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章奎
小编的话一般我们家里都会备有,小药箱,储存一些常用药.但是家里常备药物品种也不会太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时候家庭成员出了小问题,又临时没有对症的药可以用,又得专门跑一趟药店,挺麻烦.其实我们小药箱里的常备药还有一些我们不熟悉的用法,说不定其中某一种能解决你的燃眉之急.
作者:余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治疗高血压就像打持久战,除了着手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外,服用药物是必须的,服药是目前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但服药也有学问,有原则,不能想吃就吃,更不能乱吃.
作者:厉金诸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炎炎夏日,一杯清凉可口的饮品,是祛暑解渴的良剂,凉茶无疑乃其中之佳品.凉茶,是由具有清凉解暑、祛湿清热、生津润燥作用的传统中草药或蔬果原料制成的饮品.
作者:程南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如今养生保健在公众中成了热门话题,时尚养生已蔚成风气.尤其是中老年朋友的养生热潮此起彼伏,随处可见.这对全国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但我们也发现,有些人由于缺乏养生保健知识,选择个人养生保健项目不科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健康受到损害.
作者:罗照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食物不腐的秘密食物的基本性质之一,就是必须含有至少一种营养素,而大部分天然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或糖、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这些东西之所以被叫做营养素,意思是说,它是滋养生命所必需的东西.人需要它们,动物需要它们,腐败微生物也喜欢它们.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在具有传统思想的老年人看业,步入老年之后,就该清心寡欲.于是,不少老年夫妻选择分床睡.
作者:马晓年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在很多媒体上总是能看到宣传中医祖传秘方、纯中药制剂,并且把效果说得如何神奇……见到这些,总是让中医出身的我倍感无奈和困惑.
作者:甫寸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疏导强于围追堵截--风湿的治疗方案针对疾病:风湿.治疗方法:主灸关元、气海、神阙、命门、腰阳关、肾俞、腰眼及受累关节.行痹加灸风门、风池、大椎;湿痹加灸丰隆.采用直接直接灸的方法,每个穴位每天灸2次,每次30分钟.出现通窜症状的可以在大椎、心俞、膻中、十宣等处用三棱针点刺少量放血,给病邪以出路.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门诊故事有这样一个故事,是真人真事.国企员工王某,晚上独自夜班时,因为有些设备年久失修发生火灾.
作者:李会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通常,在疾病尚未出现明显症状之前人体就会发出一些特定的预警信号.如果我们了解这些信号并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它们,就能在疾病没有更深发展前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以阻止疾病的发展.如果不了解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或者不重视它们,患病也就在所难免了.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小编的话对于健康人,睡姿无优劣之分,大可不必过分拘泥,感觉舒适就好.不过,一旦与某种不适甚至疾病挂上了钩,则需要另当别论了.适宜的睡姿可减轻病痛,促进康复,反之则可能无病变有病,小病变大病.
作者:兰政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砭石疗法是中医学砭、针、灸、药、导引五种治疗方法之一,是我国祖先早发明应用的医疗保健方法.当今风靡全球的针灸、刮痧即是由此演发而来.随着人们崇尚自然理念及对砭法认识的加深,这一古老疗法又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作者:南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5月6日去广州开会,参加一个医药方面的学习培训,因为是第一次去广州,要第一次接触这个南方重镇,我非常激动.想看看和我想象中的是否一致.对于我来说,出远门,探访没有去过的地方.总是一件兴奋的事情.
作者:李博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前做医生还是非常艰苦的,有说不尽的酸甜苦辣.乏味而吃力不讨好,更多的无奈和不被理解,也让医生有苦难言,可以说,当了医生,尤其是在国内,很难熬出头,做医生后就似乎走进了无尽的深渊.
作者:甫寸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茶是承载和发扬从多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时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茶来愉悦身心.
作者:孙晓乐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鲜艳芬芳的花草,既赏心悦目,也可讨好嘴巴、美化容颜.如今,闲暇之余品味花草茶,不仅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时尚的休闲情调.
作者:程南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胸部保养靠谱攻略均衡饮食上期我们已经提到过,在少女时期食用哪些食物有助于胸部更好发育,对于我们成年人也是一样的.
作者:李颜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心理强大的指标本书所训练的心理强大,属于智力层面的心理强大与哲学-宗教意义上的心理强大的综合.这种综合构成了一种强大的理性能力.
作者:石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夏天温度高、湿度大,为细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从而失去食用价值.因此,一到夏季,人们就要为了食物的保鲜而费心不少.
作者:耿珊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相比较肝炎家族的甲肝和乙肝,丙肝对于我们来讲要陌生得多.在1989年以前,医学界还没有丙型肝炎一词.人们只能以非甲非乙型肝炎视之,并缺乏相应的检测手段.丙肝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诊断率在全世界都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