,尤其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明显.
作者:万勇;林云华;尹燕耀;宋高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大鼠缺氧诱导因子(HIF-1 α)及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2、ASIC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内关组、列缺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异丙肾上腺素造模成功后,分别进行电针治疗.1周后,Realiime RT-PCR法检测各组左心室心肌ASIC2、ASIC3的基因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HIF-1 α含量.结果:电针内关穴可降低心肌缺血大鼠ASIC2、ASIC3基因表达,降低血清中HIF-1 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优于列缺组与非经非穴组(P<0.01).结论:电针内关穴可降低血清中HIF-1 α含量,下调心肌缺血大鼠ASIC2、ASIC3基因表达,从而抑制酸敏感离子通道开放,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的损伤.
作者:王树东;陈以国;董宝强;张立德;荣培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文章介绍了“绍派伤寒”形成与发展的3个时期和主要的代表人物,概括了绍派伤寒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①六经融三焦,寒温成一统;②四诊重望切,腹诊具特色;③治燥分温凉,外感重透邪;④施治重化湿,方药轻灵验;⑤疗疾重调护,饮食宜忌口.今后为流派传承所开展的工作将从以下5个方面展开:①梳理流派渊源,挖掘整理相关著作;②加大条件建设,探索流派传承机制;③注重人才培养,构建传承人才梯队;④立足临床疗效,开展特色诊疗技术;⑤加强推广应用,扩大辐射与影响力.
作者:吕旭阳;裴静波;朱阳蓬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疮”“口舌生疮”的范畴,文章通过分析总结临床从肝脾肾论治口疮医案,证实临床诊治应求其本,病因病机虽大有不同,但总以肝脾肾为其关键.因此,临床应谨守病机,并能知常达变,方可理法方药一脉相承.
作者:林艺如;万文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捻转补泻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肾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H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留针组、捻转补法组、捻转泻法组和平补平泻组,每组12只.12只WKY大鼠作为空白组.各针刺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法针刺“太冲穴”,模型组和空白组只做与针刺组相同的抓捉刺激,不做针刺处理.28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VEGF表达量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针刺组VEGF表达量较模型组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捻转泻法组VEGF的表达 较其他针刺各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捻转泻法能有效地降低SHR血压水平,从而减轻因高血压所引起的肾脏损伤;捻转泻法能直接或间接通过降低SHR血压水平减少肾组织VEGF的表达;捻转补法与泻法存在效应的差异.
作者:田艳鹏;王朝阳;孙静文;金娜美;郭妍;刘清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的肾虚证和对应症状的关系.方法:课题组制订肾虚证调查表,随机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以肾虚证为隐变量,以症状为显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肾阴虚证与其症状的关系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潮热、手足心热、面赤、盗汗、口干、心烦.肾阳虚证与其症状的关系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夜尿频多、小便清、肢冷、畏寒、大便溏、心悸.结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肾虚证与症状的关系是可行的.
作者:赵铁牛;薛丁文;杨铸;于春泉;王晶;王惠君;李臻;孟静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单用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BM、CNKI、VIP及万方等数据库,同时手检相关的杂志与会议资料信息.对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在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应用GRADE系统对证据质量分级.结果:共纳入17个研究,1 3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用西药组比较,胃排空改善[RR=1.26,95% CI(1.18,1.35)];空腹血糖[WMD=-1.06,95%CI(-1.29,-0.82)];脘腹胀痛[WMD=-0.95,95%CI(-1.21,-0.69)];上腹疼痛[WMD=-0.92,95%CI(-1.19,-0.65)];嗳气[WMD=-0.92,95%CI(-1.20,-0.63)];大便改变[WMD=-1.07,95%CI(-1.32,-0.83)],P值均小于0.00001.GRADE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证据水平均为C级.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单用西药相比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较好的疗效,但鉴于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且样本量少,仍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高质量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进行验证.
