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炙马钱子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邹莹;裘涛;杨峰

关键词:炙马钱子, 重症肌无力, 实验性自生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AChRab, TGF-β1
摘要:目的:探讨炙马钱子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从50只雌性Lewis大鼠中随机留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余的42只采用鼠源乙酰胆碱受体α亚基97-116肽段免疫方法建立实验性重症肌无力模型,经评估确定建模成功40只.将这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炙马钱子低、中、高剂量组.炙马钱子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75、150、225mg·kg-1·d-1浓度的灸马钱子药液灌胃治疗,阳性药物对照组给强的松4mg·kg-1·d-1,每日1次;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药液等量的蒸馏水灌胃,共治疗28d.给药结束后观察各组EAMG大鼠临床表现和体质量的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各组造模大鼠血清中体液免疫指标AChRab及细胞免疫指标TGF-β 1的含量情况.结果:大鼠EAMG模型对照组血清中AChRab和TGF-β 1含量相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给药后炙马钱子各组和阳性药物(强的松)对照组的AChRab和TGF-β 1含量相比模型对照组都有所下降.炙马钱子高剂量组AChRab含量比阳性药物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1);炙马钱子中、高剂量组TGF-β 1含量显著低于阳性药物对照组(P<0.01);炙马钱子低、中、高剂量组之间,药物剂量越大,TGF-β 1含量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比其余各组大鼠治疗后体质量变化显著(P<0.05);模型对照组和炙马钱子中剂量组干预后体质量变化值显著高于阳性药物对照组(P<0.01).结论:炙马钱子可能通过降低EAMG大鼠血清中AChRab含量,调节血清中TGF-β 1水平维持机体免疫激活与免疫抑制的动态平衡,从而来减轻对突触后膜AchR的损害,一定剂量范围内的炙马钱子在改善EAMG体质量、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表现更佳.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论《温病条辨》气味治则与时空规律

    吴鞠通《温病条辨》说:“盖寒水之病,冬气也,非辛温春夏之气,不足以解之……温热之邪,春夏气也,不恶风寒,则不兼寒风可知,此非辛凉秋金之气,不足以解之”.这就是运用自然季节时空运动指导临床的思路.《温病条辨》198首方剂,有153首都分别注明气味.药物四气体现时间思想,五味体现空间观念,吴鞠通对于温病气味治则的运用,既有理论价值又有临床意义,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

    作者:杨友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喻昌“一法三则”组方探析

    喻昌遣药组方基于辨证论治,尤为强调先议病后用药之“法”,谨遵“三则”.文章从喻昌主以病证之“法”组方,并以此法为基础从病因言组方、从病机言组方、从主症兼症加减化裁言组方之“三则”中探析其遣方用药之临证特点,以期为临床更好的运用方剂提供参佐.

    作者:李冀;高彦宇;方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于气象数据的外感湿热本质探析

    收集南北两地的气象数据计算、统计分析其结果,明确提出外感湿热的本质:湿就是做剧烈分子热运动的水汽分子;热就是其吸取的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并分析湿热病的提纲.

