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俊;徐国刚
目的:观察早期针灸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用随机对照方法选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针灸组32例,对照组30例,评价患者在残损和残疾水平的功能,比较治疗后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初次评定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末次评定的肢体运动评定(FMA)和残疾功能评定(FIM)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针灸治疗可以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
作者:刘卫平;林展增;谭海彦;蔡昌龙;邢之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探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冠心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表现为血液流变性异常,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血液流变性异常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亚玲;李跃;李方江;赵九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既懂理论又善协调的新型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特点、特色就是突出人才的实用性、技能性.尤其是医学类相关专业技能型的人才,更应该突出其自身专业的全面性、应用性、综合性的特点.
作者:冯利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两种试剂实验指标的一致性.方法:根据奥迪康AC900电解质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性能要求、试剂成分等,配制A、B二种试剂,并在该仪器上与对比试剂对比应用.结果:两种试剂A液和B液各离子浓度,准确性、精密度,临床分析样品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制试剂完全可以替代配套试剂.
作者:韩瑞;刘进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口服米非司酮进行中期妊娠引产,可提高引产的简单性、安全性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方法:选择要求终止中期妊娠的妇女100例,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各50例,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均能一次性成功.但用药组出血量及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少.结论:本文通过使用利凡诺羊膜腔穿刺与口服米非司酮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数据对比,分析了米非司酮药物作用和特点,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魏秀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门奇静脉断流失败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5.1~2003.2月6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门奇静脉断流术后,5例发生消化道再出血.结果:65例患者再出血发生率7.7%(5/65).1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胃黏膜广泛充血、糜烂、渗血;2例出血与胃及食道无关.结论:术中规范操作,术后综合治疗可有效防止术后再出血.
作者:屈明;薛军;杨东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缺血性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以发病率高、复中率高、致残率高而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疾病.目前西医对此病的治疗无重大突破,我们在临床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口服开窍丸(本院制剂室生产),取得良好疗效,现论述如下.
作者:王秀芳;于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2003~2005年,我们对12例在我院治疗的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的患者进行了血磁治疗,一个疗程10次,积累期3~5次/周,治疗期和巩固期,隔日一次,少做10次,多做15次,全部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磁极化,其治疗结果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巨核细胞、血小板参数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显微镜检测巨核细胞,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4项血小板参数,并与对照组相比.结果:贫血组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增加,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是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重要特征,且与功能相关,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
作者:佟长青;赵麟成;张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利用Bannisterr建立的颈动脉引流法制作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缺血预处理对一氧化氮(NO)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8只大鼠分为模型组、缺血预处理(IPC)组和对照组,观察血清和脑皮质中NO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脑内及血清NO水平升高,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IPC组和模型组相比血浆中NO含量增加(P<0.01),脑皮质中NO含量降低(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可通过抗自由基功能影响NO代谢并保护神经细胞.
作者:薛茜;邹玉安;韩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蛇床子素又名甲基欧芹酚(Osthole,Ost),是从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L)Cusson]成熟果实蛇床子(Fructus Cnidii)中提取的一种主要有效成分单体.含量约为0.8%.其化学名称为7-甲氧基-8-异戊烯基香豆素,分子量为224.29.
作者:安芳;王书华;张力;张丹参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医院是社会和谐的窗口,抓好医院管理创建和谐医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举措.和谐医院的含义应该是在和谐社会的框架内,在医院特殊的环境中,规范行医过程,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落实,医疗工作安全有序,医院发展前景广阔、职工之间、医患之间、医院社会之间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医院管理年活动刚刚起步,如何抓好医院管理年活动,构建和谐医院谈以下几点看法:
作者:杨慧芬;崔志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2002.7~2004.12月间在我院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共623例,其中胆管损伤3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损伤原因.结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为术者技术操作原因及胆囊周围局部不良因素.结论:提高术者技术操作水平及正确的操作过程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有重要作用.
