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脂肪肝与肥胖症关系分析

李健;马文芳;路艳丽;李春亮;李跃;魏伟

关键词:超声诊断, 脂肪肝, 肥胖症, 统计分析, 生活水平, 膳食结构, 超声技术, 查资料, 健康, 方法, 发病
摘要:超声技术是诊断脂肪肝的可靠方法之一.肥胖症是脂肪肝发病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变化,患肥胖症者呈明显增加趋势.本文针对健康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脂肪肝与肥胖症相互之间的关系.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32P敷贴治疗52例外阴白癍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治疗外阴白癍的剂量和效果.方法:用32P溶液制成敷贴器,贴于病损处皮肤或粘膜表面,每次吸收剂量2GY,隔日一次或每周两次.4~5次为一疗程,隔两个月视病情决定是否继续治疗.一个疗程的总吸收剂量不大于10GY.结果:本组52例患者治愈40例,治愈率为76.9%;显效8例,治愈率为15.3%;有效4例,治愈率为7.7%.结论:放射性核素32P敷贴治疗外阴白癍,经济简便、安全洁净、病人无痛苦、其疗效优于其它治疗方法.

    作者:魏林凤;曾本善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尿液检测的干扰因素

    尿液检测标本来自复杂的人体,许多因素可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工作中实践,一方面应加强检验质控工作,规范操作过程,同时也应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结合检验工作的实际和有关文献的报道,本文对影响尿液检测结果的因素分别做一介绍.

    作者:侯瑞莲;马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ICU内侵入性操作致院内感染的预防

    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侵入性治疗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尤其是导管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救治水平.但由于病人入院时,其本身抗感染的能力往往已受到影响,如果再接受某些特种检查或侵入性操作,则可进一步降低其机体防御功能.

    作者:冯丽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生物芯片及后基因组研究技术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迅猛发展,人类将完成25种染色体(22种常染色体,2种性染色体和1种线粒体染色体)共计30亿对碱基的序列测定,以及小鼠、果蝇、线虫等模式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人类基因组计划将由此进入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重点将由发现基因转向发现基因的功能,人们将逐步阐明从基因到蛋白再到生命现象这一过程的奥秘.

    作者:戴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淋巴循环变化在输血及输液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淋巴循环变化与血压回升的关系.方法:采用肠淋巴管插管方法,测定30只大鼠再灌注时淋巴流量、蛋白输出量与血压回升先后关系.结果:实验组大鼠输血、输液时肠淋巴流量、蛋白输出量达到峰值的时间(min)分别为49.25±6.56、41.74±7.21,明显快于血压到达峰值的时间(82.25±15.17)(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果提示淋巴循环在输血输液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艳凯;李春亮;陈瑞华;赵自刚;牛春雨;樊贵;张静;王海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临床输血技术新进展及监护要点

    输血是中一项重要的抢救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血多用,节约用血的成份输血正逐步代替输全血.自体血回输也因其具有不传播疾病、无血型不合、无异体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等优点,而广泛用于临床.高科技的DNA重组技术产品的应用、血浆置换、血细胞单采、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现代输血技术,也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和推广.为了充分发挥输血治疗的独特作用,大限度的预防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临床输血时,要注意以下监护要点.

    作者:刘淑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nmatoid Arthritis RA)是风湿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能否得到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控制病情、改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对传统治疗法的不断总结和反思,RA的治疗方法也逐渐被更新.本文总结了目前比较公认的化疗方案.

    作者:许白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死亡8例临床分析

    我院开展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45例,死亡8例,死亡率17.8%,较内科保守治疗的死亡率50~60%[1]明显降低,现将死亡病例有关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季建中;侯惠鸣;翟江;陈宗羡;杨志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原发性肝癌发病年龄高峰移向更年轻阶段,且发现时已多为中晚期,手术治疗受肿瘤大小,占据部位,有无肝硬化及其轻重等多种因素限制,较难普及;虽肝动脉结扎、化疗等方法广泛使用,但疗效也难以令人满意.我院自1999年3月成立介入治疗中心至今,已为数十位肝癌患者实行介入治疗及碘化油栓塞术,其操做简便,位置准确,并发症少,有效的为患者延长寿命,减轻痛苦,赢得二期切除的机会,取得显著临床效果.