    作者:魏自太;吴利强;包素珍;李卉;杨磊;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专方加减与辨证论治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阶段性结局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专方加减与辨证论治两法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的阶段性结局效果,客观评价两法的优势与特色.方法:根据干预方案的不同将560例轻、中度VD患者随机分为专方加减组(280例)和辨证论治组(280例).对比两组治疗90d后阶段性结局效果.结果:治疗90d后,两组轻、中度VD患者MMSE及CDT总分、MMSE定向力、即刻记忆、计算力及延迟记忆得分和轻度VD患者MMSE语言与视空间亚项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P<0.01),两组轻、中度VD患者NPI及ADL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专方加减组MMSE总分、定向力及延迟记忆得分,尤其是轻度VD患者MMSE总分、定向力及延迟记忆得分治疗前后变化较辨证论治组更为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辨证论治组NPI总分,尤其是轻度VD患者NPI总分治疗前后变化较专方加减组更为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两法对轻、中度VD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症状等均有改善;其中,专方加减对VD患者认知功能,尤其是轻度VD患者定向力和延迟记忆的改善效果更明显;而辨证论治对VD患者精神症状,尤其是轻度VD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何婷婷;张允岭;金香兰;陈志刚;郭蓉娟;姬少珍;李涛;郝颖;申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于数据挖掘的《儒门事亲》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张从正《儒门事亲》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儒门事亲》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206首,涉及中药210种.利用Excel软件建立《儒门事亲》方药数据库,采用SPSS 17.0和clementine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使用频次≥20的中药依次为甘草、大黄、当归、生姜、牵牛、人参、川芎、白术、黄芩、滑石、茯苓、陈皮;经过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关联规则31组;经过聚类共得到核心药物组合9对.结论:结果显示张从正无论是在药物使用频率还是方剂配伍中,都重视脾胃学说,善用补益脾胃之品.

    作者:宋亚南;邓艳芳;屈乐;蒋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张伯礼教授治疗老年期痴呆经验

    张伯礼教授,在老年期痴呆方面首创分期论治和脑脊液药理学方法,在临床论治时根据其本虚标实相互参合、交互致病的病机特点施以补肾为要、痰瘀并治的标本兼顾之法,并重视调畅中焦气机,升清降浊和安神志,燮心理肝诸法的灵活运用.文章就以上方法的运用和具体用药特点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作者:崔远武;江丰;马妍;张玉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于关联算法的肝纤维化方药的筛选研究

    目的:筛选中医治疗肝纤维化的方药,研究中医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分析肝纤维化与中医疾病、症状、药物等要素间的对应关系.结果:筛选出与肝纤维化相关的中医病名、症名、方剂、中药及其病症药之间的对应关系.结论:关联算法能有效筛选防治肝纤维化相关方药,肝纤维化疾病以脏腑癥积类、虚劳类疾病为主,主要的药对有莪术与三棱、青皮与陈皮、槟榔与川木香、川芎与当归、茯苓与白术等.

    作者:李明;周强;杨丽娜;朱邦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陈国权教授治疗环境改变型闭经的辨治思路

    闭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证候及兼症错综复杂,辨治不易,然而其表现不外乎“月经中断”“过早闭经”等.长期以来,精神压力的增大,生活作息的不规律,或者环境的突然改变被认为是导致女性闭经三大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人们之间跨地区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由环境的快速变更所致闭经的发病率有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故有必要加强对其病机及治法的探讨,文章主要对环境改变型闭经进行了论述.

    作者:胡倩;梁伟;徐慧琛;陈国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滋阴清肝明目方在白内障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白内障围手术期使用滋阴清肝明目方的作用.方法:52例拟行白内障手术患者(52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各13例.治疗组术前2周至术后1周服用滋阴清肝明目方,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部症状改善、矫正视力及治愈时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7d眼部症状改善、矫正视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愈所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3d黄斑中心凹厚度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清肝明目方在白内障围手术期的使用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视力,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作者:许家骏;韩锦丹;向红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的源流及发展趋势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作为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目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医药辨证论治为本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古代医家对IBS“痛”“泻”表述多从肝气郁滞、脾胃虚弱、脾肾阳虚、气机逆乱、痰浊瘀血5个方面立论;近现代中医学者则采用聚类分析、数据挖掘等现代医学手段对本病的证型、证素进行归纳演绎.中医学理论源远流长,探索本病中医辨证的源流及发展趋势,是为了将更加实用、客观的中医辨证指南应用于临床实践,以期提高中医药辨证治疗本病的循证医学等级,从而进一步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为本病的中医辨证提供强有力的佐证.

    作者:陈婷;唐旭东;王凤云;康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荔橘昆藻汤配合心理疗法治疗急性附睾炎60例疗效总结

    目的:探讨荔橘昆藻汤配合心理疗法治疗急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60例,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荔橘昆藻汤并配合心理疗法治疗,28d为1个疗程;对比分析治疗两组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阴囊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等指标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在局部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调节患者精神心理障碍等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为优(P<0.05,P<0.01).结论:荔橘昆藻汤配合心理疗法治疗急性附睾炎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及优势.

