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挫裂伤后皮质神经元c-fos基因表达的意义

薄爱华;张晓丽;张辉;张国辉;李卫东;常宝

关键词:大鼠, 脑挫裂伤, 脑皮质, c-fos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脑挫裂伤后大鼠脑皮质神经元c-fos基因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致伤法,复制大鼠大脑皮质挫裂伤动物模型.伤后1h、2h、4h、8h、12h、24h、48h和72h杀死大鼠取脑组织,制作冰冻切片;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病灶中心区阳性细胞很少,而在挫裂伤灶周围区则阳性细胞密集.阳性细胞主要是锥体细胞和星形细胞.伤后1~2h c-fos阳性细胞密度较高;伤后48~72h阳性神经元减少或消失.结论:脑外伤可以导致皮质神经元c-fos基因表达,而且有时间依赖性.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谈医学院校图书馆部主任素质

    文章阐述了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应怎样加强部主任队伍建设,对部主任应有的政治修养和工作作风,高效的行政管理能力,广博的学识及过硬的业务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部主任队伍亟待加强.

    作者:牛金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塞97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成脉络宁组(48例),川芎嗪组(49例),脉络宁的用法为20ml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川芎嗪120mg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00mi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均治疗15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脉络宁组总有效率92%,川芎嗪组总有效率71%(P<0.05),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川芎嗪.

    作者:杨秀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现状及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是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导致的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一类疾病[1],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发展,但部分有可逆性.

    作者:曹保森;姜兰叶;刘宝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双侧硬脑膜下血肿穿刺后再出血1例报告

    硬脑膜下血肿指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多见于额颞部,占颅内血肿的50~60%,此类病的时间短者3d内,长者3周以上,多数病人有轻微的头部外伤史,症状不典型,往往引起受力部位内出血,因此,对此类病人的观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愈后非常重要,现将一例双侧硬脑膜下血肿穿刺后再出血的观察介绍如下.

    作者:郭引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住院死亡病例188例分析

    目的:分析及探讨住院儿童死亡原因,以提高儿科临床工作质量,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对188例住院患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住院患儿的病死率为2.0%.新生儿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23.4%,1岁占38.8%,故1岁以内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62.2%.导致住院儿童死亡的前十位疾病是肺炎、病毒性脑炎、白血病、新生儿窒息、婴幼儿腹泻、败血症、结核病、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硬肿症和中毒意外.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的首位死因分别是新生儿窒息、肺炎和白血病.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窒息,重视肺炎、白血病的防治对降低儿科住院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华贤;刘占矿;甄红年;许津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阵发性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与左心房结构的关系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方法:应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分析了90例心血管病患者的P波离散度及左心房内径的变化.结果:3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较窦性心率者大P波间期及P波离散度明显延长(P<0.01),左房内径明显增大(P<0.01),大P波间期及P波离散度与左房内径显著相关(r=0.76、r=0.81、P<0.01).结论:P波离散度可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心房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进而引起心脏电生理改变有关.

    作者:韩树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睾丸扭转12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睾丸扭转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防治,现将我院自2001年1月以来收治的几例睾丸扭转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作者:李向东;凌海滨;李凤歧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乳腺癌106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张家口地区乳腺癌的发病规律.方法:对我科2001~2002年收集的106例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55岁者占70%以上,26岁以下和66岁以上患者极少;浸润性导管占75.47%,淋巴结总转移率为40.6%.结论:乳腺肿物早就诊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秀英;祁晓莉;左东升;王淑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医学英语论文写作的格式

    分析和研究近年来国外各类医学刊物上的论文,虽然研究项目、阐述内容以及推导结论等均有所不同,但是,在撰写的方法上却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格式.

    作者:屈顺海;袁朴;李蓟龙;王晓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

    纳洛酮(naloxone,NX)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是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同时有拮抗体内β-内啡肽(β-EP)等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作用.

