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平;张晓庆;刘明忠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软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更新速度正以几何倍数增长,所以在第一时间又快又准地获得药学信息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张策;范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对委陵菜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以95%的乙醇回流提取,对提取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采用正相硅胶、反相硅胶和Sephadex LH-20层析柱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理化性质和IR、MS、1H-NMR、13C-NMR光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委陵菜乙醇提取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芹菜素(apigenin,化合物1)、槲皮素(quercetin,化合物2)、苯甲酸(benzoic acid,化合物3)和没食子酸(gallic acid,化合物4).结论:除化合物1外,化合物2、3和4均为首次从委陵菜中分离得到.
作者:高雯;沈阳;张红军;汤华;林厚文;邱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简要介绍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理的基础上,对其药物治疗的临床实施和疗效评价进行阐述,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林芳;刘南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已经发布一年多.由于新的管理办法与以往有很多不同之处,执行起来无可借鉴的经验,经徐州市中心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委员会的多次讨论,本院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
作者:杨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止消保肾宁颗粒对小鼠、大鼠的急性毒性和对大鼠的长期毒性.方法:给小鼠一次性灌胃不同剂量(33.0、29.8、26.9、24.3、21.9、19.8 g/kg)止消保肾宁颗粒,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及死亡数.给大鼠单次灌胃止消保肾宁颗粒13.2 g/kg,观察大鼠的急性毒性.在长期毒性实验中,给大鼠连续灌胃低、中、高剂量(3.1、6.2、12.4 g/kg)180 d,观察大鼠的体重、血液学指标、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止消保肾宁颗粒对小鼠的LD50为26.0 g/kg.长期毒性实验中,第24~26周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慢,第27周恢复.中、低剂量组大鼠的体重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血液学指标、生化指标、脏器系数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未发现与用药有关的组织病理学异常.结论:止消保肾宁颗粒的拟定临床剂量(190 mg/d)是安全的.
作者:王青;王征;郑清明;储智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根据国内临床应用莫西沙星引起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文献,考查莫西沙星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收集1997-2006年国内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作者汇总临床应用莫西沙星的2 125例病人共发生ADR 243例(11.44%),涉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8个系统.口服给药ADR发生率12.12%(207/1 708),静滴给药和静滴+口服序贯疗法给药ADR发生率分别为8.85%(34/384)和6.06%(2/33).因ADR 被迫停药共9例(0.42%).口服给药易引起恶心、呕吐;静滴给药更易导致肝功能异常.结论:临床使用中,应特别注意莫西沙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方面的ADR,密切关注血液系统实验室检查,监测肝、肾功能.
作者:胡明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各种危、急、重病例较多,包括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抢救、治疗用药及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繁多,抗菌药物使用率基本达到100%.
作者:李炜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4 监测血压哪种方法好?目前常用的测量血压的方法有三种:(1)诊所血压,即病人到医院或诊所由医生或护士用水银柱血压计所测量的血压的标准测量方法.
作者:陈金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制备去甲斑蝥素纳米粒(norcantharidin nanoparticles,NCTD-NP),并考察其缓释特性和细胞毒性. 方法:以聚乳酸-聚乙二醇为载体,采用相分离法制备NCTD-NP.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以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以HPLC法测定其包封率,以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比较NCTD-NP和NCTD对胆囊癌GBC-SD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纳米粒的粒径为(97.4±14.5) nm,表面光滑,包封率为(51.7±1.32)%,具有良好缓释性能.相同浓度的NCTD-NP和NCTD的细胞毒性在24 h之前基本相同,但NCTD-NP对GBC-SD细胞的生长有更持久的抑制效果,在IC50浓度48 h时仍抑制(56.42±9.45)%,而NCTD组仅抑制(23.14±3.7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NCTD-NP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并且可较长时间抑制胆囊癌GBC-SD细胞的生长.