作者:薛军;白日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思密达消除小儿红霉素致胃肠道反应疗效.方法:静脉滴注红霉素25~30mg/kg.d,治疗前0.5~1h加服思密达.结果:思密达能够明显消除小儿静滴红霉素时所致的胃肠道反应.结论:临床儿科静点红霉素时可广泛加服思密达以消除红霉素所致的胃肠道反应.
作者:韩永清;孙桂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脂肪肝大鼠在生化、病理、脂肪代谢、细胞因子、胰岛素及瘦素各方面指标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2只,按体重层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11只,脂肪肝组(B)11只.对照组饲以普通鼠饲料,脂肪肝组饲以高脂饲料.8周后,全部处死,取血及肝组织,测定血中AIT、AST、TG、CHO、INS、FBS、FFA、Ieptin、II-6、TNF.肝组织匀浆测定肝组织TC,TG,SOD、MDA,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脂肪肝大鼠存在明显脂肪代谢紊乱,肝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及瘦素表达增高;细胞因子升高.结论:实验性高脂饮食脂肪肝大鼠存在瘦素抵抗及胰岛素抵抗.
作者:李岩;邵宏;阚志超;商国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在高血压不同时期心肌胶原网络的改变,为高血压的治疗及心脏功能的早期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用Masson三色法染色、光镜观察和天狼猩红-苦味酸饱和液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两种方法,对压力后负荷增高性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术后2周、4周、8周心肌胶原进行观察,采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方法,对高血压不同时期心肌胶原总量和Ⅰ/Ⅲ型胶原比例的改变进行观测.结果:4周时心肌胶原总量较2周时增多,Ⅰ/Ⅲ型胶原量比例无显著改变.8周时,血管周围胶原增生显著,且向周围心肌间质中蔓延,出现了大面积的心肌细胞消失,取而代之为胶原纤维.胶原纤维互相交织,排列杂乱无章.Ⅰ型胶原增多,Ⅰ/Ⅲ型胶原量比例增大.结论:在高血压时,心肌胶原网络重建与血压增速和病程关系密切.血压增高越快,病程越长,胶原网络破坏越严重.
作者:王新生;路立军;陈小迅;田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测定了43例脑出血病人的QT离散度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将脑出血死亡组与存活组以及脑出血合并冠心病组与无合并冠心病组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组Q-Td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死亡组Q-Td显著大于存活组(P<0.01);脑出血合并冠心病组与无合并冠心病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Q-Td可作为评估脑出血者病危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而无论其有无基础冠心病存在.
作者:何峰;邵海琳;张寰;顾秀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急性脑出血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率及与其发生可能有关的因素,探讨SIRS在判断急性脑出血的病情和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且以目前外科、危重病领域公认的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诊断标准为依据,了解急性脑出血后SIRS和MOD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问题.结果:急性脑出血后SIRS的发生率为52%;出血量≥30ml、出血破入脑室、随机血糖≥11.1mmol/L的患者,SIRS的发生率分别较出血量<30ml、出血未破入脑室、随机血糖<11.1mmol/L的患者显著增高.脑出血后发生SIRS的患者,其MODS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未发生SIRS的患者.结论:急性脑出血后SIRS的发生率高,SIRS的发生提示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作者:谢高强;刘家令;高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及脑桥外髓鞘溶解症(EPM)的发病机制及早期预防和诊治原则.方法:对8例确诊CPM患者的临床表现、影象学资料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观察发现:(1)8例均有基础疾病,特别是低钠血症、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吞咽困难.(2)8例均有四肢瘫、锥体束征阳性.(3)头颅MRI均阳性.结论:CPM/或EPM与低钠血症及快速纠正低钠血症有关.
作者:井西伟;翟秀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引起临床医师对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PFIH)的高度重视.方法:对56例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5例患者均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导致的PFIH多占68%.住院日的延长,广谱、多种抗生素的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PFIH常见的医源性因素.痰培养念珠菌属占91%,特别是白色念珠菌即占82%.结论:应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导致PFI
作者:林荣;赵秀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