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国;张健;唐跃年
一个时期以来,由于许多医院使用一些高价位、高回扣率的药品,使得低收入的人们纷纷选择社会药房(药店)购买药品,进行自我药疗.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连锁药店分会统计[1],到2003年我国连锁药店达到了16万家.因此,社会药房要想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保持药品价格优势的同时,还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以病人或消费者为中心,为病人或家属提供直接的和有责任的、以达到提高病人生命质量这一既定结果为目的的与药物有关的服务,即开展药学服务工作[2],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药学服务水平,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经济性,从而让病人感到买得便宜,使着有效、用着放心.
作者:崔忠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止喘胶囊中淫羊藿苷和蛇床子素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25%醋酸的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室温,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70 nm和322 nm两个波长下同时测定止喘胶囊中淫羊藿苷和蛇床子素的含量.结果:该方法分离效果好,精密度高,加样回收率令人满意.淫羊藿苷在0.228~2.28μg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蛇床子素在0.430~4.300μg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结论:HPLC法可用于止喘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剑锋;周昕;沈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目前国际上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399种抗癌新药进行归纳、综述和概括性介绍,并对诸如治疗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等的新药进行了重点介绍.这399种新药大致分为23个大类,有些是采用高新技术治疗癌症,有些则是探索现有药品的新靶点和新途径,以用于治疗其他癌症.
作者:杜海洲;宋金燕;姚春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提高投标企业在上海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中标率的方法.方法:对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提供的2004年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影响企业中标的原因有投标价高、质量分低、总分低、标书制作不规范、临床少用及不在招标范围等.结论:投标企业可通过做好投标前的准备工作、合理报价、减少特殊品种规格的投标、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等方法来提高中标率.
作者:黄静琳;张卫斌;张培国;唐仲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将4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化疗,试验组所用化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在化疗的第1~5天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d.所有患者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数量,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对照组化疗后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化疗后外周血CD3+、CD4+、CD8+、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较化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后试验组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CD8+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有效增强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石彦;余佩武;曾冬竹;张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钙剂在临床上使用十分广泛,常用的有葡萄糖酸钙、乳酸钙和氯化钙等,临床上以口服制剂较多.对于一般的低钙血症,常采用口服补钙.而尿毒症患者的肾组织不能生成1,25-二羟维生素D3,常因肠道吸收钙减少而发生低钙血症[1],口服补钙效果不佳,而且大多数钙剂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表现为对胃肠道的刺激症状和便秘.氧化钙、碳酸钙等因消耗胃酸,对胃有刺激,引起恶心和胃肠功能失调;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有加快肠蠕动作用,可导致腹泻,服用过量时可出现代谢性碱中毒、高钙血症、肾结石等.尤其是肾衰患者应用不当更易导致高钙血症,严重时还可造成心律失常和昏迷.糖尿病患者常因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终导致肾功能衰竭,这也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对于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低钙血症,静脉补钙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病因的不同,这些患者在静脉补钙中有其特殊性,现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如下.
作者:曾群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药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包括成本-效果分析法、小成本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成本-效用分析法.其中,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是较为完备的经济学评价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分析寻找某一治疗效果时成本低的治疗方案[1].为评价脱水药物治疗骨折肢体肿胀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作者对58例骨折肢体肿胀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通过成本-效果分析,以期找出佳治疗方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杨宏图;常翠;赵奎;冯启英;宗林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非处方药(OTC)是指不需要医生处方,消费者按照说明书即可自行判断和使用的安全、有效的特殊商品.药品说明书与标签是提供药品信息的标志;是指导消费者合理使用OTC重要、权威的信息工具;是医师、药师和护师在用药治疗时的科学依据;是宣传介绍和普及药学知识的主要媒介.为此,只有足量提供药品说明书,才能满足消费者和医务工作者获取OTC相关信息的要求,同时,也是从业人员不可缺少的一项药学服务.
作者:蒋龙福;聂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RP-HPLC法和氨基酸分析仪(amino acid analyzer,AAA)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的比较.方法:采用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和日立835-50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多维氨基酸片中18种氨基酸的含量.RP-HPLC法采用C18柱和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化进行,AAA法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柱和茚三酮柱后衍生化进行.结果:HPLC法和AAA法的变异系数分别<1.5%和3%,小检测量分别为3 pmol和30 pmol.HPLC法的测定值与AAA的测定值有相关性.两种测定方法的平均相对偏差为5.74%(0.24%~9.60%).结论:两种方法都可用于测定氨基酸,但测定结果存在差异.
作者:万丹晶;陈妙芬;翟咏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氟罗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微生物药物,抗菌谱包括革兰阴性菌和部分革兰阳性菌,对实验动物细菌感染的治疗作用较好.细菌内毒素检查法(BET)具有准确、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为此,本实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对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作者:冀建明;叶良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原发性肝癌术后化疗中氧自由基、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门静脉灌注化疗(PVI)和门静脉+肝动脉灌注化疗(PVI+HAI)的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0,PVI 15例,PVI+HAI 15例)和对照组(n=25,PVI 15例,PVI+HAI 10例).治疗组在化疗时连续使用乌司他丁7 d,每日20万单位微泵持续滴注,检测和分析化疗前、后不同时期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对照组不用乌司他丁.结果:患者经化疗后MDA的含量增加、SOD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明显升高,第5天时变化明显(P<0.05).患者经乌司他丁治疗后,MDA在不同时段变化不明显,但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明显降低(P<0.01),而SOD变化不明显,ALT、AST、TBil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比值以及NK细胞活性均在化疗5 d后明显降低,7 d后回升,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治疗组波动幅度较小.结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抑制化疗时机体内氧自由基的生成来保护肝功能,同时增强免疫功能.