    作者:焦俊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4-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目的:研究2,4-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方法:以间苯二酚为原料,用Gatternann-Adams法合成2,4-二羟基苯甲醛,再经硫酸二甲酯甲基化.结果:总收率65.6%.结论:在2,4-二羟基苯甲醛的甲基化的反应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以氢氧化钠为碱,以水为溶剂的方法,收率有较大提高.

    作者:韦立红;崔凤侠;郑建军;杜小鹃;尹志锋;赵桂琴;郭春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的康复教育

    自70年代初在我国开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以来,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人工全髋关节目前已成为临床采用的标准手术之一,但是有些病人由于对健康知识的缺乏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低弱,做不适当的动作或不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而致术后发生感染、脱位及深静脉栓塞者常有发生.我们对1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从入院时进行健康教育,贯穿整个住院期间,直至出院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一例发生上述合并症.

    作者:许艳春;胡玉梅;赵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CT表现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脑梗塞CT表现与临床特点,探讨临床控制血糖的必要性.方法:总结43例糖尿病脑梗塞及123例非糖尿病脑梗塞的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脑梗塞组CT表现较非糖尿病脑梗塞重,病变多位于基底节区(P<0.05),多发病灶为主(P<0.01),疗效差(P<0.01).结论:脑梗塞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控制高血糖对早期防治脑血管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崔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学术刊物中的主题词关键词自由词的应用探析

    本文就各自然学科的各种类型的学术刊物中文章标题下面的主题词.关键词,也有少数用自由词的现象做一总结,并从三者的性质、特点做了分析,并提出应统一称为主题词.

    作者:王荣荣;王晓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癌病人术后生存期的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肺癌病人术后生存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50例施根治术治疗后的肺癌病人的12个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微血管数目(x9)、年龄(X3)、临床分期(X7)对病人预后至关重要.结论:提示对病人的相关因素予以重视,利于根除癌细胞、抑制转移,有助于病人的预后、延长病人生存期.

    作者:陆晓光;穆铮;范凌;王德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护理

    随着科学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已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在人体健康与急病的转化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生物学因素的作用,更要看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尤其从二者的相互作用中来全面地认识人体的健康与疾病问题.因此护理工作的范围已不再是单纯针对身体疾病的功能制护理,而必须对患者进行身心两方面的整体护理.我们通过对200例初产妇临床观察,按分娩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采取佳的护理措施,可以解除她们的恐怖感、孤独感和紧张心理,缩短产程,减轻分娩的痛苦,降低会阴裂伤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保证胎儿的顺利娩出,有效地保障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作者:曹桂云;张林霞;李志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降纤酶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突发性聋(突聋)的疗效,探讨治疗突聋的有效药物及作用机制.方法:使用降纤酶加扩血管药物治疗突聋患者42例(治疗组),并以37例单纯应用扩血管药物治疗做对照(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2%.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无不良反应.结论:降纤酶是治疗突聋的有效药物.

    作者:张廷录;孙雪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洛赛克与西咪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对比观察

    自1997~2000.9月,我院内科收治34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病人,现就经分别用洛赛克和西咪替丁治疗后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许宝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Binswanger病

    Binswanger病(BD)又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SAE).1894年Otto Binswanger在三篇关于麻痹性痴呆的论文中报告8例特殊类型的脑动脉硬化病例,全部起病于60~70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智能障碍,伴有癫痫或卒中发作,尸检白质广泛萎缩,脑室周围以及颞枕部为显著,基底节和大脑皮层不受累,笔者认为白质萎缩与动脉硬化有关.1962年Olszewski首次提出皮质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名称.

    作者:岳秉宏;刘占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脂对老年慢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中风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脂对老年慢性心房颤动(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CAF)患者发生缺血性中风的影响.方法:对资料完整的182例老年(>60岁)CA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血脂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结果:老年CAF患者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缺血性中风有明显关系(P<0.05),其中胆固醇增高与缺血性中风关系显著(P<0.001).结论:血脂异常是老年CAF患者发生缺血性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韩兰唐;王立新;李瑞玲;马振霞;狄巨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大面积脑梗塞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人15例护理体会

    大面积脑梗塞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若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则病情进一步恶化,是加速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上消化道出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我院1992.2~2000.12月收治大面积脑梗塞110例,其中并发消化道出血1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南海青;胡世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北方学院 中国药理学会