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俊;陈剑锋;谢晓鹏;陈江声;林文杰;陈妙爱;陆培文;黄新苏
目的:探讨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方法:原代培养、培养细胞生长状况观察、组织化学鉴定、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分析.结果:准确分离出了神经干细胞,了解其生长规律及细胞凋亡的情况.结论:用此方法分离胚胎神经干细胞实用、便捷和可行.
作者:吉胜朴;WEI Hui-ping;魏会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抗生育胶囊抗生育情况.方法:通过应用口服中草药节育胶囊对雄性育龄大鼠进行用药前后睾丸生殖上皮细胞形态变化和血清睾丸酮测定,观察药物抗生育情况.结果:挑选出用药前生育率达到100%的雌雄大鼠,观察用药后生育情况,结果生育率明显下降,只有12%.血清睾酮用药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结论:中草药抗生育胶囊生育调控作用确切,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作者:陈桂敏;宋宝君;王永丽;郑文芝;付煜荣;崔峰;刘丰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提供斜坡区入路相关的解剖学数据,以期提高岩斜区脑膜瘤的切除程度与术后疗效.方法:通过解剖80例成人颅骨标本,以斜坡为核心测量了相关结构的解剖关系.结果:斜坡区与脑桥、延髓腹侧及第V~Ⅻ对脑神经关系密切,两侧毗邻破裂孔、颈内动脉、内耳门及颈静脉孔.测量了颞骨岩锥长度、内耳门前缘至鞍结节外缘距离、枕骨大孔的径线等数据.结论:了解斜坡区各结构的形态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对于提高该区域手术的安全度和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国徽;齐校勇;董建峰;张辉;王洪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术前用米非司酮,乙烯雌酚对依沙吖啶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影响,以减少引产并发症.方法:将150例要求中期妊娠引产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3组,其中Ⅰ组50例,单纯用依沙吖啶引产;Ⅱ组50例,口服米非司酮50mg,bid×2d,第三日行依沙吖啶引产术;Ⅲ组50例,肌注乙烯雌2mg,bid×2d,第3天行依沙吖啶引产术.结果:米非司酮对宫颈的质地、颈管长度和宫口位置有明显的作用,对宫颈有软化和扩张的作用;米非司酮组平均引产时间(注药至分娩时间)为30.80±7.55h,与乙烯雌酚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米非司酮作为依沙吖啶中期妊娠引产的术前用药,能明显提高引产的有效性,减少引产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启梅;李俊英;范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十年来,从生理学、病理组织学研究低温疗法的脑保护效果,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同时,在国内外亚低温疗法也已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和脑缺血性疾病等.本文就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基础与临床应用及护理要点简述如下.
作者:李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门奇静脉断流术后胃破裂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5.1~2003.2月我院65例门脉高压征行门奇静脉断流术+脾切除术后胃破裂的患者.结果:65例患者中2例患者术后发生胃底破裂,1例经二次开腹修补破裂口痊愈,后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另一例二次术后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门奇静脉断流术+脾切除术中离断脾胃韧带时尽量靠脾侧切断韧带,近胃侧断端贯穿缝扎并包埋于浆膜腔内,术后持续胃肠减压,同时给予止酸保护胃粘膜药物治疗,可有效防止该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屈明;薛军;杨东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寻找一种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易于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诊断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对照单盲实验,评价其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3%,显效率27%,有效率10%,无效0%.对照组治愈率31.7%,有效率14.3%,显效率31%,无效23%.经x2检验,治愈率和总体疗效均P<0.01.结论:穴位注射埋线治疗CNP具有疗效显著,经济方便,易于患者接受的特点.
作者:臧洪学;朱月名;韩福乾;韩万隆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D44smRNA在大肠癌细胞中表达的特点.方法:利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对52例大肠癌组织进行检测.结果:CD44smRNA在大肠癌中总阳性率为65.38%(34/52)CD44smRNA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分化程度无相关性,而与有否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CD44smRNA在大肠癌中有较高表达,可作为临床预测大肠癌转移潜能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蒋丽娜;薄爱华;张晓丽;丁秀丽;苏华;陈秀玲;张江兰;杨艳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术后将膀胱冲洗液进行加温以减少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观察组40例术后应用加温到37℃左右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对照组43例直接应用未经加温处理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结果:观察组膀胱痉挛发生率25%,对照组为49%,观察组膀胱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加温的生理盐水冲洗膀胱可有效的减少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增加病人舒适度,减少并发症.