    作者:乜国雁;王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良姜总黄酮对营养性肥胖合并高脂血症大鼠减肥降脂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高良姜总黄酮(TFAO)对营养性肥胖合并高脂血症大鼠的减肥降脂作用.方法:建立营养性肥胖合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给药8周,通过观察体质量、Lee's指数、脂体比,检测血清中TC、TG、HDL-C、LDL-C、ALT、AST、ALP、leptin和血浆NPY,肝匀浆TC、TG、GSH、MDA的含量及GSH-Px、SOD、CAT活性来评价减肥降脂作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脂体比、Lee's指数、血清TC、TG等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TFAO组大鼠Lee's指数、脂体比,血清TC、TG、LDL-C、ALT、AST、ALP、leptin,血浆NPY,肝匀浆TC、TG、MDA显著降低(P<0.05,P<0.01);肝脏GSH含量及GSH-Px、SOD、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高良姜总黄酮对营养性肥胖合并高脂血症大鼠有显著的减肥降脂作用.

    作者:方月娟;夏道宗;王思为;季市市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于方剂药性特征的保健品设计与功能发现方法研究

    目的:面向保健品配方剂量配比设计的应用需求,建立一种基于方剂药性特征的保健品配比设计方法.方法:以石斛、党参降糖作用为例,以临床有效方剂药性特征为参考模板,通过计算不同配比的石斛、党参方剂药性特征与经典方剂药性特征的欧氏距离,确定保健品方剂中各药味的配比.结果:建立了消渴方剂的药性特征数据库,并根据消渴方剂的药性特征采用优化算法,选择与经典方剂玉液汤欧氏距离近的保健品配比方案,从而确定保健品方剂中党参、石斛的相对配比.结论:该方法所设计的保健品配方符合中医原理,其作用与对应方剂的作用相近,所设计的保健品功能明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保健品配方设计中的剂量配比的近似值,有利于提高保健品的开发效率.