作者:范梦迪;李为民;吴建胜;郑金珏;顾素萍;郑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中异欧前胡素、齐墩果酸、蜕皮甾酮、虎杖苷等4种有效成分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一氧化氮(NO)等炎性介质释放浓度的影响作用,探讨复方治疗骨关节炎的初步机制.方法:选取补肾活血方水提液中存在的具有潜在治疗骨关节炎活性的异欧前胡素等4种化合物,采用体外脂多糖(LPS)刺激的RAW264.74小鼠巨噬细胞为模型,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试药对模型细胞释放TNF-α、IL-6及NO的抑制作用.结果:异欧前胡素在100μg/mL,对TNF-α的释放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异欧前胡素在20、100μg/mL,虎杖苷在100μ g/mL对IL-6水平有显著抑制(P<0.01);异欧前胡素与齐墩果酸在20、100μg/mL,蜕皮甾酮与虎杖苷在100μ g/mL,对NO的释放具有显著抑制(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的治疗骨关节炎活性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降低TNF-α、IL-6、NO等含量发挥作用,这对验证复方药效活性,探究效应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东东;沈卫星;王卓;晏婷婷;程海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运用电子鼻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其虚实病性间的口腔呼气的气味识别.方法:选择200例T2DM患者和100名健康者,运用基于薄膜型气体传感器阵列技术的医用电子鼻(EN011103-A)采集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采用支持向量分类机的方法识别T2DM患者和健康者的气味图谱特征,同时选择气味图谱响应曲线的振幅和斜率作为图谱特征参数,比较和识别T2DM虚实病性间的气味图谱特征.结果:①采用支持向量分类机的方法,选择高斯核对T2DM患者和健康者的气味图谱特征的识别准确率高达88.04%.②T2DM患者实证组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D的振幅高于虚实夹杂组(P<0.05);实证组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D的斜率显著高于虚证组和虚实夹杂组(P<0.01),虚证组和虚实夹杂组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G的斜率显著高于实证组(P<0.05,P<0.01).③在响应曲线G的斜率特征上,采用Fisher判别分析对T2DM实证组、虚证组及虚实夹杂组的气味图谱特征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75.0%、74.6%、52.9%,对全部案例的识别准确率为62.4%.结论:运用电子鼻技术可以较准确地识别T2DM患者口腔呼气的气味特征,并能初步判断T2DM的虚实病性.电子鼻技术可以为中医嗅诊客观化研究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
作者:林雪娟;郑哲洲;吴青海;刘丽桑;郑剑翔;李灿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总结王庆其教授宗《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之法,以“反激逆从”立意,用相反相成药对治疗脾胃病的临证经验.列举寒热并投、润燥互用、通涩并用、补泻互寓、动静结合、升降有常之相反相成配伍方法.
作者:戴彦成;王秀薇;王少墨;柳涛;王庆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张伯礼教授,在老年期痴呆方面首创分期论治和脑脊液药理学方法,在临床论治时根据其本虚标实相互参合、交互致病的病机特点施以补肾为要、痰瘀并治的标本兼顾之法,并重视调畅中焦气机,升清降浊和安神志,燮心理肝诸法的灵活运用.文章就以上方法的运用和具体用药特点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作者:崔远武;江丰;马妍;张玉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腹胀是临床上肝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有关腹胀的治疗方法颇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经大量临床验证,中医中药干预可以有效促进人体的胃肠蠕动,有助肠道气体的排出,进而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可归纳为中药内服、中药外敷、中药灌肠、针灸、艾灸、穴位注射、中药内服联合外敷.
作者:杨利超;魏芯芯;舒发明;张传涛;冯全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回顾性调查,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的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指导中医辨证.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4月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患者136例,对其中医证候诊断、中医证候要素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的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结果:证素分布:共提取证素18个,其中病因/病性证素10个,病位证素8个.证素组合情况:①单一证素构成的有血瘀及湿浊两种.②两证素组合情况:多为气阴两虚、阴阳俱虚、气虚血虚和气虚血瘀.③三证素组合情况:两病性证素与单一靶点组合中,痰+热和痰+瘀出现的频率较高;单一病性证素与两靶点组合中,气虚与肺+肾出现的频率较高.④四证素组合情况:肺肾气阴两虚所所占比例较高.⑤其他组合情况:尚有风痰入里证.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疾病以痰、热、瘀血、湿(浊)等为实证常见的病理因素,虚证多以气虚、阴虚等为主,病位在肺为常见,常累及脾肾.
作者:左艇;李桓;李松伟;井澎博;林婷婷;兰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张俐教授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骨伤重点学科带头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曾先后留学工作于美、德两国,具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及独特的现代化临床视角,善于根据疾病的病理病机特点,设立专方,临证加减,具有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效果.文章将张教授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骨关节炎所采用的专方及其临证经验做一总结.
作者:王文胜;李飞;邵航;陈芬芳;张俐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