    作者:王瑞芬;王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在肺泡蛋白沉积症治疗中的应用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自1958年被Roson等[1]首次报道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罕见疾病,近年来随着医务工作者对其认识的提高,本病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并在治疗上达成共识-肺灌洗成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金石;叶铁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

    高血压为人类常见的疾病之一,据流行病学调查,估计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500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约120万人.我国1999年10月份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基本采用WHO/ISH公布的标准,即把>140/90mmHg定为高血压[1].

    作者:许培培;李淑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银汞合金充填体失败69例分析

    银汞合金(Ag-Hg)作为一优良后牙充填物,具有强度高、硬度大、耐磨性好等非金属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仍有各种因素导致充填体失败,本文通过对69例后牙充填银汞合金失败的病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作者:屈伯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麻醉期间患者呼吸心跳骤停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麻醉期间病人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并寻找对策.方法:对42528例手术中的15例呼吸心跳骤停病历进行分析.结果:麻醉期间病人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主要是医生责任心及管理机制的问题.结论:改善管理、更新设备、强化责任心将有助于减少麻醉期间意外的发生.

    作者:王松柏;孙家潭;翟秀珍;陈晓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辅助治疗重症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21例疗效观察

    硝酸甘油能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血管扩张作用,减轻心脏前负荷,同时改善肺动脉高压,缓解心力衰竭.2000.12~2002.4月我们采用硝酸甘油静脉点滴治疗重症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与非硝酸甘油组进行比较,提示硝酸甘油组疗效满意.

    作者:李淑慧;张文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一起甲型肝炎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笔者对山西省忻州市1997.9~10月间爆发的一起甲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发病总数为118例,罹患率为189.72/10万.主要分布在5~34岁年龄组,以10~20岁年龄组为发病高峰,以学生发病为主,占47.45%,男女性别间发病差异无显著性,本次发病呈高度散发,9月下旬达发病高峰.

    作者:赵旭中;狄妙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光、电镜观察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损害.方法:本实验利用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组12只大鼠.模型组用动脉栓线法自右侧颈总动脉插入阻塞栓线,伸入大脑前动脉起始部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梗塞1.5h后拔线再灌注,再灌注1.5h后断头取脑.分别制作光、电镜切片.结果:光镜观察:模型组神经元细胞周围狭窄状亮区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宽(P<0.01).电镜观察: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核膜双层结构极度模糊,多处膜中断,核内异染色质增多.线粒体呈气球样肿胀,粗面内质网几乎见不到.星形胶质细胞水肿,细胞器减少,局部细胞膜结构不清.结论:本实验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在光、电镜下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

    作者:陈晓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重症肝病检测AT-Ⅲ、VWF-Ag和D-D的意义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估计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肝病,凝血及纤溶功能障碍是重症肝病的主要表现之一.

    作者:郭秋君;赵彩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黄芪对大鼠脑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细胞内钙超载与氧自由基生成增多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本实验通过检测正常大鼠脑组织和脑缺血再灌后脑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脑含水量、脑组织钙离子含量和光、电镜的观察,观察黄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本实验利用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芪组,每组12只大鼠.模型组和黄芪组均用动脉栓线法自右侧颈总动脉插入阻塞栓线,伸入大脑前动脉起始部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黄芪组梗塞和再灌注前5min均经左侧颈外静脉给药两次,而模型组代之以生理盐水.梗塞1.5h后拔线再灌注,再灌注1.5h后断头取脑.分别测量各生化指标和制作光、电镜切片.结果:模型组丙二醛含量、脑钙含量、脑水分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却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芪组脑钙含量、脑水分含水量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光镜观察:模型组神经元细胞周围狭窄状亮区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宽(P<0.01),黄芪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观察: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核膜双层结构极度模糊,多处膜中断,核内异染色质增多.线粒体呈气球样肿胀,粗面内质网几乎见不到.星形胶质细胞水肿,细胞器减少,局部细胞膜结构不清.黄芪组神经元核膜仍较清晰,线粒体、内质网均有水肿样改变,胶质细胞水肿较明显.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内有明显的钙含量增多和丙二醛生成增多,在光、电镜下脑细胞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黄芪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

    作者:陈晓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非甾体抗炎药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及防治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临床用于炎症、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但这类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是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1].

    作者:周兆宾;沈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北方学院 中国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