作者:杨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钝性物体作用于皮肤会出现表皮剥脱和皮内出血,特别是皮肤受物体的撞击会留下作用面表面的形态特征,这在法医实践中推断致伤物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志刚;宋春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病例介绍患儿男,8个月,主因间断抽搐伴呕吐12h于2004年9月12日入院.患儿12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抽搐,表现为双眼上翻,头后仰,双侧肢体抖动,口唇发绀,口吐白沫,伴大小便失禁,无尖叫,持续约5~6min,自行缓解.抽搐后一过性嗜睡,此后神志清楚,未给予特殊治疗,抽搐发作共3次,抽搐时间长达半小时,体温38.1℃,呕吐数次,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少.母孕期正常,患儿足月顺产,无产伤、窒息史,出生时有右侧面部皮肤毛细血管瘤,出生后母乳喂养,4个月会笑、认人,5个月抬头,7个月翻身,至今不会坐立.患儿父母健康,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史及遗传病病史.
作者:韩永清;孙桂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各科中的流行情况,以期建立稳定的临床检测系统,在控制院内感染的流行病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方法:用微量液体稀释法进行药敏检测,用RAPD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耐药谱分6型,Ⅰ型占44.5%,Ⅱ型占18.5%,Ⅲ型占7.4%,Ⅳ型占7.4%,V型占11.1%,Ⅵ型(不定型)占1.1%;RAPD分9型,A型占51.9%,B型占7.4%,C型占7.4%,D型占7.4%,E型占7.4%,F型占3.7%,G型占3.7%,H型占7.4%,Ⅰ型占3.7%.结论:基因型A型、耐药谱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是此次ICU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菌株,其它型别为非流行相关菌株.RAPD基因分型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可靠性优于耐药谱分型,在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肟耐药率高;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较敏感;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有一定的耐药性;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
作者:刘金禄;王蕾;李采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就目前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从中医辨证分型、专方成药、单味药及中西医综合治疗四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概况,分析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优势和欠缺.
作者:方艳伟;王成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用HPLC法测定吴茱萸中氨基酸的含量.方法:以水为溶剂用超声震荡提取法提取游离氨基酸.提取液用HPLC法分析,色谱柱:YWG-C18(10μm,250mm× 4.6mm),流动相:水-甲醇-乙腈(42:20:38),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0nm.结果:实验中发现吴茱萸中含有多种游离氨基酸,而且不同批次吴茱萸中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不同.结论:本文建立了用HPLC法测定吴茱萸中氨基酸的分析方法并对其中13种氨基酸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作者:卢义;刘淑芬;甄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根管治疗目前是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和佳选择,根管预备又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但根管治疗技术较复杂,费时费力,所以临床许多医师感到根管治疗很棘手,尤其是后牙较细小根管.作者总结了一种简有效的方法--逐步前进法与逐步后退法联合应用,大大缩短了就诊时间,并且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杨捷;梁玮雄;张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其有效的防治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对500例宫颈糜烂者进行治疗并跟踪观察.结果:用微波治疗一次性治愈率达98%,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本文介绍了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及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症状,分析了这种治疗方法的特点和疗效.
作者:魏秀珍;杨彦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对呼吸功能的监测有着血氧饱合度(SPO2)监测不可替代的价值.本病例即是在SPO2正常、PETCO2严重升高的情况下发现了气道不全梗阻,从而避免了一次麻醉意外的发生.现将病例情况及处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建国;王松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猫科动物的肠道球虫,人和多种动物都可被感染.人受感染后,虫体可侵犯机体多种脏器,其临床表现常因侵犯脏器不同而异,几乎涉及内、外、儿、妇、神经、精神、肿瘤、眼、耳鼻喉等各个学科,并与输血、器官移植、免疫缺陷等有密切关系[1].由于弓形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又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本病认识不足,致使此病临床上极易误诊、漏诊.
作者:马翠英;卢致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原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血清肌酶学的异常改变及其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原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血清肌酶学的异常改变及规律.结果:原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肌酶学各项指标普遍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肌酸激酶(CK)升高为突出.肌酶改变呈现一定规律.结论:血清肌酶学各项指标普遍升高且呈一定规律性,是原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征的重要组成部份.
作者:谢高强;吴桂昌;高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解毒活血汤治疗脑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2004年,我们收集来我院就诊的72例病例,给与解毒活血汤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据统计,脑瘤发病率约占全身近肿瘤的5%,占儿童肿瘤的70%,西医手术费用高,危险性大,放化疗副作用大,大部患者不能耐受;本研究采用解毒活血汤治疗脑瘤,72例中,显效61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4%.结论:解毒活血汤具有治疗费用低、副作用小、效果显著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科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