作者:缪辉来;陈念平;陈明;邱志东;徐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生活质量,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疾病的复杂性和医药市场的激烈竞争,致使合并用药的情况越来越多,若不重视药物的相互配伍,则产生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几率就会越来越高.作者在文献[1]的启发下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5年临床处方做了抽样调查,并对其中不合理配伍进行了统计,以提醒广大的医师、药师应高度重视药物的不合理配伍.只有合理、经济、高效地使用药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才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冯积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为了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规范医药产品的购销行为,整改药品流通秩序,减轻患者和社会的医疗负担,广州市于2002年起在省属、市属及部队所属医疗机构分批开展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从2003年开始参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通过3年实践,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得以规范、平稳、有效地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药价仍然虚高、医院采购成本及工作量增加、药品生产及经营企业负担加重,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利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作者:慕文会;林晓云;梁卓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对临床药师培养和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统计医嘱共565 984组(每瓶输液为1组),其中不合理医嘱1 808组.完善不合理医嘱处理办法,多途径强化PIVAS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信息反馈及药师与医生的直接沟通.结果:采取新措施后,不合理医嘱的出现率由3.97‰下降到1.79‰,纠正率由21.4%上升到83.6%.PIVAS药师当场发现不合理医嘱率由27.56%提高到91.39%,医生对不合理医嘱的当天纠正率由16.29%提高到88.75%.结论:PIVAS可以作为临床药师培养基地,能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宋金波;宋锦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用HPLC法同时快速测定多种抗癫癎药物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样处理采用硫酸锌沉淀法,色谱分析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Waters2695型液相色谱分析系统,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紫外检测波长225 nm,实验数据用Waters Empower液相色谱工作站处理,以阿普唑仑为内标,通过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苯巴比妥在2.5~80μg/mL(r=0.999 5)、苯妥英钠在1.25~40μg/mL(r=0.998 5)、卡马西平在0.625~20μg/mL(r=0.999 8)、氯硝西泮在0.1~3.2 μg/mL(r=0.999 7)、艾司唑仑在0.125~4μg/mL(r=0.999 4)、地西泮在0.125~4μg/mL(r=0.998 7)间线性关系良好,各药的平均回收率及血浆低检测浓度(S/N≥3)分别为苯巴比妥101.07%和0.250μg/mL,苯妥英钠100.80%和0.312μg/mL,卡马西平100.32%和0.025μg/mL,氯硝西泮99.28%和0.040μg/mL,艾司唑仑99.25%和0.031μg/mL,地西泮101.05%和0.062μg/mL.各药物低、中、高3种浓度的日内、日间RSD均≤10%.结论:此法采血量少、预处理快速简便、方法灵敏度和准确性高,适合临床常规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李允武;金芝贵;吴飞华;李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7 如何处理磺脲类药物失效磺脲类降血糖药物有原发性失效和继发性失效两种.原发性失效系指在严格饮食控制情况下,服用大量的磺脲类降血糖药,治疗已1个月,仍未见效.此时可加服双胍类降糖药,如苯乙双胍(降糖灵)或二甲双胍(降糖片),若仍无效,则需改用胰岛素治疗.继发性失效系指开始治疗1个月或更长时间有效,之后治疗效果减弱,后失效.对继发性失效病人来说,一般对胰岛素反应良好,且有的病人改用或加用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后,又对磺脲类药物反应良好.糖尿病长期控制不好,本身就可以使胰岛素功能逐渐衰退,后导致口服药物失效.磺脲类药物失效后可采用:(1)换更强的磺脲类药物;(2)联用其他降糖药;(3)换用胰岛素治疗.
作者:陈向芳;刘志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从1983年到2005年11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有5种药物,但其在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一批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药正处于研发阶段,其中已进入临床试验后期的药物以核苷类似物为主.本文对已上市及进入临床试验的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进行了总结,并对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进行了评述.
作者:陈大明;肖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在现代医疗行为中,静脉输液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治疗方法,尤其在住院病人中,由此引起的输液性静脉炎成为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本文中,作者对静脉炎的定义、诊断标准、临床重要性、发生率、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
作者:姚远兵;王卓;胡晋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复方硫酸铝注射液静脉注射后的药动学和肌肉注射后的全身吸收,以及注射后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兔耳静脉注射复方硫酸铝注射液1 mg/kg(以无水硫酸铝计)和股四头肌注射80 mg/kg(以无水硫酸铝计),耳静脉采血,采用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铝浓度,并常规测定血生化指标.结果:静脉注射复方硫酸铝注射液后,硫酸铝体内药动学过程符合二房室模型,t1/2β为(1.08±0.46)h,AUC0→24h为(1.52±0.92)mg·h·L-1(n=5).股四头肌注射复方硫酸铝注射液后,血铝浓度略有升高,但不明显,不能进行药动学参数分析.采用梯形法计算AUC,平均AUC0→24h为(2.93±1.82)mg·h·L-1(n=5),复方硫酸铝注射液肌肉注射后铝的生物利用度约为2.41%.血清生化指标除偶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和肌肉注射组肌酐水平缓慢下降,其余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复方硫酸铝注射液静脉注射后血液中清除速率快,局部注射后全身吸收量很低,是一种安全的新制剂.
作者:徐风华;蒋雪芹;谷峰;方翼;高秀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合理协调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工作,确保PIVAS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正在或将要运行PIVAS的医院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PIVAS的运作情况,介绍配药信息的传递、药物配送、退药、不合理用药的处理以及信息化管理等工作的实践经验.结果:及时协调、处理运行PIVAS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PIVAS工作顺利开展,满足临床静脉用药的需要.结论:加强各环节的规范和协调,保证PIVAS的有效运行,实现医院药学由单纯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
作者:杨婉花;蔡卫民;徐斌;郭菁;唐蕾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