作者:任杰;仲谦;李航;袁华;郁晓;成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头孢唑林钠与青霉素钠预防剖宫产围手术期感染的疗效.方法:10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人被随机分为试验组(n=48)和对照组(n=52),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术中和术后第1天分别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2 g和0.5%甲硝唑200 mL.对照组术中静脉滴注氨苄西林钠3 g和0.5%甲硝唑200 mL;术后静脉滴注0.5%甲硝唑200 mL,qd,1 d,氨苄西林钠3 g和青霉素钠400万单位,bid,3 d.比较两组病人的感染情况、用药天数和药费.结果:两组病人术后感染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试验组抗菌药物用药天数、抗菌药费用和住院总药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孢唑林钠联合甲硝唑预防剖宫产围手术期感染安全、有效和经济.
作者:邓大明;黄桢;苑文军;丁丽珠;陈向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盐酸甲氯芬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66例经头颅CT确诊为急性脑出血的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6例和对照组130例.治疗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甲氯芬酯0.25 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一个疗程.结果: 在治疗后第7、14、28天,治疗组病人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Glasgow昏迷评分的改善分值和改善率均有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总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盐酸甲氯芬酯能改善急性脑出血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意识障碍水平,是一种治疗急性脑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陆磊;孙晓江;张进;薛波;施弘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参考美国2006年性传播疾病治疗指南,本文综述了性传播疾病治疗中常用的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10种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的防治.
作者:阎黎;顾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作者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66163部队在2006年部队供应药品检验中,有个别片剂品种检验结果不合格,并且发生频度很高.经分析后发现,这些品种都属于普通用药品种,价格低廉,且不合格原因主要集中在药品的外观性状及崩解时限等项目,由此引发作者对当今药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中普通药品片剂质量问题的关注.
作者:魏宝泉;栗智;郝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加替沙星是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在临床应用中,人们发现该药可导致糖代谢紊乱,引发低血糖或高血糖.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提示临床医生在加替沙星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糖,一旦发生血糖紊乱,应立即停药并纠正血糖紊乱.
作者:彭丽;顾明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制备复方骨质增生巴布剂并对其质量控制指标进行了研究.方法: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制备复方骨质增生巴布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盐酸利多卡因的含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方法进行了体外释放度的测定,利用改良Franz扩散池研究了巴布剂的透皮吸收行为,并考察了其含膏量、赋形性和黏附性.结果:制备的复方骨质增生巴布剂中盐酸利多卡因的含量稳定,体外释药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释放速率为3.996 mg·cm-2·h-1.其透皮吸收为零级动力学过程,渗透速率为0.073 mg·cm-2·h-1,含膏量、赋形性、黏附性等指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结论:复方骨质增生巴布剂为皮肤控释型透皮给药系统.
作者:张秀花;于少勇;于水清;杨建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磷酸川芎嗪滴丸剂与片剂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滴丸剂)与参比制剂(片剂)各200 mg,采用HPLC法测定血清中的药物浓度,并用DAS 2.0药动学程序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两者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一室房室模型,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71.47±18.43) 和(63.57±27.38) min, cmax(1.73±0.30)和(1.61±0.35) μg/mL,tmax(40.50±15.47)和(67.75±31.93) min,AUC0~300 (173.49±39.64)和(160.48±52.85) μg·min·m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5.1±35.4)%.结论:磷酸川芎嗪滴丸剂和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朱锦秀;李见春;祝晓光;蒋志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注射用大蒜油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G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GC法测定注射用大蒜油HP-β-CD 包合物指纹图谱.色谱柱为HP-5毛细管柱(30 m× 320 μm,0.25 μm),柱温60~170 ℃,以8 ℃/min的速度程序升温,N2作载气,流速1.0 mL/min,进样口温度250 ℃,FID检测器,检测室温度300 ℃.结果:标示出注射用大蒜油HP-β-CD 包合物15个特征指纹峰.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为注射用大蒜油HP-β-CD 包合物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王志远;郭涛;宋洪涛;何进;颜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利福平是从链丝菌属获得的一种半合成抗生素,是目前主要的抗结核病药物之一,主要用于治疗肺结核和其他结核病,也可用于耐药军团菌、耐β-内酰胺酶菌、表皮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等引起的重症感染.
作者:李玉平;张晓庆;刘明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治疗的一线用药,本文综述了大量循证医学证据,阐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地位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合理运用,提示临床医生应按指南规定的剂量和疗程把阿司匹林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李松华;秦永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85岁,因患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心功能不全Ⅲ级、慢性肾脏病3期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多年,于2006-12-06入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治疗.
作者:陈志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