    作者:李飞雁;袁斌;颜素容;邱佳;马莉;顾浩;陶欧;王耘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芷辛方对骨癌痛大鼠髓内TLR-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建立癌痛动物模型寻找有效缓解疼痛的方法,进一步探讨芷辛方的镇痛作用及对骨癌痛大鼠模型中脊髓胶质细胞蛋白[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CD11b]表达以及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 (NF-κB)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个组:空白对照组,骨癌痛模型组,西药对照组(盐酸曲马多0.01g/kg),芷辛方高、中、低剂量治疗组(9、4.5、2.25g/kg生药),中药五灵止痛胶囊对照组(0.06g/kg),每组10只.造模14d后开始灌胃,每日灌胃1次,连续7d.第21天取脊髓L4-L5部位,分别应用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验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性蛋白GFAP、小胶质细胞的标志性蛋白CD11b、髓内TLR4和NF-κB的变化.结果:①免疫组化检测骨癌痛模型组的髓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标记蛋白GFAP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及芷辛方中、高剂量治疗组.骨癌痛发生时,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芷辛方对其具有抑制镇痛作用.②PCR检测小胶质细胞标志性蛋白CD11b,骨癌痛模型组的CD1 1b mRNA显著高于芷辛方中、高剂量治疗组(P<0.01).表明骨癌痛时,小胶质细胞表现为增殖活化,芷辛方对其有抑制镇痛的作用.③芷辛方干预治疗的骨癌痛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活性重要因子TLR4 mRNA与骨癌痛模型组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P<0.05).骨癌痛模型组的NF-κB/GAPDH的蛋白水平与正常组和芷辛方高剂量治疗组的表达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枢疼痛TLR-NF-κB信息通路被激活,芷辛方通过对TLR的抑制从而达到对其下游通路的抑制和治疗作用,进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作者:张斌;陈轶尘;孙松娴;白亢亢;卞尧尧;周春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补肾活血方中4种有效成分对炎性因子释放抑制活性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中异欧前胡素、齐墩果酸、蜕皮甾酮、虎杖苷等4种有效成分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一氧化氮(NO)等炎性介质释放浓度的影响作用,探讨复方治疗骨关节炎的初步机制.方法:选取补肾活血方水提液中存在的具有潜在治疗骨关节炎活性的异欧前胡素等4种化合物,采用体外脂多糖(LPS)刺激的RAW264.74小鼠巨噬细胞为模型,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试药对模型细胞释放TNF-α、IL-6及NO的抑制作用.结果:异欧前胡素在100μg/mL,对TNF-α的释放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异欧前胡素在20、100μg/mL,虎杖苷在100μ g/mL对IL-6水平有显著抑制(P<0.01);异欧前胡素与齐墩果酸在20、100μg/mL,蜕皮甾酮与虎杖苷在100μ g/mL,对NO的释放具有显著抑制(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的治疗骨关节炎活性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降低TNF-α、IL-6、NO等含量发挥作用,这对验证复方药效活性,探究效应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东东;沈卫星;王卓;晏婷婷;程海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在小儿哮喘慢性持续期临床疗效和对肥大细胞TLR1、TLR2、TLR4表达变化影响.方法:将慢性持续期哮喘患儿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为常规雾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儿推拿,各观察3个月,在治疗前后观察哮喘发作次数、呼吸道感染次数、C-ACT评分和PEF%并取外周血,检测肥大细胞TLR1、TLR2、TLR4.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哮喘发作次数、呼吸道感染次数、C-A CT评分、PEF%和肥大细胞TLR1、TLR2、TLR4表达荧光强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推拿手法可能通过上调肥大细胞TLR1、TLR2、TLR4表达,来改善小儿哮喘的临床症状.

    作者:田福玲;李旗;崔建美;马树祥;王洪彬;李雪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十精丸含药血清对光老化ESF-1细胞分泌MMP-1、TIMP-1的影响

    目的:研究十精丸含药血清对光老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ESF-1)分泌MMP-1、TIMP-1的影响.方法:制备十精丸含药血清,采用UVA照射ESF-1细胞建立光老化模型,照射后用含不同浓度十精丸的大鼠血清进行干预,24h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分泌MMP-1、TIMP-1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细胞活力降低、MMP-1表达升高、TIMP-1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十精丸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细胞活力升高、MMP-1表达降低、TIMP-1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十精丸含药血清通过调节MMP-1、TIMP-1的表达来拮抗UVA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损伤.

    作者:陈丽娟;王加志;李伟;吴迪;刘斌;赵晶;马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肝源性腹胀(气)的临床现状

    腹胀是临床上肝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有关腹胀的治疗方法颇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经大量临床验证,中医中药干预可以有效促进人体的胃肠蠕动,有助肠道气体的排出,进而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可归纳为中药内服、中药外敷、中药灌肠、针灸、艾灸、穴位注射、中药内服联合外敷.

    作者:杨利超;魏芯芯;舒发明;张传涛;冯全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淡白舌临床表征及意义探讨

    从文献研究入手,结合本课题组有关体质调查与临床研究数据,探讨淡白舌在体检人群以及临床疾病中的出现率和所表征的临床意义.认为体质偏颇及临床大凡气虚、血虚、阳虚的病理生理过程均可出现淡白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体脏腑气血的盈亏与运行状况.

    作者:邓露露;丁成华;孙悦;丁明;刘霞;杜建强;高巍巍;陈铃;张珂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文献质量评价

    目的:了解近10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的质量情况,为提高相关研究的质量提供方向.方法:以“针刺”“高血压”等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手工检索中医杂志及有关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干预措施、疗效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31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其中4篇为高质量研究,27篇为低质量研究.结论:目前有关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报道质量偏低,尚不足以为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有效性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婕;陆超;李涓;李享;赖祯宏;梁繁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